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今日二月二。</p><p class="ql-block">民间俗称“龙抬头”。</p><p class="ql-block">又称春耕节、农事节、春龙节,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p> <p class="ql-block">在我国,自古以来,“二月二,龙抬头”都是一个重要节日,人们在这一天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纳祥转运。</p> <p class="ql-block">农历二月初二,之所以称为龙抬头节,其实与古代天象有关。</p><p class="ql-block">古时,人们将黄道附近的星象划分为二十八组,表示日月星辰在天空中的位置,俗称“二十八宿”,以此作为天象观测的参照。</p><p class="ql-block">“二十八宿”按照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划分为四大组,产生“四象”:东方苍龙,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北方玄武。“二十八宿”中的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组成一个龙形星象,人们称它为东方苍龙,其中角宿代表龙角。</p> <p class="ql-block">每年的农历二月初二晚上,苍龙星宿开始从东方露头,角宿,代表龙角,开始从东方地平线上显现,大约一个钟头后,亢宿,即龙的咽喉,升至地平线以上,接近子夜时分,氐宿,即龙爪也出现了。这就是“龙抬头”的过程。</p> <p class="ql-block">相传在宋朝时,“二月二”为“花朝节”,这一天指定为百花生日。到元朝时称为“踏青节”,百姓在这一天出去踏青、郊游。</p> <p class="ql-block">北方地区常年干旱少雨,人们祈雨的心愿迫切。二月初二的龙抬头节对人们而言也就显得格外重要:依靠对龙的崇拜驱凶纳吉,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龙神赐福人间,人畜平安,五谷丰登。龙抬头那天属蛇的和属龙的洗衣服好,洗去一身的晦气。</p> <p class="ql-block">在二月初二,剪发剃头,用全新面貌迎接新年,以显尊贵吉利。</p><p class="ql-block">这一日,吃水饺叫吃“龙耳”,吃米饭叫吃“龙子”,吃面条叫吃“龙须”,都是祈福的意思。</p><p class="ql-block">龙抬头了,斗转星移,又是一个新的开始,又是一个新的面貌。</p><p class="ql-block">人人新面貌,处处新气象。新的一年开始了。</p> <p class="ql-block">(图片来源网络,侵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