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慢生活记实--精品小团漳州行

春深日暖

<p class="ql-block">  <b>2月22日</b>,我和同行11位旅友,乘坐D3107次,9:38从上海南站出发,于18:20到达漳州站。另有10位旅友,从绍兴东前往漳州。</p><p class="ql-block"> 入住漳州雅斯特酒店后,我到酒店附近逛了一下,为回程前一晚的晚餐作准备。</p> <p class="ql-block">  <b>23日</b>在酒店早餐后,发车前往埭美古村,9:50到达古村停车场。</p><p class="ql-block"> 埭美古村是漳州市龙海区现存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民居建筑群素有“闽南第一村”的美誉。并分别被评定为国家级第六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和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p> <p class="ql-block">  埭美古村位于九龙江南溪河畔,环抱于鸡笼山、大帽山、峨山之中。古村四面绕水,古榕遍地。</p> <p class="ql-block">  据网上介绍,埭美这个魅力独特的古村落从1450年明朝景泰年间开埠,实际上已经存在560多年了。共有276座古民居,朝向统一,都是坐南朝北,房屋的大小、风格近乎相似,为两进四开的闽南四合院建筑。以轴对称排列的布局,多层次进深,前后左右有机衔接,整齐划一,这么严谨的几何排列和艺术设计碰撞出的效果真的是相当震撼。</p> <p class="ql-block">  停车场下车后,徒步前往村中。走过石桥,来到村子,近处的两棵大榕树下,刻有“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等石碑。</p> <p class="ql-block">  全村建筑形式基本统一,砖木结构、红瓦屋面、石彻底基、白灰墙体,屋顶全部为硬山式曲线燕尾脊,装饰工艺比较讲究。</p> <p class="ql-block">  脊下方还绘制着各种各样的精美图案,大多是中国常见的花卉,寓意吉祥如意。</p> <p class="ql-block">  明末清初古码头遗址</p> <p class="ql-block">  村中最精美的建筑,当属前祠堂。</p><p class="ql-block"> “前祠堂”是埭美村的官厅,始建于明末清初,目前保存较为完整,前祠堂的木雕、砖雕、泥塑等工艺极为精湛、美伦美焕、里面的“苏彩”与“斗拱”更是文物中的精品,祠堂前面的大埕以前有多根旗杆,一直以来是埭美社人才辈出的印证。</p> <p class="ql-block">  村内还有一条内河如长龙玉带般紧绕村庄,形成了“绿水绕村玉带环社”的独特景观,真有些“闽南周庄”的味道。</p> <p class="ql-block">  村中最有特色的小吃--石磨锅边糊。</p> <p class="ql-block">  埭美古村游览后,发车前往火山岛附近的阿扁海鲜饭店用中餐。</p> <p class="ql-block">  中餐后,前往火山岛景区游览,约12:40到达。</p><p class="ql-block"> 景区内保存了中心式火山喷发构造形迹和后期风化海蚀地质地貌。景区由“三山(香山、烟楼山和鱼鳞石山)、三岛(林进屿、南碇岛和整美半岛)、三湾(崎沙湾、江口湾和后蔡湾)”组成。</p><p class="ql-block"> 火山岛自然生态风景区是保存完整的滨海火山地质遗迹,被福建省政府列入福建十大旅游品牌。</p> <p class="ql-block">  乘坐电瓶车,进入景区游览,景区内景色一般,可能对专业人士来讲,有点研究价值,但对普通的游客来讲,景区性价比较差。</p> <p class="ql-block">  约14点离开景区,发车前往东山岛万隆大酒店入住,在酒店附近的和祥海鲜馆用晚餐。</p> <p class="ql-block">  <b>24日</b>早餐后,发车前往风动石景区,于9:20到达。</p><p class="ql-block"> 该景区是国家 AAAA 旅游区,位于“海峡西岸旅游岛”--东山岛的东北端,面积约28公顷,是福建省著名的滨海风景旅游区。