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定州博物馆

韩富隆

<p class="ql-block">  定州市博物馆位于河北省定州市中山东路南侧,于1959年11月建馆,新馆于2018年8月28日对外开放,占地面积约3.6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56万平方米。馆藏文物5万余件,其中国宝级文物3件,一级文物107件,二级文物214件,三级文物644件。除了大量精美器物藏品之外,定州博物馆内还收藏有古籍旧志2万余册。</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定州博物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博物馆,馆内藏品丰富。</span>一个县级博物馆凭实力成为<span style="font-size:18px;">国家一级博物馆。</span></p> <p class="ql-block">  定州博物馆建筑采用汉代风格,运用台地、坡屋顶、斗拱等元素,庄重大气,古朴典雅,体现中山国文化与定州古建精华</p> <p class="ql-block">  定州博物馆门前左边的神兽,头上长两角的叫“辟邪”。</p> <p class="ql-block">  定州博物馆门口的神兽“辟邪‌”的原型仅长4厘米掐丝镶嵌金,镶满宝石,显得分外珍贵。它们于1969年在定县北陵头村出土,来自东汉中山穆王刘畅的墓中,具有极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是定州博物馆馆藏文物。</p> <p class="ql-block">  定州博物馆门前右边的神兽,长一角的叫“天禄”。</p> <p class="ql-block">  定州博物馆门口的神兽“天禄”的原型仅长4厘米掐丝镶嵌金,镶满宝石,显得分外珍贵。它们于1969年在定县北陵头村出土,来自东汉中山穆王刘畅的墓中,具有极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是定州博物馆馆藏文物。</p> <p class="ql-block">  从定州博物馆‌前面白色大理石台阶,拾级而上,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序厅(二层)迎面主题墙‌,是一面宽6米,高9米的锻铜<span style="font-size:18px;">巨大的浮雕</span>。浮雕图案中<span style="font-size:18px;">集定州博物馆精华文物于一身,</span>包含着定州国宝级文物,青龙玉螭衔环乳钉纹璧是目前全国最大的一块出廓玉璧;东汉透雕神仙故事玉座屏是唯一一件古代玉屏风,国家永久禁止出境展览文物之一;定窑白釉刻花龙首净瓶则是全世界体量最大的古定瓷,以及<span style="font-size:18px;">佛首、金刚力士浮雕石刻等,代表着定州历史长河中独具魅力的文化标识。</span></p> <p class="ql-block">‌ 定州博物馆大厅窗户的设计,让参观者从窗户里看到定州开元寺塔全貌。巧妙地将定州塔“借”到展馆里,“定州博物馆,那扇窗,连接城市的历史和未来,<span style="font-size:18px;">展现了历史与当代的交相辉映‌”。</span></p> <p class="ql-block">  定州博物馆里,二层有汉家陵阙、北朝佛陀、天下大白的展厅,三层有尘外千年、畿南文献、故乡星空展厅,地下一层有东坡展厅面向公众开放。七大主题展览,依据时代先后顺序,呈现定州地区跨越千年的发展变化。</p> <p class="ql-block">‌ 东汉龙螭衔环乳钉纹青玉璧‌:</p><p class="ql-block"> 1969年在河北定州北陵头村东汉中山穆王刘畅墓出土的。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大、最完整的汉代和田青玉璧‌,展现了汉代玉器的精湛工艺和艺术价值。</p> <p class="ql-block">  东汉透雕神仙故事玉座屏‌:这件玉座屏出土于东汉中山穆王刘畅墓,是我国发现最早的玉座屏,透雕工艺精湛,展现了古代人们对神仙生活的向往和神话传说的丰富想象。</p> <p class="ql-block">‌ 北宋白釉龙首刻莲纹净瓶‌:</p><p class="ql-block"> 这件北宋时期的白釉龙首刻<span style="font-size:18px;">莲纹</span>净瓶,又名“定窑白釉龙首莲纹大净瓶”,是1969年5月在当时的“定县”贡院内北宋12月发掘的至道元年(995年)净众院塔基地宫出土的。被誉为“定瓷之王”,是北宋早期定窑产品的瑰宝,造型独特,釉色温润,展现了北宋时期定窑瓷器的高超制作技艺和艺术美感。</p> <p class="ql-block">自来佛首</p><p class="ql-block"> 自来佛为白石佛立像,坐落在定州城东北隅众春园东侧。"文革"期间,佛首遭到破坏,修复后收藏于定州市博物馆。佛身仍保存在原址,并重做佛首安放其上。</p><p class="ql-block"> 自来佛雕刻于北朝晚期,通高6.7米,坐东面西。佛首肉髻低平,身着搭肘式佛衣。左手掌心向前,手指托宝珠。右手施无畏印,跣足立于莲花座上。</p><p class="ql-block"> 自来佛造型高大,雕镌精美,是北朝时期定州佛教繁盛和雕刻工艺高超的证明。</p> <p class="ql-block">  唐至五代鎏金铜力士像,高14.6厘米,头戴明珠宝冠,颈筋暴突。上身和双腿裸露,全身肌肉毕现,腰上系裙,左臂扬起,右臂托锏夹于腋下,赤脚站立。整体形象刻画生动、比例准确,<span style="font-size:18px;">十分威武,</span>是早期金铜造像之精品。<span style="font-size:18px;">1969年定州市静志寺塔基地宫出土,这座地宫出土了600多件极为精美的文物。</span></p> <p class="ql-block">  汉代银缕玉衣:1968年,河北定县北凌头的一次保护性挖掘,揭开了东汉时期的历史一角。在中山穆王刘畅的墓中,考古学家们发现了1000余片玉衣片以及连接它们的银线。这些玉片大多为长方形,少数为三角形,最大的一片长4.8厘米,宽3.4厘米。它们均为青玉质,一面经过精心磨光。这些玉衣片现存于定州博物馆,为后人研究东汉时期的玉器工艺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为了方便参观,博物馆还参照其他玉衣形态,复原了完整的刘畅银绣玉衣。</p> <p class="ql-block">清代鎏金点翠嵌宝“诰命”龙凤冠</p><p class="ql-block"> 这件凤冠以掐丝点翠工艺制成,<span style="font-size:18px;">高39厘米,宽21厘米,</span>分为上下三层。冠底圈为九只凤鸟,每只凤鸟身上嵌有红宝石,并衔着长长的流苏。凤鸟之上是二龙戏珠,其上为登云的仙人。冠顶正中书有“圣旨”二字,上有“奉天诰命”四个字牌。</p><p class="ql-block"> 整个凤冠原本通体鎏金点翠,镶嵌珠宝,虽然翠羽现已脱落,但仍显得精致华贵无比。</p> <p class="ql-block">宋代琉璃葡萄</p><p class="ql-block"> 是河北定州净志寺出土的,整个葡萄由琉璃一颗一颗吹制而成,内部中空共46颗,由金属丝串连成串,就连外表的纹理破损都清晰可见,再加上表面黄色锈石斑块更为逼真,原来古人早就懂得"不完美才是最完美的"。</p> <p class="ql-block">  金刚力士浮雕是北朝佛教造像的代表作品之一,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