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西部歌王王洛宾,<span style="font-size:18px;">传播西部民歌的功臣。他所搜集整理传播过的西部民歌,就像历史的天空中最亮的一颗星,唤起了人们对于西部的向往与热爱。</span>歌声飘过历史的天空,在音乐界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p> <p class="ql-block">2020年秋天我去云南建水,坐在开往团山古村的旅游小火车上,车厢里忽然传来了一首非常熟悉的《青春舞曲》,我的心立刻被打动了!</p><p class="ql-block">我闭上眼睛,默默倾听着那深深埋藏在心底的优美旋律,内心百感交集,思绪一下子飞到了我的青春时代 ……</p> <p class="ql-block">我在哈尔滨度过了自己的青春,这是中国唯一的一座具有欧陆风情的大都市。道里的圣索菲亚教堂,如今成了全国各地游客来哈尔滨旅游必须打卡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这是很久很久以前的我,年复一年的《哈尔滨之夏》音乐盛会伴随着我渐渐长大成人。我从小就喜欢唱歌,记得那时我最喜欢唱的一首歌就叫做《青春舞曲》。</p> <p class="ql-block">太阳下山明朝依旧爬上来</p><p class="ql-block">花儿谢了明年还是一样的开</p><p class="ql-block">美丽小鸟飞去无踪影</p><p class="ql-block">我的青春小鸟一样不回来</p> <p class="ql-block">我这一代人虽然青春苦涩,但在我们的青春记忆中,依然有打动心灵的歌声相伴,依然有对未来的美好憧憬!正像那首脍炙人口的《花儿与少年》所唱的:</p><p class="ql-block">“春季里呀迎春花儿开</p><p class="ql-block">年轻的个女儿们踩呀踩青来</p><p class="ql-block">小呀小哥哥手拉上手儿来”</p><p class="ql-block">我也有过花季,我也曾渴望今生能邂逅一位“英俊少年”,并且拉上他的手……</p> <p class="ql-block">当我人过中年之后,每每听到这些歌,心中都会涌出一丝淡淡的忧伤。</p><p class="ql-block">因为此时此刻的我,真的是“我的青春小鸟一样不回来”了吗?真的拉不上小哥哥的手了吗?</p> <p class="ql-block">我的青春已渐行渐远,然而《青春舞曲》《花儿与少年》的优美旋律却让我记忆了一辈子!</p> <p class="ql-block">这些令人喜爱的西部民歌的作者就是王洛宾!可以说,王洛宾在我的心目中永远是“乐圣”般的存在。至今我听过唱过他创作的几乎所有的西部民歌。不过,我所崇拜的这位音乐家对于我来说始终是“在那遥远的地方” ……</p> <p class="ql-block">二零二五年二月十四日情人节这天我来到了河北涿州。之前我用高德地图搜寻涿州的名胜古迹时,忽然发现了“王洛宾故居”。所以我决定来到涿州的第一个寻访之地就是王洛宾故居!</p> <p class="ql-block">来到涿州入住喆啡酒店。之所以选择这个酒店就是因为它地处城市中心,去哪里都方便。并且环境温馨典雅,舒适惬意。</p> <p class="ql-block">我向门口保安打听去王洛宾故居怎么走?保安看样子五十岁左右,居然一脸茫然地反问到:王洛宾是谁?我不认识他呀,我们酒店没有这个人!那一刻我哑然失笑,虽然我很无语,但内心也能理解他的“无知”。</p><p class="ql-block">毕竟斯人已去,往事已如烟 ……</p> <p class="ql-block">保安虽然不认识王洛宾,但却能为我这个找不到“北”的人指明了酒店周边的“北”。因为我要寻找的王洛宾故居就在酒店北边不到十分钟的路程。此刻王洛宾故居就在我身后的胡同里!</p> <p class="ql-block">我终于看到了挂着“王洛宾故居”横匾的一座小小的灰色的砖房。</p> <p class="ql-block">走近王洛宾故居。</p><p class="ql-block">这里不收门票,也没有游客,显得很寂寥。</p> <p class="ql-block">进入王洛宾故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幅王洛宾先生的黑白巨幅画像:一队骆驼行走在广袤无垠的沙漠中,而王洛宾先生仿佛是在迷雾之中,影影绰绰;又仿佛是在凝视着那遥远的地方,述说着他心中的百感交集:“人们都说丝绸道路是骆驼队踩出来的,如果你爱音乐就会发现,它是用美丽的民歌铺成的!”