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19年3月9日和21日,趁着第12届梅花节举办的时机,我们两次前往明长城遗址公园游览。以前从未去过这个地方,这次不仅饱览了各种梅花的风姿,还对明长城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漫步在遗址公园中,仿佛穿越了历史的长河,每一块城砖都承载着岁月的记忆,每一段城墙都诉说着往昔的故事。梅花的香气弥漫在空气中,与古老城墙的沧桑气息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独特的画卷。</p> 走进明长城遗址公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景点指示牌。它就像一位无声的向导,默默地为游客指引着前行的方向。沿着指示牌的指引前行,我仿佛能感受到历史与现代在这里交汇,每一步都充满了探索的乐趣。 <p class="ql-block">明城墙,始建于明永乐年17年(公元1419年),是北京内城城垣的组成部分,其城东南角楼更是全国仅存的规模最大的城垣转角角楼</p> <p class="ql-block">整修明城墙遗址的记述碑文记录着修复工作的点滴。那些为修复城墙付出心血的人们,他们精心呵护着这片历史遗迹,让古老的城墙得以保存至今。这不仅仅是一项工程,更是一份对历史的敬重与传承。</p> 崇文门至东南角楼段全长1500米,为现存最长的明城墙遗址 <p class="ql-block">明城墙遗址公园是4A级旅游景区,在北京站南侧,进站列车都由此经过。 </p> <p class="ql-block">明城墙遗址公园室内入口处,票价10元,持老年证可以进入。 </p> <p class="ql-block">明城墙遗址公园城楼由此进入 </p> <p class="ql-block">人们沿着台阶缓缓向上攀登,随着高度的增加,视野逐渐开阔起来,城墙的全貌也逐渐展现在眼前。一边攀登,一边欣赏着周围的景色,感受着城墙的雄伟与壮观。</p> <p class="ql-block">站在高处,明城墙遗址公园城楼北侧通往北京站的铁路和火车尽收眼底</p> 在明城墙遗址公园的导览图上,角楼 铁炮 旗杆石等在城楼上的位置一目了然 旗杆石 <p class="ql-block">古老的炮台遗址上,一门锈迹斑斑的大铁炮静静地躺着。它见证了无数的战争与和平,如今已成为历史的见证者。轻轻抚摸着这门大铁炮,仿佛能感受到它曾经的辉煌与荣耀。在这里,仿佛听到了历史的回响,感受到了岁月的沉淀。</p> <p class="ql-block">城楼的平台,宽15米(向东方向拍摄)</p> 城楼的平台,宽15米(向西方向拍摄) 明城墙遗址公园东南角楼 明城墙遗址公园东南角楼特写 从东南角楼南侧窗口看来京列车进站 东南角楼内部建筑结构 <p class="ql-block">东南角楼内的展出显示,北京的城门楼是“内9外7”<br></p> 北京的内城门楼:西直门,德胜门,安定门,东直门(北面) <p class="ql-block">北京的内城门楼:阜成门,朝阳门(中部)<br></p> <p class="ql-block">北京的内城门楼:宣武门,正阳门,崇文门(南面) </p> 北京的外城门楼:西便门,广安门,右安门,永定门,左安门,广渠门,东便门 正阳门有城楼和箭楼两座 明城墙南侧的遗址公园 <p class="ql-block">明城墙遗址公园城楼出口处,开往(或离开)北京站的列车经过此地</p> 明城墙遗址公园第4届室内梅花 腊梅盆景展 梅花是中国传统名花,象征着坚韧、高洁等品质,常被制作成盆景,供人观赏,体现了中式园艺的独特魅力。 盆景有开粉色花和白色花的,花朵在虬曲的枝头绽放,展现出独特的美感。 梅花清淡高雅 梅花丛中东南角楼隐约可见 明城墙,墙高11米,墙基宽18米。保存完好的古城墙见证了无数的风雨沧桑,城墙上的每一块砖都承载着历史的记忆,每一道缝隙都诉说着往昔的故事。 <p class="ql-block">装饰华丽的拱门入口处写着“第十二届梅花文化节”的字样,挂满了彩色风车等装饰品。人们在这里漫步,欣赏着梅花的美丽,感受着节日的氛围,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诗意的世界。梅花文化节不仅是一场视觉盛宴,更是一次与历史对话的机会。</p> 最佳赏梅区分布示意图清晰地标注着各个景点的位置。我们按照示意图的指引,穿梭在各个赏梅区之间,欣赏着不同品种的梅花。每到一个新的赏梅区,我们都会停下脚步,仔细品味这里的独特之处。在这里,我们仿佛能听到梅花的低语,感受到它们的坚韧与美丽。 <p class="ql-block">2003年公园开始进行梅花的引种栽培研究。2007年初步形成梅花景观。春天里的景色如诗如画,盛开的白色花瓣与粉色的小花点缀着蓝天。我们站在城墙下,欣赏着这幅美丽的画面,心中充满了宁静与喜悦。</p> 公园结合城墙遗址自然面貌和各绿化景区的风格特点,由西向东依次形成“老树明墙“” 残垣漫步“”古楼新韵“等景区,梅花清淡高雅更能与城墙凝重古朴的氛围交相辉映 《上堂开示颂》(唐・黄蘖禅师)<br>尘劳迥脱事非常,紧把绳头做一场。<br>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br>赏析:这首诗以梅花的香气比喻修行的成果,强调了只有经过艰苦的修行和磨难,才能获得真正的智慧和觉悟。“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这句诗也常被用来鼓励人们在面对困难时要坚持不懈,勇往直前。 