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他是一个校医,是顶父亲的职走进这个校园的。据说之前属于农村的赤脚医生,学会了一般的医疗技术,还有一项正规医院没有过的医术,专门治疗疑难杂症其中一项,那就是治疗淋巴瘤,很多患者在县市医院没有治好的在他那妙手回春,名气也跟着出来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他的父亲是一个优秀的国语教师,在老家还略有名气。父亲也就是他一个儿子,但是还有三个姐姐。他属于传宗接代的,父亲还寄希望于他光宗耀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他接连生育了四个孩子,但是没有一个带把的。每次老婆的肚子大了,总是在心底祷告,生个带把的出来,可是一次又一次事与愿违。</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四个女儿也是经得起艰苦锻炼。冬天,早晨已经是白茫茫一片霜,他那快十二岁的大女儿脚上的鞋露出了大脚趾 ,脚背是黑魆魆的一层嫩皮,中间有好几条裂缝,那是冻的,鼻子上总是挂着鼻涕,是黄色透着绿白,沿着鼻下那条槽接近嘴唇。三个妹妹脚上也见不到袜子,鼻子上挂满了鼻涕。大女儿在学校旁边的村小读书,每天是拖着一双鞋帮快要穿的布鞋,另外三个孩子一个个也是如同楼梯一样,就在一套房子里,外面那一间是药房兼医务室。到了晚上,就将医务室里两张木沙发上搁一块竹架板做床。他带两个小的孩子睡床上,大女儿带妹妹睡木沙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开始宣传“只生一个好”了。他属于结扎对象。不接扎就得开除公职,他认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但是,他属于“蛇有蛇路龟有龟路”那一类。做绝育手术的医生给他做了“假手术”,输精管没有完全堵死,依旧可以生儿育女。不过,他没有让老婆继续怀孕,而是将眼睛选择了一个在校读书的老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这个老乡平常是时不时来他这里,或者帮着照料孩子,或者帮着打扫医务室的卫生,总之显得很亲戚的那样。当然,他有个时候改善伙食的时候总是叫她来,哪怕是买了猪肉买了鱼什么的,因为比学生食堂的菜蔬要好的多。一来二去的交往就发展了。到了第三学期已经属于家人那样,孩子叫她姑姑而不是统一的那种“阿姨”的叫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这个“姑姑”在那个班上不是出类拔萃的,无论是成绩或者是长相,无论是与同学们的情感交流或者是班务活动都不属于前几位的名次;她的同学们也就是性别一样的同学也不怎么看重她,她的自由时间多半是在医务室度过的,所以就冷落了同学们同学们也随即冷落了她,她属于另类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校医的老婆很少来学校,她根本就不知道自己的丈夫实际上除了带着几个孩子外根本就对她无所谓了。校医住的地方实际就是传达室。进学校首先进入传达室,然后就是一个很大的操场,操场有两个篮球场和一条四百米的跑道,然后才是教室和教工宿舍。而传达室也是一个消息传播源,因为所有的人出出进进都得经过传达室,医务室也是一个消息发布的地方,因为这个校医不喜欢沉默寡言,来涂药来看病来拿报纸也是牵连不断的;校医与学生的关系也就明朗了,用不着遮遮掩掩,不知内情的以为这个学生是校医的副手,或者以为是他的妻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终于,这个医师被学校开除了,原因就是超计划生育。打发他回家的时候学校派了办公室主任使用学校的嘎斯车送他,他先天将孩子送回了老家,第二天才搬运学校的家具。车子到了他家,卸完行李家具后,他对那个办公室主任说道,假若要落实政策收回他返回学校希望办公室主任来接他。当然,校医的愿望根本无法实现,他把那几个孩子拉扯大了后,他也老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其实,这个现象并不止他一个人,想生个男孩的大有人在。一个正科级的一把手因为想生第二胎,选择宁可不当这个领导干部也要生育第二胎。他与他的上司顶了起来。上司只好将他从第二梯队拉下来,因为不容许一个破坏基本国策的部下得到重用。但是不知道什么时候这个一把手冒出来一个外甥带在身边读书,这个孩子叫他“舅舅”,当然叫他老婆为“舅妈”。只晓得若干年后这个叫法换了,改叫一把手为“爸爸”,叫他老婆也就是“妈妈”了。这个不是第一例,那些以侄儿外甥名义的若干年也顺理成章变成了儿子。尽管是“国策”,但是对付国策的办法多多,这个地方的人们是富有创造力的,而且后来被称之为“能人”。</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