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收藏的古丝路硬币(上)

冬日暖阳

<p class="ql-block"><b>  我从小就喜爱集邮(当时邮票是最便宜的收藏品,一枚几分钱),总爱去集邮市场。改革开放以后,人们已不愁温饱,有了点余钱,古玩市场开始兴起。90年代初开始,在偏僻的银川市,集邮市场开始出现中国古钱币,后来又陆续有中外钱币书籍出售,我于是开始收藏中国古钱,从最便宜的北宋,清钱开始,一边对照书籍,一边收藏,利用一切外出机会,到过兰州,西安,乌鲁木齐的邮币卡市场;上海卢工;南京夫子庙,朝天宫;广州纵原;北京马甸,德胜门,琉璃厂,报国寺,潘家园;天津沈阳路的邮币卡市场.2006年后学会在电脑上的各钱币网站购买和与网友交换,电脑上钱币图可以放大,可以足不出户收集到各种钱币,方便了许多。由此我的收藏范围由中国古钱到外国钱币,再后来开始专题收藏,例如世界铁路钱币收藏(因为我家是四代铁路人),丝路古钱收藏,到现在已有30多年收藏经验。中外硬币收藏颇丰,虽然作为工薪阶层,经济能力所限,只能涉及普通钱币,但从收藏中也学到不少历史,地理、社会知识,丰富了阅历,也给退休后的生活增加了调料。我还喜欢旅游,旅途中若方便的话,也注意收集钱币,曾在越南,新加坡,美国,俄罗斯,土耳其都收集到当地钱币。</b></p><p class="ql-block"><b> 现在该是整理的时候了,把这些收集的钱币写成文章,要参考很多资料,也是再学习的过程。动动脑和手,也是防止老年痴呆的好方法。</b></p><p class="ql-block"><b>‍ 下面是我收集到的古丝路硬币</b></p> <p class="ql-block"><b>陆上丝绸之路,是从我国新疆,到中亚、西亚、南亚、欧洲的一条有悠久历史的贸易之路,也是东西方文化的传播之路。在这条道路上各地考古发现都有中国丝绸等织物出现,更多的是有各国的钱币出土,钱币是中西贸易的中介之物。</b></p> <p class="ql-block"><b>一.古希腊币</b></p><p class="ql-block"><b>古希腊(公元前6--前1世纪)。</b></p><p class="ql-block"><b>古希腊不是一个国家,而是许多城帮的组合,位于地中海东北部,除了现在的希腊半岛外,还包括爱琴海、马其顿、色雷斯、意大利半岛和小亚细亚等地。公元前5~6世纪,特别是波希战争以后,古希腊地区的经济生活高度繁荣、科技高度发达,产生了光辉灿烂的希腊文化,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是西方文明最重要和直接的渊源。</b></p> <p class="ql-block"><b>  公元前6-7世纪,西方出现了金属钱币,这一时期相当我国的春秋战国时代,我国也开始出现金属钱币-布币,刀币,铜贝币等。但西方是打制币,东方是金属铸币,这不同的两种钱币体系一直保留2千多年,直到纸币和机器制币出现。</b></p><p class="ql-block"><b>‍ 最早的希腊古币并非出现在今日希腊本土,而是出现在小亚细亚吕底亚王国,准确的时间很难确定,但一般认为出现于公元前671~公元前546年。</b></p><p class="ql-block"><b> 古希腊狮头小银币,公元前6世纪发行于古希腊爱奥尼亚(今土耳其西南海岸地区)。</b></p><p class="ql-block"><b>该币重1.1克,大约相当于1.5奥波,当时可换1公斤麦子。古希腊金、银币单位为德拉马克和奥波。1德拉马克约4.3克,1奥波约为0.72克。1德拉马克合6奥波。铜币单位为查柯,1查柯约重2.1克,1奥波合8查柯。</b></p><p class="ql-block"><b>(德拉马克,这个钱币单位一直被后来的西方钱币界沿用了两千多年,又简称马克,直到近现代德国,希腊,西班牙等国还在用。2002年被欧元代替)</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古希腊1德拉马克银币,亚历山大大帝币。公元前333-前300年左右发行于马其顿地区。面为大力神赫拉克勒斯头像,背为主神宙斯坐像,一手持鹰,一手持树杖。币重4.18克,直径16.3毫米,厚3.4毫米,右边为希腊文王名亚历山大(字母不全)参看李铁生著【古希腊币】2013年板150页.