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阿富汗自由行之十(喀布尔)

逍遥一游

<p class="ql-block">2024年2月17日,在喀布尔游览阿富汗国家档案馆和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喀布尔是阿富汗的首都和最大的城市,位于该国东部,喀布尔河畔。阿富汗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p><p class="ql-block">喀布尔位于兴都库什山脉的山谷中,海拔约1800米,四面环山。</p><p class="ql-block">喀布尔有超过3500年的历史,曾受波斯、希腊、印度、蒙古等帝国统治,<span style="font-size:18px;">曾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枢纽。</span>19世纪成为阿富汗的首都。</p> <p class="ql-block">昨天在阿富汗班达米尔湖两次遇险。如今走在洒满阳光的喀布尔街道上,看着人来人往,感觉到生活在人间的幸福。</p> 阿富汗档案博物馆 <p class="ql-block">今天本打算去阿富汗第二大城市坎大哈市。</p><p class="ql-block">由喀布尔出发去坎大哈,车程大约需要12个小时。考虑到昨天的惊险劳累,清晨四点左右才入睡,改变计划,今天在喀布尔游玩,弥补一下没去博物馆的遗憾。</p><p class="ql-block">今天游览阿富汗国家档案馆和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阿富汗国家档案馆与阿富汗国家博物馆不到9公里的距离。</p> <p class="ql-block">可能来参观阿富汗档案馆的外国人不多,档案馆为我们配备了英语解说员和摄影师,并邀请我们在纪念薄上留言。</p><p class="ql-block">由此可见他们对中阿友谊的重视。</p> <p class="ql-block">在这座档案馆里常年展出的珍贵档案,包括横扫中亚建立帝国的帖木儿留下的亲笔书信;</p><p class="ql-block">18世纪萨多查依王朝时期的经书原本;</p><p class="ql-block">以及1919年大英帝国承认阿富汗独立签署的条约文件原件等。</p><p class="ql-block">阿富汗国家档案馆珍藏着这个国家书写下的珍贵见证。</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5px;">原有的金属屋顶。</span></p><p class="ql-block">阿富汗国家档案馆保存有超过1.5万份珍贵的档案,其建筑也是19世纪国王阿布杜尔·拉赫曼·汗为他的儿子修建的宫殿。</p> <p class="ql-block">阿布杜尔·拉赫曼·汗,普什图人,是阿富汗历史上一位极具影响力的君主。</p><p class="ql-block">他在位期间(1880年-1901年),统一了长期分裂的阿富汗,被称为“民族与宗教之光”,并为国家的现代化奠定了基础。</p><p class="ql-block">他的统治以铁腕著称,被誉为“阿富汗的铁腕埃米尔”,但也为阿富汗带来了相对的稳定与发展。</p><p class="ql-block">1901年去世后,其子哈比布拉汗继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哈比布拉汗是一个比较具有改革意识的统治者,他试图对他的国家的现代化,在位期间,他曾引进现代医学和其他技术到阿富汗。</p><p class="ql-block">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哈比布拉汗于1914年8月24日宣布阿富汗中立。</p><p class="ql-block">1919年2月20日遇刺身亡。</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普什图族人在阿富汗历史上长期占据主导地位。</b></p><p class="ql-block">“阿富汗”在普什图语中的意思就是“普什图人的地方”,而普什图人是现在阿富汗国内人口最多的族群。</p><p class="ql-block">普什图人据估算约4500-6000万(2019年),约占阿富汗斯坦总人口的44%。普什图语是阿富汗的两种官方语言之一,另一种是达里语,又称波斯语。</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普什图族人先后在阿富汗历史上建立了两个王朝</b>,统治今阿富汗全境,甚至巴基斯坦部分地区。</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杜兰尼王朝</b><b>:</b>1747年到1826年;</p><p class="ql-block">该王朝有艾哈迈德·沙·杜兰尼于<span style="font-size:18px;">1747年</span>建立,这被认为是现代阿富汗国家的起源。</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巴拉克宰王朝</b><b>:</b>1818年到1973年。</p><p class="ql-block">该王朝由多斯特·穆罕默德·汗于1818年延续杜兰尼王朝所建立。而该王朝一直存在至1973年穆罕默德·查希尔·沙阿遭到罢黜为止。</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现在掌权的塔利班主要由普什图人组成。