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腊梅黛奥拉悬崖修道院

勃勃生机

<p class="ql-block">美篇昵称:勃勃生机(广东)</p><p class="ql-block">美篇号:11921829</p> 梅黛奥拉是希腊的一处东正教圣地,位于色萨利平原的西北边缘,靠近壮丽的品都斯山脉。这个地区由卡兰巴卡小镇所环绕,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壮观的自然景观而闻名。希腊语中“Meteora”意为“悬在空中”,正是对这片圣地最贴切的描述。 修道院群坐落于巨大的山岩之巅,这些山岩从广袤的塞萨里亚平原拔地而起,高度超过400米,形态各异,色彩斑斓。自11世纪起,僧侣们便在这些险峻的山峰上修行。如今,虽然许多修道院已不复存在,但六座保存完好的修道院依然矗立在那里。 1988年根据自然遗产与文化遗产遴选依据标准 ,梅黛奥拉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批准作为文化遗产与自然遗产双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遗产委员会评价为:<br>从11世纪起,一些修道士就在这个几乎不可抵达的砂岩峰地区定居了下来,住在“天空之柱”上。15世纪,隐士思想大复兴,这些修道士克服了超乎想象的困难,在这里修建了24座修道院。这里的16世纪壁画代表了后拜占庭绘画艺术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 我被这里壮观的景色所震撼,乐此不疲地寻找更合适的机位。 在这个位置还可以看到雪山 我们首先参观的是瓦拉姆修士院,这是一座男士的修道院,这便是“山门”了。 在几十个国家见过双头鹰的图案,甚至一些国家把它放到国旗和国徽上,没想到这里的修道院对它也情有独钟。 果真是悬崖之上,还要继续攀登。 类似中国的“佛龛”。 通过此门才算进入瓦拉姆修士院的建筑群 回望攀爬过的山路,更能体会悬崖之上的感觉! 瓦拉姆修士院是梅黛奥拉的第二大修道院,建筑风格独特,形似城堡,红砖外墙与石头填充的多边形塔楼相映成趣。 <p class="ql-block">据传主教堂的建筑材料运输耗时22年,但施工却仅用了20天,显示了当时工匠的高超技艺。<br></p> <p class="ql-block">瓦拉姆修士院坐落在海拔595米的山崖上,由1350年在这里建造三个教堂的苦行僧瓦拉姆创建,是梅黛奥拉最著名的修道院之一。</p> <p class="ql-block">现在的修士院由来自希腊西北的Apsarades兄弟重建。<br></p> <p class="ql-block">修道院的大厅,琳瑯满目。</p> 修道院保留了古老的特色,内部装饰有古老的圣像壁画和羊皮手卷等珍贵文物。参观这些修道院,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中世纪,感受那份宁静与神秘。 照片中正在讲解的是希腊地导“阿甘”,他专业而又负责,总是将景区的介绍与历史知识相结合,适时、精准地做出详尽地介绍,让我们每位游客都能获益匪浅! 这里面分前厅、中庭和密室,布置的相当奢华,是举行教会活动的重要地方,密室只有神父才能进。遗憾的是里面不允许拍照。 修道院用于储存水的大木桶 中世纪时期,这里山路崎岖险要,所以有幸到达这里的人为数极少。直到20世纪50年代后,石级的修建才改变了这种情况。 <p class="ql-block">瓦拉姆修道院还珍藏着大量的圣经手写抄本,成为修士们的骄傲。</p> 画面中那矩形的灰色吊盘,依靠画面近端的绞盘转动控制升降,修道院的人员及物资都是靠这套装置从山下提运上来。 这些照片真实地展现了当年修士是如何进出修道院的。 这里面原是修道院的餐厅,现在是一个博物馆,收藏有11-16世纪的书稿和古老的圣像。 东正教与天主教不同,教堂里没有雕塑,但有壁画,这里就有一些宗教色彩浓郁的画作。 这应该是主教的座位 丰富多彩的宗教器物 这是我见过的最精美的十字架 主教的教服 这“菜花”也太漂亮了吧。 母女俩幸福的笑容 电影中的传奇英雄007詹姆士.邦德亦曾在此历险。 修道院的传奇故事:相传,在基督教早期,东方隐修派便有了在石柱上栖居的传统。叙利亚的西门传说便是其中一例,他因向美女求爱而受到上帝的惩罚,被放在一根石柱上30年。每天,人们通过绳子和吊篮给他送食物,最终他赢得了无数信徒。<br> 眺望远处的雪山 我们向另一座圣芭芭拉修女院进发 这座修女院与周围的岩石融为一体,很难想象当时是如何在如此险峻的环境中一砖一石地修建起这些规模宏大的修女院,或许正是他们坚定的信仰支撑着他们完成了这项壮举。 希腊国家没修上山台阶的时候,修女们只能用这直上直下的梯子进出修女院。古希腊的教徒对信仰的追求、智慧和勇气据此可见一斑! 由此上台阶到达修女院的中心 废弃的原始木门向我们诉说这里的历史 这座专供女士修行的修女院规模较小,核心区也是不能拍照。 风景如画的梅黛奥拉,不仅是一个自然美景的胜地,更是一个充满历史和文化底蕴的地方。来到这里,你可以感受到希腊东正教的深厚底蕴,以及中世纪建筑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