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春节欧洲行之法国阿尔萨斯掠影

山高月小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斯特拉斯堡小法兰西</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法国最美小镇里曲埃维</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法国最美小镇科尔马</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法国最美小镇埃吉桑</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阿尔萨斯位于法国东北部,隔着莱茵河与德国相望,以其童话般的小镇,被《孤独星球》评为全球最美的地方之一。几个世纪以来,法德曾多次为这片土地发生战争,阿尔萨斯主权在法德之间反复易手,最终在1945年正式成为法国的一部分。独特的地理位置与历史背景让这里形成了法德“混血”的特色,这里的居民大多会讲德法两种语言,这里的地名许多以德语后缀-heim,-bourg结尾。这里是法国著名的葡萄酒产区之一,阿尔萨斯葡萄酒之路连接着上百座被称为“阿尔萨斯风格”的城镇,散发着与法国其他地方不一样的风情。法国小说家都德的《最后一课》故事就发生在这片土地。</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龙年除夕,我们从布鲁塞尔机场一路驱车四个多小时来到春节欧洲自由行第一站,法国第七大城市阿尔萨斯首府斯特拉斯堡。斯特拉斯堡(Strasbourg),这个德味十足的名字却是法国城市,让人不由联想到法德两国血雨腥风的历史纠葛。</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停车场出来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有盖顶的沃邦拦河大坝,大坝中间是供人行走的廊桥。</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走过大坝中间的人行通道来到伊尔河对岸,拾级而上大坝顶层,只见清澈的河水倒映着岸边中世纪的炮楼和很有特色的建筑,我身后与炮楼隔河相对的那一排窗户很小像监狱的房子是著名的法国国家行政学院,现任法国总统马克龙就毕业于这里。</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伊尔河是莱茵河支流,它环绕斯特拉斯堡形成了一个大岛,这个大岛就是斯特拉斯堡历史老城区被称为“小法兰西”,1988年这里整体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城市市区获此殊荣的先例,也是我们今天将去游览的地方。</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我们沿着伊尔河岸向大岛“小法兰西”走去,只见伊尔河上桥梁纵横交错,沿途两岸的建筑在我这个对建筑风格一无所知的外行眼里完全分不出哪是德味哪是法味?目力所及之处都是古旧的房屋外墙或用木条支撑或用砂岩铺就,无一列外都充满了时光的印记。</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木筋屋,一种起源于12世纪神圣罗马帝国(主要为现在德国)的建筑,以木材为框架,暴露于墙面的木材如筋骨般支撑房屋,墙壁部分则填充由粘土和稻草混合的草泥,再涂上各种鲜艳颜色,结构上承袭了德国建筑的线条美,色彩上又有法国人天马行空的浪漫。在阿尔萨斯地区这些木筋屋不仅是建筑,更是阿尔萨斯地区德法交融的历史传承与文化特色。</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频繁的主权变迁让这座城市有了包容兼蓄的气质,街上醒目的德法双语学校招牌充分说明了在这片《最后一课》的故事背景地,不管是法语还是德语今天都不会成为悲情的最后一课。如今的斯特拉斯堡已成为欧洲的第二首都,与布鲁塞尔一样,欧洲联盟许多重要机构如欧洲议会、欧洲人权法院的总部都设在这里。</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学校里快乐的学生们再也不会像小弗朗一样为不能学法语难过了吧?都德先生《最后一课》描述的一切仿佛都不曾发生过一样消失在时光中。</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走在这座城市的街道上,来来往往不管是步行还是骑车的人们既有一种法式的优雅又有一种德式的实用,他们与这座城市的建筑一起共同演绎着斯特拉斯堡这座“既是法国也是德国老城”的独特魅力。