</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蒙古统治阿富汗的时间大约从1221年开始,持续到14世纪中期,共约130年。</b></p><p class="ql-block">13世纪初,阿富汗处于花剌子模帝国的统治之下,是一个物产丰富的地区。</p><p class="ql-block">蒙古大军西征,对花剌子模进行了毁灭性的攻击。城市被夷为平地,数十万人被屠杀。</p><p class="ql-block">在围攻巴米扬城时,成吉思汗的孙子被射杀,成吉思汗的愤怒更加加剧,他下令屠城。</p><p class="ql-block">阿富汗最终被蒙古征服,成为了蒙古帝国统治下的一部分。这段历史也留下了<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哈扎拉人</b><b>,</b>这个阿富汗第三大民族,他们<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是当初蒙古驻军的后裔或者混血儿。</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阿富汗的历史深深烙印着蒙古征服者的痕迹,直到今天仍然能看到蒙古文化的影响。</span></p> <p class="ql-block">诗人<b>哈菲兹</b>画像</p><p class="ql-block">是14世纪波斯著名的诗人和神秘主义者。</p><p class="ql-block">他出生于伊朗的设拉子,大约在1315年至1325年之间,逝世于1389年至1390年之间。</p><p class="ql-block">哈菲兹以其精湛的抒情诗而闻名,</p><p class="ql-block">哈菲兹的诗集被称为《迪万》,其中包含了约500首抒情诗。</p><p class="ql-block">他的诗歌主题广泛,涉及爱情、宗教、哲学和神秘主义等多个方面。</p><p class="ql-block">哈菲兹的诗歌不仅在波斯语世界广为流传,还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世界各地都有读者。</p><p class="ql-block">在伊朗,哈菲兹被尊称为“诗人的诗人”,他的墓地在设拉子。我去伊朗旅游时,曾去过这个著名的文化遗址和旅游景点。</p><p class="ql-block">每年的10月12日,伊朗人会庆祝哈菲兹日,以纪念这位伟大的诗人。</p> <p class="ql-block"><b>鲁米</b>的诗</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鲁米被誉为世界上最伟大的神秘主义诗人之一。</span></p><p class="ql-block">鲁米是13世纪波斯著名的诗人、法学家、神学家和苏菲派神秘主义者。</p><p class="ql-block">他于1207年出生于现今阿富汗的巴尔赫,当时属于波斯文化圈的一部分,1273年逝世于现今土耳其的科尼亚。</p><p class="ql-block">鲁米的作品主要以波斯语写成,对波斯文学、土耳其文学以及世界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p><p class="ql-block">鲁米的诗歌语言优美,富有音乐性,常常被用来进行苏菲派的宗教仪式和舞蹈,尤其是著名的“旋转舞”,这是一种通过旋转达到精神恍惚状态的舞蹈,旨在帮助舞者接近神。</p><p class="ql-block">鲁米的陵墓位于土耳其的科尼亚,成为了一处重要的文化遗址和朝圣地。</p><p class="ql-block">每年的12月17日,人们会举行纪念活动,以纪念鲁米的逝世日,这一天被称为“鲁米之夜”。</p> <p class="ql-block">镀金的纸。</p> <p class="ql-block">带卷轴的两米长的部落史。</p> <p class="ql-block">水滴状的《古兰经》。</p> <p class="ql-block">鹿皮上的《古兰经》。</p> <p class="ql-block">阿富汗的最后一个皇帝是穆罕默德·查希尔·沙,统治阿富汗长达40年(1933年至1973年)。</p><p class="ql-block"><b>查希尔</b>于1914年10月15日出生在喀布尔的一个王室家庭,是普什图族人。他曾在法国接受教育,精通波斯语、普什图语和法语,深受西方文化影响。</p><p class="ql-block">1933年,他的父亲纳迪尔·沙国王在一场刺杀事件中身亡,年仅19岁的查希尔继位成为阿富汗国王。</p><p class="ql-block">查希尔在位期间推行现代化改革,包括颁布新宪法(1964年)、建立议会制度、赋予女性投票权和受教育权,并鼓励女性参与社会活动。他还推动经济发展,吸引外资建设基础设施。</p><p class="ql-block">查希尔奉行中立外交政策,在冷战期间保持了阿富汗的独立性,与苏联和西方国家都保持了良好关系。</p><p class="ql-block">1973年,查希尔在意大利治疗眼疾期间,他的堂兄达乌德发动政变,宣布废除君主制,建立共和国。查希尔被迫流亡意大利,开始了长达29年的流亡生活。</p><p class="ql-block">2002年,塔利班政权被推翻后,查希尔重返阿富汗。他拒绝恢复君主制,但被尊为“国父”,支持卡尔扎伊领导的国家重建。</p> <p class="ql-block">查希尔在晚年致力于阿富汗的和平与和解,尽管年事已高,他仍然积极参与国家事务。</p><p class="ql-block">2007年7月23日,查希尔在喀布尔逝世,享年92岁。