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收藏的古丝路硬币(下)

冬日暖阳

<p class="ql-block"><b>七.阿拉伯帝国币</b></p><p class="ql-block"><b>阿拉伯帝国(公元632-1258年,存在6个世纪),中国古代称其为大食。信仰伊斯兰教。</b></p><p class="ql-block"><b>包括四大哈里发时期(632-661年)首都麦地那(今沙特阿拉伯)</b></p><p class="ql-block"><b>倭马亚王朝(白衣大食,661年-750年)首都大马士革(今叙利亚)</b></p><p class="ql-block"><b>阿拔斯王朝(黑衣大食,750年-1258年)首都巴格达(今伊拉克)</b></p><p class="ql-block"><b>阿拉伯极盛(8世纪前后)疆域东起印度河及葱岭,西抵大西洋沿岸,北达高加索山脉、里海以及法国南部,南至阿拉伯海与撒哈拉沙漠,国土面积达1340万平方公里,是世界古代历史上东西方跨度最长的帝国之一,亦是继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之后地跨亚欧非三洲的大帝国。</b></p> <p class="ql-block"><b>阿拉伯人以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从麦加出走到麦地那的622年为回历元年。</b></p><p class="ql-block"><b>经过78年的向外征战扩张(634-712年),阿拉伯帝国的结构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不再是阿拉伯部落联盟的酋长国,变成一个东方的神权君主帝国。</b></p><p class="ql-block"><b>在阿拉伯帝国的统治下,广袤疆域内各个迥然不同的古典文明逐渐融合变化,最终于几个世纪后形成了全新的阿拉伯文明。</b></p><p class="ql-block"><b>早期四大哈里发及倭马亚王朝前四任哈里发都没有统一的货币,沿用萨珊和拜占庭的钱币,在旧币上面打上阿拉伯文字使用,直到696年才创立了伊斯兰式钱币体系,钱币上只有阿拉伯文,为对阿拉的赞语,古兰经文及记地记年的文字,没有王像及神像,金币是第纳尔,源自罗马,银币叫第尔汗,铜币叫法尔斯。</b></p><p class="ql-block"><b>1.倭马亚王朝银币</b></p> <p class="ql-block">倭马亚王朝奥马尔(奥马尔717-720年在位)二世银币 2.7克 25-26毫米。</p> <p class="ql-block"><b>2.阿拔斯王朝银币</b></p><p class="ql-block"><b>‍2.79克,26毫米。</b></p> <p class="ql-block"><b>但是统一的大帝国形成不久,伊斯兰教内部就分裂为什叶派和逊尼派,不同民族与不同信仰之间产生了隔阂和矛盾,加上统治集团对人民的残酷压榨,民众不断起义,帝国在8-9世纪前后四分五裂,最后在蒙古大军的打击下于1258年灭亡。</b></p><p class="ql-block"><b>在阿拔斯王朝疆域内,8世纪后分裂出的小国有:倭马亚王朝(倭马亚后裔在今西班牙建立,756-1236年),伊德里斯王朝(什页派在北非今摩洛哥建立于788年),阿格拉布王朝(北非今突尼斯,822-875年)。图伦王朝(在埃及建立,868-905年),塔希尔王朝(今巴基斯坦一带867年建立),萨法尔王朝(867-903年),萨曼王朝(波斯人在中亚建立,874-999年),法蒂玛王朝(909年什叶派穆斯林在突尼斯建立,先后征服阿尔及利亚、叙利亚、埃及、撒丁岛,973年迁都开罗,由于服色尚绿,中国史书称为“绿衣大食”。),黑汗王朝(927-1057年),伽色尼王朝(962~1186,由中亚突厥人建立),还有白益王朝,塞尔柱王朝(1038-1157年),花剌子摸汗国(1142-1231年)阿尤布王朝等,大小王国拥兵割据,独霸一方,忽生忽灭,阿拔斯的哈里发只不过是一个形象,傀儡而已。</b></p> <p class="ql-block"><b>3.阿拔斯王朝各自立小王朝钱币</b></p><p class="ql-block"><b>1).伽色尼王朝(又称哥疾宁王朝,伽兹尼王朝,962-1186年)</b></p><p class="ql-block"><b>是由中亚突厥人建立的伊斯兰王朝,极盛时期占据着伊朗大部,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部分地区,阿富汗,巴基斯坦与印度北部。