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1, 100, 250);">文字原创,图片来自网络。</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1, 100, 250);">本文记录了我从2月12日开始面对爱人突发疾病和复杂的就医流程时的慌乱无措,到后来在重重困难下坚定地承担起照顾责任,展现了这段经历的起伏与成长,坚韧、坚守、坚强,是我喜欢的底色。</span></p> <p class="ql-block">一、突发状况:元宵节的意外住院</p> 最近事情多得像乱麻,要是不赶紧梳理清楚,恐怕往后就忘得干干净净了。前阵子,爱人跟我说他眼睛不舒服,还老是嘟囔着两只眼睛视力本就不一样,当时我没太当回事。<div><br></div><div>2 月 12 日元宵节那天,爱人提议趁着快开学,我们去西固中医院疗养一阵,扎扎针,调理下身体。那时正值春节,我们带着礼物去看望相识近 30 年的宋院长,他在西固中医院任职,平时病人多得应接不暇,坐诊安排得满满当当。巧的是,那天他没坐诊,正好能和我们好好聊聊。聊天时,他顺便给爱人量血压,一连量了两三次,神色中透着惊讶,却没说具体数值。我也让他给我量了下,我的数值很正常,宋院长还夸我在这个年纪能有这样的血压和心率,相当不错。可爱人的血压,高压竟高达 227。</div> 我们从安宁区打车到西固中医院,就走了短短几步路到宋院长办公室,这点活动量,血压就飙到这么高,显然不能按原计划疗养了,必须马上住院。宋院长立刻带爱人去住院部九楼,我则去办住院手续。就这样,爱人住进了西固区中医院 9 楼,一开始连病床都没有,等其他病人出院后,护士才把他安排到 20 床。更巧的是,等待安排时,爱人在走廊碰到以前的同事,两人成了临床病友,之后的日子倒没那么难熬了。 当晚就是元宵节,同病房的两个病友都回家了,只剩我陪着爱人。外面烟花爆竹声不断,我们却在医院里,感觉有些难以置信。宋院长把我们交给黄主任,我本以为黄主任就是爱人的主治医生,结果又被安排给了年轻的王医生。那天是星期三,住院后一量血压,还是很高,医院马上用泵给爱人输降压药。输完液做了脑部 CT 和胸片,星期四早上抽了好几管血做各种化验,还空腹做了 B 超。<div><br></div><div>化验结果显示爱人得了甲流,王医生开了药,输的液体是治病毒性感冒的,口服药有磷酸奥司他韦、阿司匹林,还有几种降压药。考虑到爱人血脂血糖偏高,星期四的输液里加了烟酸。</div> 二、病情复杂:高血压与眼底出血 陪病人的日子挺无聊,2 月 13 日(星期四),我给自己办了个日间诊疗,放松一下。当天体验了小竹罐、中频、中药塌渍和按摩。<br><br>星期五早上,爱人说眼睛更模糊了,感觉眼前像有堵黑墙。我跟医生提出想检查眼睛,因为早上一直在输液,没法检查,最早可能下午上班才能安排。当时爱人血压在慢慢下降,还和病友说说笑笑,我的心情也轻松了些。 下午阳光很好,我一个人出去散步,沿着河水北路走到尽头,又沿广河路、庄浪路,一直走到钟家河,两个小时走了 7000 多步。那些平时只听说过的工厂和地名,像兰州石化消防队、橡胶厂、西固热电厂,这次终于走到跟前了。4 点钟我赶紧打车回医院,看到爱人在床上躺着,没有治疗,就问他眼睛检查的事。他说医生没安排,就算了。我觉得不对劲,就去找王医生。王医生正在办公室忙,我问:“不是说今天查眼睛吗?怎么没查?我想着早上输液没查,下午总该查了吧。” 