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六大古河

江东

<p class="ql-block"> 据说,历史上的昆明,是一座实实在在的水城。“三面湖光抱城廓,四面山势锁烟霞”,古代的滇池和滇池坝子,是一幅鱼米之乡的绝美田园景象。</p> <p class="ql-block"> 鱼米之乡,那就该有许多河了。据了解,出入滇池河流有36条。如:盘龙江、运粮河、乌龙河、大观河、船房河、金汁河、海河、宝象河、马料河、洛龙河、捞鱼河、梁王河、南冲河、淤泥河等。</p> <p class="ql-block"> 而在汇入滇池的河流中,只有盘龙江、金汁河、宝象河、银汁河、马料河、海源河6条河被称为昆明“古六河”。</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0px;">‌一、盘龙江:</b></p><p class="ql-block"> 盘龙江的源头有两个,分别是牧羊河和冷水河。‌‌</p><p class="ql-block"> 牧羊河‌:发源于嵩明县西北部梁王山西北麓上喳拉箐,经黄龙潭、牧羊村、阿子营等地流入小河乡。</p><p class="ql-block">‌ 冷水河‌:也称为绍甸河,源头在嵩明县境内的龙马箐冷水洞,沿途纳龙潭诸水至白邑坝子,也入小河乡。</p> <p class="ql-block"> 这两条源头在松华坝水库前相汇,然后继续向西南流经昆明市官渡区和五华区、盘龙区,最终在官渡区福保附近汇入滇池。这是松花坝。</p> <p class="ql-block"> 盘龙江是昆明的母亲河,从源头到滇池,全长有108公里。据史料记载,已流淌了2300多年了。</p> <p class="ql-block"> 盘龙江由崇山峻岭而来,又由北向南纵穿昆明城而过。</p> <p class="ql-block"> 这是松花坝流入的第一座桥:龙川桥。位于昆明市盘龙区上坝村东侧,横跨盘龙江上游两岸,是盘龙江上的第一座桥梁。龙川桥始建于元世祖至元年间(1264-1294),至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 霖雨桥最初建于明代,后因洪水冲损,在清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由熊兆武等人筹款重修,嘉庆四十年(1799年)云南巡抚初彭龄再次重修,并立碑记录此事。霖雨桥是一座三孔石桥,长约45米,宽约10米,高约10余米,造型古朴,坡度平缓,桥身由红砖水泥建造。</p> <p class="ql-block"> 得胜桥是历史上人气最旺的桥,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桥,元称“大德桥”,明称“云津桥”。相传清代康熙平三藩时有一个赵德胜率兵首先攻占该桥,后改名“得胜桥”而沿用至今。</p><p class="ql-block"> 得胜桥是四个城区边界的交点所在,故称“一桥跨四区”。</p> <p class="ql-block"> 据史料记载,古时盘龙江经常发生水患,清代嘉庆年间,人们在盘龙江边铸造了其形似牛而实非牛,顶具独角的铜犴,用以镇压水患和预警水患。铜犴底座的下方有一口水井,井壁通盘龙江,盘龙江涨水的时候,江水灌进井里,空气从腹空的铜犴中,通过其背部的一个小孔中冲出,铜身发出嗡鸣,向老百姓报警。“铜犴叫三声,水淹大东门”,这是在民间流传了千百年的灾情警示语!</p> <p class="ql-block"> 盘龙江是昆明的母亲河,看,盘龙江畔的“盘江情”雕塑。</p> <p class="ql-block"> 据史料记载的:双龙桥始建于清代,因桥东、西两侧有白龙、黄龙二庙,另有双龙寺一座,格里上雕有双龙,故名“双龙桥”。</p> <p class="ql-block"> 滚滚盘龙江由北向南纵穿昆明城而过,流淌到官渡区福保的第六十二座桥:洪闸桥,最终汇入滇池。</p><p class="ql-block"> 这是洪闸桥。</p> <p class="ql-block"> 这是盘龙江入滇口。</p> <p class="ql-block"> 这是几年前,八勇士重走盘龙江时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 我曾经在盘龙江入滇口,与洪闸桥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二、金汁河:</b></p><p class="ql-block"> 金汁河为大清河段,起源于松华坝水库,流经盘龙、官渡两区,经龙头街、波罗村、金马寺,下穿昆河铁路,在菊花村分为左右两支,左支为清水河,于宝海公园汇入枧槽河;右支为老金汁河,过拓东体育馆后往南,穿拓东路、环城南路、二环南路、日新路,于水映长岛小区东北角向化桥汇入枧槽河。全长35公里。</p> <p class="ql-block"> 金汁河是昆明“古六河”之一。