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非掠影(4)一一世界文化遗产摩洛哥瓦尔扎扎特省的艾本哈度村和影视拍摄基地

木亢

<p class="ql-block">2018年4月2日早餐后,我们离开马拉喀什,前往世界文化遗产——瓦尔扎扎特省的艾本哈度村。车拍著名的阿特拉斯山脉。</p> <p class="ql-block">阿特拉斯山脉位于非洲西北部,长2,400公里,横跨摩洛哥、阿尔及利亚、突尼斯三国 (并包括直布罗陀半岛),把地中海西南岸与撒哈拉沙漠分开。最高峰为位于摩洛哥西南部的图卜卡勒峰,海拔4,167米。</p> <p class="ql-block">只知非洲一年四季炎热,没想到,还能看到山顶上的积雪,令人惊喜!据说,摩洛哥每年一月和二月常有降雪,有些地方的积雪直至盛夏才会融化。更没想到,阿特拉斯山脉附近还有两个滑雪胜地!一个在马拉喀什,另一个在伊夫兰。</p> <p class="ql-block">汽车行驶在盘山公路上,一直沿着阿特拉斯山脉往前开,穿过海拔约2260米的阿特拉斯山脉的山口后,路过一个观景台,导游让大家下车赏景拍照。</p> <p class="ql-block">只见连绵起伏的山峦一望无际,远处山中云雾缭绕,云海茫茫,十分壮观。</p> <p class="ql-block">在非洲的阿特拉斯山上留个影。</p> <p class="ql-block">山上的驼队。</p> <p class="ql-block">我们下车后步行进村。艾本哈度村建于公元8世纪,位于阿特拉斯山脉南部沿线的山坡上,隶属于瓦尔扎扎特省。</p> <p class="ql-block">艾本哈度村被誉为摩洛哥最美的古村庄。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p><p class="ql-block">艾本哈度村曾是摩洛哥南部的重要关口,是古时从撒哈拉沙漠前往马拉喀什的必经之地。</p> <p class="ql-block">通往村子的路上有些小店铺,布满灰尘的商品很具阿拉伯风格。</p> <p class="ql-block">一条小河从艾本哈度村边流过,一座大桥通往村里,从大桥一端远眺村庄,只见整个村庄依山而建,有多个类似堡垒的建筑群。</p> <p class="ql-block">村口的摊主,帮我包头巾,非常开心!</p> <p class="ql-block">包好头巾的我只露出一双眼睛,入乡随俗了!</p> <p class="ql-block">木桥是通往艾本哈度村的必经之路。</p> <p class="ql-block">站在桥上远眺艾本哈度村,村子四周的城墙、塔楼等建筑清晰可见。</p> <p class="ql-block">站在桥上回望刚才进来的村口。</p> <p class="ql-block">通向村里的道路崎岖狭窄,易守难攻。</p> <p class="ql-block">抬头仰望山顶,上面的人小如蚂蚁。</p> <p class="ql-block">艾本哈度村曾是20多部好莱坞大片的取景地。这里具备许多电影要素,有独特的风光,背靠着撒哈拉沙漠,又在阿特拉斯山脉下,与红城马拉喀什遥遥相望,古城堡,古村落,没有一点现代化的元素,蓝天白云,黄沙漫漫……</p><p class="ql-block">在这座荒凉的中世纪古村落拍摄过的大片有:1962年的《阿拉伯的劳伦斯》、1975年的《霸王铁金刚》、1977年的《拿撒勒的耶稣》、1985年的《尼罗河的宝藏》、1987年的007系列之《铁金刚大战特务飞龙》、1988年的《基督最后的诱惑》、1990年的《情陷撒哈拉》、1999年的《木乃伊》、2000年的《角斗士》、2004年的《亚历山大大帝》……图为竖立在村口的标牌,上面有世界文化遗产的标记。</p> <p class="ql-block">进入村庄可沿着山坡盘旋而上,红土建筑群依山而建,层层叠叠,陡峭险峻。红色的残垣断壁在蓝天白云的衬托下,十分艳丽,沧桑感十足。</p> <p class="ql-block">艾本哈度村原是一个柏柏尔人居住的村庄,后来在城墙内建了许多房屋,四周建有塔楼,成为一个庞大的防御工事,这些高大的城墙以及城墙上的垛口都是为了应对阿拉伯人的侵犯。</p><p class="ql-block">现在,村里原汁原味很有特色的建筑和环境,吸引了很多好莱坞电影来此取景拍摄,已成了一个影视拍摄基地。