</b></p><p class="ql-block"><b>这一时期古希腊艺术已很高超,从钱币上的雕像也可反映</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古希腊前4世纪色萨利地区(今希腊东北部)打制铜币。</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古希腊美杜莎铜币,公元前3-4世纪马其顿地区发行。古希腊币中很多神怪形象,美杜莎是其中之一,她为蛇发女怪,刻于钱币上是寻求她保护。币面为刻有美杜莎头像的盾牌,背面是头盔。币重2.2克,即1查柯。经13毫米</b></p> <p class="ql-block"><b>古希腊色萨莉同盟(在希腊本土中部)打制铜币,公元前2世纪。币重7.8克(4查柯)。</b></p><p class="ql-block"><b>币面为头像,背面为雅典娜持矛及盾前行,左右文字为地名。参看同上书54页</b></p> <p class="ql-block"><b>古希腊铜币 7.22克,20毫米。</b></p> <p class="ql-block"><b>古希腊以佛所城小铜币,3.76克,15毫米,公元前3世纪,蜜蜂和牡鹿是该城标记。以弗所是现土耳其西岸著名古城。</b></p> <p class="ql-block"><b>二.古罗马币</b></p><p class="ql-block"><b>罗马帝国(公元前27年-公元1453年。公元395年后分为东西两部分。西罗马帝国:公元395年-公元476年;东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公元395年-公元1453年),是以地中海为中心,跨越欧、亚、非三大洲的大帝国。中国史书称为大秦、拂菻。</b></p> <p class="ql-block"><b>公元2世纪安敦尼王朝时期(公元96年-公元192年),罗马帝国达到极盛,经济空前繁荣。皇帝图拉真在位时(公元98年-公元117年),帝国疆域达到最大:西起西班牙、高卢与不列颠,东到幼发拉底河上游,南至非洲北部,北达莱茵河与多瑙河一带,地中海成为帝国的内海。全盛时期控制了大约5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是世界古代史上国土面积最大的君主制国家之一。古罗马继承了古希腊的文化并有发展,它的建筑遗迹不仅在罗马保留,在地中海沿岸很多国家都有保留。2018年我们到土耳其还看到很多公元2世纪古罗马留下的高大雄伟的石质建筑--神庙,斗兽场,像中国长城一样的供水渠的遗迹。</b></p><p class="ql-block"><b>476年日耳曼人奥多亚克废黜西罗马皇帝,西罗马帝国灭亡</b></p><p class="ql-block"><b>1453年奥斯曼彻底灭亡东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b></p><p class="ql-block"><b>在罗马帝国时代之前还有罗马王政时代(公元前753-前510年)和共和时代(前510-前27年),这里不涉及。</b></p><p class="ql-block"><b>罗马币起源于公元前3世纪,比古希腊币晚300余年。币面文字为拉丁文。银币单位是狄纳里(第纳尔),1狄纳里约重3.4-4.5克,公元211年后有安敦尼,1安敦尼合2狄纳里。铜币单位为阿斯,1狄纳里合16阿斯。金币单位奥雷等</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i><u>古罗马铜币。3.96克,20毫米。 公元117-138年发行,正面为罗马皇帝哈德良,背面是雅典娜站像。</u></i></b></p><p class="ql-block"><b>普布利乌斯·埃利乌斯·哈德良,罗马帝国安敦尼王朝的第三位皇帝,五贤帝之一,117年-138年在位。在位期间,停止东方战争,与帕提亚国王缔结和约,改革官僚制度和法律。又在不列颠岛北部建造了横贯东西的“哈德良长城”,以御防“蛮族”的入侵。据说这长城现在还在。