賈曉光<div><br>2025年3月<br></div> 2024年在悉尼胞兄家小住两个月,主要是看望和陪伴老母亲,并与母亲和家兄共游了新西兰,额外地我参观了一些博物馆。<div><br>赴澳之前在网上一溜,惊喜地发现悉尼有70多间博物馆,从国家博物馆到小型画廊艺术馆。那天计划去“澳大利亚博物馆”参观的行走路线时,加上了距离不远处的 “共济会博物馆”。</div><div><br>在我们普通大众眼中,共济会充满了神秘色彩,因为在众多媒体传说的故事中,都极力渲染其独特的仪式、符号和秘密性。怀着好奇心,我走进了悉尼的共济会中心 Masonic Center。<br></div> <div><br></div><div>不仅建筑的外标明显地展示着共济会的Logo 图案:直角尺和圆规,进入后回头看入口门楣上彩色玻璃更是很多符号图案。</div> <div><br></div><div>楼内装饰简朴,极安静,却是一个此时没有活动的会展中心。</div> 上到博物馆所在楼层,依然安静,容我静静地参观这占据了一层楼数间屋子和走廊,有些拥挤地陈列着的展品和说明,从实物窥探这神密组织的一点奥秘。<div><br>共济会(Freemasonry)是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国际性秘密组织,其起源可以追溯到中世纪欧洲的石匠行会。从名字组成看,Free 是自由,Masonry 或 Mason是石匠,是建造大教堂和其它建筑的主力,合起来就是“自由石匠”,显示他们是崇尚自由的石匠兄弟会。而中文翻译“共济会”则准确传达了该组织中成员之间的相互帮助和支持的精神。</div><div><br>他们的Logo 直角尺和圆规都是几何测量和切割的工具,寓意从石头的切割和建筑伸展到道德哲学,代表道德和自律。</div><div><br>悉尼的这个中心是共济会的新南威尔士州和澳大利亚首都大分会联合总会 United Grand Lodge, 是该地区共济会的管理机构,负责监督各个分会的活动,并推广共济会原则。</div><div><br>进入此楼层首先看到的这具石匠雕塑和现任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共济会大师Grand Master的照片(注意,他们都腰扎小围裙)和会员品德约束:Humility, Kindness, Generosity 谦逊、善良、慷慨。<br></div> <div><br></div>主走廊两侧挂着此会所历届大师的画像 <div><br></div>1888年本会所奠基之前的杰出兄弟,以及第一位华裔共济会兄弟的介绍和照片 现在公认共济会起源于中世纪欧洲的石匠行会,但并不清楚究竟是始于哪里。1717 年第一个大分会在英国成立,标志着现代共济会的正式开始, 18 世纪和 19 世纪共济会遍布欧洲和美洲, 现今共济会遍布全球,拥有数百万会员,但近年来会员人数有所下降。<div><br>很多历史上著名人物都是其成员,美国第一任总统乔治·华盛顿、美国开国元勋本杰明·富兰克林、美国前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英国前首相温斯顿·丘吉尔、古典作曲家莫扎特、作家马克·吐温、传奇爵士音乐家和歌手纳·金·科尔、好莱坞标志性演员约翰·韦恩、第一位和第二位踏上月球的宇航员尼尔·阿姆斯特朗和巴兹·奥尔德林、还有我喜欢的高尔夫传奇人物阿诺德·帕尔默…。</div><div><br>共济会有结构化的等级制度,成员于不同的等级逐步晋升。基本结构由蓝色会议室共济会Blue Lodge Masonry组成,包括三个基础等级:<br>入门学徒 Entered Apprentice 是第一个等级,候选人初始加入兄弟会和道德发展;<br>同仁级工Fellowcraft 为第二个等级,侧重于智力成长和对共济会深层含义的研究;<br>共济会大师Master Mason 是蓝色会议室共济会的第三个也是最高等级,表示正式会员资格。<br><br>成为共济会大师后的会员才可以选择进入共济会组织中的其它等级,例如:<br>约克礼仪York Rite,能够进入高级典仪包括皇家拱门Royal Arch、隐秘共济会Cryptic Masonry和圣殿骑士团Knights Templar;</div><div>苏格兰礼仪Scottish Rite,有资格参与最高的典仪,可达 33 级;</div><div>圣地骑士团Shriners,更具社会性和慈善性的分支。<br><br>共济会常见符号及其含义:</div><div><br>直角尺和圆规The Square and Compasses代表道德和自律,字母 G代表上帝God(共济会的God是the Supreme Being至高无上的存在)和几何学Geometry,是共济会教义中的关键元素。