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阳春三月,风和日丽,景色怡人,应理事邓燊的朋友张总之邀,南昌市易学研究会陈必荣会长一行前往位于湘赣边境的张总家,为其新居规划放线定向。</p><p class="ql-block"> 清晨7点,从研究会准时出发。下高速后,又翻越了一座山,拐过了九道弯,终于在11点的吉时抵达目的地。众人顾不上舟车劳顿,一下车便迅速投入工作。陈必荣会长更是亲自爬上后山最高点,对周边环境进行全方位细致观察。理事邓燊则在一旁认真记录相关情况:后山来龙格局中,仅余龙头部分,“颈脖子”处被坎阻断。宗地整体呈现梯形形态,面积约170平方米,西北方位有所欠缺,东北较长,南北走向。</p><p class="ql-block"> 正南面视野开阔,有一片水塘,前方案山走势与高速铁路平行,呈东西走向。</p><p class="ql-block"> 经勘察后,最终确定新居立向为癸丁向。关于新居建筑高度、形态等也一一给出了调整方案。</p> <p class="ql-block">来龙</p> <p class="ql-block">明堂</p> <p class="ql-block"> 为建设高标准新农村人居环是我们易学研究会同仁的重要使命之一!张总家隶属湖南省,中午安排我们吃午饭的餐厅隶属江西,两省田地界线紧临,鸡犬相闻,却跨省而治。</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回程的路上我们顺道考察了位于江西省萍乡市上栗县金山镇山明村原中共江西原省委书记张国庶烈士故居,(其兄为中国现代历史人物张国焘先生)。据了解,原来的张家大屋始建于清雍正年间,占地约26亩,建筑面积约6800平方米,共有108间房屋,屋内设置48个天井。土改时张家大屋分散给了几十户农民,后来因年久失修,面临倒塌的危险,2010年当地决定修缮。虽历经争议和波折,但右边部分建筑还是得到了较好的修复。中庭正大门以及主体建筑坐东北朝西南(丑未兼艮坤),五井(进)厅堂结构。左右两边亦各设计三栋五井(进)厅堂皆向主体建筑两侧对应(相通)。整体设计呈大鹏展翅形象,可惜现在仅保存中庭及右边较大部分建筑,左边已经变成了各自独立的现代民居。张家大屋靠山不高,自西北方向(左砂手)延伸而来(张国焘祖父墓亦在这不远处,朝向与故居一致),左右砂手护卫有情。美中不足的是正北方山脉分离无助。 张国焘作为中共早期领导人之一,在历史上有着复杂的经历。他曾在五四运动中表现积极,是中共一大代表,在早期的革命活动中有着一定贡献。然而,在红军长征时期,他率部另立“中央”,分裂红军,1938年更是叛党投靠国民党,后来迁居加拿大。 站在张国焘故居中,我感慨万千。故居不仅仅是一座建筑,更是历史的见证者。它见证了张家的兴衰,也见证了张国焘复杂的人生轨迹。我们应该以史为鉴,从张国焘的经历中吸取教训,更加坚定地维护党的团结和统一,珍惜今天的和平与发展。</p> <p class="ql-block"> 幸好我们找到了一位张家五服之内族人名叫张仁国的先生当向导,他很热情地给我们介绍,还带我们去见了张国涛的重孙。</p> <p class="ql-block"> 右后方半山腰有张国庶、张国涛爷爷的祖坟,坐戍向辰。</p> <p class="ql-block">张国焘祖父之墓(清朝大孺)</p> <p class="ql-block"> 这次考察正好遇到抚州一位姓陈的妇夫俩与我们同行,感谢他为我们一路拍照录视频!</p> <p class="ql-block"> 本次活动由优秀理事邓燊友情赞助!</p><p class="ql-block"> 2025年3月2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