区内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众多、内涵丰富、档次较高,“天下第一奇石”东山风动石、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东山关帝庙、戚继光抗倭名城铜山古城、明朝大学士黄道周纪念馆、谷文昌铜陵事迹馆、古沉船陈列室以及石僧拜塔、贵子石、虎崆滴玉、钓鳌台、碑廊、莲花池等景点景观错落其中,3.1公里长的滨海木栈道可以让您零距离亲近大海、感受大海,领略气势磅礴、神态各异的海蚀奇观。景区移步换景,处处惊奇,入眼皆美,具有很高的游憩休闲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是一处融奇石、古城、名木、庙宇、海滨为一体的观光朝圣旅游区。</p> <p class="ql-block">  进入景区,上台阶穿过门楼后,就来到风动石边上。</p> <p class="ql-block">  风动石高4.37米,宽4.47米,长4.69米,重约200吨,屹立于磐石上,两石接触面极小,悬空斜立,以“奇、险、大”的特点著称而被载入《中国地理之最》《中国名胜词典》等辞书,被誉为“天下第一奇石”,是东山岛的标志。</p> <p class="ql-block">  风动石下的盘石顶部的岩壁上,有“东壁星晖”摩崖石刻 ,每字高0.7米、宽0.5米左右,落款“霞山居士书”。霞山居士为明代巡海道蔡潮,字巨源,号霞山,浙江临海市人,于嘉靖五年(1526)题刻。</p> <p class="ql-block">  《铜山志》载:“城东有石如盘,上峙一石,高二丈许,半踦半垂,人卧石上,推以足则动,侧不倾,高不危,称东壁文星。”可谓生动确切。也因有这段记载,风动石亦称“东壁文星”。</p> <p class="ql-block">  不少东山人又称之为“三忠石”,因为在东山风动石的正面左侧,原镌刻着遒劲有力的汉字楷书大字“铜山三忠臣”,左旁镌“三忠”姓名: 黄道周、陈瑸、陈士奇。题后记:“永历戊子秋广平路振飞题”。</p><p class="ql-block"> 20世纪60年代中期,有人把“铜山三忠臣”铲掉,改镌“铜山风动石”。右边原有历代文人留下的碑刻,在上世纪“文革”中,也被人铲磨掉,改镌为“风景这边独好”,成为现在所见模样。</p> <p class="ql-block">  2016年夏天,本地年轻学者蔡力杰从国家数字图书馆查找到拍摄于1933年3月的风动石照片,此照片现存于南京图书馆。照片上的三人是时任东山县长刘太希和他的同僚,他们身穿长衫或风衣,头戴爵士礼帽,手挎文明杖,透露出一股民国绅士潇洒风度,这是现在能够看到的较早的风动石正面照片。 </p> <p class="ql-block">  2016 年秋天,贤达人士陈炳文、陈福等先生,到风动石现场反复揣摩仅存的些许痕迹,对照诗文史料,多方比较核对,小心论证,终于考证出风动石题刻原貌的基本信息,并由吴顺江先生精心制作被破坏前风动石原貌复原图,从右至左的题刻如下:</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风动石》:</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虚碣冠峰势欲浮,还应砥柱撼蜃楼。</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峤人尽说临风动,不道闻经解点头。</span></p><p class="ql-block">万历乙未年仲夏怀宁杨材书</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咏风动石》:</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奎壁何年谪此来,灵根动处亦奇哉。</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孤标不与凡峰并,夜有祥光烛上台。</span></p><p class="ql-block">万历壬午年冬钱塘沈锐书</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赞风动石》</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屹屹岩岩,有俨斯植。</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于万斯年,永镇东服。</p><p class="ql-block">万历己丑浔阳罗心尧书</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咏风动石》</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峰头簪壁石,大块有神奇。