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花时节又逢君

国辉笔谈

<p class="ql-block">公元770年冬,杜甫去世了。他病逝在一条船上,这条船正驶向他的家乡巩义。这一年,杜甫59岁。</p><p class="ql-block">就在这年暮春,杜甫在长沙街头遇到了老熟人李龟年。其实杜甫和李龟年算不得知交好友,两人不过只是年轻时相识而已。那时的李龟年风头正盛,他是王公贵族争相礼聘的音乐才子,杜甫是个低品级的小官,他能在现场聆听李龟年的音乐,估计他自己都觉得是种荣幸。</p><p class="ql-block">安史之乱后,杜甫一路逃亡,一路碰壁,成都——重庆——江陵——长沙,不停跋涉,不断挣扎,可最后他发现自己和家人就算混口饱饭吃都不容易。安史之乱已经平定好几年了,年老多病的杜甫想回家了,可问题是,要挣下回家的盘缠不容易啊!</p><p class="ql-block">自离开长安后,杜甫熟识的朋友少了许多。离开成都后,杜甫甚至都没再遇到过熟人。他本打算来长沙找朋友打点秋风,孰料这朋友几个月前就去世了。命运和杜甫开了个蹩脚的玩笑,朋友没见着,秋风自然没打到,可这番行程却几乎耗尽了杜甫的所有积蓄。</p><p class="ql-block">乱世之中诗不能当饭吃,我们钟爱的大诗人杜甫似乎没有太多挣钱的技能。在这僻远的江南之地,杜甫一家人每日的生计都很艰难。无奈之中,杜甫在长沙街头卖起了草药。卖草药虽换不来几个钱,可这几个小钱也很紧要啊,全家老小的衣食指着它,回家的盘缠也指着它。这天居然在长沙街头偶遇长安时的故人,杜甫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次偶遇是唐代一等一的诗人与一等一的音乐家的意外重逢,它注定会在文学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p><p class="ql-block">杜甫蹲在街边打盹,突然他听到街头有人在卖唱,这音、这乐,分明是宫廷御制的,长沙街头怎会有如此天籁呢?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杜甫拾起了草药,跌跌撞撞地朝听乐的人群凑过去。久违了的仙乐让杜甫兴奋不已,他心想,能重听此乐,今日就算草药没卖出去,也值了。</p><p class="ql-block">杜甫挤进围观的人群,定睛一看,唱歌那人有几分眼熟。杜甫揉了揉眼,又仔细看了看,是李乐师,对,就是李龟年。他可是开元天宝年间最杰出的宫廷乐师啊,杜甫又怎会认不出他呢?待一曲唱罢,杜甫径直冲李龟年喊道,“李乐师,别来无恙?”李龟年一怔,他万万没想到在这江南之地,还有人认识他。李龟年打量着杜甫,很遗憾,他没认出眼前的这位老者是谁。看到李龟年愣住了,杜甫赶紧上前解释,“李乐师,是我,杜甫杜子美啊!”李龟年霎时反应过来了,“子美兄,幸会!幸会!”</p><p class="ql-block">就算两人不是挚友,能在这江南之地遇上,这就是天大的缘分。就冲这份缘,杜甫和李龟年顿时变得亲热起来。诗人与音乐家相会少不了唱和,杜甫主动为李龟年写了一首诗《江南逢李龟年》。诗曰:</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p><p class="ql-block">李龟年为这首诗谱了曲,还为杜甫弹唱了一回,那曲千回百转,李龟年的唱腔如泣如诉。李龟年和杜甫都不会想到,这首《江南逢李龟年》会成为杜甫七绝的压卷之作,这首诗也可能是杜甫一生中的最后一首诗。</p><p class="ql-block">翻开今天的唐诗选本,几乎每个选本都会收录《江南逢李龟年》这首诗,这足可见后人对这首诗的珍爱。这首诗虽好,可写这首诗时杜甫与李龟年的心境都是凄凉的,诗里的“落花时节”四字足为明证。</p><p class="ql-block">杨花落尽子规啼,长沙已入暮春,天气渐热,草长莺飞的春天就要结束了。因疲于生计,杜甫顾不上惜春伤春。他时刻想着,夏天快点来吧,天热了,就可以多采点草药了,入冬前一定要凑够回家的盘缠啊!</p><p class="ql-block">落花时节逢龟年,这是个偶然,是意外之喜。杜甫所言的落花时节,历来为后人津津乐道。这“落花时节”于杜甫,绝不止是春天快结束了吧!看着李龟年那满是皱纹的脸,再看看自己手中杵着的杖,杜甫一阵心酸,时间过得真快啊,人生的光景竟然已是落花时节了。</p><p class="ql-block">遥想当年,李龟年可是久负盛名的音乐才子,李白为杨贵妃写的三首《清平调》就是李龟年谱的曲,那时他还是岐王和崔涤府中的常客。音乐家从来都是受欢迎的,李龟年曾用他作曲的酬金在东都置办下了一座府第,这府第的奢华堪比公侯住所。这样一个能人,这样一个富人,现在竟沦落到了上长沙街头卖唱,世上还有比这更荒唐的事吗?想到这,杜甫也不禁感慨起了自己的人生,他年少成名,自幼就能随权贵名流出入岐王和崔涤府第,他的诗作早已在大唐传播开来,可现在又怎样呢,还不是落寞到了卖草药为生的境地。青春不再,老迈多病,杜甫已隐隐觉得自己的大限快到了,就因为没有盘缠,想落叶归根都成了他的奢望。</p><p class="ql-block">好汉不提当年勇,当年又有谁不勇呢?可人总爱回忆往昔,特别爱回忆往昔的辉煌。李杜重逢,就李龟年而言,就杜甫而言,此刻他俩除了在回忆中找些安慰,还能说些什么高兴的事呢?一人如乞丐,一人似盲流,两人当下的处境相比昔年的风光,何异落花入地。</p><p class="ql-block">两颗白头碰到了一起,杜甫和李龟年都在憧憬何时能重返长安。两杯浊酒落肚,他俩又忍不住说起了在长安初相会时的盛况。那时两人多年轻啊,又是何等意气风发啊!可现在呢?两人都成了衰翁。都是这该死的安史之乱害的,开元天宝盛世不在了,开元天宝年间的繁华早雨打风吹去了。这落花时节又何尝不是大唐的落花时节呢?</p><p class="ql-block">真的不能再等了,这年秋天,杜甫终于攒下了一点盘缠。走水路回家或许会更快一点,也更省钱一些,他雇了一艘廉价的船,日夜不停地往中原驶去。还有十几天就能回到家乡了,只可惜杜甫的身体实在撑不下去了,他最终还是没能活着回到他的家乡。幸运的是,李龟年熬过了最艰难的时刻,几年后他重返长安,又延续起了他的音乐事业。</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2025年3月1日于丰台樊家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