公元1040年,大理国国王段素兴征调役夫,疏浚金汁河并修筑河堤,修筑的堤岸名曰“春登堤”和“云津堤”。当时在金棱堤上种迎春柳,“黄花入河,如金汁然,故呼为金汁河”。</p> <p class="ql-block"> 云南平章政事赛典赤·瞻思丁筑松华坝分一水入金汁河,“期间又整治兴修金汁河,造小闸十座,涵洞三百六十个,轮序放水,自上润下,灌济全滇”。</p> <p class="ql-block"> 现如今,金汁河畔,依然春花烂漫呢!</p> <p class="ql-block"> 金汁河畔龙头街的梁思成、林徽因故居。</p> <p class="ql-block"> 对于穿越昆明城的金汁河,我们最熟悉的部分是拓东路旁的状元楼。这里是昆明的繁华路段,袁嘉谷、钱沣是两个出自云南的历史人物,在金汁河畔记载着许多关于他们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 最后,枧槽河也汇入滇池。</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55, 138, 0);">三、宝象河:</b></p><p class="ql-block"> 宝象河是昆明第二大河,也是官渡人的母亲河。源于官渡区东南部老爷山,经小寨村至三岔河汇支流小河(源于阿底村)来水入老宝象河水库,出库后经大板桥、干海子、大石坝、小石坝、小板桥、官渡镇龙马,在宝丰村附近汇入滇池。全长41.4公里。</p> <p class="ql-block"> 传说,在昆明民间,流传着一个关于宝象河由来的动人传说。传说唐朝时,昆明东边的村寨缺水,村民生活艰难,有一人撒梅姑娘艾美为了饮水入寨,嫁给守护水源的大象,大象于是就牵引着河水流往滇池。最后,就有了昆明第二大河--宝象河。</p><p class="ql-block"> 据说,为了纪念这一历史,人们在昆明市大板桥东边1里地外建立了宝象寺,它在清朝也叫宝象庵。宝象寺位于云南省昆明市大板桥镇,是云南省佛教圣地七十二庵之一。坐南朝北,落于悬崖陡壁山腰之中,前有宝象河碧水环抱,风光秀丽。</p> <p class="ql-block"> 宝象河还有新宝象河和老宝象河之分呢!宝象河孕育出深厚的古滇文明,见证着流域内的繁荣兴盛,为昆明城带来源源不断的活力。宝象河源于官渡区东南部老爷山,长48公里,经小寨村至三岔河汇支流小河来水入老宝象河水库。流经官渡区大板桥、阿拉、小板桥、官渡、六甲、矣六等6个街道,流域面积344.3平方公里,流域人口超过100万人口,在宝丰村附近汇入滇池。</p> <p class="ql-block"> 宝象河上的安流桥,是一座充满历史韵味的古桥。安流桥始建于明清时期,具体年代不详,现存桥梁是清同治七年(1868年)重建,2010年进行过修缮。桥为单孔圆形石拱桥,南北走向,全长25米,桥面宽6米,拱径约10米,高9.6米。桥的两侧以青石砌成护栏,气势雄伟。</p> <p class="ql-block"> 宝象河流域内有多个重要的文化和历史遗迹。如:</p><p class="ql-block"> 官渡古镇‌:历史悠久,是滇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古镇内有多处唐、宋元、明、清时期的建筑和文物。有“五山”、“六寺”、“七阁”、“八庙”等多处景观,以及上百间保存完好的“一颗印式”民居。古时有“小云南”之称。</p> <p class="ql-block"> 还有金刚塔‌:始建于1457年,原系妙湛寺建筑群的一部分,因全部用石头砌成,又名妙湛寺石塔,俗称“穿心塔”。</p> <p class="ql-block"> 老宝象河旁的“凌云阁”。‌昆明宝象河上的三个阁分别是凌云阁、魁星阁和镇海阁。‌</p><p class="ql-block"> 凌云阁,又称锁水阁,位于宝象河畔,始建于清朝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采用重檐歇山顶设计,砖木结构,共有三层。由于天灾和战乱,凌云阁多次损毁,但每次都能得到修复。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凌云阁最终因年久失修而毁坏。2002年,官渡区人民政府决定重建凌云阁,使其恢复了昔日的辉煌‌。</p> <p class="ql-block"> 魁星阁,俗称下阁楼,位于官渡区官渡街道办事处官渡社区秀英村东,始建于清宣统三年(1911年),采用重檐三层的砖木结构建筑,采用歇山顶设计。魁星阁的建造目的是为了“培风”和“镇邪”。</p> <p class="ql-block"> 还有妙湛寺、双塔、土主庙、法定寺、观音庙等建筑。</p> <p class="ql-block"> 这是新宝象河。</p> <p class="ql-block"> 咱们曾走过老宝象河。</p> <p class="ql-block"> 这是新、老宝象河分水闸。</p> <p class="ql-block"> 老宝象河上的“镇海阁”。镇海阁位于宝象河入滇池口,为四方形砖木建筑,民国十二年重建,阁内供奉伏羲、神农和有巢三人的塑像。