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幻冰雪之旅--再游哈尔滨,赏冰情雪韵(下)

桃花🌸🌸开

当寒风渐起,雪花纷飞,我们渴望去追寻那如梦似幻的冰雪世界。在东北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冬日的美景如同一幅幅精致的画卷,等待着我们南方小土豆去体验。让我们一起踏上这场冬日寻美之旅,去感受那份属于冰雪的浪漫与神秘。 哈尔滨,这座风姿绰约的城市,人皆亲昵称之“尔滨”。它宛如一颗镶嵌在冰雪画卷中的明珠,闪耀着独特而迷人的光辉,承载着历史的厚重,洋溢着文化的生机,散发着动人心弦的魅力。 哈尔滨的文化具有包容性,中西文化相互交融但不违和,如果想领略异国风情,可以去圣索菲亚大教堂、中央大街、老道外中华巴洛特风情街和果戈里大街看看。 美食体验也是不可或缺的。在哈尔滨,热气腾腾的铁锅炖、杀猪菜、锅包肉等美食,都是不容错过的。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街区❀</font></b></h3> 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街区,也称巴洛克风情街,坐落在哈尔滨市道外区南头道街,这里可是国内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巴洛克建筑群,称得上是"建筑界的奥斯卡"。 这里保存了最完整的中华巴洛克建筑群,每一处建筑,每一套院落,都传承了百年的文化和故事。 老道外最典型的建筑群就是巴洛克风情街。哈尔滨的开埠,源于原沙皇俄罗斯觊觎中国的资源,始于东清铁路的修建,而道里区、南岗区大多是外国人居住的地方,老道外是中国人居住的地儿。 二十世纪20年代,民族资本家在老道外置地,照搬道里的西式建筑样式,再结合中国的传统建筑风格,包括四合院样式、蝙蝠、石榴的中式图案等,基本上就是前店后厂的商业模式。这种中西混搭的建筑风格,被后人称为“中华巴洛克” 这些建筑临街一侧的外立面是巴洛克风格,内部空间则是典型的中国传统院落,连点成片,逐渐形成建筑群落。 如今的巴洛克风情街,遵循修旧如旧的原则进行翻新,在老街老屋内陈列了与哈尔滨历史相关的文物或非遗传承宣传。 是哈尔滨政府重点打造的一处集休闲旅游、文化宣传、传统美食为一体的城市名片,素有“南有宽窄巷,北有巴洛克”的美誉。 这里的美食也极具哈尔滨特色,“吃在道外”是久居哈尔滨老饕们的共识。老街砂锅居、张包铺、奇峰酱骨饺子等等都是百年老店。 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中西文化的交融,可以感觉到传统与现代的共生。 南头道街113号“同义庆中外货店”,中华巴洛克建筑的杰出代表,柱式和山花是西洋建筑风格,墙面浮雕则是中式纹样。远远望去,装饰富丽、雕刻细腻的建筑格外醒目,典型的中华巴洛克艺术风格,彰显着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 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街区是哈尔滨的历史文化瑰宝,巴洛克风格建筑与复古中国风小院完美融合,漫步其中,仿佛穿越近代历史。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果戈里大街❀</font></b></h3> 果戈里大街,原奋斗路,位于哈尔滨市南岗区,是哈尔滨最富有风情的商业街,建于1901年,已有百余年的历史。 这条历史悠久的街道,是以俄国著名文学家果戈里的名字命名的,它见证了中俄文化的交流与融合。自中东铁路修建起,果戈里大街便逐渐繁华,成为哈尔滨的时尚与文化中心。 街道两旁,俄罗斯风情建筑保存完好,如中世纪寨堡式的哈铁医院办公楼、文艺复兴风格的和平电影院等,展现了俄式建筑的独特魅力,为哈尔滨增添了浓厚的异国情调。 大街上的老影院,“基干特”电影院(现为亚细亚电影院)。 果戈里大街主要是由天主堂、和平电影院、秋林公司组成的巴洛克建筑风情街。果戈里大街的崛起,离不开百年前秋林公司总部搬迁于此,吸引了无数的商号、药店云集。 于是果戈里大街一时间成为繁华的商务街区,巴洛克风格建筑比比皆是。 秋林公司等老字号店铺,以及众多俄罗斯商品店,串联起一条独特的俄式风情街。果戈里大街商铺和餐馆提供着地道的东北美食和地方特色商品,如哈尔滨红肠、大列巴。 原中央电话局,建筑外形像中世纪城堡,体现着浪漫主义的格调。 在沿街众多异国情调的建筑群体中,当属建于1912年的圣阿列克谢耶夫教堂最为突出,最具有俄罗斯建筑风格,该教堂位于士课街与革新街交口处。 