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王志远丨文</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广袤无垠的中华大地上,每一个地名都恰似一部部鲜活的史书,承载着丰富深厚的历史文化信息,也生动勾勒出当地独一无二的风土人情。诚如有人所言:“村庄不仅是一抹萦绕心头的乡愁记忆,更是历史演化进程中的活化石。”</p> <p class="ql-block">今天,我们暂且抛开王庄、李庄、杨庄、张营、宋营、赵营、高楼、樊楼、郭楼等常见的村庄地名,一起走进新蔡县,探寻那些独具特色、奇葩又特殊的村庄名字。这些名字看似稀奇古怪、五花八门,初听时让人摸不着头脑,再听却又忍俊不禁。它们就如同过去人们常起的“狗蛋”“狗剩”之类的名字,好记好养,乍看土里土气,显得随意,实则饱含着百姓的人生哲理,土里透着灵气,内涵充满智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经过多日的多方搜集与精心整理,笔者将新蔡县二十三个乡、镇(街道)那些令人称奇的村庄地名汇总如下,它们是<b>古吕老鸹庄、今是二龙山、宋圈(并非“圈套”之意)、李旮旯、月亮湾烙馍店、高风口、高斜庄、朱药铺、砖店桥子上、陈店孙桥口、刘港沿(新蔡方言中,“港”念作“蒋”,“沿”念作“也”,下同)、曹港沿、佛阁寺集上、东吕塘坡、大树王、吴溜、张斜庄、练村港稍、河脑、铁门槛、棠村斜刘庄、插花庙、寨角、沟东、大杨永、小杨永、洼子庄、赵破寨、李破寨、韩集梁妖庄、前李港沿、后李港沿、举人张庄、龙口茨林张庄、斋公庄、笼头张庄、河沿李庄、港西李庄、架子桥李庄、蒙王张庄、李桥港南、狮子口、弯枣树、前进、黄楼王港沿、集后庄、孙召侉营、破庄、余店木羊、新木羊、四半子张庄、马脑、路西、湖里、团耳、河坞厂棚、关津汪脑、坟庄、廖棚、王溜、周窝、防洪、葫芦套、宋岗立新、凳庄、利民、唐五、蛤蜊滩、顿岗铁石滚马庄、新建、和尚庄、港南、药铺、南埂、土墩、恍庄、涧头破禹寨、湾台(可别误看成“台湾”)、豫新、港湾、外港湾、马大坑、蔑庄、杨庄户梅染坊、李港湾、文田、彭庙角、杨集南头、桥窝、化庄向大路沿、张破寨、杜大路湾、港沿、大路沿、张堂子、栎城烟堆、野里集、弥陀寺大龙口、小龙口、拐张庄、李夯庄等等。</b></p> <p class="ql-block">这些别具一格的村庄名字,不仅彰显着千年古县新蔡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更散发着独特的趣味与神秘气息。就拿高斜庄、张斜庄、斜刘庄、拐张庄来说,“斜(拐)”这个字,既是动词,又是形容词,生动形象地描绘出这些村庄外形并非规整的方正之态,在方位上有些许倾斜的独特模样。</p> <p class="ql-block">新蔡地处洪汝河下游,境内河流纵横交错,桥港星罗棋布。因此,新蔡的村庄地名除了常见的湾、埠、潭、岗、塘、埂等之外,还衍生出许多与水密切相关的名字。比如桥子上、刘港沿、曹港沿、寨角、河东、前李港沿、后李港沿、河沿李庄、河西李庄等。从这些名字中,我们能清晰地了解到村庄与周边地理环境或建筑的紧密联系。它们依傍着河流而建,毗邻着桥梁而生,河流与桥梁已然成为村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巧妙地融入了村庄的名字之中,成为了独特的地理标识,让人一看便知,易于区分。</p> <p class="ql-block">与之类似的还有河脑、马脑、汪脑。可别望文生义,以为它们指的是动物河马的脑子。在新蔡,这些词特指某段河湾的上游,恰似人类的大脑一般,掌控着下游土地的“神经”,如此生动形象的比喻,着实令人叫绝。</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吴溜、王溜大多是沿河而建的村庄。远远望去,房屋与河岸浑然一体,沿着河岸排成一大溜,错落有致,颇具韵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古吕镇的老鸹庄,单听名字就十分接地气。“老鸹”,也就是乌鸦。在许多地方,乌鸦或许被视为不吉祥的象征,然而在老鸹庄,它却成为了村庄命名的独特元素。这背后,或许隐藏着一段与乌鸦相关的古老传说,又或许是曾经这里乌鸦成群,成为了村庄独特的自然景观。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质朴的名字便一直沿用了下来。</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今是街道的二龙山,同样充满了神秘色彩,令人心生好奇。新蔡境内并无真正的山脉,可这个村庄却以山命名,在新蔡众多村庄中显得格外与众不同。