</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静对风还动,遥看势不欹。</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文星避南斗,奎璧插天池,</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欲借支栋梁,清朝甲第宜。</span></p><p class="ql-block">万历庚寅仲夏东吴蒋基书</p><p class="ql-block"> 接着是路振飞<b>《铜山三忠臣》</b>的题刻,左侧边上是清朝康熙年间,漳浦知县陈汝咸的七律《风动石》:</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何年鞭到故留踪,袍笏吾将拜此中。</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饮羽醉归真避矢,点头顽化似因风。</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幡幢动处闻禅语,鳞甲秋时想汉功。</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石上依稀数行字,我来磨洗认三忠。</span></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在“度娘”上,关于“铜山风动石”的描述,应该是不正确的</span>……</p> <p class="ql-block">  <b>过风动石,路边巨石上,有先人留下的摩崖石刻。</b></p> <p class="ql-block">  此处还有一块奇石--石僧拜塔</p><p class="ql-block"> 这是一块天然巨石,形状就像是一个身披袈裟的僧人,虔诚地跪拜前方的文峰塔,惟妙惟肖,所以称为“石僧拜塔”。</p> <p class="ql-block">  文峰塔是明嘉靖五年(1526)巡海道蔡潮建造的,是用花岗岩砌成的八角形七层实心塔,作为航标作用。</p><p class="ql-block"> 塔屿,又名东门屿,与铜陵镇相隔800米海域,因山顶有一座文峰塔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  景区内有东山博物馆和黄道周纪念馆,可能是周一的原因,都没有开放。</p> <p class="ql-block">  宝智寺历史悠久,明初为“祝圣习仪所”,明成化三年(1467年)称为“保安堂”,是民众抗击倭寇保卫家园的习拳练武场所。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扩建,更名“宝智寺”,为东山十大庙宇之一。值得一提的是,宝智寺还是央视86版《西游记》(1982年杨洁执导)中第六集《祸起观音院》的取景之地。</p> <p class="ql-block">  东山关帝庙,原名关王庙。始建于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明正德三年(1508年)择现址修建,清初毁坏。康熙十九年(1680年)重建,历经重修,庙内木雕、石刻工艺精致,布局严谨。现存明武英殿大学士黄道周所撰木刻楹联弥足珍贵,为台湾众多关帝宙的祖庙。</p><p class="ql-block"> 因故上面二处,我都没有进入。</p> <p class="ql-block">  关帝庙前放生池,也称莲花池,池水如一块镶嵌着的碧玉。有人说这放生池是关帝爷写字用的砚台,那笔呢,就是东门屿上的文峰塔。</p> <p class="ql-block">  在放生池边有一个开凿于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的八角井,井水甘甜,大旱不涸。</p> <p class="ql-block">  黄道周故居</p><p class="ql-block"> 故居位于东山县铜陵镇公园街菜园底(古称。铜山深井),门牌224号,始建于明代,历代多次维修。东山县人民政府于1984年5月公布为首批文物保护单位,又于2015年5月按原貌维修。</p><p class="ql-block"> 明末著名思想家、教育家、书法家、民族英雄黄道周诞生于此。</p><p class="ql-block"> 黄道周(1585~1646)字幼玄、幼平、螭若、细遵等,号石斋,天启二年(1622)进士,位居隆武朝首辅,弘光元年(清顺治二年,1645)率师抗清,英败被俘,宁死不屈,于次年殉节于南京。