</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就在离圣母大教堂不远的地方,一个头戴白色发套面部涂白穿着粉色裙衫的吉普赛女郎主动向我走来,在我还没反应过来就拉起我的手做出各种亲热的举动,嘴里还不停地说着我不懂的话,后来我才知道她是来乞讨要钱的!遗憾的是我们都没有现金,所以让她失望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摆脱了吉普赛女郎的纠缠,一座有着巨大玫瑰花窗和繁复雕塑的教堂出现在我们眼前,虽然已经对教堂免疫了,但不得不说,看见这座高高瘦瘦的教堂的时候,还是有点震撼的。</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斯特拉斯堡圣母大教堂,既是这座城市的象征也是哥特式建筑的精品。 这座始建于1176年建成于1439年的教堂,纵使在今天,其142米的高度(巴黎圣母院的两倍)仍位列世界第六高教堂。因为只有一侧有高高的钟楼,另一侧则是一个平台,极不对称的特点让人印象深刻,有人称其为“独角兽教堂”。</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这座教堂不仅高大,而且因为采用当地特产的红砂岩,整座教堂通体呈现罕见的粉红色,教堂的外立面非常精美,直线上升的墙柱将人们的目光引向天空,浮雕与装饰布满每一道线条,层层叠叠,无穷无尽。难怪雨果形容它是“集巨大与精细于一身令人惊异的建筑”。这些精美的雕刻装饰每一个细节都体现出中世纪工匠们的高超技艺与对宗教的虔诚。</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壮丽巨大的玫瑰花窗是这个教堂的特色,其直径12.8米,面积128.6平方米,在哥特式教堂里面首屈一指。</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三道拱门两侧和上方的精美雕塑,仿佛是一部石刻的立体圣经,述说着基督和圣徒们的故事。对于我这样从东方来的非基督徒来说,虽不明白其中的内容,并不影响从艺术的角度去欣赏。对于教徒来说,从环绕天使的尖拱门进入教堂,感觉会像要步入天国一般圣神吧。</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不得不说,以我所见,仅从雄伟与精美而言,斯特拉斯堡圣母大教堂完胜大名鼎鼎的巴黎圣母院,只是谁让后者身在巴黎更有雨果名著《巴黎圣母院》加持呢。</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免费进入教堂里面,阳光透过玫瑰花窗和彩色玻璃,把空间渲染得神秘宁静,精雕细琢的祭台、令人叹为观止的天文钟还有虔诚的孩子们都弥漫着浓厚的宗教情怀与信仰。</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走出教堂,我们继续在小法兰西游览,细细品味这个由壮美的教堂,狭窄的街道,精美的木筋屋,运河与桥梁组成的世界文化遗产所散发出的法德文化交融魅力。</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靠近大教堂这一片区域布满了南德巴伐利亚风格的木筋屋,从多面的屋顶结构到木筋线条简单的墙壁,建筑色彩朴实无华,从里到外都散发着浓郁的德味。</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这座位于大教堂与伊尔河畔之间的建筑就是被称为“小凡尔赛”的罗昂宫,从头到脚都是典型的法式巴洛克宫殿式风格。</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我们在中世纪狭窄古老的街道走走停停,街道两旁的建筑错落有致,色彩斑斓,既有法式的浪漫又带着德式的内敛,街头商店的装饰亦法亦德,同行两位曾在德国留学五年的年轻人也难以区分是法味还是德味。两种文化在这里交织融合,形成了这座城市既有灵气又包容的气质。</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有没有觉得这个商店锻铁招牌上的绅士与美女特别具有法式的情调?</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而这家橱窗的布置又让我联想到格林童话中的德国黑森林。</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即使在街头弹琴,这位琴师浑身也充满了一种法式的优雅。</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运河两岸,清澈的河水倒映的不仅是古老的建筑和桥梁更是这座城市的历史印记,脚下流淌的不仅是河水,更是悄悄溜走的时光与历史。