王医生说安排到星期一了。我又问当天下午能不能查,她说要是坚持查也行,西固中医院的眼科在不远处的康复医院,然后王医生给眼科的吴医生打电话,好不容易打通,对方说可以过去。 我和爱人打车到康复医院。吴医生一看眼底,全是血,神色紧张,说情况严重。做其他检查时仪器出故障,结果出不来,但光看眼底就知道眼睛问题很棘手,建议马上转上级医院。当时一量血压,又到了 204。<br><br>我心急如焚,马上给宋院长打电话说明情况,还说感觉爱人眼睛持续出血可能和输烟酸有关。宋院长安慰我,介绍了甘肃省眼科最权威的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宋主任,说宋主任星期天早上出诊,让我们去那看眼睛。 三、辗转求医:市一院的奔波 2 月 14 日(星期五)下午,我们在康复医院检查完眼睛,小心翼翼地回到中医院病房,那时王医生已经下班了。从打车到走路、坐电梯上楼,每一步都不敢让爱人走快或多走动,生怕他血压又升高,毕竟刚测的血压已经 204 了。眼科医生看到他这个血压,都觉得他像个随时会爆的气球。<br><br>回到住院部后,晚上值班的张医生人很和善。我把血压升高、眼睛充血加重或许和输烟酸有关的情况告诉她。张医生查看用药后,说阿司匹林不能再吃,因为它会让血液变稀。星期六早上黄主任查房,我又说了这事。黄主任看了用药,确认不能再给爱人输烟酸。周末王医生不上班,按其他医生建议,停掉烟酸和阿司匹林后,爱人眼睛感觉好多了,血压也慢慢降了下来。 原定星期天早上去专门看眼科,爱人不太想去,想等血压再稳一稳,毕竟血压还是忽高忽低。王医生也不建议去,还埋怨星期五下午我们去看眼睛,说本来血压在降,这一跑又高了。我特别反感这种说法。幸亏星期五去看了眼睛,不然按她之前的医嘱,周末继续输烟酸、吃阿司匹林,眼睛出血肯定更严重。<br><br>星期一王医生回来后,又给爱人输上了烟酸,她坚信自己没错,只是放慢了输液速度,想看看效果。结果当天晚上,爱人眼睛又不舒服了,她这才同意停掉烟酸。整个过程中,我对王医生挺不满的,但也知道医生是在积极治疗。我向宋院长反映情况后,宋院长和黄主任沟通,黄主任亲自介入。我申请让黄主任以后亲自负责用药,她答应了。不过医生管理可能比较敏感,王医生还是会参与进来。我知道王医生也是真心为病人好,毕竟没有哪个医生会故意使坏。后来我还做了锦旗,感谢黄主任、王医生和整个科室。 从 2 月 12 日(星期三)到 2 月 17 日(星期一),用泵输液体降压效果好点,但一停就反复。医保住院一般也就 7 到 10 天,回家后怎么维持血压呢?不能太依赖泵药,得看常规吃药能不能控制住。这期间又做了些检查,排除了继发性高血压,确定是原发性高血压,我猜主要是家族遗传。爱人的血压一直不稳定,大多时候在 150 左右,有时会飙到 180。<br><br>市一院的宋主任星期一早上、星期二下午还有门诊,我们决定星期二下午去看眼睛。兄弟玉政从白银赶来探望,还陪我们去。为了稳妥,又叫上小张开车。 第一次去市一院,二楼眼科人山人海,比西固人流最多的大坝市场人还多。这里的眼科很有名,又赶上开学前夕,来看眼睛的学生特别多,医院里又闷又热,在人群里穿梭特别费劲,让人烦躁。每个窗口、诊疗区、医生面前都挤满了人,尤其是宋主任这样级别高的医生,好不容易挤到跟前,也说不上几句话。宋主任通过看眼底的仪器检查后,说爱人眼底全是血,开单子安排做详细检查。后来我才知道,爱人右眼充血,视网膜变厚,黄斑水肿。当时宋主任一看片子,就指示找某某医生开单子、找某某医生联系打针。