<br></div> <div><br></div>全视之眼All Seeing Eye 象征神圣的警觉和启蒙 <div><br></div><div>羊皮围裙Masonic Lambskin Apron是共济会最重要和最具象征意义的标志之一,被描述为“共济会成员的徽章”。围裙源自中世纪的石匠,象征着勤奋和奉献,劳动与技艺。共济会成员在会议和仪式上会自豪地穿戴围裙,在传统的葬礼上会把围裙放在棺材上,象征着即使死后也会坚持兄弟会的价值观。</div><div><br>博物馆墙上的招贴画上写着:没有秘密,穿围裙的真男人为你展示共济会的历史。<br></div> <div><br></div><div>共济会围裙的类型和设计都不同,体现着等级级别,所以也“象征着个人和精神的成长”。</div><div><br>一级入门学徒围裙是纯白色小羊皮的,代表新入会成员的纯洁和在兄弟会中无瑕疵的开始。</div><div><br>二级同仁工围裙可能有两个蓝色玫瑰花结,象征教育和知识的进步。<br></div> <div><br></div><div>三级共济会大师围裙,装饰更多,通常带有蓝色边框和三个玫瑰花结,代表正式成员和对共济会教义的掌握。</div> <div><br></div><div>此外还有更高级围裙,具有精致的设计、符号和刺绣细节,有些有金色和银色饰边,显示了等级和权威。</div> <div><br></div><div>围裙之外,共济会徽章还包括腰带、项圈和珠宝等物品,代表成员在组织内的等级和成就。</div> <div><br></div><div>博物馆桌上摆着的小册子针对外人的疑惑介绍这个兄弟会、会员基本要求、会费、他们独特的仪式、历史和慈善工作等</div> 共济会自称不是宗教,也不提供救赎或教条,其成员来自不同的信仰(基督教、伊斯兰教、犹太教、印度教等),他们的个人信仰受到尊重。<div><br>但共济会要求信仰一个更高的力量:a Supreme Being 一个至高无上的存在。</div><div><br>在共济会中,这个“至高无上的存在”是一个基本概念,但它被刻意地设计得宽泛而开放,通常被称为“宇宙的伟大建筑师 Great Architect of the Universe (GAOTU)”.</div><div><br>共济会并不特定宗教式的对神的解释,并允许成员根据自己的信仰解释这个至高无上的神灵。共济会不鼓励在会所讨论宗教,禁止神学辩论,以保持不同背景成员之间的团结与和谐。</div><div><br>共济会强调的是道德和伦理教义,鼓励成员过着有道德的生活,正直行事,寻求智慧,将这些视为尊重至高无上神灵的方式。<br><br>博物馆中的蓝色会议室,屋顶是有星星闪烁的蓝色星空,地面是有直角尺和圆规图案的蓝色地毯,门上有带G的Logo。 <br></div> 这蓝色天与地的图案,更给我带来一种神秘感!<div><br>共济会给人们的神秘感来自于多个方面。<div><br>诸多神秘符号和仪式 -- 无论旨在传达怎样的道德和哲学教义,对外人来说可能显得神秘莫测,特别是仪式和典礼都是秘密举行,更是营造出氛围,使人们猜测闭门后发生的事情。</div><div><br>会员资格 -- 共济会的会员资格不是任何人都能获得,而必须由有会员推荐,这种排他性可能会使该组织在外人看来更加神秘。</div><div><br>历史背景 -- 共济会有着悠久的历史,随时间的推移坊间发展出了各种神话和传说,增加了它的神秘感。</div><div><br>阴谋论话题 -- 因为许多历史中的大人物都是共济会成员,又行事保密,很容易促成阴谋论,声称该组织拥有秘密权力,可以影响世界大事。</div><div><br>神秘感之吸引人,历史悠久之扑朔迷离,一个个鼎鼎大名的会员人物之影响力,都给编故事提供了极好的素材。坊间作品众多,而我最喜欢的还是单.布朗Dan Brown的小说《The lost Symbol 失落的符号》(2009 年)。</div><div><br>小说的故事发生在华盛顿特区,是因为共济会确实在华盛顿特区的历史和文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div><div><br></div><div>“乔治·华盛顿共济会国家纪念碑”是一座共济会建筑和纪念碑,纪念著名共济会会员乔治·华盛顿的遗产。这座纪念馆是一个重要的地标和博物馆,其建筑而被指定为国家历史地标,并且是纪念华盛顿的最大规模的私人纪念碑之一。<br></div></div> 丹·布朗讲的故事一如既往地基于刺激人们兴趣的大背景,共济会的神秘符号、仪式和等级,秘密的组织形式和行事方式,以美国首都华盛顿为场景,以历史的真实,揉入虚构元素来营造悬念,写出情节精彩撩动人心的故事。<div><br>布朗将共济会描绘成一个拥有深厚的哲学和深奥的传统的神秘而高尚的组织;一个拥有并守护着古老智慧的兄弟会;一个专注于启蒙而非阴谋的社团。