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安徽博物院(散文)

洪琛

<p class="ql-block">作 者:洪 琛</p><p class="ql-block">朗 读:周卓识</p><p class="ql-block">部分照片来自网络</p> 最近有机会前往安徽博物院参观,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安徽博物院建筑规模庞大、馆藏文物丰富、令人叹为观止。安徽博物院位于合肥市,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一级博物馆。是安徽唯一一家综合类博物馆,博物馆共有展厅15个,馆内收藏文物21.8万余件,其中一级藏品有135件。 建筑造型古朴典雅、沧桑厚重,体现了徽派建筑“四水归堂、五方相连”的特点,是安徽的标志性文化建筑,也是当年毛主席视察过的唯一省级博物馆,2011年安徽省博物馆更名为安徽博物院。 安徽的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30多万年前的和县猿人时期,蚌埠双墩遗址见证了早期的华夏文明,安徽是我国史前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拥有新安、淮河、庐州、皖江等四大文化圈。安徽拥有7座历史文化名城,一大批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还有许多古代文化遗址和重大考古发现。 <p class="ql-block">  地下蕴藏着丰富的古代文物,陆续出土了一大批具有价值的文物,一部分被安徽博物院收藏,安徽省博物院有楚大鼎、龙虎纹四环铜鼓座、吴王光鉴、鄂君启金节(车节和舟节)、金扣玛瑙碗、景德镇窑影青釉莲瓣纹注子注碗、张成造剔犀云纹漆盒和云纹铜五柱器等镇馆文物。</p> 安徽博物院镇馆之宝:楚大鼎1933年在安徽寿县楚幽王墓出土,此鼎形制雄伟,堪称楚国重器。楚大鼎通高113厘米,口径87厘米,重达400公斤,战争期间流离颠沛,大鼎历经千辛万苦,最终被安徽省博物院收藏,被国家列为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的文物。楚大鼎属于国宝级文物,前足和腹下均刻有“安邦”二字吉语。当年毛主席亲自到安徽省博物馆看过楚大鼎。 战国时期的鄂君启金节,1957年在安徽寿县邱家花园出土,共发现有车节3件(形式和铭文均相同),舟节2件(形式和铭文均同)。自铭“金节”,是当年楚怀王颁发给鄂君启运输货物的免税通行凭证。此“金节”用铜铸成,文字错金。因形似劈开的竹节,故名“节”。这种“车节”和“舟节”,迄今为止仅此一件,因此鄂君启金节极为珍贵,目前也被安徽博物院收藏,是安徽博物院的镇馆之宝之一。 春秋时期的吴王光鉴(吴王嫁女儿给蔡侯的陪嫁)。现收藏于安徽博物院。它有着最古老冰箱之称,也是安徽博物院的镇馆之宝。春秋时间的青铜龙虎大建鼓座。1980年9月在安徽舒城春秋墓出土,器壁的上口外沿和下口外沿铸有铭文,约150余字,是迄今为止发现的第一个有铭建鼓座。安徽博物馆青铜器收藏极为丰富,令我赞叹不已。 安徽取自长江以北的“安庆府”与长江以南的“徽州府”首字而得名。明清鼎盛时期的徽商财富就曾占据全国总资产半壁以上的江山,是中国著名的十大商帮之一,当年徽商的足迹遍布全国各地,有“无徽不成镇”之说法。安徽还是“文房四宝”歙砚、徽墨、宣纸的故乡。徽文化在中国的历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位置,安徽博物院徽文化展厅占有很大的比重,这也是让我没有想到的事情,足以说明徽文化所处的重要位置。 安徽博物院,占地面积约4.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1万平方米,与世界上著名的法国卢浮宫博物馆建筑面积相当。博物院建筑地上6层,地下1层,我曾经去过一些国外的博物馆,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就是博物馆的配套服务设施。安徽博物院就有很好的配套服务设施和数字化管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周末或者假期来博物馆度过,如何让博物馆的人进得来、留得住,是需要有很好的配套服务设施来完成的。您有机会可以去安徽博物院体验一番,这里还有很好的文创作品展区。<br><br> 朗读者简介:周卓识 著名朗读爱好者。多次与作者在美篇平台合作,受到朗读爱好者的好评。资深旅游作者,在旅游行业中取得了不菲的业绩。<div>文字创作于2024年12月3日。感谢作品朗读者周卓识的精彩诵读。部分照片来自网络,感谢部分网络照片的原创作者。</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