语言为突厥语,波斯语。</b></p> <p class="ql-block"><b>伽色尼王朝吉塔尔铜币,3.21克,13毫米。面图为牛,背图为铭文。</b></p> <p class="ql-block"><b>2).黑汗王朝(即喀喇汗王朝,其可汗自称“桃花石汗”。927-1057年)参看杜维善著【丝绸之路古国钱币】67页</b></p><p class="ql-block"><b>喀喇汗王朝是由突厥民族建立的,位于中亚地区和我国新疆西部的一个国家,在其强盛时期版图囊括今天的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南部以及我国新疆喀什、阿克苏、和田、伊犁等地区建立的一个信仰伊斯兰教的突厥王朝。有关该王朝的建立民族及其建立时间问题,学术界众说纷纭,莫衷一是。黑汗朝在新疆地区造币数量巨大,主要为铜币,也有少量银币。在阿图什、喀什至和田各地常有发现。</b></p><p class="ql-block"><b>‍黑汗王朝铜币 5.12克 19-21毫米</b></p> <p class="ql-block"><b>黑汗王朝铜币 4.66克 19-24毫米</b></p> <p class="ql-block"><b>黑汗王朝铜币 6.35克 19-24毫米</b></p> <p class="ql-block"><b>以上3枚皆为喀喇汗王朝铜币</b></p><p class="ql-block"><b>文字为突厥文,表示为穆罕默德阿尔斯兰汗钱币。正面:除了安拉别无真神,穆罕默德是安拉使者。</b></p><p class="ql-block"><b>背面:寻求安拉保护着穆罕默德阿尔斯兰汗</b></p> <p class="ql-block"><b>3)花剌子摸汗国(1077-1231年)</b></p><p class="ql-block"><b>花剌子模王朝是一个起源于突厥的波斯逊尼派王朝。</b></p><p class="ql-block"><b>花剌子模王朝领土广阔时期包括今日伊朗、阿富汗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克曼斯坦、塔吉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伊拉克东部及以色列等地。先作为塞尔柱王朝的一个附庸,后独立。在13世纪被蒙古帝国所灭。</b></p> <p class="ql-block"><b>黑色为花剌子模王朝强盛时疆域。</b></p> <p class="ql-block"><b>花剌子模小银币,3.07克,13毫米</b></p><p class="ql-block"><b>花剌子模钱币和伽色尼钱币非常像,都属于印度沙希钱币的吉塔尔钱。</b></p> <p class="ql-block"><b>花剌子模小铜币,2.93克,13毫米。正面马,背面铭文。</b></p> <p class="ql-block"><b>4).伽色尼王朝(又称哥疾宁王朝,伽兹尼王朝,962-1186年)</b></p><p class="ql-block"><b>是由中亚突厥人建立的伊斯兰王朝,极盛时期占据着伊朗大部,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部分地区,阿富汗,巴基斯坦与印度北部。语言为突厥语,波斯语。</b></p><p class="ql-block"><b>‍伽色尼王朝吉塔尔铜币,3.21克,13毫米。面图为牛,背图为铭文。</b></p> <p class="ql-block"><b>八.奥斯曼帝国及其他亚洲国家币</b></p><p class="ql-block"><b>1.奥斯曼帝国币(1299—1923年)</b></p><p class="ql-block"><b>奥斯曼帝国是突厥游牧部落的奥斯曼人建立的多民族帝国,自1453年消灭拜占廷帝国后,定都君士坦丁堡,改名为伊斯坦布尔,且以东罗马帝国的继承人自居。故奥斯曼帝国的君主苏丹继承了东罗马帝国的文化及伊斯兰文化,因而东西文明在其得以统合。16世纪苏莱曼大帝在位之时,奥斯曼帝国日趋鼎盛。其领土在17世纪时达最高峰。极盛时疆域达亚,欧,非三大洲。</b></p> <p class="ql-block"><b>奥斯曼帝国信奉伊斯兰教,语言为突厥语。</b></p> <p class="ql-block"><b>奥斯曼银币 5.23克 25毫米。