</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走累了,坐在空无一人的街头咖啡馆休息,或许冬天是斯特拉斯堡旅游淡季,不仅咖啡馆就是整个街道也显得空空荡荡,除了形色匆匆的当地人,游客基本看不见。</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看见我们的镜头,正在过街的先生冲我们友好地招手示意。</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走在这座城市的街道上,耳边会不时飘过行人们的说话声,有法语,也有德语,街道路牌上同时标注着法语和德语,面包店里既有法式长棍,也有德式碱水面包,老城区的建筑风格在德味哥特式与法味巴洛克式之间自如切换。这种无处不在的亦法亦德的开放与包容气质构成了斯特拉斯堡这座城市独一无二的魅力。</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冬天的黑夜总是来得很早,我们还没来得及细细欣赏这座城市的风采,夜幕已经降临,华灯初上,被色彩斑斓的彩灯照亮的中世纪建筑倒映在伊尔河面,漫步在静谧安详的大街小巷,仿佛进入了童话世界。</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结束了斯特拉斯堡的游览,我们趁夜驱车前往斯特拉斯堡以南约60公里的小镇里曲埃维(Riquewihr)。一进小镇,夜幕下小镇五彩斑斓仿佛积木搭建的木筋屋让我们感觉仿佛穿越到了童话世界般有种不真实感。</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里曲埃维,这个藏匿在阿尔萨斯葡萄园深处的小镇因为幸免了两次世界大战的破坏,保存着完好的中世纪风貌,这里的建筑汇集了从13到18世纪的所有木筋屋,这些古老的房屋都涂得色彩缤纷。小镇在法国很有名,享有“法国最美小镇”终身殊荣。由于德国很多经典木筋屋都在二战被毁,有很多德国人会到阿尔萨斯欣赏这些保存完好的德式建筑。</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跟着谷歌导航,穿过小镇古老的街道,我们终于到达了小巷深处这栋蓝色的木筋屋,这就是我们今晚的落脚处,一栋三层带阁楼的民宿。</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古老的木筋屋里各种现代化设施齐全,就像这个狭窄却布置得很雅致的楼梯,简约大方,就是陡峭的楼梯上下不方便,不过想想这是有几百年历史的房子,所有的不方便都可以原谅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清晨伴着淅沥的小雨,我们踏过16世纪的石板路,开始在里曲埃维空寂的小巷里溜达。</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走进里曲埃维,感觉就像忽然走进了童话世界,放眼望去,尽是色彩鲜艳的木筋屋明黄、玫红、深蓝、墨绿…所有的颜色组合在一起既突兀又和谐,既随心所欲又颇具匠心,将德式的木筋屋装饰得一间比一间色彩缤纷,充分体现出法兰西的浪漫。</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这里是小镇的中心,一座高高的古钟楼下是色彩浓烈的木筋屋,它们组合在一起,看上去就像一张张儿童画,充满想象却不真实,难怪会成为迪斯尼动画片《美女与野兽》中的美女贝儿居住的“家乡”原型。</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这座歪歪扭扭的房子,尖尖的屋顶可爱滴倾斜,墙面上一根根横七竖八醒目的木筋看似杂乱其实很有力学原理,搭配似乎随心涂抹实则颇具匠心的色彩,就像顽童随手画就的小儿画,朴拙自然,完美地展现出童话里德式建筑的浪漫与魅力。</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明快的色彩让古老深寂的小巷靓丽起来</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1291年遗留下的古城墙,将小镇与外部世界隔绝开来,城外是漫山遍野的葡萄园,城内是满眼的童话世界。</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这些色彩斑斓的木筋屋大多有四五层,底楼多是商铺,上面是住宅,因为中世纪很多人不识字,所以商店的门口都会悬挂一个形象有趣的锻铁店招,通过店招就可以知道商店是干啥的。这个一家人抬着一串大葡萄的表示这家商铺是一家酒窖。</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这家店招上有个人正在打铁,告诉大家这是个锻铁铺。