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汉语成语,是汉语的一种特殊的句式,大多源自古代经典著作或著名历史故事,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因其结构严整简洁,含义精辟深刻,对人的教育作用也十分明显。但有一些成语,尽管人们耳熟能详,经常挂在嘴上、写在文中,但真正做到却并不容易。</p> <p class="ql-block">任劳任怨,指做事不怕辛苦,不怕招人埋怨。最早出自于汉·桓宽《盐铁论·刺权》。这个成语人们理解起来很容易,在日常文章和口头语言当中经常使用。但真正做到的人并不是很多。我觉得,能做到“任劳”人不少见,而“任怨”的人就非常少。我们在社会生活当中,总能看到对待工作勤勤恳恳、竞竞业业,埋头苦干、默默奉献的人。人们对待这样的人,大多是充分肯定并给予褒扬的,也喜欢把“任劳任怨”的成语用在其身上。但“任劳”的人,未必“任怨”。我们自己也会经常表示要任劳任怨,但落脚点却主要放在努力工作上,很少考虑怎样不计较别人的误解,甚至非议。</p> <p class="ql-block">同甘共苦,意为共同享受欢乐和幸福,共同承担祸患与苦难。最早出自《战国策·燕策一》。很多人认为“同甘”相对容易,“共苦”难以做到。可我认为二者都不容易做到,有时“共苦”反倒容易一些,“同甘”可能非常难以收到。当大敌当前或者站在共同立场、奔着共同目标的时候,可以做到同仇敌忾共同承担危险,甚至可以奋不顾身、舍生赴死,比如战争状态下的战友之间;当生存压力巨大、生活极端困难的时候,可以全力以赴共同奋斗,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共同承担苦难,比如家人或朋友之间。但当危险解除、困苦成为过去的时候,很多人却做不到“同甘”,忘恩、忘本的大有人在。当共同的目标实现、荣华富贵尽享的时候,同样难以做到“同甘”,离心离德、同床异梦的人也不少见。</p> <p class="ql-block">大公无私,指办事公正,没有私心。此成语出自汉·马融《忠经·天地神明》:“忠者中也,至公无私。”大公无私,是人们普遍敬仰崇尚的优秀品德,对历代清官秉公执法、两袖清风的高尚德行也都世代颂扬。但真正做到大公无私的并不普遍,徇私枉法、以权谋私的大有人在。信誓旦旦表示要大公无私,而实际上损公肥私的人也不少见。有很多人对以权谋私现象恨之入骨,但其一旦大权在握也陷入贪腐泥潭不能自拔。</p> <p class="ql-block">举轻若重,指对待简单事情也抱着认真的态度,比喻办事严谨细致入微。举重若轻,意思是指举起沉重的东西像是在摆弄轻的东西,比喻能力强、能轻松地胜任繁重的工作或处理复杂的问题。出自清·赵翼《瓯北诗话·苏东坡诗》。举轻若重,是在举重若轻这个成语中经过反置演变而来。在现实当中能坚持做到举轻若重的并不容易,因此,才经常出现不该失误的失误了,不该发生的事故发生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