后人给予他“一代完人”“学贯古今”“可世伟人”等高度评价。</p><p class="ql-block"> 黄道周生于斯长于斯,直到25岁迁居漳浦,他少而好学、立志高远、刻苦勤奋的青少年时代,永远珍藏在这里。</p> <p class="ql-block">  从古城东门--晨曦门出去,前海边观景。</p> <p class="ql-block">  出城门,首先见到一景--古榕奇观。</p><p class="ql-block"> 据专家鉴定:该榕树树龄约400年,与古城墙结伴经历了无数战火洗礼,顽强的生命力使之依旧枝繁叶茂。中央电视台《正大综艺》主持人有一问:铜山古城上有一棵数百年历史的古榕树,枝繁叶茂,其树底下为什么竖立十几根竹筒?答案:加快气根生长,支撑庞大树冠防止古城倾颓。</p> <p class="ql-block">  离开古榕奇观,来到景区观海栈道,供游人近距离感触海洋魅力,欣赏海蚀景观。</p> <p class="ql-block">  东山岛地质构造的一大奇观——地脉,如河流似巨龙,穿越海岛的地表与海底,向大陸沿海与台湾海峡乃至更远的地方延伸。</p><p class="ql-block"> 地脉的成因,可追溯到距今7000万年以来的燕山运动,岩浆不断喷发或入侵。当岩浆沿着地表的裂缝涌出并凝固时,便形成这样的地脉。</p><p class="ql-block"> 构成地脉的岩石为辉绿岩,其主要矿物质成分为辉石和基性斜长石,具辉绿结构,有橄榄辉绿岩、石英辉绿岩等数种,它是建筑装饰的极好材料。</p> <p class="ql-block">  虎崆滴玉</p><p class="ql-block"> 东门海滨,有一天然海蚀洞,崖石嶙峋,清幽绝俗,泉涓涓泛石缝中流出,甘如玉液。相传昔有虎踞洞中。故名“虎崆滴玉”。光绪间,诏邑翰林林壬题“灵液”于泉上。为东山内八景之一,是旅游避暑胜地。</p><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15px;">因此次涨潮时段,我们无法走下去观赏。</b></p> <p class="ql-block">  下图,虎崆滴玉的照片,来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  此处离彭湖湾98海里。</p> <p class="ql-block">  我们沿着了海边栈道,步行前行往出口处。</p> <p class="ql-block">  海浪滚滚,不断冲击着海岸的礁石,形成了许多形态各异的海蚀奇观。</p> <p class="ql-block">  抗战碉堡</p> <p class="ql-block">  海蚀崖壁</p><p class="ql-block"> 花岗岩物质构成主要为石英(硅砂)、长石(肉色)、云母(黑色),比较坚硬,在海崖时期遭受平行岩面方向的海浪侵蚀,形成垂直的切面。后期东山岛海岸不断上升,该岩面处于风化阶段,表面物质和空气中水、氧气发生化学反应,形成黄红色氧化物。</p> <p class="ql-block">  东漏沙滩地处铜山古城东侧,位于东山湾的东门澳中段。东漏即东流,闽南语中“漏”与“流”同音,因其处于内海与外海交界处,海域暗流为东山湾内最为汹涌而得名,海面下暗礁错落,不便船只停泊。据考证,这里就是东山陆桥的入海口。</p> <p class="ql-block">  我国台湾海峡南口有一片较大的浅滩,叫台湾浅滩,也叫海峡陆桥、东山陆桥。因为这片浅滩在福建省东山岛以东海域,所以从学术上叫东山陆桥。</p> <p class="ql-block">  东山县地处东海与南海交汇处,是全国第六、福建省第二大海岛县。全县海域面积1846平方公里,海岸线长181.47公里。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温和的亚热带气候赋予了东山县丰富的海洋资源和优美的滨海风光,素有“东海绿洲”的美称。</p> <p class="ql-block">  离开风动石景区,发车前往南门湾自由活动。</p> <p class="ql-block">  12点到达南门湾附近的春秋本味餐馆用中餐。</p> <p class="ql-block">  中餐后,发车前往苏峰山游览。</p> <p class="ql-block">  因山上风太大,匆忙打卡后,离开景区,发车前往南靖县。</p> <p class="ql-block">  16:30入住万佳温泉国际酒店,在酒店边上的简约食府用晚餐。</p> <p class="ql-block">  25日在酒店早餐后,发车前往南靖土楼游客中心,而后换乘景交车前往田螺坑游览。