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哪吒闹海》

朱自强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我与《哪吒闹海》</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那个被岁月轻柔抚摸的上世纪六十年代,天空似乎总比现在更加辽阔,云朵悠然自得地游走于蔚蓝之间。那时的我,不过是一个对世界充满好奇与幻想的懵懂少年,心中藏着无数未竟的梦。在那个物资匮乏却精神富足的时代,一本不起眼的小人书,便足以开启一扇通往奇幻世界的大门。</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那是一个偶然的午后,阳光透过老槐树的缝隙,斑驳地洒在斑驳的书页上,《哪吒闹海》的故事跃然眼前,如同一道璀璨的闪电,照亮了我童年的夜空。哪吒,那个脚踏风火轮、手持乾坤圈的小英雄,以不屈不挠的勇气和智慧,挑战权威,斗智斗勇,他的形象在我心中种下了无畏与正义的种子。每一幅画面,每一行文字,都如同甘露,滋润着我幼小的心田,让我对英雄有了最初的向往与崇拜。</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转眼间,我已从那个懵懂孩童成长为两鬓斑白的老者。2025年的春节,冬日的寒风挡不住时代的热潮,电影《哪吒2》以破竹之势,刷新了票房纪录,不仅震撼了年轻一代的心灵,也让我这位老者心生涟漪,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牵引,重拾起那段尘封的记忆。我领着孙子踏入现代化的电影院,灯光柔和,氛围温馨,我仿佛穿越了时空,回到了那个依偎在祖母膝下,借着微弱灯光翻阅小人书的夜晚。电影开场的那一刻,我的心也随之跃动,屏幕上的哪吒,已不再是记忆中的模样,却依旧保留着那份不屈与纯真。</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影片中,哪吒面对新的挑战,依旧勇往直前,那份对自由的渴望、对正义的坚持,跨越了半个世纪,依旧触动人心。我不禁浮想联翩,回忆起自己一生的风雨兼程,那些曾经看似不可逾越的困难,不也正如哪吒所面对的重重阻碍吗?而每一次挑战,都是成长的契机,每一次坚持,都是灵魂的淬炼。影院的IMAX巨幕上,哪吒的形象更加立体丰满,特效也更加震撼。但当看到哪吒为救陈塘关百姓,毅然决然与龙王决战时,我仿佛又回到了那个捧着小人书的夏天。身边的孙子看得目不转睛,就像当年的我一样。散场后,孙子拉着我的手问:"爷爷,你小时候也喜欢哪吒吗?"我摸摸他的头,笑着说:"喜欢,喜欢得不得了。"夜幕下,街边的灯笼将我们的影子拉得很长,就像一条蜿蜒的红绫,连接着过去与现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六十年过去了,哪吒的故事依然在传唱。从黑白的小人书到3D巨幕,从简陋的露天影院到现代化的影城,哪吒始终是那个不畏强权、勇于抗争的少年。而我也从那个痴迷小人书的少年,变成了白发苍苍的老人。唯一不变的,是对那个脚踏风火轮、手持火尖枪的少年英雄的敬仰与热爱。回家的路上,孙子还在兴奋地讲述着电影里的情节。我望着夜空,仿佛看见哪吒踏着风火轮从云端掠过,他的身影与六十年前小人书上的画像重叠在一起,永远年轻,永远充满力量。在这个科技飞速发展的新时代,老去的只是容颜,不老的是对美好故事的感动与向往。《哪吒2》不仅是一部电影的成功,更是对过去与未来的一次深情对话,让我深刻体会到,真正的英雄,永远活在我们心中,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勇往直前,无畏前行。</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