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光掠影粤港澳(下篇)

勇远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引子:早春二月,我们开启了粤港澳之旅。粤港澳大湾区,不仅是中国经济最活跃的区域之一,更是文化交融、风光旖旎的旅行天堂。无论是摩登都市、历史遗迹,还是山海风光、饕餮美食,这里都能满足旅行者的多元期待。本篇按照时间先后顺序介绍了这次旅行的深圳、香港、澳门、珠海、广州五个城市的一些地方,虽然只是走马观花、浮光掠影,但收获满满,意犹未尽。其中最重要的是:实现了到我们自己的土地上走一走,看一看的愿望!</span></p> 第五站南粤明珠:广州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广州作为广东省的省会,是南粤大地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如同明珠般闪耀在岭南地区,在区域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发挥着引领和辐射作用。</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陈家祠堂,大门匾额又书“陈氏书院”,位于广州市中山七路,筹建于清光绪十四年(1888),十九年(1893)落成,是清末广东各地陈氏宗族共同捐资兴建的“合族祠”。占地面积15000平方米,主体建筑面积6400平方米,由大小十九座单体建筑组成,建筑间以青云巷相隔,长廊相连,庭院穿插,是广东现存规模最大、装饰华丽、保存完好的传统岭南祠堂式建筑。</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陈家祠堂被誉为“岭南建筑艺术明珠”,集岭南民间建筑装饰艺术之大成,在建筑构件上巧妙地运用木雕、砖雕、石雕、灰塑、陶塑、铜铁铸和彩绘等装饰艺术。题材广泛、造型生动、色彩丰富、技艺精湛,是一座民间装饰艺术的璀璨殿堂。</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59年辟为广东民间工艺馆,1994年更名为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承担保护和管理利用陈家祠的重任,同时收藏、研究、展出以广东地区为主兼及全国各地的历代民间工艺品。2017年被评为国家一级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陈家祠是清代广东地区陈氏宗族团结和实力的象征,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经济、文化和宗族制度状况,见证了广州城市的发展历程。</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潮州金漆木雕·神龛。</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潮阳石雕双面镂雕老鼠荔枝葡萄图梁。</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戏剧人物陶塑瓦脊</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清(1644-1911)</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长69cm 宽50cm 高90cm</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陈家祠聚贤堂瓦脊为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吴奇玉店所造。光绪三十四年(1908)遭台风毁坏,宣统三年(1911)文如璧店再造。1975年再次被台风吹毁,1981年由石湾建筑陶瓷厂根据1958年拍摄的照片重新仿造,瓦脊落款的店号“文如璧店造”和“石湾建筑陶瓷厂仿制”。这件陶塑瓦脊是1975年因台风损毁的瓦脊中残余下来较为完整的一段。</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虾蟹笼摆件。</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潮州石雕 花篮(垂花柱)。</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沙面岛。位于广州市荔湾区珠江白鹅潭北岸,曾为广州重要商埠,自1859年起沦为英法租界,直至解放后回归中国。岛上建筑整体上保留着19世纪英法租界的欧式设计风貌,有折衷主义、拱券廊式、新古典主义等风格。</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汇丰银行旧址是沙面建筑群中最宏伟的建筑之一,展现了西方古典建筑的经典风格。</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德国领事馆旧址。</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亚细亚火油公司旧址。</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瑞士住广州领事馆旧址。</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沙面堂。英国圣公会在沙面建立的教堂,建于1864年,具有独特的建筑风格和历史意义。</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苏联领事馆:即西红楼,建筑风格简洁大方,是沙面岛上的重要历史建筑之一。</p> <p class="ql-block">在沙面岛卖唱的老外。</p> <p class="ql-block">洛士利洋行旧址。</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3、广州塔又称小蛮腰,是广州市的地标性建筑,位于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阅江西路,处在广州城市新中轴线与珠江景观轴的交汇处。</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塔身主体高454米,天线桅杆高146米,总高度600米,是中国第一高塔,世界第二高自立式电视塔。</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塔身设计灵感来源于人体髋骨,造型类似一位有着修长而苗条身躯的女性,整体呈现“纤纤细腰”的造型。塔体以混凝土核心筒为轴心,外筒钢结构由上小下大的两个椭圆构成,其圆心相错,逆时针旋转135度,形成塔身中部的形体。</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塔上约7000多盏RGB色LED投射灯固定在钢结构外框筒内部,通过点、线、面相结合的手法,以及灯光色彩、运动、明暗变化等组合方式,展现电视塔的外轮廓和钢结构外框筒肌理效果。</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83层设有“空中邮局”,是目前世界上离地面最高的“空中邮局”,提供多项特色服务,如现场制作个人明信片纪念或邮寄等。</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小蛮腰拥有多个观光平台,曾获吉尼斯世界纪录“最高观景平台”称号的488米户外观景平台,游客可360度无障碍俯瞰羊城全貌。450米户外观景平台则让游客以实惠价格欣赏塔顶风光。</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4、越秀公园是广州市的综合性公园。