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中亚及外高加索四国游(九)塞凡湖+第比利斯

羊羊得意

<p class="ql-block">2024年9月20日,今天是出国第11天。早餐后,我们收拾好行李退房,离开埃里温Aghababyan's 酒店,往东北方向前往塞凡湖参观,这是我们在亚美尼亚最后一个景点。</p><p class="ql-block">经过埃里温市区时,我们看到很多粉红色的老楼。亚美尼亚首都埃里温因其建筑中广泛使用粉红色凝灰岩而被称为“粉红之城”。这种石头独特的颜色给这座城市带来了温馨的氛围,尤其是在阳光下。凝灰岩是由火山喷发时喷出的火山灰形成的一种岩石。灰烬喷出并沉淀后,会被压实并固化成岩石。当岩石含有超过75%的火山灰时,它被归类为凝灰岩。如果含有25%至75%的灰分,则称为凝灰质岩石,如凝灰质砂岩。这种石头重量轻、坚固、导热性低,是一种极好的建筑材料。由于石头上有孔隙,凝灰岩建筑能够提供自然通风。这种石头的呼吸能力有助于在寒冷的冬天和炎热的夏天保持稳定的温度</p> <p class="ql-block">天时不时下起小雨,但能见度不错。9:20,公路前方的山上白云翻滚,付领队说,塞凡湖就要到了。婉萍导游介绍:塞凡湖是高加索地区最大的淡水湖,海拔1900米,面积1260平方公里,因塞凡湖湖水为蓝色,故被称作高加索蓝眼泪。不过,今天天气不好,蓝眼泪要变成灰眼泪了。听她这么说,大家都笑了。作为土生土长的亚美尼亚姑娘,婉萍说话轻声细语,温文尔雅,有时还有些羞涩。她在孔子学院学了7年中文,其中一年是南京大学的网课。中国人仅凭声音就能听出她是外国人,因她汉字的四声掌握还不够准。不过但她讲解以及与我们交流都很流畅。她说愿意带北京团,因为可以学到普通话的标准发音</p> 9:30,我们到达塞凡湖西北部的一座半岛。付领队正从陪伴我们两天的奔驰商务车上走下来。这辆车的行李舱是外挂在车后的,像一个竖着的方盒子 <p class="ql-block">我们在走了一段不太长的台阶后,左手边便是塞凡湖。湖水由拉兹丹(Razdan)河经阿拉斯河(Araks)注入海,湖域由小塞凡湖(西北方,最深达86米)和大塞凡湖(东南方,最深达40米)两部分组成。塞凡湖盛产鱼类,鳟鱼尤多,为亚美尼亚人提供了90%的食用鱼类资源。在苏联时期,因大量用于灌溉阿拉拉特平原和发电,塞凡湖水位下降约20米,容积减少超过40%,亚美尼亚独立后,修建了两条隧道引入高地河水,这才使水位稳定下来</p> 一位老者从下面走上来,他挎着相机,右手拎着几只鸽子 我们继续往上走,半岛最上面是塞凡修道院,始建于公元9世纪,现存建筑包括前方的诞神圣母教堂(Surb Astvatsatsin church)和左手边的神圣使徒教堂,前者要大很多 诞神圣母教堂为十字形布局,有八角形的鼓座,采用黑色火山岩构筑,是典型的亚美尼亚中世纪建筑风格,与圣使徒教堂外观相似。该教堂在一所院子里,右手边有一院门 <p class="ql-block">我走进院落。教堂木门做工精致,刻有很多精美的图案。木门下面阶梯两侧有很多块十字架图案的石碑,据说都是墓碑。从外表看,教堂是由方块巨石垒起来的,没有用石灰等勾缝</p> 我推开木门走进教堂。该教堂由卡普尔瓦萨克王子的妻子、巴格拉图尼国王阿肖特一世的女儿玛丽亚姆公主出资建造。历史上,教堂经历了地震与战火的磨难,曾多次被摧毁,后在1956年至1957年进行了修复 圣像屏风中间的圣母怀抱耶稣画像 左手边有几位游客正围着一座石碑听导游讲解 <p class="ql-block">这座很特别的十字架石碑于蒙古时代制作。传说11世纪蒙古人入侵时,为了讨好蒙古人,石雕上的圣人被刻成蒙古人的样貌,十字架周边也有蒙古花纹,这是全世界仅存的一块有蒙古元素的十字架石雕</p> 我走出诞神圣母教堂,前面有一个土坡,土坡后面就是塞凡湖。