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往事 同学情深

邻居二哥

<p class="ql-block">  2024年8月23日,哈尔滨的空气中似乎都弥漫着离别的惆怅。那一天,45周年同学聚会在尔滨话别,每一个眼神里都饱含着不舍,每一句话语都像是在努力抓住即将溜走的相聚时光。然而,时光就像一位神奇的魔法师,它在悄无声息间又将大家带到了2025年2月27日的海南。</p><p class="ql-block"> 在海南相逢的这一刻,往昔的回忆如同潮水般涌来。曾经一起在校园里度过的青涩岁月,那些一起欢笑、一起奋斗、一起吃窝窝头、一起喝玉米糊糊、一起面对困难的日子,瞬间在眼前重现。同学情谊,就像那陈酿的美酒,经过时间的沉淀,愈发香醇。同学情,不会因为距离的遥远而淡薄,也不会因为时间的流逝而消逝。它总是在不经意间,给人带来温暖和慰藉。</p><p class="ql-block"> 2024的旋律渐渐低沉,那是已经走过的岁月在慢慢沉淀。而2025的音符已在弦上,充满了无限的可能。新的一年就像一篇等待谱写的乐章,每一个同学都是其中的音符。愿这新的一年奏响激昂乐章,高音是荣耀,那是同学们在各自的人生道路上取得的辉煌成就;低音是沉淀,是在面对挫折和困难时所积累的经验和智慧。高音与低音和谐交织,就如同同学们在生活中相互扶持、共同成长,最终谱写成最美同学情的诗篇。</p><p class="ql-block"> 在这个瞬息万变的世界里,同学情是那一抹不变的温暖底色。它不像爱情那般炽热,也不像亲情那般与生俱来,它是在共同成长的岁月中慢慢培育出来的独特情感。每一次的重逢都是一次情感的升温,每一次的分别都是为了下一次更好的相聚。</p> <p class="ql-block"> 请 柬</p><p class="ql-block"> 各位同学大家好!为共贺蛇年新春,再叙同学情谊 ,欢迎子民兄由沪来琼,呼供校同窗酒会,定于正月三十(2.27)中午在海南九所东北食府贵宾5号包间举行,诚挚邀请各位同学携夫人(丈夫)光临,不见不散!</p><p class="ql-block"> 收到请回复!</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李 鹏 远</p><p class="ql-block"> 2025年2月23日</p> <p class="ql-block">  李鹏远同学就像一位充满号召力的领航者,在他的召集组织下,在琼岛各地康养的同学们如同被一股力量牵引着。在海南文昌康养的张子民夫妇、在海南崖城康养的高瑛、在海南东方康养的石春波、张东杰同学们如期而至九所新区。</p><p class="ql-block"> 这可不是一场普通的聚会,它既是贺新春的欢乐相聚,也是为张子民夫妇从上海来到海南康养而精心准备的接风洗尘之会。也是继2024年8月尔滨相聚之后的又一次欢乐之旅。</p><p class="ql-block"> 椰风习习,海浪沙滩,美丽的琼岛,曾经被视为荒蛮之地的地方,有着特殊的历史印记。它曾是古代朝廷发配犯人的荒凉之所,然而,时代的巨轮滚滚向前,如今的海南已然成为来自全国各方候鸟们的天堂。当同学们相聚在这片充满生机温暖的土地上,那种凝聚力和热情度仿佛能将周围的空气都点燃。大家围坐在一起,就像回到了曾经的校园时光,欢声笑语不断,每一个笑容,都传递着浓浓的同学情。这种情谊就如同那壶美酒,岁月越久,香味越醇。大家都居住岛上各地,却因为同学缘分这座桥梁而再次紧紧相连,我们生活在一个多么美好的时代啊!</p><p class="ql-block"> 正如大家所感受到的,国强民富,这是一个能让我们自由地,任性地在海南享受康养生活的时代,是一个能让我们随时因为同学情谊而欢聚一堂的时代。我们感恩上苍的保佑,让我们有幸走到这个强盛时代。在这个聚会上,大家深刻地体会到,生活就像一道彩虹,绚丽多彩,需要我们好好去欣赏。而健康,无疑是我们最大的财富。</p><p class="ql-block"> 同学们相互分享着康养的经验,交流着如何在这个美好的时代更好地享受生活,共同珍惜着这来之不易的同学缘分,珍惜着这健康的身体,共享着这美好的时光。