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站在操场边,望着学校塑胶跑道上奔跑的孩子,恍惚间看见了自己的影子。</p><p class="ql-block"> 那是1988年的春天,17岁的我,跟着学校体训队员一起,在体育老师的指导下,穿着深蓝色运动服,在煤渣跑道上热身、训练。跑道上的煤渣被一场春雨浸湿,雨后初晴,踩上去发出细小的声响,像时光在脚下轻轻碎裂。</p><p class="ql-block"> 那时的我,是学校百米短跑的纪录保持者。记得学校运动会破纪录那天,我蹲在起跑线上,听见自己心跳声盖过了场边的喧哗。枪响瞬间,我像一支离弦的箭,耳边呼啸着风声,眼前只有终点那条白线在晃动。冲过终点时,计时老师激动地报出"11秒2",这个数字从此记录在学校径赛100米成绩的史册。而竞赛前一天训练时不幸摔伤的脸,如今仍有伤痕留存,那是向着胜利奔跑的印记,那是披荊斩棘、欢笑与疼痛的洗礼。</p><p class="ql-block"> 参加市级中师生运动会,我的伤仍未痊愈。带着红肿的脸,带着给学校争光的必胜信念,我如风,如箭,如脱僵的野马,在朦胧中在看不清跑道线的情景下,获得市级百米冲刺个人亚军,4x100米接力赛团队冠军的好成绩。</p><p class="ql-block"> 竞赛完毕,回学校那天,我们捧着奖杯,全校师生夹道欢迎,锣鼓声、鞭炮声此起彼伏。那一刻,我忽然明白,这不仅仅是我一个人的荣誉,这是一个竞赛团队对学校的最美回馈,也是最美少年的高光时刻。</p><p class="ql-block"> 后来,我们又为参加省中师生运动会苦苦训练,不舍昼夜,风雨无阻。犹记当年,参加省中师生运动会是我第一次长时间远离县城。在去襄阳竞赛的途中,我第一次见到了真正的火车,那庞然大物,那车轮与铁轨撞击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让我这个乡下女子思绪万千。那些不顾疲惫地行进,只缘前方梦一般神奇的召唤么?不,是希冀,是神秘力量的神秘牵引;是信念,让风里雨里泥泞里摔爬滚打赋予胜利的意义;是坚韧,要让一个弱小女子走出校门,见到外面不同寻常的精彩世界。</p><p class="ql-block"> 如今,37年过去了,我的两鬓已经斑白,右臂时常隐隐作痛,那是岁月更迭留下的旧伤。站在现代化的塑胶跑道上,摸摸膝盖,曾经充满爆发力的双腿,现在连蹲下都显得有些吃力,只有校园跑道旁的大叶黄杨依旧挺拔,在晨曦中投下斑驳光影,像记忆的碎片。</p><p class="ql-block"> 我常常想,人生就像一场百米赛跑啊。年轻时,铆足了劲向前冲,眼里只有终点,等到跑过终点,才懂得欣赏沿途的风景,而时光已如流沙滑过指间。那些欢呼与赞誉,那些汗水与泪水,那些擦伤与疼痛,都是生命赐予我们的丰厚礼物。</p><p class="ql-block"> 时光她有脚啊。如今临近退休,常回忆,泪眼婆娑,感慨万千。只愿岁月如歌,奔跑的理由永不干涸;再回首,只愿星月如昨,奔跑的日子永不褪色,永远鲜活在生命的长河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