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4年12月16日至12月20日,与北京知青吴战友相约同游广州。</p><p class="ql-block"> 广州黄埔区长洲岛除了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外,还有以纪念孙中山先生和生态休闲为主题的中山公园、辛亥革命纪念馆等景点。因吴战友对中国近代史的偏好,我们选择去辛亥革命纪念馆参观。</p><p class="ql-block"> 辛亥革命纪念馆位于长洲岛金洲北路563号,于2011年10月武昌起义爆发100周年纪念日正式开放。其是为了纪念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活动而建的专题性纪念馆,占地面积5.8万平方米,主体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总投资3.19亿元人民币。馆内展品丰富,史料详实。</p><p class="ql-block"> 图片是辛亥革命纪念馆标牌。</p> <p class="ql-block"> 从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到辛亥革命纪念馆路程约有3.1公里。我们沿军校路往外走,看到路边停着许多出租,司机们聚集在一起聊天,我问他们辛亥革命纪念馆去吗?没人搭理。这时,一辆景交车开来,游客蜂拥而上。我问了一下,说是到地铁站的,且没有直达辛亥革命纪念馆客车。无奈,只好等公交车。</p><p class="ql-block"> 二十分钟后,我们坐上430路公交车,在长洲街办站下,然后按导航走了过去。</p><p class="ql-block"> 图片是公交车长洲街办站站牌。</p> <p class="ql-block"> 图片是途中路过的中山公园风光随拍。</p> <p class="ql-block"> 很快我们找到了辛亥革命纪念馆,因观众不多,无须预约,安检入场后,我们来到向上斜长延伸的,矗立着辛亥革命先驱们雕像的“共和之路”进馆参观。</p><p class="ql-block"> 辛亥革命纪念馆为国家一级博物馆,设有“开辟共和新纪元--辛亥革命主题展”和“辛亥革命时期的广东名人展”两个基本展览。截止2022年,馆藏文物计14350件/套,珍贵文物303件/套,年度观众总数110460人。</p><p class="ql-block"> 图片是辛亥革命纪念馆主体建筑随拍。</p> <p class="ql-block"> 正遇一群学生参观后离开,右边背影是吴战友。</p> <p class="ql-block"> 纪念馆入口牌坊下,一条跨越水面,向上斜长延伸直通展厅大门——寓意“共和之路”的尽头矗立着一尊孙中山先生纪念铜像。</p><p class="ql-block"> 图片是《风雨泰然》—孙中山先生纪念铜像随拍。</p> <p class="ql-block"> 辛亥革命先驱们仿佛受到孙中山先生的召唤,他们步履矫健,气宇轩昂,肩负共和使命,向孙中山先生齐步走去。</p> <p class="ql-block"> 宋教仁等辛亥革命先驱们向孙中山先生走来的铜像随拍。</p> <p class="ql-block"> 纪念馆“共和之路”上陈列的辛亥革命先驱雕像随拍。</p><p class="ql-block">黄兴铜像</p> <p class="ql-block">宋教仁铜像</p> <p class="ql-block">廖仲恺铜像</p> <p class="ql-block">蔡元培铜像</p> <p class="ql-block">秋瑾铜像</p> <p class="ql-block">朱执信铜像</p> <p class="ql-block">章炳麟铜像</p> <p class="ql-block">蒋翊武铜像</p> <p class="ql-block">陆晧东铜像</p> <p class="ql-block">邹容铜像</p> <p class="ql-block"> 辛亥革命纪念馆内有两个基本展览:</p><p class="ql-block"> 1.开辟共和新纪元—辛亥革命主题展。