</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这个有着圣诞树与圣诞老人店招的商店一定就是礼品商店啦。从这些有趣又直白的店招里就可以品味出阿尔萨斯人基因里兼具的法式浪漫与德式实用。</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当清晨的阳光照进小镇幽深的小巷时,我们依依不舍地告别了小镇,虽然是冬季没能看见小镇鲜花盛开花团锦簇的最美样子,但仅仅是浓墨重彩的古老木筋屋构成的如童话般的街景已经让我们惊艳难忘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汽车驶出小镇,道路两旁是绵延不绝的葡萄园和一个个酒庄,这条连接阿尔萨斯众多出产葡萄酒城镇的道路也被称为“阿尔萨斯葡萄酒之路”,全长170公里,沿途有一百多个像里曲埃维这样充满阿尔萨斯风情的葡萄酒小镇。</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科尔马(Colmar),阿尔萨斯地区的第三大城市,也是阿尔萨斯葡萄酒中心产区,在网上经常被推荐为全球十大最美小镇。阿尔萨斯地区特有的木筋屋、运河、古老悠长的街巷以及四季盛开的鲜花这里都应有尽有。动画大师宫崎骏的经典动画片《哈尔的移动城堡》中更是直接复制小镇的街景作为电影里女主苏菲生活的小镇场景。</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沐浴着淅淅沥沥的小雨,我们踏进了不管法国每年的“最美小镇”排行榜如何变更,总会在上面占有一席的科尔马小镇,目力所及,街上的建筑风格充满了浓郁的德式风情。</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沿着宫崎骏电影里哈尔与苏菲走过的弯曲狭窄小巷,我们来到了运河岸边一个当地的市场,进去购买了一点水果后顺便逛了一圈,看见当地人在市场内咖啡吧闲聊休息,而咖啡吧的桌子居然是葡萄酒橡木桶!</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走出市场,运河边扑面而来的五颜六色的木筋屋让我们仿佛置身于童话世界,虽然冬季的科尔马运河两岸不再鲜花盛开,但就这些鳞次栉比色彩斑斓的木筋屋就足以让人沉醉。据说科尔马政府规定,相邻木筋屋的颜色不能“撞衫”。</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离开河边拐进小巷,来到一条街角处,科尔马最有名的建筑普菲斯特屋就出现在眼前。这座建于1537年的房子实在是太有特色,因此在《哈儿的移动城堡》中宫崎骏将它原封不动地搬进电影,与它在科尔马同样的角度、同样的位置、同样的让人印象深刻。</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漫步到老城“小威尼斯”区,潺潺流水穿城而过,悠长的水面一片静谧,五彩斑斓的房屋排列两岸,水波轻漾,站在岸边自己仿佛就像画中人一样融入美丽的画卷。从桥上可以拍到最能代表科尔马风情的一角,童话电影里哈尔带着苏菲就飞过那座黄色的尖顶房子,原来童话里并不全是骗人的。</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沿着运河边走边看最能体味科尔马老城的独特韵味,昔日这里曾是繁忙的鱼市,我站立的这个小小的码头就叫渔人码头。</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小小的平底船划破水面两岸的倒影,斑驳的阳光照耀在历经岁月的木筋屋上,就在我们为这岁月静好的画面而陶醉的时候,一道彩虹出现在天空,让原本就似童话般的科尔马“小威尼斯”更加梦幻般不真实起来。</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我们的时间有限,尽管此时的科尔马美如童话仙境,我们却不得不与它告别,在我们的汽车进出科尔马的路口,看见环形街心绿地上矗立着自由女神雕像,原来科尔马不仅是自由女神像设计者的故乡,还有这座自由女神像的复制品。</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埃吉桑(Eguisheim),一座离科尔马不到二十分钟的小镇,是我们此次阿尔萨斯之行的最后一站。埃吉桑小镇不大,历史上没有被战争波及过,还保留着中世纪的样貌,从小镇介绍图可见,小镇构造是以城堡为中心一圈圈扩散开。埃吉桑是法国“鲜花小镇/Ville Fleurie”标签下最高级别的“四花小镇”。</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我们沿着小镇贯穿东西的道路往里走,一道彩虹出现在小镇的天空,又见彩虹的愉悦让大家对着彩虹一阵拍拍拍。