</p><p class="ql-block">阿富汗宣布全国哀悼3天,以纪念这位为国家带来和平与稳定的君主。</p><p class="ql-block">查希尔的统治时期被认为是阿富汗近代史上最和平与稳定的时代,被称为“黄金时代”。</p> <p class="ql-block">邀请波斯、埃及国王信仰伊斯兰教的信件。</p> <p class="ql-block">1910年时的离婚信件。</p> <p class="ql-block">上世纪60年代,喀布尔被称为“中亚巴黎”,男人西装革履,女人高跟儿鞋,裙子。</p><p class="ql-block">那时的阿富汗,是一个平静、开放、西化的国度。没有战乱,它是自由的乐园,经济发展、国泰民安。</p><p class="ql-block">如果阿富汗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能一直保持社会稳定,那喀布尔将是一个受欢迎的旅游目的地。</p> <p class="ql-block">1970年的阿富汗妇女。</p><p class="ql-block">女性穿着打扮自由开放。如今再看这些老照片,恍如隔世。那时候的阿富汗,妇女不用戴头巾,年轻女孩可以接受高等教育……</p><p class="ql-block">街头随处可见的,都是摩登的女郎。</p><p class="ql-block">然而,这一切就像梦一样,在上世纪70年代戛然而止。</p> <p class="ql-block">西式的橱柜。</p> <p class="ql-block">宗教信仰处处可见。</p><p class="ql-block">在档案馆的一个角落里,铺上毯子就可以做祈祷。</p> 阿富汗国家博物馆。 <p class="ql-block">阿富汗国家博物馆1919年设立,1924年正式开放。阿富汗国家博物馆曾被誉为是世界上奇珍异宝收藏最多的博物馆之一。</p><p class="ql-block">1979年,苏联入侵阿富汗导致的长达10年的战争。</p><p class="ql-block">2001年阿富汗战争,以美国为首的联军在2001年10月7日起对基地组织和塔利班的一场战争,直至2021年撤兵,长达20年。</p><p class="ql-block">号称“帝国坟场”的阿富汗,赶走了美、苏,也拖垮了自己,经过长达30年的战争。</p><p class="ql-block">阿富汗没有迎来美国所谓的“民主、自由”,却造成大量文物被盗窃或被塔利班毁坏。现在博物馆里的文物较少。</p> <p class="ql-block">为躲避连年的战火,从2017年起,阿富汗国家博物馆230多件馆藏文物曾在中国“流浪避难”了三年的时间。</p> <p class="ql-block">在博物馆门前的石碑上,前馆长马苏迪在石碑上刻下:“文化在,则国家存”。</p> <p class="ql-block">黑色大理石盆,盆上的铭文是用波斯语写成。</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5px;">银器和青铜器。</span></p><p class="ql-block">大约公元前3000-前2000年,相当于我们的传说时代和夏朝初期。</p><p class="ql-block">其文化明显受到了西亚两河文明的影响,事实上在随后的1000多年里两地之间持续发生着这种密切联系。</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5px;">出土的石柱头和排水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5px;"></span>大约公元前3世纪-前2世纪的希腊-巴克特里亚时期,正处于亚历山大征服后的希腊化时代。</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5px;">陶器。</span></p><p class="ql-block">大约公元前1世纪,这个时期北方的月氏人已经进入阿富汗,挤走了希腊殖民者。</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28, 128, 128);">出土的寺庙壁画。</span></p><p class="ql-block">仍然具有希腊风格,阿富汗博物馆认为时间大约处于公元前后的2个世纪,有些报告则认为可能是公元5-6世纪的作品。</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28, 128, 128);">出土的迦腻色迦半身像和希腊文泥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28, 128, 128);"></span>这时候已经是贵霜帝国时期的巅峰时期,大约公元2世纪前后。</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28, 128, 128);">出土的佛教石像和浮雕。</span></p><p class="ql-block">公元2-4世纪,仍然是贵霜帝国时期的产物。</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5px;">出土的佛教造像、壁画以及金银器等。</span></p><p class="ql-block">艾纳克是阿富汗佛教遗址的典型代表之一,公元2-6世纪是其最为辉煌的时期,8世纪穆斯林到来后就快速衰落并被废弃了。</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5px;">公元2 -4世纪,石灰石佛教浮雕。</span></p><p class="ql-block">阿富汗国家博物馆的“佛教遗产”展示了阿富汗辉煌历史的一部分。 </p><p class="ql-block"> 佛教在阿富汗实行了1000多年, 在那段漫长的时期,佛教与其他本土宗教一起在这里传播。佛教的追随者数量最多。</p><p class="ql-block">在伊斯兰教传播后,佛教失去了荣耀,最终被抛弃了。 </p><p class="ql-block">如今,考古学家在阿富汗的不同地点发掘出大量的佛教文物。</p> <p class="ql-block">公元 2 世纪 石灰石的佛陀雕像。</p><p class="ql-block">‌佛教在公元前3世纪,在孔雀王朝时期阿育王推动下传入阿富汗的。 </p><p class="ql-block">佛教在犍陀罗地区兴起,在亚历山大大帝东征后被希腊文化影响,形成了独特的犍陀罗艺术。</p><p class="ql-block">公元1世纪,由大月氏人建立的贵霜帝国崛起,其统治者崇信佛教,进一步推动了佛教在阿富汗的发展‌。</p> <p class="ql-block">饰品</p> <p class="ql-block">装饰品</p> <p class="ql-block">古希腊贵霜王朝的酒器。</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5px;">1992-2003年时期的国家博物馆。</span></p><p class="ql-block">1992年,纳吉布拉政权倒台后,阿富汗陷入内战之中。</p><p class="ql-block">博物馆在战乱时期,馆长马苏迪和他的同事们利用一切机会转移博物馆的珍贵文物。每次塔利班破坏博物馆后,他们都会偷偷收集文物的碎片,坚信阿富汗终有一天会迎来光明,这些文物终会被修复。</p><p class="ql-block">只要一个国家的文化在,这一个国家就还活着。</p> <p class="ql-block">2003年,卡尔扎伊开始加强对军队的控制,提出了全国性裁军方案,大幅裁撤阿富汗军队,将鱼龙混杂的武装人员都裁掉。</p><p class="ql-block">国家秩序逐步恢复。</p> <p class="ql-block">在这些文物背后,是人们对文化传承和民族复兴的深深期盼。</p><p class="ql-block">无论战乱如何肆虐,这些文物都是国家和文化的象征,它们承载着历史的记忆,等待着光明和安宁的到来。</p> <p class="ql-block">劳斯莱斯汽车</p><p class="ql-block">使用日期:1904 /年~1919 年。</p><p class="ql-block">劳斯莱斯汽车与木制车身覆盖着两扇门的奶油色金属板,属于国王哈比布拉或阿曼努拉汗时期 。</p> <p class="ql-block">从博物馆出来,途经一个清真寺,进去一看,里面还有一个宗教学校。</p> <p class="ql-block">正在上课的宗教小学生。</p> <p class="ql-block">巡视一圈,学生中没有一个女孩。世界上最可怜的女人不是非洲,不是巴勒斯坦,而是位于塔利班的女人。</p><p class="ql-block">1、阿富汗女人不能工作。</p><p class="ql-block">2、阿富汗的女人不得上学。</p><p class="ql-block">3、阿富汗的女人不能看电影,听音乐。</p><p class="ql-block">4、阿富汗的女人不能去任何娱乐场所。</p><p class="ql-block">5、阿富汗的女人要把全身都罩住,只能露出两个眼睛才能出门。</p><p class="ql-block">6、阿富汗的女人在家里也不能太靠近窗户和阳台,更不能和外面的人进行交流。</p><p class="ql-block">7、女人一旦生了病,只能生死由命,因为那里规定阿富汗的女人生病不能让男医生看病,那里女人不能工作,自然也就没有女医生,如果得了病,那是非常不幸的,能扛得过去是你的命好,扛不过去只有死路一条。</p><p class="ql-block">8、阿富汗女人是不允许犯错的,如果犯了错,家里面的任何男性亲人都可以将她判处死刑。</p> <p class="ql-block">热情的清真寺人员。</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28, 128, 128);">大胡子的老师。</span></p><p class="ql-block">2021年塔利班重新掌权,控制阿富汗后,再次推行严格的伊斯兰教法,要求男性必须留胡子。</p><p class="ql-block">留胡子被视为宗教义务,不遵守可能会面临压力或惩罚。</p> <p class="ql-block">老师带学生诵读《古兰经》。</p> <p class="ql-block">喀布尔街头。</p> <p class="ql-block">榨石榴汁的。</p> <p class="ql-block">放眼望去,集市上卖菜的和买菜的都是男人。</p><p class="ql-block">2021年塔利班重新控制阿富汗后,再次推行严格的伊斯兰教法。</p><p class="ql-block">女性在公共场合需穿着罩袍,遮盖全身,仅露出眼睛,并由男性亲属陪同。</p><p class="ql-block">这样男人除了工作,出门购买的活,就全部压在了他们身上。</p> <p class="ql-block">我当时真是神经大条,根本就没有发现周围都是男人,只有我一个只戴了一条纱巾的女人。</p><p class="ql-block">看来,阿富汗人对外国女人还是挺包容的。没有用宗教法去要求每一个到他们国家的女人穿着。</p> <p class="ql-block">三步两步一个清真寺,看的我眼花缭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