</div><div><br>用哈佛教授罗伯特·兰登之口回忆他亲眼目睹的共济会入会仪式:入会者怎样经历象征性的死亡和重生以代表启蒙。戏剧化的情节强化了神秘感(使我想起在葡萄牙一所庄园里的启蒙井)。</div><div><br>书中的共济会高级会员名字叫 彼得·所罗门(Peter Solomon) ,使人自然联系到所罗门王,他建造的耶路撒冷第一圣殿在共济会仪式和教义中具有重要象征意义;他的智慧和领导能力被视为共济会成员在自己生活中效仿的榜样。彼得解释了未完成的金字塔和美元钞票上的全视之眼等符号(传说里面藏有开国元勋给后世留下的<b>预言</b>)如何反映共济会的理想;共济会保护神圣智慧的传统;以及他们的保密更多的是为了保护传统,而不是控制社会。</div><div> <br>《失落的符号》的核心谜题是寻找失落的词语,即赋予巨大力量的隐藏真相。这与真正的共济会传说有关,其中“秘密词语”象征着神圣的知识和对启蒙的追求。<br><br>在圣殿堂图书馆,…… 所罗门取出一张纸摊在桌面上,兰登一眼认出,这是根据富兰克林八阶幻方重新排列的符格。他在会堂里匆匆忙忙地看了一遍。…… 所罗门: “让我向符号专家提一个简单问题,好吧,告诉我,你看到了什么。“ – 引自《失落的符号》</div> 华盛顿特区的共济会神殿 - 圣殿之家,正式名称为美国华盛顿特区南方管辖区古老而公认的苏格兰共济会 33级最高委员会所在地。建筑内设有博物馆,有各种共济会文物和展品。 …………..<div><br>参观博物馆使我了解到一些共济会公开的“秘密”。由于共济会的神秘性质和缺乏全面记录所致,AI 也查不到历史上共济会会员的总数。据估计,目前全世界有超过六百万共济会会员,世界人口八十亿中,占比不到千分之一。</div><div><br>但是可以查到,美国在过去一个世纪有数百万会员。从历史到现代,从美国数届总统到多国总理/总统、从文学家音乐家到著名演员和体育明星、从新技术企业创业者到宇航员、从革命领袖到人权活动家到民族主义者、从商人到哲学家…… 众多的领袖/领军人物都在共济会列名。<br></div><div><br>我想问:为什么几个世纪以来这么许多杰出人物加入共济会?与信仰情结有关吗?对于我这样从小得到的教育长大后受到现实挑战而不容易无保留地信仰任何宗教教义而言,我试图找其它原因。</div><div><br>共济会提倡个人发展、智力成长,强调自我完善、道德和追求知识,而且其仪式和象征性符号常常鼓励人们思考这些价值观,这种智力刺激可能吸引了许多学者、科学家和思想家。</div><div><br>共济会的兄弟情谊具有很强的吸引力,排他性形成了相对隐秘的环境中建立宝贵友谊和联盟的方式,在“组织”中可以找到友情并成为一个拥有共同道德目标的团体一分子,会员以相互支持、共同价值观和归属感的精神而自豪;此外,艺术、政治和商业领域的杰出人士互相介绍入会,从而获得与志同道合的人建立联系,打开通往各个领域有影响力的人际网络大门的机会,有助他们的事业或努力。</div><div><br>共济会精心设计的仪式和象征会吸引对深奥事物感兴趣的人。许多知名人士都对共济会的神秘性、仪式寓言以及融入其教义的哲学概念很感兴趣。在启蒙运动时期,共济会与理性主义、人文主义和追求知识等思想运动紧密结合,经常被视为一种进步的力量,促进自由、平等和博爱等启蒙理想,这些都会吸引追求同样理想和哲学思想的人们。</div><div><br>共济会提倡高尚的道德标准和个人正直,其教义侧重于慈善、正义和培养道德品质,这可以吸引具有强烈道德信念的人。</div><div><br>不能排除共济会是地位的象征,对声望的渴望,加上共济会的社会和智力优势,使其成为有权有势和知名人士的热门选择。</div><div><br>共济会一直受到杰出哲学家、作家和领袖会员的影响,这些影响帮助共济会成为一支既具有智力激励性又具有正面社会意义的力量。<br><br>尽管共济会原本是个兄弟会,但是在二十世纪初已经成立了女性共济会,到现在也有百多年历史了。</div><div><br>早年华人的海外洪门组织受到了共济会思想的影响,有时也称自己为“共济会”或“美生会”,意即“追求美好人生”,这样的称谓反映了他们对共济会理念的认同和借鉴。尽管洪门采用了共济会的标志和一些仪式,但两者之间并没有隶属关系。不过,洪门与共济会在历史上确实有一些交集,1923年洪门与共济会正式结盟,形成基于共同利益和相互尊重的某些合作。<br><br></div><div>……………………<br>大千世界,茫茫众生,我从来不曾遇见过共济会成员,在他们的博物馆里也没有。也可能有过,但真人不露相,或我凡眼不认?继续在世上行走,或许哪天我会有幸遇见一位腰扎围裙的自由石匠会员,倾听其高见?<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