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自从2024年4月去了大同以后,大同以及晋北给我打开了新的视野,成为我旅游、拍照、学习的地方。2025年2月18日~20日我利用短暂的休息时间又去大同游历,高铁给我提供了便利的交通,大同市区出行公交不拥挤,吃住方便实惠,景点门票老年人免费,真是很开心啊。这次主要游历云冈石窟。</p> <p class="ql-block"> 一早乘坐大同公交3路,八点抵达景区门口,景区八点半开门,时间尚早。一座高大的塑像矗立在门前,引起我的注意。</p> <p class="ql-block"> 昙曜,北魏时期的一位高僧,对佛教的复兴和云冈石窟的开凿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昙曜法师年少出家,曾在凉州修习禅业,并得到太子拓跋晃的礼重。在北魏太武帝废佛教时,他坚守信仰,未受动摇。文成帝即位后,再兴佛教,特任昙曜为昭玄都统,管理僧众。昙曜法师在武周山山谷北面石壁开凿了五所窟龛,即著名的云冈石窟,每窟镌造佛像一尊,皆高六、七十尺,窟高二十余丈,可容三千人,雕饰奇秀,并建立了灵岩寺。</p><p class="ql-block"> 昙曜法师不仅在佛教复兴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还推动了佛教文化的传播和发展。他在云冈石窟的开凿过程中,广结人脉,争取到了皇帝的支持,使得云冈石窟成为北魏时期佛教艺术的重要代表。此外,他还奏请皇帝设立僧祇户、僧祇粟及佛图户之制,以兴隆佛法之资。昙曜法师的贡献不仅在于石窟的开凿,更在于他通过智慧和意志力,使得佛教在北魏得以复兴和传播。</p> <p class="ql-block">佛光大道。</p> <p class="ql-block">灵岩寺。</p> <p class="ql-block">这里上山☝</p> <p class="ql-block">入佛知见。</p> <p class="ql-block"> 云冈石窟(Yungang Grottoes),原名灵岩寺、石佛寺。位于山西省大同市西郊17公里处的武州山南麓,是中国著名的石窟群之一。云冈石窟的开凿始于北魏时期,北魏皇始三年(398年),道武帝拓跋珪将都城从盛乐(今和林格尔县)迁至平城(今大同市),武州山成为盛乐与平城之间的交通要冲。文成帝拓跋濬即位后,令沙门统昙曜主持复法大业。在文成帝的支持下,昙曜选择了钟灵毓秀的武州山,"凿山石壁,开窟五所,镌建佛像各一,高者七十尺,次六十尺,雕饰奇伟,冠于一世"。云冈的大部分洞窟在孝文帝元宏迁都洛阳前完工,但是造像工程则一直延续到正光年间(520~525年)。云冈石窟的开凿历时约150年,历经北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等朝代,现存主要洞窟45个,大小窟龛252个,石雕造像59000余尊,是中国石窟艺术宝库中的瑰宝。</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云冈石窟作为中国第一个皇家授权开凿的石窟,反映了北魏王朝的政治雄心。与我国诸多石窟寺比较,云冈石窟最具西来样式,即胡风胡韵最为浓郁。其中既有印度、中西亚艺术元素,也有希腊、罗马建筑造型、装饰纹样、像貌特征等等,反映出与世界各大文明之间的渊源关系,这在中华艺术宝库中是独一无二的,对后世中国文化艺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p> <p class="ql-block"> 1933年至1937年,梁思成、林徽因和莫宗江等学者四次前往山西进行古建筑调查测绘。1933年9月,他们在大同进行了为期20天的古建筑调查,详细测绘了大同古城墙、华严寺、善化寺等古建筑,并考察了应县木塔和云冈石窟等历史遗存,留下了珍贵的测绘手稿。</p> <p class="ql-block"> 1961年3月4日,云冈石窟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云冈石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 照片拍摄于2025年2月19日</p><p class="ql-block"> 美篇编辑于2025年3月1日</p><p class="ql-block"> 部分文字资料来源于网络</p><p class="ql-block"> 谢谢浏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