教堂为巴洛克风格,结构复杂,线角丰富,红白相间。钟楼上冠戴小穹顶的帐蓬顶与主体上部的洋葱头顶前呼后应,相得益彰,别有一番神韵。 独特的造型,融合了欧式建筑的优雅与庄重,与哈尔滨这座城市特有的风情相得益彰。哈尔滨作为一座融合了多种文化元素的城市,赋予了这座教堂独特的魅力。 该建筑除木制教堂老化被拆除外,其余保存完好。2000年教堂周边被进行了环境改造,建成广场,成为市内休闲的好去处。 哈尔滨作为曾汇聚各种文化的国际化大城市,东正教、天主教、基督教、犹太教、伊斯兰教等多种宗教都曾在这里留下痕迹。据说在20世纪最繁华的时期,哈尔滨的西方教堂达到68座,被冠以“教堂之城”。 果戈里大街历经百年的沧桑,依旧熠熠生辉。它默默地讲述哈尔滨的故事,见证这座城市的成长与繁荣。来哈尔滨一定要打卡果戈里大街,无论是品尝俄式美食,还是欣赏建筑艺术,都能领略到独特的文旅风情。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哈药六厂❀</font></b></h3> 哈药六厂,坐落在道外区南直路326号。这里像冰雕冰雪大世界、中央大街一样惊艳到你,是个隐藏的"欧式艺术宝藏",耗资XX亿(我都不敢写),直接对标法国的凡尔赛宫。 建筑的外表95%都是花岗岩雕刻,内部用华丽的水晶吊灯,还有喷泉和罗马雕塑,简直就是一个豪华感十足的"艺术宫殿"。 因与法国卢浮宫有些相像,而被称作“卢浮宫哈尔滨分宫”。办公楼外墙的巴洛克风格浮雕,具有欧洲异域风情。 据新华社2011年报道:时任哈药集团制药六厂厂长介绍,药厂主楼建于2004年,为欧式风格,一共6层,当时建楼加上装修投入9300多万元。其中,1-3层为办公区,4-6层作为版画博物馆。据说,哈药六厂是黑龙江省美术家协会理事单位,2006年版画博物馆建成,将会逐步对外开放。 另据央广网2011年报道:哈药六厂相关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称,建造这座建筑的初衷是因为企业不断发展壮大,所以希望在文化等领域做一些公益事业。“黑龙江是北大荒版画的发源地,但近几年这一版画流派开始走下坡路,为了帮助其更好地发展,哈药六厂决定成立一家版画博物馆。” 哈药六厂四、五楼的"哈尔滨艺术宫版画博物馆",两层收藏有国内外版画400余幅,是我国最大的版画博物馆。 自2024年1月开放版画博物馆以来,哈药六厂每天都迎来无数游客,一跃成为哈尔滨“新晋网红”。 我们来得不巧,元月6日是星期一,版画博物馆不开放。博物馆内部图片来自网络,极尽奢华。 建筑融合了古典主义、巴洛克、洛可可等风格,外立面遍布精雕细刻的巴洛克风格浮雕,展现出宫殿般的恢弘气势和浓郁的欧洲特色。 哈药集团制药六厂新生产区域已经搬迁出去。 走红后成为网红打卡点,并免费开放。版画博物馆为游客配备讲解员,院子里堆好雪人,供游客打卡拍照。 哈药六厂以其宏伟的建筑、华丽的外观和浓厚的欧式风格,被誉为“东方卢浮宫”,名气已经越来越大。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道里菜市场❀</font></b></h3> 道里菜市场坐落于哈尔滨市道里区石头道街 118 号,交通便利。周边景点云集,对面便是索菲亚教堂,临近中央大街与哈尔滨博物馆,可以游玩美食两不误。 哈尔滨是一座享受小吃自由的城市:早上有早市,晚上有夜市,白天有“八杂市”。这个“八杂市”说的就是有着120多年历史的道里菜市场。 作为东北四大菜市场之一,道里菜市场散发着浓郁的人间烟火气,是感受地道哈尔滨风情的绝佳去处。 走进道里菜市场,只见人潮涌动,热闹非凡,商铺老板们个个热情似火,东北人的豪爽在这里展现得淋漓尽致。 各种东北小吃美食等你来一饱口福,油炸的、电烤的、蒸的、煮的让人目不暇接。 我们走向一个又一个美食打卡点,软糯的蜂蜜面包,炸得金黄的酥饼,诱人的格瓦斯,都是“老哈尔滨”从小吃到大的味道。南瓜饼、炸里脊、酸奶糕等新晋美食也绝对让你不虚此行。 在哈尔滨,热气腾腾的铁锅炖、锅包肉等美食令人念念不忘啊。酸菜炖排骨、小鸡炖蘑菇等,不仅味道鲜美,还能为你抵御严寒提供充足的能量。今天的美味是山河屯的铁锅炖排骨鸡爪。 吃饱喝足,我们依依不舍离开哈尔滨,踏上雪国列车,前往梦幻冰雪之旅的下一站:漠河。 <p class="ql-block">哈尔滨,这座风姿绰约又充满魅力的城市,既有冰雪文化的独特韵味,又有历史文化的深厚底蕴;既有现代都市的活力四溢,又有美食天堂的味蕾享受。无论你是追求时尚潮流的年轻人,还是热爱美食的吃货,哈尔滨都能满足你所有想象和期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