</p> <p class="ql-block">建筑群的外围有一道城墙,当年用作防御工事,城墙内既有高大的指挥所,又有错落有致的平房。有兵营房也有老百姓的住宅,地下还有一些马窖和粮草、弹药库房等等,这些建筑历经千年沧桑,屹立不倒,可以说是奇迹……</p> <p class="ql-block">在这里见不到水泥,见不到马赛克,见不到大理石,见不到任何现代化的东西,一切建材都是就地取材,原始古朴,原汁原味。</p> <p class="ql-block">据说,这里是摩洛哥境内保存最为完整的古村庄,建筑反映出当时人们对筑垒建筑的高超的工艺技术水平。</p> <p class="ql-block">道路两边的墙上挂满了色彩艳丽的手工地毯、民族服装。</p> <p class="ql-block">第一次知道燃画,广告牌竟用中文书写,让我倍感惊喜。看样子,来访的中国游客很多……</p> <p class="ql-block">画室的主人为我们演示燃画的制作过程,原来这些画是经气体燃烧,烤出来的。所以叫燃画。</p> <p class="ql-block">很有特色的燃画作品。</p> <p class="ql-block">艾本哈度村的房子都是用红粘土建造的,很有特色。这让我想到了我国西北地区农村的土坯房,土坯用的是黄色粘土,但我没见过已有一千三百多年历史,还如此坚固,保存完好,仍在使用的房子。</p> <p class="ql-block">令人颇感惊奇的是,柏柏尔人——这个相对闭塞、落后的民族,却能在这个地形非常恶劣的地区建造出一个如此美丽的村落,这是人类的一大奇迹。</p><p class="ql-block">更令人感到惊奇的是,当年建造这些建筑是没有任何蓝本来效仿的,是完全根据生活的实际需求来建造的。设计布局合理,坚固耐用,这种完全用粘土来建造的建筑,冬暖夏凉,令人一年四季都会感到舒适。</p> <p class="ql-block">站在半山腰的城墙上俯瞰四周。</p> <p class="ql-block">山下的圆椎形建筑太有形了,不知道其用途。塔楼顶端的造型和图案很漂亮!</p> <p class="ql-block">村子由6座被称为“卡斯巴斯”的建筑群组成。 “卡斯巴斯”是这一地区十分流行的一种奇特的建筑形式,住宅和粮仓都被建成堡垒的样式。“卡斯巴斯”建筑一般都在上部雕有装饰,几何图案精美,富于变化。</p> <p class="ql-block">沿着这条小路可走到山顶。一个柏柏尔人坐在路边演奏。</p> <p class="ql-block">山坡上的筑垒墙上有一个洞,很有特色,有多部电影都曾在此取景。</p> <p class="ql-block">从洞中看到的风景。</p> <p class="ql-block">在阳光的照耀下,依山而建的古村落、河对岸的新建村都显得如此美丽,令人驻足观赏。</p> <p class="ql-block">沿着一条蜿蜒的山路到达山顶,可见一座历经千年沧桑的古碉楼屹立在此。</p> <p class="ql-block">这座古碉楼是中世纪兴建的乡村防御工事,千年不倒,巍峨壮丽。</p> <p class="ql-block">登高望远,红绿色彩的强烈对比,有一种独特的美!远方是连绵的红色山峦,山谷中是被绿树包围的村庄,好一片沙漠绿洲!</p> <p class="ql-block">登高望远,大桥变成了小桥,桥上的人是如此渺小……</p> <p class="ql-block">山顶上风很大,我们疯大了!</p> <p class="ql-block">站在山顶上,俯瞰整个村庄,我只看到了红绿两种颜色,这是属于艾本哈度的颜色。</p> <p class="ql-block">沿着山路往下走,可看到完整的城墙。</p> <p class="ql-block">行走在村里陡峭狭窄的小道,仿佛穿越了时空,回到了中世纪。</p> <p class="ql-block">依山而建,错落有致的建筑。</p> <p class="ql-block">路边摊位出售的商品大多是地毯、服装、纪念品等。</p> <p class="ql-block">小巷两边全是销售商品的摊位。</p> <p class="ql-block">待售的艾本哈度村的模型。</p> <p class="ql-block">又回到了村口。</p> <p class="ql-block">摄影人的风采。