《清平乐・年年雪里》(南宋・李清照)<br>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挼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br>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br>赏析:李清照在这首词中通过描写自己在不同时期赏梅的情景,表达了人生的变迁和感慨。年轻时,她在雪中插梅,陶醉其中;而如今,她漂泊天涯,两鬓斑白,面对晚来的风势,已经无心赏梅。词中流露出一种岁月流逝、物是人非的悲伤之情。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梅花》(北宋・王安石)<br>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br>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br>赏析:这首诗通过写墙角梅花不惧严寒,傲然独放,赞美了梅花的高贵品格。诗人借梅花来表达自己即使处于困境,也依然坚持操守、保持高洁品质的心境。<br> 《卜算子・咏梅》(南宋・陆游)<br>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br>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br>赏析:陆游以梅花自喻,描绘了梅花在驿外断桥边孤独开放、饱受风雨摧残的情景,表现了梅花不与百花争艳、坚守自我的高尚情操。即使凋零飘落,化为尘土,其清香依旧如故,象征着诗人不屈不挠的精神和坚定的信念。 《早梅》(唐・柳宗元)<br>早梅发高树,迥映楚天碧。<br>朔吹飘夜香,繁霜滋晓白。<br>欲为万里赠,杳杳山水隔。<br>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br>赏析:柳宗元的这首《早梅》描绘了早梅在高树上开放,与楚天的碧色相互映衬的景象。梅花在夜晚散发着香气,在霜雪中显得更加洁白。诗人想要折梅送给远方的友人,却因山水相隔而无法实现,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无奈之情。 《雪梅》(南宋・卢梅坡)<br>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br>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br>赏析:这首诗将梅花和雪花进行对比,梅花在香气上胜过雪花,而雪花在洁白上优于梅花,二者各有千秋,难分高下。诗人借此表达了世间万物都有其独特之处,不能简单地进行比较的道理。<br> 《早梅》(唐・柳宗元)<br>早梅发高树,迥映楚天碧。<br>朔吹飘夜香,繁霜滋晓白。<br>欲为万里赠,杳杳山水隔。<br>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br>赏析:柳宗元的这首《早梅》描绘了早梅在高树上开放,与楚天的碧色相互映衬的景象。梅花在夜晚散发着香气,在霜雪中显得更加洁白。诗人想要折梅送给远方的友人,却因山水相隔而无法实现,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无奈之情。<br> 《山园小梅》(北宋・林逋)<br>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br>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br>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br>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br>赏析:林逋的这首诗被誉为咏梅的绝唱。诗中描绘了梅花在百花凋零的冬季独自开放,占据了小园的全部风情。“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更是千古名句,生动地描绘了梅花的姿态和香气,营造出一种清幽、高雅的意境。<br> 《墨梅》(元・王冕)<br>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br>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br>赏析:王冕借墨梅来表达自己的人生态度和高尚情操。他以洗砚池边的梅花自比,梅花不需要别人夸赞它的颜色好看,只愿将清香之气弥漫在天地之间,象征着诗人不追求功名利禄,只愿保持高洁品质的精神。<br>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赠范晔诗》(南北朝・陆凯)<br>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br>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br>赏析:这首诗通过折梅寄友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江南虽然物产丰富,但诗人觉得没有什么比一枝梅花更能表达自己的心意,于是将梅花寄给远方的友人,寓意着将春天和美好的祝福带给对方。 老树伴城墙,更显历史的厚重与沧伤 梅花清淡高雅更能与城墙凝重古朴的氛围交相辉映 明城墙遗址公园梅花节,玉兰花来做客捧场 庆贺明城墙遗址公园第12届梅花文化节举行 北京明城墙遗址公园第12届梅花文化节(止于崇文门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