</p> <p class="ql-block">我感觉这不仅是一次简单的参观,更像是一场心灵与艺术的对话。走进这座充满历史气息的老宅,仿佛能听到那些悠扬的西部民歌在耳边轻轻回荡。</p> <p class="ql-block">王洛宾1913年出生在北京。如今一百多年过去了,他的出生地早已无处可考。不过他的祖籍却是在河北涿州。</p><p class="ql-block">据史料记载:王洛宾生父王德桢英年早逝,于是王洛宾被他在涿州做生意的二叔王德昌接到涿州抚养。他二叔家就住涿州城内的双塔街道永安胡同的这间灰色的小砖房里。</p> <p class="ql-block">1938年王洛宾在兰州改编了第一首新疆民歌《达坂城的姑娘》,从此便与西部民歌结下了不解之缘,在大西北生活了近六十年,搜集创作传播了1000多首西部民歌,将传奇般的一生都献给了我国西部那片广袤无垠的土地!</p> <p class="ql-block">此时此刻,我就站在王洛宾的雕像前,我的耳边仿佛响起了他《在那遥远的地方》优美动听的旋律。</p> <p class="ql-block">同时我也看到了展示的王洛宾曾经进行音乐创作的那架钢琴。钢琴上面摆放着王洛宾的代表作《在那遥远的地方》五线谱手写稿,以及一张王洛宾的标志性的彩色照片。</p> <p class="ql-block">《在那遥远的地方》是由王洛宾创作的民歌。</p><p class="ql-block">1948年该曲成为电影《小城之春》的插曲,收录于1993年10月1日发行的《王洛宾歌曲精选集》专集中。</p><p class="ql-block">《在那遥远的地方》讲述了一位汉族青年和藏族姑娘的浪漫爱情故事,轻快活泼的词曲升华了爱情和生命的意义,是藏汉同胞民族团结的象征,也是王洛宾为青海人民乃至世界人民奉献的一份文化遗产。</p><p class="ql-block">1991年10月,《在那遥远的地方》获得中国文化部、中国唱片总公司颁发的“金唱片特别创作奖”;1992年,该曲被评为“二十世纪华人音乐经典作品”;1994年,王洛宾凭借该曲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东西方文化交流特殊贡献奖”。</p> <p class="ql-block">关于王洛宾,百度如是说:</p><p class="ql-block">王洛宾(1913年12月28日—1996年3月14日),名荣庭,字洛宾,祖籍河北涿州。</p><p class="ql-block">1934年王洛宾毕业于国立北平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的前身)音乐系。</p><p class="ql-block">1938年王洛宾在兰州改编了新疆民歌《达坂城的姑娘》之后便与西部民歌结下了不解之缘,并将一生献给了西部民歌的创作和传播事业。</p> <p class="ql-block">王洛宾被誉为“民歌之父”、“西部歌王”之称。</p><p class="ql-block">上世纪50年代,王洛宾曾经任职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新疆军区文工团。1988年9月,王洛宾获得了中国人民解放军胜利功勋荣誉奖章。</p><p class="ql-block">其一生主要音乐作品有《青春舞曲》、《在那遥远的地方》、《半个月亮爬上来》、《达坂城的姑娘》、《掀起你的盖头来》、《阿拉木汗》、《在银色的月光下》、《花儿与少年》、《可爱的一朵玫瑰花》、《玛依拉》等等,可以说,王洛宾创作的每一首歌曲,都是脍炙人口的传世之作。</p> <p class="ql-block">我是中国音乐家协会爱乐乐团合唱团的成员。</p> <p class="ql-block">广受欢迎与喜爱的《西部歌王王洛宾》是我们中国音乐家协会爱乐乐团合唱团最受欢迎的演出专场之一,也是我们十几年来保留的精品专场音乐会,曾在北京及全国各地许多音乐厅进行过多场次的演出。</p> <p class="ql-block">这是我们合唱团在国家大剧院音乐厅演唱以《在那遥远的地方》为专题的演出现场。</p> <p class="ql-block">喜爱王洛宾的观众趋之若鹜,观众席上座无虚席。他们不仅仅在为我们的演唱鼓掌,同时也是为被誉为“西部歌王”的王洛宾鼓掌!是他的音乐打动了我们的心灵!是他的音乐带给了我们如此美妙的音乐享受。</p> <p class="ql-block">啊!曾经“在那遥远的地方”的王洛宾,如今就在我眼前。