</b></p> <p class="ql-block"><b>古罗马皇后塞维亚银币,公元248年,3.93克(1第纳尔)</b></p><p class="ql-block"><b>正面为塞维亚(菲利普一世之妻)头像,背面和谐女神坐像,手持祭盘和丰饶角</b></p> <p class="ql-block"><b>两枚古罗马小铜币,为公元4世纪纪念迁都君士坦丁堡发行的一对纪念币。正面为君士坦丁堡 守护神头像,上图图背面为母狼育婴图(为罗马城标志),下图背面为胜利女神维多利亚站像。重1.55克和1.33克,直经都为15毫米。</b></p> <p class="ql-block"><b>古罗马君士坦提乌斯二世小铜币,公元337-361年 2.36克 17毫米,币面为王像,背面为刺杀敌人图像</b></p> <p class="ql-block"><b>古罗马君士坦提乌斯二世军旗小铜币, 337-361年,正面为皇帝头像 ,背面为两个士兵,中间军旗。1.27克,13毫米 。</b></p> <p class="ql-block"><b>古罗马皇帝君士坦斯小铜币,公元337-340年,正面皇帝头像,背面胜利女神。2.18克,18毫米</b></p><p class="ql-block"><b>君士坦丁一世,罗马帝国皇帝(306年—337年在位)</b></p><p class="ql-block"><b>君士坦丁是罗马转换到基督教的第一个皇帝,被尊称为君士坦丁大帝</b></p><p class="ql-block"><b>公元323年,君士坦丁击败了所有的挑战者,重新统一了罗马,</b></p><p class="ql-block"><b>从君士坦丁大帝开始,罗马从元首制正式改为了东方的君主制,罗马也正式变成了帝国。</b></p><p class="ql-block"><b>公元330年,君士坦丁大帝将帝国首都迁到了东部的拜占庭(现在的伊斯坦布尔)</b></p> <p class="ql-block"><b>三.拜占庭币(东罗马币)</b></p><p class="ql-block"><b>拜占庭帝国,公元395--1453年,是延续千年的古国。</b></p><p class="ql-block"><b>公元395年庞大的罗马帝国饱受各路蛮族侵扰,为便于管辖而将帝国一分为二,东部帝国即以君士坦丁堡为首府,东罗马帝国又称为拜占庭帝国。</b></p><p class="ql-block"><b>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亡于日耳曼人入侵,拜占庭遂成为唯一的罗马人帝国。</b></p><p class="ql-block"><b>拜占廷首都君士坦丁堡处于欧洲、亚洲、非洲的交汇点,自古以来就是世界各地商船汇集的地方,也是丝绸之路的终点。</b></p><p class="ql-block"><b>拜占廷文崇希腊,法循罗马,基督一统,东西融合。</b></p> <p class="ql-block"><b>拜占廷钱币上希腊字母和拉丁字母混用,宗教内容增多。</b></p><p class="ql-block"><b>‍拜占庭帝国6世纪查士丁二世1/2富利(20文)铜币(565-578年)4.7克 。 </b></p><p class="ql-block"><b>正面为帝与后索菲亚站像。背面为面值K(20文)。 此时富利铜币面值由罗马计数法改为希腊字母计数法。参看李铁生著【拜占庭币】2004年10月版76页。</b></p><p class="ql-block"><b>拜占庭铜币单位是富利和纽姆斯,1富利合40纽姆斯。</b></p> <p class="ql-block"><b>拜占庭铜币。2.76克,18-22毫米</b></p> <p class="ql-block"><b>拜占庭帝国 利奥六世富利大铜币(886-912年)5.1克 ,24毫米。 </b></p><p class="ql-block"><b>正面为利奥六世正面像,背面为帝王姓名、颂词。参看李铁生著【拜占庭币】2004年10月版123页。</b></p> <p class="ql-block"><b>拜占庭帝国蝶形币。伊萨克二世·安德鲁斯,1185-1195年。正面为皇帝站像。背面为耶稣像。参看李铁生著【拜占庭币】2004年10月版163页。</b></p> <p class="ql-block"><b>四.