我安顿好爱人在长椅上等着,自己拿着单子,在医院里晕头转向地四处找人。 坐电梯到 18 楼找到段医生,他看了单子问我是哪里的。我当时特别紧张,以为问的是兰州本地还是外地,赶紧说是兰州的。他给我一个本子,让我先填信息,说他马上进手术室,问我一个小时能不能等。我连忙说能等。可填信息时有些内容不确定,这时已经快下午五点了,爱人四点钟时血压飙升到 186,我不敢让他多等,当即决定先回中医院。这是 2 月 18 日(星期二)的事。<br><br>2 月 19 日(星期三),我又一个人去市一院。段医生在,说要等梁主任先审片子,然后到内科楼一楼 12 号窗口办医保审批手续。我没见过梁主任,也不知道他手术啥时候结束,只能一直在走廊等。期间想上厕所都不敢离开,问护士有没有公共卫生间,护士说这里没有,要到 1 至 3 楼去。在电梯间等电梯时间特别长,我跟一对坐电梯的老两口抱怨,这么大的住院部居然没公共卫生间,出去一趟又怕错过医生。那位大姐说她们病房有卫生间,让我去她那。我特别感激,尴尬地到那间病房上了厕所,还跟病房里的人解释是某某床阿姨同意的,其他人也都说 “用吧用吧”。那一刻,我感觉自己像个在慌乱中不知所措的难民。 回到医生办公室,梁主任还没出手术室,只能接着等。手机快没电了,我的苹果 12 用了 5 年,电池早就不行了。我越等越紧张,怕手机关机误事,虽然带了充电器,但整层楼装修得很新,却找不到一个插座。我问护士站哪里能充电,护士很机械地说一楼大厅有充电宝。我不好意思在她们那充电,也不好意思去病房充。从护士的态度能感觉出来,在她眼里这是小事,去一楼扫个充电宝就行,她根本体会不到我在医生办公室门口焦急等待的心情。她还说梁主任做的是大手术,不会那么早出来。我只好坐电梯下楼,大医院的电梯人上上下下,几部电梯一起运行,上下一趟都要花很长时间。扫了充电宝后上到 18 楼,问段医生梁主任回来了没,段医生翻了个白眼说:“梁主任刚才回来了,你跑哪去了?”<div><br></div><div>段医生给我开了个单子,上面有梁主任的章子,让我直接去内科楼一楼 12 号窗口办手续。这时我才知道,原来等了两个小时的梁主任这个环节可以跳过。</div> 到 12 号窗口,一个女医生说快下班了,还得把这一沓东西复印,建议我第二天再来。我等了大半天,肯定不想再跑一趟,马上跑出去找复印店,好在医院对面就有。复印好资料回到 12 号窗口时,大概 17:23 分,医生盖了章,说三个工作日后到七里河医保局取审批单。这是 2 月 19 日(星期三)下午,按三个工作日算,最快也要到 2 月 25 日(星期二)了。<br><br> 四、家庭与责任:坚守与反思 之后几天,爱人在西固中医院继续治疗,慢慢停了输液,只吃降压药,血压也逐渐稳定了。我则要准备开学的事,每次开学都要交好多资料,寒假刚开始时我就做了些准备,但临到开学还是有很多东西没准备好。<div><br></div><div>陪爱人住院的空闲时间,我得用笔记本电脑处理工作。临床的两个病友陆续出院,新入院的病友家都比较远,需要每天住在医院,很不方便。张医生值夜班时,我问能不能换个病房,说我们前一晚没休息好,怕打呼噜影响新病友。张医生人很好,偷偷把我们安排到另一个病房,这个病房的病人晚上都回家,还叮嘱我们早上 7 点前收拾好回自己病房。陪护时,我从家里带了大床单,把病房的被子挪开,枕头翻过来,把我的大床单铺在上面,不接触人家的床面,这样对自己和别人都好。睡觉就盖爱人和我的棉衣,病房暖气足,倒也不冷。<br><br>从值班护士那得知,我们住的病床其中一个是张大夫叔叔的。