这其中的缘由,或许要追溯到过去的某个历史时期。也许是当地的地形地貌在特定的角度或人们的想象中,神似两条巨龙蜿蜒盘踞;又或许是这里流传着关于“二龙”的动人故事,从而赋予了村庄如此独特而又富有诗意的名号。</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李旮旯堪称新蔡最具特色的地名,没有之一。“旮旯”一词,本身就给人一种偏僻、处于角落的感觉。叫这个名字的村庄,或许曾经地处一隅,位置并不显眼,然而却在岁月的长河中,默默延续着属于自己的故事,见证着时代的变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月亮湾街道的烙馍店村,乍一听,仿佛是一家店铺的名字,实则是一个村庄的名称。这不禁让人浮想联翩:是不是曾经村里有一家远近闻名的烙馍店,就开在月亮湾附近?随着时间的推移,烙馍店的名气越来越大,村庄也便以它来命名,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仿佛能让人闻到那刚出锅的烙馍的香气。</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高风口,从名字便能大致推测出它的地理特征。想必这里常年风力较大,风口明显,是当地独特的自然景观。久而久之,“高风口”就成了这个村庄的代名词,成为了当地居民对家乡独特地理环境的一种生动而形象的记录,也体现了他们对这片土地的热爱与熟悉。还有网友调侃,月黑杀人夜,风高放火天。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会不会高渐离就是我们新蔡高风口村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通常来说,村庄的命名往往追求新意与吉祥,但在新蔡,却有一些例外。比如今是宋坟庄、顿岗老坟港等村庄,以“坟”来命名;还有赵破寨、李破寨、张破寨等村庄,以“破”字命名。这些“破寨”之名,让人不禁心生遐想:它们过去或许是有着坚固寨墙的村落,历经无数的风雨洗礼和战火纷争,寨墙逐渐破败。然而,它们依然承载着村庄的历史记忆,村民们以“破寨”为村名,既是对过去那段历史的铭记,也是对岁月沧桑的坦然接受,体现了他们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对家乡的深厚情感。</p> <p class="ql-block">举人张庄,这个名字一看就与人物有着密切的关联。不难推测,这里曾经出过一位举人,且这位举人姓张。在古代,举人可是十分荣耀的身份,为了纪念这份荣耀,激励一代又一代的村民努力进取,村庄便有了“举人张庄”的名号。它不仅是一个地名,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精神的象征。</p><p class="ql-block">四半子张庄,是新蔡地名中最长且最令人费解的一个。放着简洁的“张庄”不用,为何会取这样一个看似土里土气的名字呢?原来,这个村庄由张姓人家建村,面积0.134平方千米,耕地404亩,有111户人家,共597人。旧时,由于村庄形态并不紧密,居民居住较为分散,呈四角分布,故而被周围的人称为“四半子张庄”。时光荏苒,几百年过去了,“四半子张庄”这个名字约定俗成,最终被固定下来,成为了村庄独特的标识。</p> <p class="ql-block">村庄地名是根文化的标志,是最具代表性的乡愁符号。新蔡这些稀奇古怪村庄地名的形成,一是与那个时代人们的文化水平普遍低下有关,起个村庄名字就和起个小孩名字一样随意,管他狗蛋、狗剩,只要有个名字叫,能区分开就行,其特点是俗言俚语,好记易传;二与当地的地理、环境和人文有关,同宗同族分开的村庄多以上下,前后,大小,里外加以区分,其特点是定位准确,指向明了;三是村子本无名,周围的人以某个参照人、物、事为标准随便起了个名,叫的人多了,就约定成俗成了村庄的名字,其特点是由外及内,被动接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新蔡这些奇葩而特殊的村庄名字,尽管看起来五花八门、千奇百怪,但它们就像一个个历史的符号,是当地人民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繁衍的生动见证,是乡愁的寄托之所,是岁月沉淀下来的珍贵记忆。每一个名字背后,都可能隐藏着一段不为人知的故事,等待着我们去探寻、去挖掘,去感受这片土地独特的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内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