古波斯币</b></p><p class="ql-block"><b>古代波斯(今天的伊朗),是古代文明和丝绸之路的重要部分,长期扼守丝绸之路要道,与我国早有交往。从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7世纪的1200余年间。波斯人以伊朗高原为基地,先后建立了3个横跨欧,亚,非3大洲的王朝,即:阿契美尼德王朝、帕提亚王朝、萨珊王朝。</b></p><p class="ql-block"><b>阿契美尼德王朝(前558年-前330年,相当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历经220年,被称为波斯第一帝国。公元前559年居鲁士大帝统一古波斯部落而建立。当时很强大,留下帕萨尔加德和波斯波利斯等古城,现在为世界遗产。亡于亚历山大希腊帝国。</b></p><p class="ql-block"><b>帕提亚王朝(又称安息帝国 或 阿萨息斯王朝)(前247年-公元226年,相当我国秦,汉时期)。历经471年。亡于萨珊王朝。</b></p> <p class="ql-block"><b>1.阿契美尼德王朝币</b></p><p class="ql-block"><b>模仿吕底亚币,发行金币和银币,金币大流克,主要用于陆军军饷,银币西格罗斯,重5.3-5.5克用于海军军饷。</b></p><p class="ql-block"><b>‍阿契美尼德王朝西格罗斯银币,5.55克,14毫米,厚3.85毫米。正面国王持矛持弓半跪像,背面为印记。公元前5世纪流通于地中海周边地区。参看李铁生著【古波斯币】2006年版24页。</b></p> <p class="ql-block"><b>2.帕提亚王朝币</b></p><p class="ql-block"><b>采用希腊币制,主要是银币,少量铜币。银币单位:德拉马克,奥波。1德拉马克约重4克,1德拉马克等于6奥波;铜币单位:查柯,1查柯约重2克。</b></p><p class="ql-block"><b>币文为希腊文,后期为变体希腊文,难以辨认。</b></p><p class="ql-block"><b>‍弗拉特斯四世银币,公元前37-前2年在位。据说他通过杀害其父及30名兄弟姻亲得以继位。任内暴乱不断,他也几上几下。该币3.4克,19毫米。面为国王头像,头前有月,头后有女神加冕。背为牧人持弓坐像,身后有鹰,下方是铭文。参看李铁生著【古波斯币】2006年版89页。</b></p> <p class="ql-block"><b>安息的附属国波西斯银币,1.38克,13毫米。参看前书147页,面为国王头像,背面文字为阿拉米文。</b></p> <p class="ql-block"><b>3.萨珊王朝(公元224-651年)</b></p><p class="ql-block"><b>萨珊王朝(公元224-651年,相当我国魏,晋,南北朝,隋及唐早期),历经427年。亡于阿拉伯帝国。</b></p><p class="ql-block"><b>地理位置包括今伊朗、阿富汗、伊拉克、叙利亚、高加索地区、土耳其部分、中亚西南部、阿拉伯半岛海岸部分地区、波斯湾地区及巴基斯坦及印度一部分。</b></p> <p class="ql-block"><b>此时期古波斯文化发展至巅峰状态。</b></p><p class="ql-block"><b>萨珊王朝是一个有4个世纪历史的波斯古国,相当于我国的魏晋南北朝和初唐时期。这个古国的文化不但透过丝绸之路深深影响我国,同时在外交、经济及文化上一直和我国保持着良好的关系,当萨珊王朝被白衣大食灭亡后,他们的子孙有一支沿着丝绸之路逃到我国,并受到当时唐高宗的册封为波斯王、武卫将军。在我国许多地方如西安、洛阳,特别是新疆出土了大量萨珊钱币,这足以证明萨珊王朝和我国贸易的频繁。</b></p><p class="ql-block"><b>波斯在阿契美尼德王朝创建了波斯文化,因希腊亚历山大大帝东侵而中断,帕提亚王朝是希腊文化,萨珊王朝又重新燃起波斯文化的辉煌,又称波斯第二帝国。</b></p><p class="ql-block"><b>萨珊王朝文字为巴列维文,信仰妖教,即拜火教。币制沿用安息留下的希腊币系</b></p><p class="ql-block"><b>萨珊王朝钱币以银币为主,金币主要是用于宫廷赏赐,铜币作为辅币性质,两者都非常稀少。