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清晨的阳光洒在河尾村宁静的小河上,波光粼粼。这座位于洱海上游的古老村庄,初春时节,麦浪翻滚,桃花盛开,宛如一幅天然的水墨画。河尾村的房屋沿河而建,白墙黛瓦,古朴典雅,屋顶的青瓦在阳光下泛着淡淡的光泽。河边那棵大树的树影倒映在水中,与河岸的房屋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美丽的乡村画卷。这景象让我想起小时候在洱海边的村庄里度过的时光,那时候的大理农村虽然没有现在这么热闹,但那份宁静与祥和却始终未变。</p> <p class="ql-block">三月的河尾村,处处洋溢着生机与活力。清澈的河水从村里蜿蜒穿过,最终汇入洱海。河两岸的桃花盛开,粉红色的花瓣随风飘落,点缀着整个村庄。村民们的生活依旧平静而有序,但每年这个时候,村里都会迎来一场盛大的传统活动——“耆英会”。这个活动不仅是为了庆祝春天的到来,更是为了传承和弘扬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p> <p class="ql-block">“耆英会”是河尾村特有的敬老爱老传统习俗,也是云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它始于1917年农历二月初二,至今已有108年的历史。每年这个时候,村民们都会聚集在一起,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清晨,圣谕堂内设寿堂,村民们向八十岁以上历届老寿星献寿花、佩寿带,然后由村民组成的文艺队伍和舞龙团队开路,分别到荣登80岁的寿翁家祝寿、赠寿匾,把寿星迎出乘花轿环游乡里(俗称80老翁上花桥)。满60、70岁的村民则佩带大红花,乘坐电车一起游街欢庆。整个村庄沉浸在一片喜庆的氛围中,尊老敬老的美德在这里得到了最好的传承。</p> <p class="ql-block">我有幸受邀参加了今年的“耆英会”,心情十分激动。清晨的圣谕堂内,村民们早早地聚集在一起,准备迎接这场盛大的庆典。向八十岁以上历届老寿星献寿花、佩寿带的仪式庄重而温馨,每一位老寿星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随后,村民们组成的文艺队伍和舞龙团队开路,沿着村庄的街道前行,沿途村民们纷纷走出家门,夹道欢迎。舞龙队伍中,龙头高高抬起,龙身蜿蜒曲折,仿佛在为老寿星们祈福。村民们欢天喜地,热闹非凡,整个村庄沉浸在一片欢乐的海洋中。作为摄影爱好者的我,用相机记录下了这一个个珍贵的瞬间,也感受到了河尾村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p> <p class="ql-block">活动当天,十里八村的村民和外州市游客纷纷前来参观。人们欢天喜地,自娱自乐,热闹非凡。村民们自发组织的文艺表演、舞龙舞狮等活动,吸引了众多游客驻足观看。孩子们在人群中嬉戏玩耍,老人们则坐在一旁,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整个村庄充满了欢声笑语,尊老敬老的美德在这里得到了最好的体现。我不自觉地拿起相机,记录下这一个个美好的瞬间,希望这些照片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河尾村的传统文化和美好风光。</p> <p class="ql-block">在“耆英会”的舞台上,身穿民族服装的人们正在表演舞蹈,手持话筒的人在台上讲话。台下,村民们穿着五彩斑斓的衣服,围坐在一起,认真倾听。这场民俗敬老活动不仅是一场文化的盛宴,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村民们通过这样的活动,表达了对老人们的敬重和关爱,也让年轻一代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在这个充满欢乐和温馨的节日里,河尾村的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和发扬,尊老敬老的美德也在这里得到了最好的诠释。</p> <p class="ql-block">村民们聚集在一起,观看表演或参与仪式。整个村庄充满了欢声笑语,人们穿着色彩鲜艳的传统服饰,在欢快地跳舞庆祝。一位身穿红色上衣配以白色裤子的女士,头戴五彩缤纷的帽子,手中拿着一把乐器,似乎正在参与演奏活动。她那充满激情的表演,感染了周围的每个人。在这个充满欢乐和温馨的节日里,河尾村的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和发扬。村民们通过这样的活动,表达了对老人们的敬重和关爱,也让年轻一代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看一位老者胸前戴着大红花,手里拿着一份荣誉证书,祖孙三代代走在一起,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他身旁的村民们也纷纷露出喜悦的表情,为这位老寿星送上祝福。村民们通过这样的活动,表达了对老人们的敬重和关爱,也让年轻一代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在这个充满欢乐和温馨的节日里,村民们用行动诠释着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也让河尾村的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