苏莱曼一世时期(公元1668-1694年)</b></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奥斯曼银币 1.28克,20毫米。该币旅游时购于土耳其。</b></p> <p class="ql-block"><b>奥斯曼银币 11.80克 27毫米.旅游时购于土耳其。</b></p> <p class="ql-block"><b>2.布哈拉汗国币</b></p><p class="ql-block"><b> 布哈拉汗国(公元1500-1920年),由乌兹别克人推翻帖木儿后裔在中亚的统治后建立的军政教合一的军事封建王朝,受波斯影响较大,汗国信奉伊斯兰教.领土包括土库曼、塔吉克和阿富汗部分地区,首都先在撒马尔罕,16世纪中叶迁至布哈拉。主要居民为乌兹别克人,其次为塔吉克人。居民多从事农业、牧业,其中灌溉工程较为发达。被苏联红军推翻。</b></p><p class="ql-block"><b>布哈拉汗国银币 3.14克,16毫米</b></p> <p class="ql-block"><b>3.阿富汗王国币</b></p><p class="ql-block"><b>阿富汗王国(1747-现在)</b></p><p class="ql-block"><b>1747年,建立了阿富汗王国,定都坎大哈,在历史上,一度强盛的阿富汗王国,是仅次于奥斯曼帝国的穆斯林国家。处在东西方丝路贸易的必经之路上,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阿富汗也成了历代征服者的必经之路,因而有“亚洲命运的十字转门”之称。19世纪后,国力日衰,成为英国和沙俄的角逐场。1919年摆脱英国殖民统治获得独立。1979年苏联入侵阿富汗十年。1994年阿富汗塔利班兴起,从此连年战乱,是世界上最不发达国家之一。</b></p><p class="ql-block"><b>阿富汗王国铜币 8.90克 21*21毫米</b></p> <p class="ql-block"><b>4.柬埔寨红鸟币或鸡仔钱</b></p><p class="ql-block"><b>柬埔寨王国铸造于1847年,手工打制。分银质、铜鎏银及铜质三种。</b></p><p class="ql-block"><b>传说中恩杜是该民族的造物主,它的形象就是神话中的“红鸟”,因此在柬埔寨的许多铸币里,都采用 “红鸟”作为币面图案。红鸟币曾流通于闽南对外贸易中。</b></p> <p class="ql-block"><b>柬埔寨红鸟币 0.87克 14毫米</b></p> <p class="ql-block"><b>柬埔寨红鸟币,1.04克,15毫米</b></p> <p class="ql-block"><b>两枚不知名古丝路币。</b></p><p class="ql-block"><b>‍不知名铜币 15-17毫米</b></p> <p class="ql-block"><b>不知名铜币 5.19克,17毫米</b></p> <p class="ql-block"><b>九.蒙古帝国及沙俄币(13-18世纪)</b></p><p class="ql-block"><b>大蒙古国(1209-1635,凡429年)</b></p><p class="ql-block"><b>铁木真于1209年统一蒙古草原,国号大蒙古国,随即展开对外扩张,攻灭了西辽,西夏及南宋,建立元朝(1271-1368年);经过三次西征,建立了窝阔台汗国、察合台汗国、金帐汗国和伊尔汗国,这便是“四大汗国”。四大汗国灭亡之后,蒙古人后代又建立了帖木儿汗国,扎剌亦尔王朝等国,明朝时大蒙古国分裂为为瓦剌和鞑靼两部分。</b></p><p class="ql-block"><b>‍瓦剌在清朝称为卫拉特蒙古、漠西蒙古,分为和硕特、绰罗斯准噶尔、杜尔伯特、土尔扈特四部。和硕特部为铁木真弟弟的后代,是四部的盟主。</b></p><p class="ql-block"><b>鞑靼,是铁木真嫡系后代,即所谓的黄金家族。鞑靼是明朝对其的称呼,清朝时期称为漠南蒙古。公元1635年,皇太极击败大蒙古国最后一任大汗林丹汗,其福晋和儿子献上传国玉玺,归顺后金,从此大蒙古帝国灭亡。</b></p><p class="ql-block"><b>四大汗国l</b></p><p class="ql-block"><b>1225年,成吉思汗划分了四个儿子的封地,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四大汗国,分别是金帐汗国(钦察汗国)、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伊利汗国。