对于我来说,王洛宾无疑是音乐大师般的存在!他本身就是一部音乐传奇!</p> <p class="ql-block">看到王洛宾故居墙上挂着的那把吉他,脑海里不禁浮现出了他生前弹奏这把吉他的情景。也许就在那一刻一首新的西部民歌就此诞生了!</p> <p class="ql-block">河北涿州的王洛宾故居尽管鲜为人知,尽管门可罗雀,但此时的我却感到无比荣幸 —— 因为这里就是我心目中的圣殿。</p><p class="ql-block">唯有在这里,我才会触景生情,怀念一位我从小就知其大名的老牌音乐家 ……</p> <p class="ql-block">王洛宾的故居不足20平方米,可又有多少往事都埋藏在这里!?</p> <p class="ql-block">王洛宾的生平都在这面墙上</p> <p class="ql-block">王洛宾的人生足迹也展示在我的眼前</p> <p class="ql-block">1927年夏,王洛宾的父亲王德桢把从小多病的王洛宾送入北京通州潞河中学读书。当年秋天王洛宾参加了基督教堂唱诗班。极具音乐天赋的他很快成库了唱诗班的佼佼者。</p><p class="ql-block">1928年6月王洛宾去了哈尔滨姐姐家谋生。后来在哈尔滨中东铁路沿线上的横道河子火车站找到了一份列车链接工的工作(也就是铁路上摆小旗的工人)。</p><p class="ql-block">和王洛宾一起工作的中东铁路员工大多是苏联人,每到夜晚热情奔放的同事们和当地俄桥聚集在大街上载歌载舞,丰富多彩的外国民间艺术开拓了王洛宾的音乐事业。他懂俄语也学会了许多俄罗斯民歌。青年王洛宾在横道河子工作期间,度过了一段与音乐结缘的快乐时光。</p> <p class="ql-block">这就是随着中东铁路建设而兴起的横道河子小镇,一个有着百年沧桑的小镇。</p> <p class="ql-block">王洛宾在横道河子的足迹,已经凝结成了这座城市的音乐雕塑,这座硕大的萨克斯雕塑就是当年王洛宾吹奏过的模型,它如今一直屹立在横道河子小镇里。</p> <p class="ql-block">2018年我旅行来到横道河子,看到了王洛宾纪念馆。在那个远远的房子里,陈列着一位著名音乐家的音乐生涯。那么,王洛宾与中东铁路又是怎样一种渊源呢?据说,1928年前后,16岁的王洛宾曾经在横道河子车站做过列车链接工,在这个期间结识了俄侨音乐家戈里德施京等人,并为《在海的那边》谱了曲,从此便开始了他的音乐创作生涯。</p> <p class="ql-block">一百多年前根据李鸿章在圣彼得堡签下的中俄密约,沙俄在大清土地上修建了中东铁路。中东铁路建成之后,俄国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任命了一位名叫霍尔瓦特的将军担任中东铁路局局长。他便举家迁到哈尔滨来管理这条铁路。</p><p class="ql-block">霍尔瓦特夫人陪伴丈夫来到哈尔滨后,热衷于慈善事业,曾担任“哈尔滨慈善协会”主席和地方红十字会的会长。</p> <p class="ql-block">王洛宾在横道河子工作了一年多之后又来到了哈尔滨,在那里他结识了赛克,金剑啸、肖军(女作家萧红的前夫)等热爱艺术的进步青年,对他的音乐艺术和创作影响巨大。</p><p class="ql-block">1931年夏天王洛宾考上北京师范大学音乐系,没想到在北京师范大学竟然遇到了原中东铁路局局长霍尔瓦特的夫人教授他的钢琴和声乐。</p><p class="ql-block">原来1920年霍尔瓦特在哈尔滨卸任中东铁路局局长后带着全家来到北京,他的夫人则从事绘画,钢琴和声乐教学,受聘于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等几所高校。著名音乐家肖友梅,刘天华,杨仲子都是她的同事。</p><p class="ql-block">霍尔瓦特夫人毕业于法国音乐学院,曾在哈尔滨组织和倡导过许多音乐活动,她对王洛宾的才华极为重视,经常把他叫到家里单独教学和训练。她教的全是俄国作曲家的作品,如鲍罗丁的《睡美人》等。她曾经嘱咐王洛宾,你以后一定要去巴黎,只有经过巴黎音乐的严格训练才能成为真正的音乐艺术家。</p> <p class="ql-block">毕业后王洛宾同时在三所中学教授音乐课,默默地为自己留学巴黎的梦想而努力攒钱。然而抗日战争爆发彻底打乱了他的人生计划,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p><p class="ql-block">王洛宾的人生可以说充满了苦难。他曾前后三次入狱,狱中生活累计18年之久,几乎占去了他人生的五分之一!