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清——游绍安

奥巴虎

<p class="ql-block">游绍安(1682—?)字鹤洲,号心水,福清人。</p><p class="ql-block">他出身于一个文化氛围浓厚的家庭,他的曾祖父游廷柏是明代书法家,曾担任都察院司务;父亲游禄勉是康熙年间的岁贡生,曾担任上杭县教谕。</p><p class="ql-block">游绍安自幼受家庭熏陶,志学之年便勤奋学习,最终在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中举,并于雍正元年(1723年)考中进士。之后,他从刑部郎中一路升迁至南安知府。他到任后,致力于改善民生,修复和重建了道源书院,并大力兴办教育,留下了许多诗文记录这些事迹,如《重修道源书院》《重建蒙川馆记》等。</p><p class="ql-block">游绍安任南安知府近二十年,做了两件留名后世的事,一是,清乾隆七年(1742年)主持在东山重修古塔,并将其更名为魁星塔,魁星塔始建于北宋,最初名为奎星阁。游绍安和余光壁在东山重修了五层砖砌实心宝塔,如今是大余县标志性的建筑之一。</p><p class="ql-block">二是,他主持制定了“禁溺女锢婢”的法规,发布了《禁溺女锢婢示》,对抑制溺女锢婢现象起到了很好的作用,留下了显著的政绩。</p><p class="ql-block">游绍安不仅在政治上有所建树,还在文学创作上有所成就。他的诗文风格独特,务求奇崛,著有《涵有堂诗文集》四卷和《著素斋草》等作品。他的诗文记录了许多他在南安期间的生活,如他经常游览南安的Y山,并写下长诗描述其美景和历史遗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