</b></p> <p class="ql-block"><b>库思老一世(公元531-579年)1德拉马克银币。4.06克,27-30毫米。面为国王戴冠头像,他的胡须、发髻和服饰都是伊朗式的,尤其是王冠,富丽繁缛,头像周围圈外是火焰,新月,圈内币文为“愿库思老繁荣昌盛”,背中间是国教祆(xian)教的祭火坛,两边是两个持杖祭司,左边文字为纪年,右边文字为造币地。参看李铁生著【古波斯币】2006年版,266页。</b></p> <p class="ql-block"><b>库思老二世(公元591-628年)1德拉马克银币,4.03克,27-30毫米。为库思老一世之孙。面为国王戴冠头像,像两边币文为“愿库思老繁荣昌盛”,圆圈改为两圈,圈外新月改为新月抱星。币背为祭坛和两祭司。外圈为三圈和新月抱星。参看李铁生著【古波斯币】2006年版283页。</b></p> <p class="ql-block"><b>五.古中亚币(伊斯兰之前的中亚,公元前3世纪--公元9世纪。9世纪之后,整个中亚进人伊斯兰化时代)</b></p><p class="ql-block"><b>包括阿富汗,印度北部,巴基斯坦,中国西部,伊朗东北部,蒙古,及原属于苏联的5个斯坦国。</b></p> <p class="ql-block"><b>该地区是多种文化--希腊,波斯,印度,中华文化的--交融之地,也是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多种宗教--妖教,佛教,基督教,摩尼教-的传播,碰撞之处。长期以来,这里战争与和平交替,民族间分分合合,丝绸之路把各王国,各民族联系起来,这种交易联系的遗物之一就是小小的钱币。</b></p> <p class="ql-block"><b>1.希腊-巴克特里亚和印度-希腊王朝币。</b></p><p class="ql-block"><b>希腊-巴克特里亚(约公元前250年~公元前145年),是希腊殖民者在今帕米尔以西的阿富汗一带建立的奴隶制国家。首都位于巴克特拉(今阿富汗巴尔赫)。</b></p><p class="ql-block"><b>民族主要是希腊和波斯人,还有塞种人,月氏人,后亡于大月氏。</b></p><p class="ql-block"><b>印度-希腊王朝,是由希腊-巴克特里亚王朝第四位国王南侵进入北印度建立的希腊式王朝(约公元前180-前10年),后亡于印度-塞克王朝。</b></p> <p class="ql-block"><b>巴克特里亚是希腊化国家,钱币文字为希腊文。银币单位是德拉马克和奥波,铜币单位查柯。</b></p><p class="ql-block"><b>当进入印度文化圈后,币文转为希腊文和印度佉卢文双语,币图与币形也有变化,出现了方型币。</b></p> <p class="ql-block"><b>4查柯铜币,7.69克,19*19毫米。公元前100-前95年,面为命运女神站像,周围希腊文,背为瘤牛,周围佉卢文。参看李铁生著【古中亚币】2008年版81页。</b></p> <p class="ql-block"><b>5查柯铜币,9.81克,23*23毫米, 公元前256-前10年。正面为希腊文“不可战胜的××皇帝”,背面三角祭坛,环以佉卢文,内容与希腊文同。</b></p> <p class="ql-block"><b>2印度-塞克王朝,简称印塞王朝,又称西萨特拉普王朝,公元前36年--公元405年,延续约4个世纪,后亡于笈多王朝。</b></p><p class="ql-block"><b>塞克人(又称塞人,斯基泰人,西徐亚人)。是游牧于欧亚大陆北部地区的古老民族,特点是戴尖帽。公元120年后,塞克人在大月氏人的驱赶下南下,建立了分散的印塞王朝。其中一支塞人侵入印度西部建立的的政权,中国史称其为西郡太守。</b></p><p class="ql-block"><b>印塞王朝币制沿用希腊币制,币有圆形和方型,币文为希腊文和佉卢文双语。</b></p> <p class="ql-block"><b>印塞西郡太守小铜币,3.15克,17毫米。公元一世纪前后。</b></p><p class="ql-block"><b>正面奔牛及希腊文,背面神像佉卢文。</b></p><p class="ql-block"><b>西郡太守又名西萨特拉普王朝,是塞克人在印度西部建立的政权。</b></p> <p class="ql-block"><b>印塞西郡太守小银币 2.25克 14毫米。