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手铐的旅客走了

军歌嘹亮

<h1>  人们喜欢把演员分为性格派和本色派。于洋先生始终根据自己的性格形象、据角色的要求自然流畅地本色塑造了一个个真切的,深入人心,印象深刻的人物。</h1><h1> 特殊年代电影不多,好在我集存了从建国初期创刊到“文革”<span style="font-size:20px;">停刊前全部的《长春电影画报》《上影画报》,从中熟悉了于洋。后来《火红的年代》《第二个春天》《大海在呼唤》《戴手铐的旅客》印象深刻。开放后《英雄虎胆》《大浪淘沙》《青春之歌》《暴风骤雨》……还有</span>很多。<span style="font-size:20px;">于洋先生塑造的人物总透着一种生动的,积极的,昂扬向上,充满激情的精神。 </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20px;">“我们的海鹰一定能飞起来”,</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20px;">“你这个好兄弟…”</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20px;">《大海啊故乡》</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20px;">《送战友》</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20px;"> 每次想起这些台词、这些歌曲和潇洒的伦巴总能想起于洋先生。虽时光流逝却永驻我心!</span></h1><h1> 很多年前,我曾有缘参加过一届“金鸡奖”颁奖仪式。意犹未尽的我走出颁奖礼堂,天色已晚。抬头,于洋先生就站在路边的小树下…我的身旁。我向他问好,我告诉他我非常喜欢他的电影。于洋先生客气的回应我,握手告别时我挺激动的。</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2025年3月1日于洋先生仙逝。</span></h1><h1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星辰陨落、愿在彼岸安息!</span></h1><h1><br></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