护士还专门给爱人拿了条干净床单铺上,这是医生护士对我们的关照。</div> 很多病人晚上会回家,在医院过夜的病人很多也没有家属陪护。爱人之前血压高,情况危险,需要我陪护,我知道他也不想一个人住医院。爱人住院 9 天 8 晚,我陪护了 6 个晚上。有一天因为我到市一院办完手续要回家取证件,就想回家洗个澡好好休息一下。忙了这么多天,回到家躺在床上都不想动,第二天早上才洗了澡。<br><br>还有一天,我陪他又想去之前张大夫安排的病房借住,结果那个病房换了人,没法再住,我只能打车回附近的娘家。我觉得在所有病人家属里,我对爱人的陪护还算比较尽心。 我真说不清楚这是出于感情还是爱情。想起来挺讽刺,有一天晚上我陪护时,他因为一件小事骂我 “傻 *”,我假装没听见,心里却特别生气,连他的棉衣都不想盖,对他满是愤恨。可他生病了,我不管谁管呢?我也不想让他因为脑梗瘫痪,那对女儿和我来说都是沉重的负担。<br><br>不久前大年初一我们请客,送走客人后,他在酒店就对我发火。我默默收拾东西,他却不停地骂我 “傻 *”。我实在忍不住就回骂了他。他给我的压力太大了,我都不想和他一起参加一些场合,看到他那样子,我真的恨透了。之后几天我都没理他,可他跟没事人一样,这更让我反感。 后来也不记得怎么就暂时和好了,我明确告诉他,多年前他对我动过的手,我一直都记得,每次吵架的时候,那些画面就会在我脑海里浮现。<br><br>好像每次都是这样,我一表达对他的失望和不满,他就让我从大局考虑。想到孩子,想到其他的事,我也就放下怨恨,恢复正常了。 看朋友圈才想起,2 月 8 日(正月十一)那天,我们还在湿地公园散步。日子总是这样,时而和谐,时而争吵。那天天气不错,我们心情也挺好。2 月 12 日,本打算去西固区中医院理疗,没想到一住院就是 9 天。从始至终,我觉得自己问心无愧。这么多年,我时不时会有自己一个人过的想法,精神上也不是非要守着他,但终究我们是夫妻,他有时让我满意,有时又让我生气,这或许就是所谓教养带给我的束缚吧。我想,他对我的感觉可能也差不多。 这次爱人突然住院,其实也是对我们感情的一次考验。我真的很心疼他,他 50 多岁了,这是第一次住院,也是第一次输液。他血压 227 的时候都没什么感觉,入院前一天( 2 月 11 日),还和朋友打了 5 个小时乒乓球,那时他血压说不定就有两百五六十了。入院后查出脑右下丘毛细血管破裂,导致眼底充血,这也算脑梗,好在不是关键部位的大血管出问题。现在想想,既后怕又觉得幸运。所以后来他发脾气骂我,我都不还嘴,生几个小时闷气也就算了。 我觉得,我们一家三口在这世上相依为命。我不想让孩子负担太重,更不想让她无依无靠。从现在起,或许我就是家里的顶梁柱了。<br><br>事实证明,爱人和孩子对医保的事一点都不懂,对长时间等候和陪伴也没耐心,这些繁琐的事,都只能我来做。 五、后续事宜:医保手续的波折 2 月 21 日(星期五),下午单位开会,新学期开始了。开完会我带爱人回家,出院手续定在 2 月 24 日(星期一)去办。<br><br>星期一早上 8 点我要上课,10 点多去医院办手续,结果他的住院手续和我的日间诊疗手续都没一次办好,只能等护士有空再办。折腾了好久,这些繁琐的结账手续终于办完。 星期二早上,我想着医保局 9 点上班,9 点多赶到医保局,等了半天,被告知进不去系统,因为我们是省医保,这里只接待市医保。我这才反应过来,一开始就把手续办错了。其实我知道我们高校教师是省医保,只是当时段医生问我是哪的(医保),我听成问户口是哪里了。