</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21年12月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时下令把越秀山辟为公园,1926年12月越秀公园举行开放典礼。</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50年,党和政府组织对公园进行改造、开发和修缮,时任广州市市长朱光为公园新建门楼牌坊题词“越秀公园”。</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五羊石雕:建于1959年,是根据广州五仙传说利用现代雕塑理念创作而成,是广州的城徽与象征,承载着广州“五羊城”“穗城”名称的由来及深厚历史文化内涵。</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中山纪念碑:始建于1929年,由中国著名建筑大师吕彦直亲自设计督造,纪念碑基层为四面,有26个羊头石雕像,寓意广州乃五羊城,石碑正面镌刻着李济深先生采用隶书体撰写的《总理遗嘱》。</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镇海楼:又名“五层楼”,楼分五层,高28米,于明洪武十三年由永嘉侯朱亮祖所建,初名“望海楼”,后题名为“镇海楼”,有雄镇海疆之意。</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广州古城墙。城墙建于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被公认是广州三大明初地面古迹之一。该城墙是在红砂岩石的城基上,用特别厚大的青灰色城墙砖与灰沙砌筑而成的,现仅余越秀公园内1000多米的一段。它既是广州城垣北扩的历史遗物,还是广州革命英雄城市的历史见证。</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广州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座山,读懂一座城。越秀山 ,广州文脉和城市传统中轴线的起点,承载了千年羊城的人文历史,见证了广州城市的发展变迁,展现广州绚丽多彩的文化印记。</p> <p class="ql-block">5、广州中山纪念堂是一座具有重要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的建筑。外观设计融合西方拜占庭式穹顶和中国皇家殿宇元素,整体为八边形,采用重檐歇山报厦式屋顶结构,钢筋混凝土和花岗岩取代传统砖木结构,屋顶覆盖宝蓝色琉璃瓦,顶端装饰金色宝顶,飞檐错落有致,正门悬挂“天下为公”漆金大匾,庄重而富有视觉吸引力。</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孙中山去世后,1925年胡汉民提出在广州筹建中山纪念堂的计划,并呼吁民众募捐。1926年广州国民政府成立“建筑孙总理纪念堂委员会”,公开征求设计图案,吕彦直的设计方案获首奖,1928年中山纪念堂正式动工,1931年竣工。</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孙中山先生铜像位于纪念堂前方核心位置,1956年由雕塑家尹积昌等人设计,以孙中山在中山大学发表演说时的姿态为模型,高5.5米,重3.9吨,白色花岗岩基座上刻有《建国大纲》。</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中山纪念堂与越秀公园内的孙中山纪念碑、镇海楼形成南北历史轴线。</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6、北京路位于广州建城伊始所在地,历经2200多年城市中心地位未曾变迁,保存着南越王宫署遗址、南越国水闸遗址、药洲遗址、千年古道、万木草堂等十多个朝代的历史文化古迹,一直以来是繁华的商业旺地,发展至今成为文商旅融合发展的旅游景区。</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北京路清朝时由北至南依次称为承宣直街、双门底、雄镇直街和永清街。1920年,广州拆城墙开路,将北京路改名为“永汉路”。1936年,为纪念胡汉民,改名为“汉民路”。1945年,又复名永汉路。1966年,正式更名为北京路。</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千年古道遗址位于北京路步行街中段,长约44米,宽约3.8米,距地表深3米以上层层叠压了11层路面,分属民国、明代、宋元、南汉、唐代5个历史时期。</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大佛寺位于北京路步行街北侧,是广州的著名古刹,寺内供奉有巨型铜佛,建筑风格独特,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7、珠江夜游。珠江沿岸古迹与新城共羊城一色,历史底蕴与时尚都市并存。在见识过广州白天的蔚蓝与生机活力之后,不得不让人再次翻阅霓虹下藏匿着的独特味道。珠江夜游,能更大范围和快速省时地去品读入夜后的广州和温润如君子的珠江气息。</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8、太古仓位于广州市海珠区龙凤街道革新路124号,是集文化创意、展贸、观光旅游、休闲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城市客厅”。</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太古仓始建于1904年至1908年,由英国太古洋行修建,供太古轮船公司使用,曾是华南地区规模最大、设施最先进的现代化仓储码头之一。</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53年,广州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征用太古仓,太古仓码头收归国有,由广州港务局及广州港集团经营管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8px;">2003年,太古仓拉开开发转型序幕,2010年基本完成改造,成为全国首批工业遗产活化案例。 </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太古仓的功能分区为文化创意区、商业展示区、休闲娱乐区。</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建筑风格采用英式建筑风格,红砖外墙、拱形门窗、铁艺窗框等元素,搭配斑驳的码头轨道,充满历史沧桑感。</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春天来了,太古仓附近道路边上的树上的花已经开了,我们的旅行也到此就要结束了。</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结束语:蜻蜓点水般的粤港澳之旅结束了,从香港的繁华都市到澳门的葡式风情,再到广东的岭南文化,每一座城市都以其独特的魅力为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无论是维多利亚港的璀璨夜景、大三巴牌坊的历史沉淀,还是广州塔的现代气息,以及港珠澳大桥的雄伟壮观,都让人流连忘返。</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旅途虽短,但记忆长存,期待下一次与你重逢!</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谢谢您的浏览!</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本篇于2025年2月23至25日拍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