</p><p class="ql-block"> 该展览全面展示了辛亥革命的全过程,包括晚清的民族危机、甲午战败后的空前变局、革命运动的蓬勃发展、辛亥前夜的斗争风潮、辛亥革命高潮的到来、开创民主共和制度的新纪元、共和新气象、捍卫共和制度以及寻求新的救国道路等九个部分,全景式的展示了辛亥革命的全过程。</p><p class="ql-block"> 2.辛亥革命时期的广东名人展。</p><p class="ql-block"> 该展览聚焦于辛亥革命时期广东地区的著名人物,通过展品和文献等,展现他们在革命中的重要角色和贡献。</p> <p class="ql-block"> 部分介绍图片随拍。</p> <p class="ql-block"> 1903年4月,沙俄撕毁中俄《东三省交收条约》,并提出七项无理要求,中国人民为此集会、游行、通电,表示反对,拒俄运动爆发。这是第一次由青年领导的爱国运动</p><p class="ql-block"> 图片是拒俄运动浮雕随拍。</p> <p class="ql-block"> 辛亥革命“四大寇”是指孙中山、陈少白、尤列、杨鹤龄。他们在革命初期志同道合,共同抨击朝政,倡言革命,因被称为“四大寇”</p> <p class="ql-block"> 1894年兴中会成立,在孙中山先生的领导和号召下,许多广东籍的仁人志士纷纷投入到革命洪流之中。</p> <p class="ql-block"> 1910年10月,郑士良在惠州组织反清起义。6日会党及绿林600余人聚集在三洲田,群情激昂,打响了武装推翻清政府腐朽统治的第一枪。</p> <p class="ql-block"> 1905年11月,清政府通过日本当局颁布《清国留日学生取缔规则》,对留日爱国学生高涨的革命活动横加限制。12月8日,为唤醒国人,激励留日学生,陈天华留下绝命书后投海自尽,时年30岁。</p> <p class="ql-block"> 1905年7月,经日本友人宫崎演臧介绍,孙中山在东京留日学生创办的二十世纪之支那报社与黄兴会面,商讨联合组党等问题。不久,中国第一个具有民主革命政党性质的政治组织—中国同盟会在东京成立。</p> <p class="ql-block">莫纪彭晚年题诗随拍。</p><p class="ql-block">(莫纪彭,字宇飞,又名侠仁,广东东莞人。他是同盟会会员,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资场阶级民主斗争的志士。)</p> <p class="ql-block">莫纪彭晚年题诗随拍</p> <p class="ql-block"> 八和会馆是广州近代粤剧艺人行会,原址设在广州黄沙。20世纪初,在革命派的发动和组织下,许多八和会馆艺人加入同盟会,追随和资助孙中山在广州、香港、澳门和海外进行革命活动,组织“志士班”,编演新剧。</p> <p class="ql-block"> 1907年12月1日,黄明堂受孙中山之命在广西镇南关发动起义,占领清军炮台。3日,孙中山、黄兴等赶赴前线,指挥战斗。清政府派兵镇压。8日,起义军撤往越南。</p> <p class="ql-block"> 1907年7月15日,秋瑾从容就义于浙江绍兴轩亭口,时年32岁。因其生前有“埋骨西泠”的愿望,后虽经辗转,终葬在西泠桥畔。</p> <p class="ql-block"> 喻培伦在黄花岗起义攻打两广总督署的战斗中,一马当先,投掷炸弹,直至弹尽,后被俘遇害。</p> <p class="ql-block"> 在黄花岗起义失败后,同盟会会员潘达微冒死收殓烈士遗骸72具,丛葬于黄花岗(原名红花岗),故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最初安葬时,死难的将士只有薄棺一副。1912年墓园开始修建,1918年起,陆续增建,至1937年全部竣工,基本建成现有规模。1921年孙中山书“浩气长存”四字镌于墓坊。</p><p class="ql-block"> 图片是黄花岗起义烈士墓场景随拍。</p> <p class="ql-block"> 1911年4月24日夜,即将赴广州参加起义的林觉民,在香港滨江之楼写下了感人至深的《与妻书》。其“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的精神至今仍激荡和感动着国人的心灵。</p><p class="ql-block"> 吾作此书时,尚是世中一人。</p><p class="ql-block"> 汝看此书时,吾已成为阴间一鬼。</p> <p class="ql-block"> 孙中山先生题词“浩气长存”及辛亥革命七十二义士名录。