</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拍完彩虹转头看见了鸽子屋。埃吉桑没有什么特别知名的景点,如果一定要找一个最有名的地方,无疑就是这座位于两条小巷间阿尔萨斯最窄的童话小屋了。在鲜花盛开的季节,这座被鲜花装饰的小屋与它周边的小巷一起成为了埃吉桑的颜值担当。</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在蜿蜒曲折的窄巷漫步,安静地欣赏,是领略小镇魅力的最好方式,两旁散发出旧时光味道的中世纪建筑让我们感觉仿佛穿越了时空。</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阳光照耀在小镇古老而色彩鲜艳的建筑上,让这些古老的建筑不管是石头房子还是木筋屋像被施了魔法一样生动灿烂起来。</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潮湿的地面成了天然的镜面,倒映着蓝色天空与姜黄、勃艮第红的木筋屋,这些经历了几百年风雨的建筑,在阳光的加持下,浓墨重彩如诗如画。</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埃吉桑小镇的中心,圣利奥广场。广场中央喷水池上方的雕像是1002年出生在后面那座城堡,阿尔萨斯最高贵的儿子—罗马教皇利奥九世。他的身后除了他出生的城堡还有当地人为纪念他而建的圣利奥教堂。</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据说这道城堡的围墙是从八世纪留下来的。</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在城堡和教堂高高的屋顶上,我们惊喜地发现了欧洲白鹳的身影!欧洲白鹳是一种候鸟,秋冬时飞往南非,春天返回。在这早春二月居然能在阿尔萨斯看见它们,确实很惊喜。白鹳是阿尔萨斯地区的象征,在我们走过的几个阿尔萨斯城镇,几乎都看见过各种带有白鹳元素的装饰或纪念品。</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白鹳是阿尔萨斯地区的吉祥鸟,又名送子鸟。白鹳喜欢把家安在教堂的尖塔或高耸的烟囱上,谁家的屋顶上有白鹳筑巢,就是丰饶和幸运的好兆。因此阿尔萨斯人会主动在自家屋顶建造鸟窝,仔细看看就会发现,小镇每个白鹳鸟窝都有人工帮筑的迹象。</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黄色的木筋屋前以蓝色的古董车装饰,这样的色彩狂想曲,也只有浪漫到骨子里的法国人才能运用得如此丝滑吧。</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沐浴冬日阳光,似乎一不小心就走进了几百年前的场景,仿佛每一栋美丽的小屋内都暗藏着岁月的故事。</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这座中世纪小镇特有的环形街巷,就像时光留声机上的古老唱片,以城堡为圆心舒展着螺旋纹路,静静旋转着时光的韵律。</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小巷深处一对携手前行老人的身影,与两旁古老建筑一起惊艳了时光,温暖了岁月。</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站在古老小巷闲聊的老人们,与中世纪的木筋屋一起构成了旧时光里的电影场景,温馨又沧桑。</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窄窄的街巷里,处处能感受到阿尔萨斯人深入骨子里的浪漫,看见墙角被花草装饰的粉色自行车,端坐窗棂的雪白玩具熊,即使在没有鲜花的冬日都会让人内心变得春天般灿烂起来。</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在即将告别小镇的时候,在高高的屋顶上又看见了一对从南非早归的白鹳夫妻,它们互相用红喙轻啄梳理着对方的羽毛,它们似乎也发现了我们,静静立在巢穴里,红喙轻点似在告别。</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再见了,埃吉桑!再见了,阿尔萨斯!虽然一天半的时间难以让我们深刻了解你,虽然我们没有看见鲜花盛开时你最美的模样,但阿尔萨斯人用七个世纪光阴酿造的浪漫童话,那些穿越时光的木筋纹路,倔强盛开的人间色彩,悠长古老的石板窄巷,静静流淌的莱茵河水…依然在我们脑海里留下难以忘记的美好印象。</b></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