公元3世纪。币面为国王头像,背面为三拱佛丘,环以婆罗米文。参看李铁生【印度币】</b></p><p class="ql-block"><b>2011年版55-69页</b></p> <p class="ql-block"><b>下面为5枚印塞小铜币,正面为骑马王像,背面为神像,佉卢文。</b></p><p class="ql-block"><b>‍ 1.36克 13毫米。</b></p> <p class="ql-block"><b>  1.56克 13毫米。</b></p> <p class="ql-block"><b>  1.40克 13毫米。</b></p> <p class="ql-block"><b>2.05克 13毫米。</b></p> <p class="ql-block"><b>2.05克 13毫米。</b></p> <p class="ql-block"><b>3.贵霜王朝币 </b></p><p class="ql-block"><b>贵霜王朝(公元1-3世纪)是曾存在于中亚的古代强国,在其鼎盛时期(105年-250年)疆域从今日的塔吉克绵延至里海、阿富汗及恒河流域。贵霜王朝的创建者是原居于中亚阿姆河两岸的印欧语系吐火罗民族和曾臣服于大月氏的贵霜部落(大月支人原本是居住在我国河西走廊一带的游牧民族)。贵霜的统治者世系出自大月氏。大月氏在公元前2世纪征服大夏后,将其地分为五翕侯,贵霜是其中一部。一百年后,贵霜部首领丘就却(即所谓卡德菲兹一世)政治上统一月氏。其后迦腻色伽一世建都于白沙瓦,并攻占了西北印度及中亚地区。贵霜在迦腻色伽一世和其承继者统治之下达至鼎盛,被认为是当时欧亚四大强国:汉朝、罗马、贵霜和安息之一。由于地处中亚丝绸之路的交通要道,他们跟东方的东汉、波斯萨珊王朝及西方的罗马帝国都保持着良好的外交关系。后来因萨珊王朝攻击和印度北部的地方势力兴起而渐渐衰弱,最终分裂。</b></p> <p class="ql-block"><b>贵霜币文由希腊文,佉卢文转为贵霜文,婆罗米文,以铜币为主,迦腻色伽一世后有金币,未见银币。</b></p><p class="ql-block"><b>贵霜帝国和我国新疆和田地区联系密切,英国考古探险家斯坦因1901年在和田地区被沙漠掩盖的尼雅等遗址中发现了不少写有文字的木牍,文字是贵霜的佉卢文及少量婆罗米文。斯坦因又是个东方学者,懂得佉卢文,这些木牍上写的有公文,账目,清单等,时间是我国汉晋时期(公元1-4世纪),这些遗址是人口迁徙,民族交往形成。参看斯坦因著肖小勇译【尼雅遗址与安迪尔遗址】2020年4月版</b></p> <p class="ql-block"><b>这两枚都是贵霜王朝第4位王闫高珍(维玛.卡德费西斯,公元105-127年)时期铜币,重16克左右,经26毫米左右。面为戎装国王站像,右手持三叉戟,左手叉腰,帽后有飘带,飘带右下方为国王徽记。环以希腊文(看不清)。币背面为湿婆骑牛像,环以佉卢文(看不清)参考李铁生著【古中亚币】2006年版171页。</b></p> <p class="ql-block"><b>贵霜王朝铜币,该币较小,重4.04克,经17毫米,面为站立王像,,背为月神玛奥(MAO)站像,左前方有王族徽记。</b></p> <p class="ql-block"><b>贵霜王朝铜币 17.2克,25毫米,面为手持权杖,供奉祭坛的国王站像,背为神像。</b></p><p class="ql-block"><b>以上两枚为贵霜第4位王迦腻色伽一世时期(127-147年)铜币,迦腻色伽一世是贵霜王朝最重要的君王,他当政时国力强盛,丝路畅通,崇尚佛教。参考书同上172页。</b></p> <p class="ql-block"><b>贵霜王朝铜币 13.12克,24毫米。面为国王半卧像,一足踏地一足搁在椅上,双手叉腰。背为太阳神站像。币文不清。同上书181页。</b></p> <p class="ql-block"><b>国王盘腿坐像,背为月神站像。币文和徽记不清。同上书183页。</b></p><p class="ql-block"><b>上两枚币为第六位王胡韦色伽(公元155-187年)时期。</b></p> <p class="ql-block"><b>贵霜王朝铜币 5.08克 18毫米,面为右手持三叉戟的半身王像,哪个王的币未知。