</p> <p class="ql-block"> 1912年黄兴为七十二义士英鉴题词随拍。</p> <p class="ql-block"> 新加坡同盟会分会会所—晚晴园,曾是分会副会长张永福的别墅。</p> <p class="ql-block"> 1909年2月,两广总督张人骏着手成立广东谘议局筹备处。同时,由广东番禺籍留日学生金蒲崇和金蒲芬等人捐助,兴建了谘议局大楼。9月,广东谘议局成立,设议员94名,主要活动为提出兴利除弊、弹劾官吏、审核政府财政收支等建设地方的各种议案。</p> <p class="ql-block">辛亥革命时期的军号</p> <p class="ql-block"> 广东、湖南、浙江等14个省份脱离清朝统治宣布独立。还有一些省份的革命党人与人民群众举行起义,清政府的封建统治土崩瓦解。</p><p class="ql-block"> 图片是一一列举宣布独立的省份及展出的与之相关的文物。</p> <p class="ql-block"> 1912年1月1日晚11点,孙中山在总统府举行就职典礼,各省公民代表齐集一堂,欢呼万岁之声震天动地。在各省代表景耀月报告选举情况后,孙中山正式宣誓就职。</p><p class="ql-block"> 图片是孙中山先生就职典礼情景图片随拍。</p> <p class="ql-block"> 中华民国陆军旗---铁血十八星旗随拍。</p> <p class="ql-block"> 1912年9月9日,临时大总统袁世凯授予孙中山“筹办全国铁路全权”。</p><p class="ql-block"> 图片是任命状随拍。</p> <p class="ql-block"> 1913年1月8日,孙中山为筹办铁路事宜給盛宣怀的涵和1月11日盛宣怀给孙中山的复涵随拍。</p> <p class="ql-block">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p><p class="ql-block"> 武昌起义图片随拍。</p> <p class="ql-block">武昌起义雕塑随拍。</p> <p class="ql-block">雕像“战马上的蔡锷”</p> <p class="ql-block">辜鸿铭(右)和王国维(左)雕像。</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雕像“阿Q”。</p> <p class="ql-block">民国商业街随拍。</p> <p class="ql-block">吴战友在认真仔细观看文字图片。</p> <p class="ql-block">纪念馆展厅展出的图片随拍。</p> <p class="ql-block"> 结束参观后,我们沿金州路去长洲地铁站,途中看到“隆平院士港”的标牌。</p><p class="ql-block"> “ 隆平院士港”是当地政府通过政策扶持、硬件投入和软件优化,以吸引高端农业科技资源,设立一流农业科技院所,搭建技术转化和交易平台,形成农业科技项目孵化中心和农业高科技企业集聚区,构筑政府、院士、企业间联系桥梁,促进农业科技产学研一体化发展,打造现代农民科技“黄埔军校”。</p><p class="ql-block"> 图片是隆平(袁隆平)院士港标牌随拍。</p> <p class="ql-block">“隆平院士港”建筑随拍</p> <p class="ql-block"> 路过的黄埔军校纪念中学,该校创办于1976年,是一所公办初级中学,占地面积170亩,校园环境优雅,配套设施齐全。分为教学区、生活区、运动区。</p><p class="ql-block"> 图片是校门口景观随拍。</p> <p class="ql-block"> 金州路上的小区民宅,一至八层楼的全封闭铁栅栏有点吓人。</p> <p class="ql-block">路边风光人文景观随拍。</p> <p class="ql-block"> 长洲地铁站内的“隆平院士港”宣传景观随拍。</p> <p class="ql-block"> 本美篇所有照片均为原创,文字材料部分取自网络。背景音乐选用纯音乐(追逐梦想的音符)。</p><p class="ql-block"> 谢谢观看!</p><p class="ql-block"> 发表时间:2025.03.06.</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