</p> <p class="ql-block">村子里的交通运输工具唯有毛驴。图为驮着货物过桥的毛驴。</p> <p class="ql-block">千百年来小河一直静静地流淌不息,艾本哈度古村在绿树的环抱中显得宁静安详!谁能想到这里曾是古代的战场?再见了!难忘的艾本哈度村!</p> <p class="ql-block">离开艾本哈度村后,我们前往瓦尔扎扎特省的有非洲好莱坞之称的影视拍摄基地。图为影视拍摄基地围墙外的雕塑。</p> <p class="ql-block">瓦尔扎扎特位于马拉喀什以南,从马拉喀什去撒哈拉大沙漠,瓦尔扎扎特是必经之地。</p> <p class="ql-block">瓦尔扎扎特虽然荒凉,但一直延续着炙热的电影情怀,是著名的电影基地,在这片土地上,孕育了《角斗士》、《四片羽毛》、《寻找宝石》、《埃及艳后》、《情陷撒哈拉》、《尼罗河宝石》、《阿拉伯的劳伦斯》、《间谍游戏》等著名大片,被人们誉为“摩莱坞”。听导游说,国产电影《红海行动》也曾在此拍摄。</p> <p class="ql-block">影视基地建在广袤的戈壁滩上。图为老式军用吉普车、古船。</p> <p class="ql-block">飞机</p> <p class="ql-block">与国内影视基地不同的是,这里搭建的各种场景似乎都是一次性的,给人粗制滥造的感觉。从其衰败的程度看,似乎也没有什么人来维护。而国内的影视基地则是永久性的,只是会依据拍摄的需要做些临时的装饰和改动而已。不过,电影故事片本来就是虚构的,拍故事片是允许以假乱真的。能有这么多大片来此拍摄,说明这个电影基地的工作效率和利用率是蛮高的。</p> <p class="ql-block">这里的很多场景都是埃及的著名旅游景点,比如卢克索神庙、卡尔纳克神庙、金字塔、狮身人面像等。对于已去过埃及的人来说,再看这些人造景点,就感觉很假了。</p> <p class="ql-block">狮身人面像。</p> <p class="ql-block">集体照。</p> <p class="ql-block">电影基地里所有的场景都是人工搭建的,大多用的泡沫板材,用手敲一下,发现柱子都是空心的,但仅用眼睛观察,是看不出来的,仿真程度还是蛮高的。</p> <p class="ql-block">金字塔太小了,和真的金字塔不能比。但拍电影,这样就成本低了。</p> <p class="ql-block">藏传佛教的寺庙。</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大佛</p> <p class="ql-block">这里摆放着在此拍摄过的电影剧照。</p> <p class="ql-block">拍电影的灯具还在。利用自然光影拍张照片。</p> <p class="ql-block">到北非旅游,我们都有住宿条件差的心理准备,但到了之后发现,我们真的是白担心了。这里的酒店条件都不错。</p> <p class="ql-block">酒店登记住宿的大堂,古色古香,阿拉伯风格浓郁。</p> <p class="ql-block">酒店红色的外墙,满满的阿拉伯建筑风格。</p> <p class="ql-block">2018年4月3日,我们从瓦尔扎扎特出发,前往托德拉峡谷。 途经一个小村庄,<span style="font-size:18px;">下车休息,</span>远处阿特拉斯山顶上白雪皑皑,美不胜收。</p> <p class="ql-block">导游小李穿了件柏柏尔人的民族服装,她成了当红明星,大家和她合影。</p> <p class="ql-block">车上配了行李员,帮我们拿行李发矿泉水等。图为和行李员合影。</p> <p class="ql-block">同事合影。</p> <p class="ql-block">校友合影。</p> <p class="ql-block">战友合影。</p> <p class="ql-block">朋友合影。</p> <p class="ql-block">在沙漠里,有人家的地方,就有绿色植物,这里是一个小小的沙漠绿洲。</p> <p class="ql-block">公路边留个影。</p> <p class="ql-block">第4集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