</b></p> <p class="ql-block"><b>铜币,面为站立王像,背图骑马人像。</b></p> <p class="ql-block"><b>4.寄多罗王朝币</b></p><p class="ql-block"><b><u> 寄多罗王朝 , 公元360-460年。由匈奴人取代贵霜建立的王朝。</u></b></p><p class="ql-block"><b>又:寄多王朝是大月氏王寄多罗之子建立的国家,又称小月氏国,地处犍陀罗及印度河流域,都城在白沙瓦。公元420---438年间建国,公元5世纪中叶,被厌哒人所灭。 伊朗史料记载, 寄多罗王朝在阿姆河以南,巴里赫与马鲁之间;《魏书·西域传》分别称第四贵霜王朝既寄多罗贵霜和寄多罗之子分领的富楼沙地区为“大月氏国”和“小月氏国”。中国史籍说他们本居于西平[西宁]、张掖之间。服饰与羌人相同。</b></p><p class="ql-block"><b>寄多罗王朝无历史记载,全凭其他国家的片段记述,其详细历史有待研究。</b></p> <p class="ql-block"><b>寄多罗小铜币,3.45克。13毫米。</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六.印度币(公元前4-公元19世纪)</b></p><p class="ql-block"><b>印度历史上的统一王朝(疆域达现印度一半以上)共有5个:孔雀王朝(前322-前185年,佛教), 笈多王朝 (公元320-540年,婆罗门教),戒日王朝(962--1186年),德里苏丹王朝(公元1206-1526年,突厥人和阿富汗人统治,伊斯兰教),莫卧尔王朝(1526-1867年,帖木儿后代统治),以后被英国人统治。</b></p><p class="ql-block"><b>印度大部分时间处于四分五裂,小帮林立状态,可以说是七分分裂,三分统一。</b></p> <p class="ql-block"><b>1.印度孔雀王朝银币</b></p><p class="ql-block"><b>孔雀王朝(约公元前324年-约前188年)</b></p><p class="ql-block"><b>是古印度摩揭陀国著名的奴隶制王朝,因其创建者旃陀罗笈多出身于一个饲养孔雀的家族而得名。在孔雀王朝第三位王阿育王统治时期疆域广阔,政权强大,佛教兴盛并开始向外传播。</b></p><p class="ql-block"><b>孔雀王朝是第一个基本统一印度半岛的政权。</b></p> <p class="ql-block"><b>孔雀王朝阿育王银币(公元前272-232年), 3.15克 22*22毫米。币面为印记,背为君王符。糖葫芦串式印记被认为是阿育王君王符。参看李铁生著【印度币】2011年版27页</b></p> <p class="ql-block"><b>2.笈多王朝币</b></p><p class="ql-block"><b> 笈多王朝 公元320-540年。统治印度北部和西部的一个统一王朝(统一贵霜王朝瓦解后分裂的各小国),婆罗门教盛行,大力提倡梵文,是印度历史上的黄金时代。</b></p> <p class="ql-block"><b>笈多王朝小银币,0.64克,14毫米。</b></p> <p class="ql-block"><b>3.查拉健王朝古吉拉特币</b></p><p class="ql-block"><b>笈多王朝后,公元800-1300年是印度分裂时期,查拉健王朝是分裂时期一个小王朝,古吉拉特是印度西边一个帮。</b></p><p class="ql-block"><b>‍古吉拉特查拉健王朝银币,3.46克,15毫米,公元11世纪,币面为简化印度-萨珊国王头像,背为图案化祭坛。参看李铁生著【印度币】2011年版125页。</b></p> <p class="ql-block"><b>4.印度信德地区币</b></p><p class="ql-block"><b>8世纪时,阿拉伯人侵入印度信德地区(今属巴基斯坦),不久即被当地居民击溃,此后印度处于封建割据状态,伊斯兰真正统治印度从13世纪开始,此币今仅属于8世纪伊斯兰占领的信德地区,并不常见。</b></p><p class="ql-block"><b>‍印度信德地区小银币9枚,每枚重0.4-0.5克</b></p> <p class="ql-block"><b>5.