我随着众游客走上台阶,去欣赏塞凡湖的美景 <p class="ql-block">塞凡湖风平浪静,一只不知名的鸟儿从画面右侧进入,缓缓向远方飞去</p> <p class="ql-block">但风平浪静是暂时的,不一会儿便挂起了四五级风。因土坡上没有可以支撑大疆云台相机的地方又刮着大风,我不得不右手握紧大疆Pocket 3云台相机,尽量保持身体不动,采用延时拍摄方式记录对面的云卷云舒。此时的塞凡湖真的很美</p> 好美的塞凡湖 诞神圣母教堂下面的神圣使徒教堂比前者要小很多 <p class="ql-block">采用黑色火山岩构筑,是典型的亚美尼亚中世纪建筑风格,教堂为小穹顶十字式结构,有三个后殿,外观古朴庄重。由卡普尔瓦萨克王子的妻子、巴格拉图尼国王阿肖特一世的女儿玛丽亚姆公主出资建造,在天主教徒Mashtots Yeghivardetsi的精神指导下完成。</p> <p class="ql-block">该教堂历史上经历了地震与战火的磨难,曾多次被摧毁,后在20世纪进行了部分修复</p> <p class="ql-block">穹顶也是石块垒成的,穹顶没有窗户,采光靠蜡烛的烛光和现代的电灯</p> <p class="ql-block">刚才路上偶遇的老者,此时站在一角。他右手边有一个相框,里面是他为游客拍的塞凡湖纪念照。地上笼子里有他带上来的几只鸽子,看样子放鸽子和拍纪念照是他来此的目的。今天不巧天气不佳,有风偶尔还有雨,看天吃饭的他身边一位游客都没有,他脸上满是无奈。他招呼我过去放鸽子,可我对此没有兴趣,我冲他摆摆手</p> <p class="ql-block">10:40,因为我们要回到格鲁吉亚,还有几小时的车程,晚萍午餐安排的比较早。我们午餐吃的是产自塞凡湖的烤虹鳟鱼,蔬菜有菠菜和烤土豆等</p> 罐头饮料里的水果我们都不认识,导游晚萍从维基百科里查到,中文名字叫山茱萸,酸甜口味儿,国内一般入药 推开餐厅玻璃门,站在阳台上,我再次欣赏塞凡湖和岸边的美丽风光 11:15,我们启程前往亚美尼亚-格鲁吉亚边境,14:00左右,我们到达亚美尼亚海关。在与晚萍惜别后,我们排队过关,出境的人真不少,很多人是到格鲁吉亚那边打工的。14:24,我走过一座连接两国的桥梁。左边分别画着亚美尼亚和格鲁吉亚国旗的地方为两国分界线 格鲁吉亚这边依旧是导游依依迎接我们,分别两天再相聚大家倍感亲切。商务车载着我们行驶了大约2小时,我们进入首都第比利斯市区。左边蓝底广告牌绘制有格鲁吉亚进入欧盟候选国的LoGo,加入欧盟是格鲁吉亚梦寐以求的愿望 大约16:00我们下车,跟随依依走了一段上坡路来到梅特克希山的山顶,准备参观梅特希教堂。一位画家正在临摹教堂,他发现我后便把头扭过来,友好地冲我微笑 梅特希教堂(Metekhi Church)是格鲁吉亚首都第比利斯的一座重要东正教教堂,教堂建于1278-1289年德米特里二世国王统治时期。1660年,教堂因梅奇的倒台而遭到破坏,1661年在伊斯尼堡的城墙上被重建并改为火药仓库。19世纪时曾被用作监狱,前苏联大文豪高尔基就曾被关押于此。1988年,教堂内竖立新十字架,恢复礼拜活动。<div>教堂俯瞰着库拉河,采用传统的格鲁吉亚十字形平面布局,从平面上看外观呈长方形,内部实则是分隔内接十字式。更高一层的四面屋檐交叉成十字形,十字交叉处之上依次立有穹顶鼓座、圆锥状穹顶、球状基石和十字架<br></div> 一位新娘靠着围墙以索洛拉基山上建筑为背景拍摄美照 不断有亲朋好友与她合影 从教堂围墙处可以俯瞰第比利斯市区,远处为和平桥,还有白色热气球 和平桥建成于2010年,是一座钢结构玻璃顶的现代造型步行桥,桥面长一百多米,宽不过四、五米,这座桥有一个造型别致的桥顶,被中国人戏称为“皮皮虾”桥甚至“卫生巾”桥。夜晚的和平桥被桥上3万多LED照亮,特别漂亮 我沿着台阶走到教堂门口,里面正在办什么宗教活动,一位老人看我举着相机,马上举起双手示意不能拍照 教堂内部装饰有华丽的壁画和马赛克,这些艺术作品反映了格鲁吉亚文化和宗教信仰的重要元素,完美传承了拜占庭圣像画的风格,在圣像画神圣、庄重、华贵的基础上,对人物的描绘又增添了写实的一面。