</b></p><p class="ql-block"><b>金帐汗国(1219-1502年),在今俄罗斯,由成吉思汗长子术赤及其子拔都所建。后来信奉伊斯兰教,14世纪后期分裂,亡于俄罗斯。</b></p><p class="ql-block"><b>察合台汗国(1222-1683年)在今中亚及新疆地区,由成吉思汗次子察合台及后人所建。后被帖木儿汗国和叶尔羌汗国所灭,最终东察合台汗国(新疆)成为中国一部分。</b></p><p class="ql-block"><b>窝阔台汗国(1225-1309年)在今中亚地区,由成吉思汗第三子窝阔台的后人海都所建。四个汗国中寿命最短,后被元朝和察合台瓜分。</b></p><p class="ql-block"><b>伊尔汗国(1256-1335),在今西亚地区,由成吉思汗第四子拖雷之子旭烈兀建立。逐步伊斯兰化,后亡于帖木儿汗国。</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1.四大汗国钱币</b></p><p class="ql-block"><b>察合台汗国银币 3.36克 33毫米</b></p> <p class="ql-block"><b>伊尔汗国银币 2.74克 21毫米</b></p> <p class="ql-block"><b>金帐汗国小铜币 1.21克 15毫米</b></p> <p class="ql-block"><b>金帐汗国小铜币 1.46克 15-17毫米(该两币在俄罗斯旅游时购于喀山)</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2.帖木儿帝国(1370年-1507年)</b></p><p class="ql-block">‍<b>突厥化的蒙古人帖木儿开创的大帝国,首都撒马尔罕。帖木儿帝国鼎盛时期,其疆域从格鲁吉亚一直到印度的西亚、中亚和南亚,后于1507年亡于突厥的乌兹别克人部落。</b></p> <p class="ql-block"><b>帖木儿汗国银币 4.73克 23毫米</b></p> <p class="ql-block"><b>3.扎刺亦儿王朝(1330-1430年)。伊尔汗国解体后,在伊朗西与伊拉克地区的小汗国,1430年并入黑羊王朝。 </b></p> <p class="ql-block"><b>扎刺亦儿王朝 2迪拉姆银币 3.53克 24毫米 ,1358-1386年,兀洼思汗时期,正面:蒙文及标记,背面:方框内察合台文</b></p> <p class="ql-block"><b>4.俄罗斯帝国币(简称沙俄)</b></p><p class="ql-block"><b>俄罗斯帝国(1547-1918年)</b></p><p class="ql-block"><b>俄罗斯帝国是1721年至1917年间俄罗斯的国名。按俄罗斯及世界主流学派观点,沙皇俄国是1547年~1721年间俄罗斯的国号,而1721年彼得一世在与瑞典的大北方战争胜利后,被俄罗斯元老院授予“全俄罗斯的皇帝”的头衔,正式称皇帝,从此以后的俄罗斯正式国号为“俄罗斯帝国”。</b></p> <p class="ql-block"><b>沙俄彼得大帝时期纯银一戈比(1689-1725年) 0.28克 最长直径11毫米。</b></p> <p class="ql-block"><b>俄罗斯帝国铜币 7.91克 25毫米,1739年发行</b></p> <p class="ql-block"><b>俄罗斯帝国铜币 1748年 7.65克 24毫米</b></p> <p class="ql-block"><b>俄罗斯帝国铜币 1760年 7.89克 26毫米</b></p> <p class="ql-block"><b>俄罗斯帝国铜币 1777年 7.07克,25毫米,</b></p><p class="ql-block"><b>以上沙俄币均为旅游时购于俄罗斯</b></p> <p class="ql-block"><b>十.新疆币</b></p><p class="ql-block"><b>1.龟兹币</b></p><p class="ql-block"><b>龟兹国(别称:丘慈、邱兹、丘兹),中国古代西域大国之一,龟兹国以库车绿洲为中心。最盛时辖境相当于今新疆轮台、库车、沙雅、拜城、阿克苏 、新和六县市。龟兹的古代居民擅长音乐,是龟兹乐舞的发源地。属于印欧语系。</b></p><p class="ql-block"><b>648年唐设安西大都护府于龟兹,安西四镇之一。