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梅

秋意

<p class="ql-block">昵称 秋意</p><p class="ql-block">美篇号8838698</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今天到北京明城墙遗址公园去赏梅,因为半个月前就有人发了 明城墙脚下的梅花视频,半个月过去了,梅花应该开得差不多了吧,也许己接近尾声了。抱着试试看的心情,不想到那里一看,明城墙遗址公园很大,有的梅树下已落英一片,有的梅树上却正在打苞,特别是绿萼,只开了星星点点。真是梅花品种繁多,各有花期不同。</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怪不得古人把赏梅说成探梅,去早了,梅花含苞待放,去迟了,却已落英缤纷。现在梅花通过科技培育,已有好多品种,而且是大面积栽培。要想和梅花认认真真的约会,那就要费一番心思。定一个品种的梅花,选好树型,然后静等花开,那个“等”,就是多去几次。也就是一“探”,二“探”,也许还会三“探”。</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就这个“探”字也只有用在梅花上,而从来不会说探玫瑰,探荷花,探牡丹。中国十大名花以梅为首,梅花被称为是花中之魁。所以梅花开花的花期犹为重要,探梅踏雪几何许?就是要选一个恰到好处的时间。</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宋代朱淑真说过:“温温天气似春和,试探寒梅已满坡”。这就是恰到好处的时间。李清照去晚了,她写道:“玉瘦香浓,擅春雪散,今年恨,探梅又晚”。杨万里来迟了,他说:“城中忙失探梅期,初见僧窗一两枝。”</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真正的梅客从来不等待春天,他们在这枯枝纵横间寻找这点点星芒,在这凛冽的寒风中捕捉暗香浮动。苏轼竞在黄州的荒坡上守候了半月,只为见证这一树野梅初绽的刹那。张岱冒雪乘舟夜访西湖孤山,把梅影与月光收进了诗囊。</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爱梅者用“探”字来形容,说明对梅的重视,不是轻飘飘的,走马观花的,浮光掠影的,随随便便的一观了之。而是隆重的,认真的,用心的,仔仔细细的去用赴一场约会的心情去隆重的对待。</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另外,探梅还有很多乐趣,主要是在探找和寻觅的过程中产生。有人三探梅花,每次都会有不同的心得,总会在梅花中找到新的梅魂,在梅魂中找到心灵的安放之处。以上所说都是爱梅者所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