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调理那些事

梨花如玉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2024年的冬季,窗外的天空总是雾蒙蒙的,偶尔放晴,照进屋内的阳光也是弱弱的。室内的温度不比往年,小区业主群里,总有人说家里的暖气不热,物业人员也是忙前忙后地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我是一个怕冷的人,特别喜欢艳阳高照的夏天,一到冬季总感到四肢冰凉,总有一种怎么捂也捂不热的感觉,按照中医说法,那就是气血不足。为此,刚一入冬,我就去离家最近的社区医院看中医,陆续抓了几十副中药回来,每天亲自熬制,认真喝汤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这天下午,我正在厨房熬中药,熏着药香味,哼着小曲,自娱自乐时,客厅传来先生的声音,他在大声问我,说:“你今年为什么不去附近的三甲医院看中医了?为什么要在社区医院抓中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说起来,这个问题我还真没有认真思考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我将炉火关到最小,走到客厅,想着他这么问,恐怕是满屋药味太浓,他不太习惯了。在过去的很多年里,我每年都会喝一段时间中药调理身体,看的都是三甲医院的老中医,开的都是中药配方颗粒,拿回来开水一冲,就可以喝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中药配方颗粒和熬制汤药,就效果上来说,两者是没有差别的,它们只是剂型不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中药配方颗粒,是按照传统中药汤剂的煎煮要求,以药材的提取物加适量赋形剂,或部分药材细粉,制成干燥颗粒状或块状的内服药剂。它省去煎煮的程序,方便携带和服用,但价格较高,适合没有时间和不想熬药的人群。</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熬制中药,是以传统中药饮片为原料,按中医处方调剂混合后,按要求加水煎煮,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作为中医临床用药的主要剂型,熬制中药经济实惠,虽然煎煮不方便,熬制起来,满屋子药味,但仍然得到大多数人的喜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我现在为什么愿意在这个社区医院抓中药?这个问题刚提出来,心中便浮现出一个身影,一张笑脸。那身影是社区医院负责人齐主任的,那笑脸是社区医院刘医生的,他们在我患病需要帮助时,给了我暖阳般的关心和照顾。</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我认识刘医生是在2016年的夏天,那个时候,我刚退休定居乌鲁木齐,不幸生了重病,与死神擦肩而过,因为病情特殊,我需要定期在三甲医院住院治疗,同时,还需在社区医院做后续的观察和治疗。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拖着病弱的身体往返在社区医院和家之间,验血打针,心情极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有一天,我去社区医院抽血化验,遇到了刘医生,她瘦瘦高高的,性子恬静,她看到我满脸愁容,心绪不宁,就陪着我等待结果。她在与我的交谈中,用医生独特的心理方法来开导我,并用她自己的亲身经历来开解我,让我明白了,健康的心态在疾病康复中有多重要。从那以后,我有了一个社区的医生朋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随后几年,我逐渐康复,加上三年疫情,我也很久没有去社区医院就诊。这次在三甲医院复查,发现肺部有炎症,还有小结节,那里的医生建议我用头孢抗炎和做雾化治疗,我就又来了社区医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走进熟悉的社区医院,这里弥漫着一股淡淡的消毒水味道,这味道对我来说既陌生又熟悉。我发现原本就不大的社区医院,一半正常就诊,另一半被蓝色的隔板遮挡着,似乎在进行装修。坐诊的是一个我不认识的40多岁的男医生,他穿着白大褂,看起来很干练的样子。他了解了我的情况后,给我开了抗炎和雾化的处方,同时建议我配合中医治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我在后续的看诊治疗中,与他闲聊了几句,得知他姓齐,是社区医院新来的负责人,并且与我是同乡。所谓“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瞬间,这让我感到格外亲切,我仿佛在这个小小的社区医院又找到了乡情的慰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等到抗炎和雾化治疗结束后,我听从齐主任的建议,开启了将近三个月的中医调理之旅。这一过程就像是在经历一场身心的洗礼,我每一次去社区医院号脉调整方子的时候,齐主任都不只是个医生,更像是我的一位良师益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那个时候,我一边喝中药,一边常常胡思乱想,身体稍有不适,就会草木皆兵。而他总是耐心地对我进行心理疏导,仿佛能透过脉象看到我内心的波澜,他用温和的话语抚平了我的焦虑。慢慢地,我们也从最初那层普通的老乡医生与患者的关系,逐渐成为了可信任的朋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在这期间,我感受到的不仅是中医那神奇的调理效果,更有一种来自心底的信任与温暖在悄然生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滴滴答”,闹钟响了,我的中药熬好了。今晚又将是一个温暖的好眠之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span></p> 感谢美友来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