段医生当时急着进手术室,之后我跑了几次医院都没发现不对,以前在别的医院都是自动结算,没操过这么多心。爱人眼睛打的针一支 3420 元,属于谈判药品,医保手续特别严格繁琐。 我马上赶回市一院,12 号窗口的医生换成了姓侯的男大夫。他说还得去段医生那重新填单子,可段医生又去做手术了,我只能等。中午快下班时终于等到段医生,他没怎么埋怨我,还加了我微信,给我发了省医保手续的文件。我得打印两份文件填单子,再到 12 号窗口由医院向省医保局递交申请。 等我复印好单子,已经中午 12:10 分,医院下班了。我一直等到 14:30 上班,我排在第一个,后面有很多人。侯医生说我的手续麻烦,让我先等,他先给别人办。我说我后面要上课,他让我先回去,明天再来。出了大厅,我觉得不对劲,等了这么久怎么能再跑一趟呢。于是我又回到窗口,笑着跟侯医生说等他给别人办完,能不能帮我办一下。后来侯医生让我进办公室,在电脑上帮我办理。这时进来一个看起来像农村来的人,侯医生说他的情况紧急,先给他办。<div><br></div><div>我只好在旁边等着,当时已经三点多了,我 4 点 20 有课,还得从医院赶回西固区的学校,我担心路上堵车,毕竟这是开学第二堂课,我可不能迟到。侯医生看我着急,问我是不是等不及了。我实在没办法,只能离开医院,侯医生说他会抽空把资料上传省医保局,我问他什么时候能办好,他说不好说,可能很快,也可能要很久,还留了他的电话。我觉得侯医生虽然忙,但也挺为病人着想的,我也不好抱怨什么。只能赶紧回学校准备上课。</div> 星期三早上和下午都有课,课间我给侯医生打电话问结果,他查了一下说办下来了,让我明天去取。<br><br>星期四早上上完两节课,我先跑去西固中医院,因为星期二段医生说前期检查的化验单西固中医院没有打印肝功能、肾功能的单子。此前我曾专门找王医生打单子,她告诉我能打的都已经打了。这事儿让我不由得火冒三丈,这么一件小事都没处理好,还得让我再跑一趟医院。这次我买了两大袋子水果,医生们这段时间确实为爱人的病情操心不少,之前送锦旗感谢,看来还远远不够。不巧的是,王医生刚好查房去了,我比较喜欢的张医生、高医生在办公室。虽然她俩不是我们的主管医生,但值夜班的时候都给过我们不少关照和安慰。两位医生听了我的诉求后,露出些许诧异的神情,不过这次她们把能打的单子全打了出来,厚厚的一沓。 离开西固区中医院,我立刻打车前往市一院取医保审批单。又到了快下班的时间,侯医生一直在忙碌着。我排队到他跟前说明情况,他没有给我纸质单子,而是告诉我用电子单子就可以,让我马上去找医生取药。我急急忙忙赶到新楼 18 楼找段医生,好在他在办公室。这次来医院之前,我买了三盒红中华,见到段医生后,我便塞给他一盒,他推辞了一下,我解释说一直麻烦他,也不知道他抽不抽烟,这只是一点心意,毕竟我已经跑了好多天了。段医生收下后,打算安排立即给爱人打针,结果一问,发现爱人没有滴眼药水,而且还有一项检验结果没做。更关键的是,一直以来都是我在跑手续,爱人根本就没到市一院来。没办法,只能等下个星期四,也就是 3 月 6 日了。 仔细想想,原来这种针剂就在段医生手里,只是他需要医保手续办下来才会发药打针。之前把省医保错当成市医保,耽误了一周时间,好不容易在星期四把省医保手续办好了,又因为前期准备不充分,还得再等一周。他们给患者眼睛打针每周只安排在星期四,我除了等待,也别无他法。而且药剂也不用取,只要下周四拿着化验单去 18 楼找段医生打针就可以了。 