</p> <p class="ql-block">  而后再前往裕昌楼参观</p> <p class="ql-block">  最后到达塔下村,小桥流水人家用中餐。</p> <p class="ql-block">  午餐后,沿村中小溪顺流而下,打卡塔下村。</p> <p class="ql-block">  13:10到达村口309省道停车场,而后上我们的大巴前往云水谣。</p> <p class="ql-block">  入住凌波格云兰天酒店</p> <p class="ql-block">  在酒店稍作休息后,发车前往云水谣景区内的和贵楼,而后各自自由活动,自行返回酒店。</p><p class="ql-block"> 如想了解田螺坑景区和云水谣景区的详情,请点击链接<a href="https://www.meipian.cn/4dvzaovf" target="_blank" style="font-size:18px; background-color:rgb(255, 255, 255);">2022走进浙闽粤古镇古村落记实之十一</a></p> <p class="ql-block">  <b>25日</b>在酒店早餐后,驱车二个多小时,于10:35到达永福台品樱花园。</p><p class="ql-block"> 永福樱花品种主要有中国红、绯寒樱、云南樱、染井吉野樱、牡丹樱、福建山樱等,品种多达42个。花期大约在每年1月下旬到3月中旬,樱花节一个品种接着一个品种开。 第一波盛开的主要是红色的绯寒缨、中国红、雾色樱、八重樱、牡丹樱;第二波盛开的主要是粉色的云南樱和白色的染井吉野樱;第三波盛开的将是粉色的松月樱、关山樱、普贤象樱、御帝吉野樱等。</p> <p class="ql-block">  永福台品樱花茶园曾被《中国国家地理》盛赞为“中国绝美赏樱胜地”,这里的樱花种类繁多,比大理无量山的冬樱更绚丽,……。</p><p class="ql-block"> 在海拔755m的崇山峻岭之间,5万多亩茶叶衬托着10几万株樱花。</p> <p class="ql-block">  我们从二号口进入园内,下图中的芳菲台,是景区最佳观景处。</p> <p class="ql-block">  登上芳菲台,俯瞰全景,绵延起伏的绿色茶田,点缀着数万株红色和粉色等樱花树,茶园中间的S形小路,两侧樱花低垂。</p> <p class="ql-block">  视频:樱花园全景扫描</p> <p class="ql-block">  离开芳菲台,再步行前往另一高点--台品茶楼观景。</p> <p class="ql-block">  视频:步行在樱花小道上</p> <p class="ql-block">  11:40到达台品茶楼,但上二楼观景台,需另外付费的,我没有上去。</p> <p class="ql-block">  茶楼边上的景色</p> <p class="ql-block">  而后沿茶园里的小道,步行前往一号口。</p> <p class="ql-block">  12:15到达一号口。</p><p class="ql-block"> 下图中,远处的山上的建筑,就是台品茶楼。</p> <p class="ql-block">  早在福建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就把茶业作为精心培育的七大优势产业之一,调研足迹踏遍重点茶区。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在地方考察中多次深入茶乡,为茶业健康发展指明方向。</p> <p class="ql-block">  约13:30在一号口停车场发车,前往漳州雅思特酒店入住,而后自由活动。在酒店稍作休息后,我和部分旅友,前往酒店附近的餐厅用晚餐。</p> <p class="ql-block">  晚餐后,我们打的前往漳州古城打卡。</p><p class="ql-block"> 漳州古城自唐代以来即为州、郡、路、府之治所,现存老城区面积约0.86平方千米,仍较完整地保留着唐宋以来“枕三台、襟两河”的自然风貌和“以河为城、以桥为门”的筑城型制以及九街十三巷的街道格局。</p> <p class="ql-block">  因故,我们从北门进入,走马观花后,从南门离开,打的返回酒店。</p> <p class="ql-block">  古城内的夜景</p> <p class="ql-block">  <b>26日</b>在酒店早餐后,发车前往漳州站,乘坐D3136返回上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