</b></p> <p class="ql-block"><b>  龟兹五铢 1.40克 20毫米 公元91-102年(东汉时期) 龟兹白霸汗王铸。参看《中国北方民族货币史》</b></p> <p class="ql-block"><b>2.突骑施汗国币</b></p><p class="ql-block"><b>‍突骑施是我国古代新疆西北地区的游牧民族,隋唐之际,归属于西突厥汗国。唐朝平定西突厥后,归顺于大唐。</b></p><p class="ql-block"><b>突骑施钱 2.67克 21毫米 公元8世纪上半叶, 钱文为栗特文,钱背为徽记,钱型为中国的方孔圆钱,铸造。</b></p><p class="ql-block"><b>‍突骑施钱是中亚文化与我国中原文化结合的典范之作。参看李铁生著【古中亚币】2008年版327页。</b></p> <p class="ql-block"><b>3.叶尔羌汗国币</b></p><p class="ql-block"><b> 叶尔羌汗国(公元1514-1682年)东察哈台汗国的延续,南疆地区,信奉伊斯兰教。</b></p><p class="ql-block"><b>叶尔羌汗国筷子头铜币 5.13克,厚7毫米,</b></p> <p class="ql-block"><b>4.浩罕汗国钱币 </b></p><p class="ql-block"><b>清同治四年(1863年)中亚浩罕汗国军官阿古柏侵占新疆,以喀什为都城,自称为汗,投靠奥斯曼帝国为其附庸。1877年左宗棠收复新疆,阿古柏败亡。阿古柏占领新疆时期曾仿照浩罕国钱币铸造金、银、铜三种钱币。币面均铸有当时奥斯曼帝国苏丹名字“阿不都艾则孜汗”</b></p><p class="ql-block"><b>浩罕汗国筷子头铜币 20.20克 19毫米 厚8毫米。</b></p> <p class="ql-block"><b>5. 热西丁钱</b></p><p class="ql-block"><b>1864年6月新疆库车爆发农民起义,建立热西丁政权。钱币一面刻“热西丁汗哈孜”另一面刻“库车朝廷打造的钱币”</b></p><p class="ql-block"><b>1867年6月热西丁政权被入侵的阿古柏灭亡。热西丁政权只存在3年时间,但政权灭亡之后钱币还在流通。</b></p><p class="ql-block"><b>热西丁钱 3.90克 24毫米</b></p> <p class="ql-block"><b>.6. 准噶尔普尔</b></p><p class="ql-block"><b>清初,新疆北路的准噶尔部逐渐强大,对清发动战争,康熙39年(1700年)准噶尔汗又进军新疆南路,征服了叶尔羌汗国,命令后者铸造普尔铜币,面有准噶尔汗王策妄名字,后其子继位改铸普尔,正面铸其名策妄,以后其后继者未铸币。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准噶尔部被清军平定。</b></p> <p class="ql-block"><b>准噶尔普尔币 7.04克 14-17毫米 厚4毫米</b></p> <p class="ql-block"><b>准噶尔普尔币 6.7克 15-17毫米 厚4毫米</b></p> <p class="ql-block"><b>7.新疆小天罡银币</b></p><p class="ql-block"><b>以下3枚币是95年购于银川西塔古玩市场,卖家说是新疆钱币,一直没查到具体资料,只能留下疑问以后慢慢研究。</b></p> <p class="ql-block"><b>1.72克 18-19毫米</b></p> <p class="ql-block"><b>2.2克 14毫米</b></p> <p class="ql-block"><b>1.31克 11毫米</b></p> <p class="ql-block"><b>花了半个多月时间,终于把我收集的古丝路钱币整理了一遍,为此简单查阅了欧亚古代历史,纵观欧亚几千年文明史,历史大潮可谓浩浩荡荡,汹涌澎拜,势不可挡。想起古人名诗“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只剩下这历史灰烬中的小小钱币,让我们遥想当年的“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壮阔情景,怎不让人感慨万千!</b></p><p class="ql-block"><b>‍小小钱币,承载了厚重的人类历史!</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