<div>最前面的圣像屏风将圣坛和中殿分隔开,屏风后面通常只有神职人员可以进入,屏风中间的门叫王门,供执事(教堂工作人员)和神职人员进出圣坛使用。梅特希教堂圣像屏风为木制,看着很高级。趁不被关注,我赶紧偷拍几张照片</div> 教堂外一对新婚夫妇正在窃窃私语,不一会儿,新郎与新娘携手走下台阶,往梅特希教堂大厅方向走去 从教堂眺望索洛拉基山,山上最醒目的建筑是纳里卡拉要塞和格鲁吉亚之母雕像。要塞始建于公元4世纪,与第比利斯建城同期,是为防守里海周边的游牧民族而建,是保卫第比利斯的最后一道防线。现存的要塞建筑是17世纪重建的,1827年驻防俄军火药库大爆炸,导致要塞严重损毁,此后便没有再进行大规模修复 梅特希教堂下面的瓦赫坦格一世塑像,他骑在马上,俯瞰着第比利斯全城。瓦赫坦格一世在狩猎时发现了第比利斯地区的温泉,他下令砍伐森林,在此建立了城市,并将其命名为“第比利斯”,意为“温暖”。后来,他的继任者将首都从姆茨赫塔迁至第比利斯,从此开启了第比利斯的都城历史。他率领国民与拜占庭帝国结盟,奋力反抗萨珊波斯的侵犯,捍卫了国家的尊严和领土完整。他曾参与对“印度”的战争以及对罗马帝国的战争,成功控制了埃格里西(拉齐卡)和阿布哈兹,扩大了伊比利亚王国的领土范围。瓦赫坦格一世与拜占庭帝国交好后,获得君士坦丁堡方面的许可,将伊比利亚教会的首脑、姆茨赫塔的主教提升为牧首,并派遣其与十二位新任命的主教前往安条克进行祝圣,加强了格鲁吉亚教会的组织和影响力,促进了格鲁吉亚东正教的发展 在参观梅特希大教堂后,我们跟着依依走下山坡,经过欧洲广场,往西北方向的和平桥走去。欧洲广场路边一辆卖大巴车和游船票的橘红色小屋吸引了我。小房子安在一辆自行车的后面,可以移动。自行车有车把和脚蹬子,但没有车座。若要移动,售票员只能推车走或站在车上骑车 路边公园外的一棵铁树,上面挂着灯台和首饰盒等装饰物,很有创意 因为路人不多,卖水果筒的小贩生意不佳。她拿出手机和朋友视频聊天,尽管语言不同,但我从表情看得出她聊的很开心 前面有个大白气球叫做Air Balloon Tbilisi,这大气球也算是第比利斯的标志之一,因为从城市各个角落都能看到它 游客可以花钱55拉里也就是120元人民币左右从空中俯瞰第比利斯市区景观,时长大约15分钟 一对小情侣正在路边公园的长椅上缠绵。公园环境不错也安静,是谈情说爱的理想之所 一位年轻的穆斯林妈妈推着婴儿车走来,她没有蒙面显得很自信,后面两位带孩子的穆斯林则都蒙面只露出双眼。格鲁吉亚穆斯林要求比较宽松,已婚妇女是否蒙面选择权在自己这里 我们走上和平桥,桥中间一位卖旅游纪念品的汉子正在给纪念牌穿线。穿线可细活儿,只见他盘着腿,很认真地干着 从他身后望去,远处两座圆柱形开口建筑为里克斯音乐剧院和展览中心,听说已经停业很久了,再远处有穹顶的建筑为格鲁吉亚总统府 总统府于2004年建成,建筑融合了现代风格和格鲁吉亚当地特色,正门使用高大的圆柱和三角楣,建筑群正中位置有一蓝色玻璃穹顶 和平桥下静静流淌着格鲁吉亚的母亲河-库拉河,河上不时有游船驶过 正驶来的这条游艇不大,六位貌似来自韩国的游客坐在船上欣赏两岸风景 素罗拉克山银色的“格鲁吉亚母亲”雕塑特别引人注目。雕像建于1958年,是为了庆祝第比利斯建市1500年而建。雕像正对第比利斯城,俯视众生。右手执剑,左手拿酒,寓意着朋友来了有好酒,敌人来了就用宝剑战斗 我走过和平桥,再回首,欣赏这座现代化的步行桥。我感觉在夜晚桥上LED灯亮灯时,从素罗拉克山或梅特希教堂俯瞰这座桥,要比白天看漂亮得多 依依导游带着我们下桥走上一条小街,往木偶钟楼方向走。一位女游客正抚摸着一条流浪金毛犬的后背,旁边几位正在聆听导游的讲解 年轻的妈妈胸前“挂”着几个月大的宝宝,她和同伴边走边聊 一位老人坐在街边熟练地弹奏着钢琴,可他东张西望的样子显得很心不在焉 他好像在等什么人或心里有什么事,上下打量着我。我忽然看到钢琴上放着一个装钱的小筐,懂了,我赶紧离开他追赶队伍 一堵红砖墙上挂着几十幅色彩纷呈的画作,都是抽象派或科幻作品,夸张有趣。