沙希(萨西,萨希)王朝币</b></p><p class="ql-block"><b>沙希王朝,850年-1026年,是印度民族推翻突厥扎布尔(或突厥沙希)而建立的王朝,疆域包括北印度和阿富汗。11世纪亡于阿富汗伽兹尼王朝。</b></p><p class="ql-block"><b>沙希币特点是瘤牛和骑士,这一特征的钱币影响广泛深远,从沙希王朝开始,与它大同小异的币形一直沿用了500多年,后来的</b></p><p class="ql-block"><b>伽兹尼王朝,古尔王朝,花拉子模王朝,德里苏丹等印度和伊斯兰的25个王朝币都有瘤牛骑士图案,人们对这种币称为“吉塔尔”</b></p> <p class="ql-block"><b>沙希小银币,萨曼塔提婆时期币(870-900年)3.19克,15毫米。币正面为瘤牛及文字,背面是骑马的骑士及文字,用线条表示。</b></p><p class="ql-block"><b>骑像是游牧 民族象征,瘤牛是农耕印度民族象征 ,该币是两个民族巧妙结合。参看李铁生著【印度币】2011年版99-108页。</b></p> <p class="ql-block"><b>6.德里苏丹王朝币</b></p><p class="ql-block"><b>德里苏丹国(1206~1526年),共存在了320年,是13~16世纪突厥人和阿富汗人军事贵族统治北印度的伊斯兰教区域性封建国家的统称,由于先后有5个王朝在德里进行过统治,而且这些王朝首都始终位于德里,故而被统称为德里苏丹国。1526年,德里苏丹国被莫卧儿王朝取代。</b></p><p class="ql-block"><b>‍德里苏丹国6加尼银币 3.38克,16-17毫米。1312-1351年,钱币上文字为阿拉伯文和波斯文。</b></p> <p class="ql-block"><b>7.沙希王朝币</b></p><p class="ql-block"><b>沙希王朝(也称萨希王朝)是古印度德干高原巴赫曼尼素丹国后期分裂出来的一个王国(1490~1633)。创建人麦利克•艾哈迈德原系巴赫曼尼素丹国首相马哈茂德•加旺(1463~1481在位)属下部将,曾任德干高原西北部古吉拉特和比贾尔国之间地区的总督,1490年宣布独立,国都命名为艾哈迈德纳加尔。--摘自网上钱币卖家</b></p><p class="ql-block"><b>21世纪初由于阿富汗战乱,大批西亚中亚钱币通过巴基斯坦等国商人流入新疆及国内各地,我曾于2004年在广州钱币卡市场收集到12枚铜币,不知年代和出处,店主说是阿拉伯人带来,每个只要4元。经与网上出售钱币图对照,可能是印度分裂时期的沙希王朝币</b></p> <p class="ql-block"><b>这12枚小铜币重均为3克左右,经13-15毫米。</b></p> <p class="ql-block"><b>8..莫卧儿帝国币</b></p><p class="ql-block"><b>莫卧儿帝国(1526年—1857年),是突厥化的蒙古人帖木儿的后裔巴布尔在印度建立的封建专制王朝。</b></p><p class="ql-block"><b>莫卧儿帝国的全盛时期,领土几乎囊括整个南亚次大陆以及阿富汗等地。莫卧儿帝国上层建筑是穆斯林,而基础则是印度教,波斯语是宫廷、公众事务、外交、文学和上流社会的语言。</b></p> <p class="ql-block"><b>十七世纪末莫卧儿帝国疆域。</b></p> <p class="ql-block"><b>莫卧儿帝国币属伊斯兰币系,币文为波斯文和少量印度文。有金,银,铜币。金币莫霍尔,银币单位卢比和天罡,银币达姆。</b></p><p class="ql-block"><b>莫卧儿帝国币在数量和质量上均达到了印度伊斯兰钱币的高峰。</b></p><p class="ql-block"><b>‍莫卧儿帝国穆罕默德沙时期(1719-1748年)一卢比银币,11.2克,21毫米,币文为波斯文</b></p><p class="ql-block"><b>莫卧儿帝国于19世纪后成为英国殖民 地。</b></p> <p class="ql-block"><b>未完待续</b></p><p class="ql-block"><b>‍不懂的地方太多,有错误之处敬请指教!谢谢!</b></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