我再次下楼到内科楼一楼 12 号大厅,此时刚下班,大厅里只剩下侯医生和一个女医生。侯医生正在换装,我走上前去说我是来取省医保审批单的条子,拿在手里我心里才踏实。他从屋里出来,我趁机塞给他一盒中华,他迅速接过去装上,然后说道周末把单子送到我单位,他也住在西固。我连忙表示周末我回安宁家里,不在西固,实在不想再过多麻烦他了。 从 2 月 19 日带我爱人到市一院看眼睛,到后来我自己一趟趟地跑着办手续,接触到的这些医务人员,他们的态度其实都还不错,只是他们实在太忙了。作为病人和家属,我们只能不断地奔波,不停地等待。有些事情,按规定公事公办是一回事,而在这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和打点又是另一回事,这其中的人情世故确实需要好好去琢磨。现在大家生活条件都好了,谁也不缺那点水果或一包烟,但是被人尊重、被人用心对待的感觉是不一样的。 六、生活与感悟:坚守与前行 开学前后这段时间,我一直忙得脚不沾地。有时候晚上住在娘家,老母亲晚上需要起夜,得有人照顾,早上我又得早早起床准备去上课,还得先把老人安顿好。刚开学就被通知要增加 6 周的课,这让我异常烦恼。<br><br>好在哥哥从年前开始就不用去上班了,老母亲主要由哥嫂照看。但照顾老人时间长了,难免会产生厌烦情绪,我实在不想看别人不高兴的脸色。这几个月我对母亲的照顾和陪伴确实少了,可我自己也累得够呛。 在学校里,很多老师给毕业生上课的时候都比较敷衍,而给我新增加的 6 周课也是教毕业班的。我心里暗自做了个计划,我可不愿意像他们那样凑合。别人是别人,我是我,上班三十年了,我一直都是认真负责、严格要求自己的,不想随波逐流,也不想看任何人的脸色,更不怕得罪家人或者领导。但我清楚,自己的本职工作必须要做好。 我觉得目前这样的状态还可以,我坦坦荡荡,没有太多的心理负担。认真上好每一堂课,过好每一天,把每件事都尽力办好,这就是我的生活。爱人生病这件事,虽然他本身没有遭受太多痛苦,但却给我们都敲响了警钟。女儿也突然变得懂事起来,会主动关心她爸爸,还想要承担更多的责任。但她也有自己的生活和事情要做,我和爱人的后半生已经逐渐走下坡路了,我不愿意拖累孩子,只要是我能承担的,就尽量多承担一些。 总结与反思 这次爱人生病的经历,虽然充满了奔波和焦虑,但也让我对生活有了更深的感悟。面对疾病,我们不仅要应对身体的痛苦,还要面对繁琐的医疗流程和心理的压力。在这个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扶持和理解是多么重要。爱人虽然有时让我生气,但在他生病时,我依然选择坚守,因为我们是彼此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div><br>这次经历也让我意识到,健康是多么珍贵。无论是爱人的高血压,还是眼睛的问题,都提醒我们平时要更加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及时就医,避免小病拖成大病。同时,我也更加珍惜与家人相处的每一刻,无论生活有多忙碌,家人的陪伴和支持都是我们前行的动力。</div><div><br>最后,我想说,无论生活给我们带来多少挑战,只要我们心怀希望,勇敢面对,就没有什么是过不去的。我会继续坚守我的家庭,照顾好爱人和母亲,同时也会努力做好我的工作,过好每一天。</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