同行的叶老师站在画作前我马上按下快门。叶老师是中国著名的食品安全大专家,曾给国家领导人讲过课,是最早建议农大设立食安专业的几位专家之一 前面街道右转,路边为第比利斯木偶剧院,也被称为“马拉巴尔街的木偶剧院”。它是由格鲁吉亚国宝级导演、剧作家、艺术家雷佐·加布里亚泽(Rezo Gabriadze)于2010年打造而成 木偶剧院最明显的标志为眼前这座木偶钟楼。木偶钟楼建在古朴厚重的砖石底座之上,那深灰色的砖石层层堆叠,仿佛在诉说着历史的沧桑。塔身表面的砖石错落有致,散发着岁月沉淀的韵味。仔细看去,砖石上似乎还留存着时光的痕迹,微微的斑驳更增添了一份神秘。木偶钟楼的设计非常独特,它有五层高,每一层的风格都各不相同,整体看起来有点歪歪扭扭的。有趣的是,大师还在钟楼上贴上了自己亲手制作的砖瓦,使得这座建筑更加与众不同 钟楼精致的时钟表盘散发着淡淡的金色光芒,那表盘如同一个神秘的魔法阵,时针与分针缓缓移动,精准地记录着每一分每一秒。表盘周围装饰着精美的雕刻图案,细腻的纹路仿佛是艺术家精心雕琢的杰作,有蜿蜒的藤蔓,有灵动的飞鸟,每一处都栩栩如生。在夕阳的照耀下,时钟成为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每逢整点,钟楼顶端小门打开,走出一位玩偶,是几点就敲几下,清脆的钟声便会响起。表演时间虽说只有五分钟,但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打卡,感受木偶剧院的童话气息。这些演出不仅为游客提供了一个难忘的体验,也让木偶钟楼成为了第比利斯的一个热门景点 我们沿着大街继续前行,去参观最后一个景点-圣乔治屠龙雕塑。周五下午5:30,街上行人逐渐多起来,路边的公交站也站满等车回家的上班族,两个小朋友围着路边的饮水槽在喝水玩耍 周五下午5:30,街上行人逐渐多起来,路边的公交站也站满等车回家的上班族。旧书摊前好几位看书选书的读者,木质售货亭外还挂着五颜六色的袜子,摊主时不时招呼着前来选购的顾客。走在大街上欣赏不一样的人群和烟火气,真是一种享受。依依在前面等我们,她指着我们身后山上的圣三一教堂,说这是全世界第三大的东正教教堂 第比利斯圣三一大教堂(სამება,意为“三位一体”)也被称为Sameba教堂。它占地面积为5000 平方米,从地面到教堂十字架顶端的高度为105.5 米,于2004 年完工,是格鲁吉亚乃至整个高加索南部地区最大的东正教教堂。大教堂位于库拉河东岸的埃利亚山上,为传统的格鲁吉亚风格,地面铺就着大理石砖,祭坛也用马赛克瓷砖装饰。值得一提的是它的穹顶为7.5 米高,全部包着纯金,而这些黄金一半由格鲁吉亚人自发捐赠 路边的街道里有几栋低矮的老楼,右手这栋砖楼二层的阳台像是挂着窗外,特别突兀 对面黄色的侧墙上绘有涂鸦画,为这老楼带来不少生机,可色彩杂乱实在抽象难懂 17:33,我们到达自由广场。这里原来叫做列宁广场,1991年格鲁吉亚独立后,这里被改名为自由广场,而列宁像被毁,原位置被替换成了圣乔治屠龙圆柱 圆柱顶端为一尊金色雕塑。圣乔治骑着骏马,骏马下面一条恶龙,恶龙仰起头向圣乔治发起挑战,圣乔治右手举起利剑,勇敢地刺向恶龙。圣乔治屠龙的故事象征着正义战胜邪恶,体现勇气和坚定信念以及个人英雄主义。圣乔治被视作城市和百姓的保护神,其屠龙雕像和画作在很多国家都能看到 在参观圣乔治屠龙雕塑后,我们乘车到13日晚去的那家中餐厅吃晚饭,然后前往第比利斯国际机场 在与依依惜别后,我们办理登记手续。付领队让大家行李直挂北京首都机场以节省在阿拉木图取行李和托运行李时间。我们于22:41乘坐阿斯塔纳航空的机龄仅0.1年的全新A320飞往哈萨克斯前首都阿拉木图,并于当地时间21日凌晨2:52在阿拉木图平安着陆。我们将在阿拉木图坐缆车登上琼布拉克高山滑雪场,以及参观阿拉木图电视塔和绿巴扎,晚上乘机返回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