</p> <p class="ql-block">  在这个信息飞速流转,通讯几乎零时差的时代,当李鹏远在海南同学联系群里,看到高瑛同学发出的那个绿色邮箱图标,感概万千,那看似普通的画面,却如同一只无形的手,轻轻推开了李鹏远记忆深处那扇通往往昔的大门。</p><p class="ql-block"> 70年代,80年代,通信是一件极具仪式感且充满等待的事情。那时候,同城的速递信件送达也需要一天,而异地的信件呢?一个星期甚至半个月二十天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那时候的人们,尤其是年轻人,等待信件就像是等待一场盛大的未知之旅。而情书,更是有着特殊的魔力。等待情书的感觉,就像是在漫长的黑夜里等待黎明的曙光,每一分每一秒都是煎熬。那种心焦如焚的感觉,就像热锅上的蚂蚁,坐立不安。望断天涯路,眼睛总是不自觉地望向远方,仿佛能看到那封信正在慢慢靠近。</p><p class="ql-block"> 我记得有一位老人曾经说过:“在那个年代,一封信就像是远方亲人、爱人的化身,收到信的时候,那种喜悦是无法用言语来形容的。”每一封信都承载着写信人的思念、牵挂和情感。信纸被反复摩挲,字迹被仔细端详,那些话语仿佛带着写信人的温度,温暖着收信人的心。</p><p class="ql-block"> 如今,我们已经习惯了即时通讯,手指轻轻一点,消息就瞬间到达。可是,那种等待信件的忐忑、收到信件的惊喜,却也随着时代的发展渐渐远去。我们在享受现代通讯便捷的同时,也不禁会怀念起过去绿色邮箱通信时的那种纯粹的情感体验。那些在信件往来中度过的岁月,虽然充满了等待的煎熬,但也正是因为这种煎熬,让每一次的通信都变得无比珍贵。</p> <p class="ql-block">  这是一个充满欢声笑语的相聚时刻。在李鹏远组织和凝聚力的吸引下,同学们围坐在九所新区东北大全五号贵宾包房内,仿佛时间从未将我们分开过一样。男同学依旧充满活力,精神抖擞,女同学也还是那般美丽动人,风采依旧,大家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微醺之际,李鹏远就像打开了的话匣子,那些风趣幽默的话语就像泉水一般涌出。他从天文地理讲到俄乌战争,又从巴以冲突聊到高科技前沿,再从疑难病症的治疗谈到东方特色大国,时而又唠出东北小剧场二人转的风趣……,大家认真地听着,时不时发出会心的笑声。我也沉浸其中,听着那些熟悉又陌生的话题,感觉仿佛又回到了校园时光。</p><p class="ql-block"> 接下来,李鹏远又开始回忆起上学时的点点滴滴,说起张广兰同学的风采往事,杨玉清校园时的玉树临风,崔静萍才女的潇洒靓丽,张英华的仗义俊朗,“二两半”的神秘传说……。尤其是杨玉清和崔静萍,学生时代的金童玉女,多年之后,在王振平月老劳心劳肺的努力之下,涅磐重生走到了一起,深得同学们的衷心的祝福!这就是缘分的奇妙安排。生活中就是这样,有时候你苦苦寻觅的东西,在不经意间就出现在了你的身边,就像在灯火阑珊处蓦然回首,发现那美好的一切就在那里。这次相聚,让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同学之间的情谊,也让我对缘分有了更深的理解。</p> <p class="ql-block">  有人说:老同学,是一首歌,让你想起美好的校园;老同学,是一片云,带你遨游梦幻的蓝天;老同学,是一汪水,给你送来清凉和甘甜;老同学,是一把火,给你带来激情和温暖。</p><p class="ql-block"> 今天是正月的最后一天,又叫天遂人愿日。俗话说正月三十许愿都能心想事成,那就许个愿吧!愿今年鸿运当头照,所求皆如愿,所行化坦道,顺风又顺水,同学情长久!</p><p class="ql-block"> 我美篇中每一张照片,都是时光的定格,记录下了最美的瞬间,让镜头捕捉更多美好,让回忆永不褪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