镇海阁是云南省现存唯一祈福三氏的庙宇‌。</p> <p class="ql-block"> 老宝象河入滇口。</p> <p class="ql-block"> 新宝象河入滇口。</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四、银汁河。</b></p><p class="ql-block"> 现在已见不到了。</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五、马料河:</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 </b>马料河是昆明古河之一。它发源地是犀牛龙潭,从北向南流4.2公里至白水塘村入呈贡境内,南流0.7公里进入果林水库水海子村。出库后由东北转向西南,过大冲、倪家营、小张溪营等,途经官渡区矣六到回龙村入滇池。源头是果林水库,流经洛羊街道的大冲、倪家营、洛羊及斗南街道的小古城等社区,经官渡区注入滇池。全长21.2公里。</p><p class="ql-block"> 这是果林水库。</p> <p class="ql-block"> 咱们与果林水库,咔嚓留个影。</p> <p class="ql-block"> 马料河从果林水库流出后,由东北转向西南,过大冲、倪家营、小张溪营等,途经官渡区矣六到回龙村入滇池。</p> <p class="ql-block"> 河流一路已融入新建的街区中,两岸绿树成荫、花草绚丽,行走其间,舒适宜人。</p> <p class="ql-block"> 看,马料河上的俩个太阳,美吧!</p> <p class="ql-block"> 马料河公园是一个放松身心、重拾活力的理想之地。在这里,城市的喧嚣被鸟语花香所取代,忙碌的步伐在宽阔的绿地上变得悠闲自得‌。</p> <p class="ql-block"> 马料河。春天,百花齐放;夏季,树荫婆娑;秋天,落叶缤纷;冬季,雪花飘洒”‌,四季变换的壮丽景色让人流连忘返‌。瞧,那水杉,身姿挺拔似卫士,风雨中坚守,守护着古河的一方天地。</p> <p class="ql-block"> 马料河在官渡区回龙村汇入滇池。咱们在马料河入滇口,合个影。</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76, 79, 187);">六、海源河:</b></p><p class="ql-block"> 人人都知道,盘龙江源头的黑龙潭和青龙潭。昆明白邑黑龙潭,这是滇池“东”源。滇池很大,除了东源之外,还有一个“西”源。</p><p class="ql-block"> 历史上,海源河的地位不低,崇祯十一年十一月初,离开昆明的明末大旅行家徐霞客,在走过小西门、黄土破,朝着筇竹寺而去的时候,在《徐霞客游记》中,有过这样的记录:有溪自西北注而南,石梁横其上,是即海源寺侧穴涌而出之水,遂为省西之第一流云。</p><p class="ql-block"> 滇池的另外一个源头。因为同为滇池之源,所以这一条河就是海源河,河的源头之处就是海源寺。</p> <p class="ql-block"> 已有七百多年历史的海源寺,远离闹市,环境清幽,因该寺建在滇池的源头—大龙洞旁边(人们称滇池为海,故称海源)而得名。</p><p class="ql-block"> 玉案山脚、海源寺寺侧“龙湫”的潭水进入海源河,流经团山、梁家河,蜿蜒数十里而汇集滇池,灌溉万亩良田,养育一方百姓。</p><p class="ql-block"> 这是海源寺的“龙湫”。</p> <p class="ql-block"> 海源河,徒有虚名,踪影难觅。</p> <p class="ql-block"> 熟悉昆明的“老昆明”,对两个魔咒般的数字可能有印象:12.16,7.20。</p><p class="ql-block"> 12月16日,也就是冬天,昆明基本都会下雪。</p><p class="ql-block"> 7月20日,也就是夏天,昆明基本都会“淹水”,再现城市看海模式。而最著名的“城市看海景观”就有海源中路的“海源河”。</p> <p class="ql-block"> 昆明的“看海模式”,其实不是海源河,而是新运粮河。</p> <p class="ql-block"> 嘿嘿!海源河从来都没离我们而去,只不过是走出到我们的视线之外!站在海源寺龙潭边,有水闸、有水流出的通道,尽管不宽,但始终是存在的。</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昆明六古河感怀:</b></p><p class="ql-block"> 盘龙江水映霞晖,往昔繁华梦里归。</p><p class="ql-block"> 玉带蜿蜒寻旧忆,银棱流转诉芳菲。</p><p class="ql-block"> 金汁河畔思先辈,宝象波中念岁微。</p><p class="ql-block"> 六水悠悠情韵绕,昆明古韵共霞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