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前几天,在镜子读书那里,听她讲大才子苏东坡与佛印是好朋友,他们经常一起坐禅,参禅。苏东坡想起平日里每次和佛印“斗法”,都是输多赢少,心里很不服气。他一心想找机会戏弄佛印,看到佛印坐在那里,突然,灵光一现,记上心来。</p><p class="ql-block">他对闭目参禅的佛印说:“你睁开眼睛看看我像什么?”佛印睁开眼睛看着苏东坡,没有回应,却轻轻反问他:“你看我像什么?”苏东坡说:“禅师,我看你这样坐着,像一堆牛粪。”佛印没有生气,微微一笑对苏东坡说:“我看你像一尊佛。”苏东坡很高兴,因为自己终于赢了佛印一次。</p><p class="ql-block">回家后,苏东坡对小妹说:“今天终于赢了佛印一回,我说他坐着像一堆牛粪,佛印说我像一尊佛。”小妹说:“大哥,你这次输惨了。”</p> <p class="ql-block">昨天,她又讲起了法国哲学家萨特曾说:“别人眼中的你不是你,你眼中的自己也不是你,你眼中的别人才是你。”</p><p class="ql-block">看到这段话,我陷入深深<span>的</span>思考中……</p> <p class="ql-block">我把这一个故事与哲学家萨特说的这段话联系在一起。苏东坡与<span>佛</span>印的故事不正是你眼中的别人才是你自己吗?</p><p class="ql-block">别人眼中的你,那是经过刻意伪装的自己,是自己想要呈现给世人的样子。举个例子:我们在领导面前做一个好员工,把自己好的一面呈现在领导面前。在同事面前,把好话留给了同事,积极配合工作,甚至会付出<span>得</span>多一点<span>。</span>来赢得同事的赞扬。</p><p class="ql-block">当然,这种伪装是一种无奈。</p> <p class="ql-block">再说说,你眼中的自己不是真正的你。</p><p class="ql-block">我们很少能够真正地了解自己,只看到自己的长处,看不到自己的短处,更别说反省自己。有时候,别人指出你的不足,我们也会下意识地想要反驳回避,根本不愿承认那个真正的自己。</p><p class="ql-block">你眼中的别人才是你。当你看到别人的样子,是自己所讨厌的,各种的不好,是自己内心的投射,我们所感受到的是自己心中的臆想。看到别人的一些缺点,明明是别人身上所拥有的,自己也没有,怎么能照见自己呢?</p> <p class="ql-block">我们无需过多的在意他人的缺点,在意太多,就会把这一点放大,心里就会不舒服。因为,你看到的那些缺点,是你自己不愿成为的样子,你就会下意识的回避,到后来却走向它的反面。</p><p class="ql-block">当我们指责他人自私,其实是我们内心对自私的强烈评判。</p><p class="ql-block">当我们放下他人的评判,开始理解自己,我们的人生就会发生微妙的变化。我们眼中的别人,才是我们内心的投射。苏东坡和法印的故事,说的就是我眼中的别人,那就要看你如何看别人。但是,我们要允许别人做别人,允许自己做自己。</p><p class="ql-block">文字编辑:陈珍</p><p class="ql-block">图 片:自己提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