但这对他的生活和创作却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p> <p class="ql-block">① 1923年,王洛宾才10岁就蹲过监狱。因为当时直系军阀曹锟搞贿选,王洛宾的父亲喝醉酒后骂了曹锟几句,结果被警察抓进监狱。王洛宾陪着父亲被拘留了5天。</p><p class="ql-block">② 由于婚姻破裂,1941年王洛宾去西宁与第一任妻子杜明远办理离婚手续。王洛宾离开杜明远的住处不久就被国民党特务跟踪逮捕,罪名是共产党嫌疑。王洛宾被关押在兰州市河北沙沟监狱,在国民党监狱里度过了3年。杜明远的情人徐某是国民党军统特务,王洛宾的被捕是因为遭遇了徐某的陷害!</p> <p class="ql-block">1941年王洛宾被关押在兰州市河北沙沟监狱,在国民党监狱里度过了3年。</p> <p class="ql-block">1944年,由当时的国民党青海主席马步芳出面保释,王洛宾幸运地出狱了,重回青海从事音乐教育工作。马步芳是残忍的马家军头目,他和手下曾绞杀过2万多名西路军红军将士,双手沾满了红军的鲜血。1949年,毛主席亲自圈定的43个国民党大战犯,马步芳就是其中之一。</p> <p class="ql-block">马步芳</p> <p class="ql-block">然而这个杀人恶魔却喜欢音乐,王洛宾重回青海后,被马步芳安排担任马家军的音乐教官。马步芳非常器重王洛宾,因此他的生活比较稳定。1949年全国解放前夕,马步芳要求王洛宾跟他逃往台湾,王洛宾却选择留在了大陆。</p><p class="ql-block">③ 1960年,王洛宾因曾在马步芳手下工作过而被捕入狱,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剥夺政治权利20年。关押在新疆第一监狱。</p> <p class="ql-block">王洛宾(中)在新疆第一监狱服刑期间</p> <p class="ql-block">王洛宾在个人感情生活上也经历了多次离合。</p><p class="ql-block">王洛宾一生有过四个女人,<span style="font-size:18px;">这四个女人都在他的生活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span>并由此产生了四首旷世之曲:</p> <p class="ql-block">① 王洛宾与前妻杜明远结婚到因为杜明远的背叛而导致离婚,离婚后写下了《我很伤心从此以后不能够见到你》。图中左三为王洛宾,左四为杜明远。</p> <p class="ql-block">② 1940年,著名导演郑君里拍摄影片《民族万岁》,邀请王洛宾出演男主角,片中的牧羊姑娘由萨耶•卓玛饰演。拍摄过程中,王洛宾与卓玛产生了感情。但因他与杜明远有婚姻,就只能将对卓玛的爱埋在心底。影片拍完后,两人再没有见过面。王洛宾含着泪水用3个晚上创作了传唱不衰的歌曲《在那遥远的地方》。这首歌的原名《草原情歌》,首唱王洛宾。</p> <p class="ql-block">③ 在与第二任妻子黄玉兰新婚之夜,激情写下了《掀起你的盖头来》。图中中间为黄玉兰。</p><p class="ql-block">1945年王洛宾第二次结婚,妻子名叫黄玉兰,是一名护士,当时只有17岁,而王洛宾已经32岁了,两人相差15岁。</p> <p class="ql-block">婚后,黄玉兰接连为王洛宾生了3个儿子,分别叫王海燕、王海星、王海成。</p><p class="ql-block">黄玉兰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善良贤淑,在家里辛苦养育儿子。1951年12月,妻子黄玉兰在北京病逝,年仅23岁。</p><p class="ql-block">妻子的早逝给王洛宾带来了巨大的悲痛,此后他再没有结婚,3个可怜的儿子被王洛宾托付给兄弟姐妹们照顾。</p> <p class="ql-block">黄玉兰与长子王海燕,次子王海星</p> <p class="ql-block">1995年秋王洛宾与第三个儿子王海成的最后一张合影。</p> <p class="ql-block">④ 后来为经过亲密相处又无奈分手后抑郁离世的三毛写下了《等待》。</p> <p class="ql-block">王洛宾与三毛在晚年曾有过一段黄昏恋。</p><p class="ql-block">丧偶的台湾女作家三毛不知从哪里打听到了王洛宾在新疆乌鲁木齐的家,便主动登门拜访。于是著名音乐人王洛宾老人与美女作家三毛之间产生了一段刻骨铭心的情愫 ……</p> <p class="ql-block">这就是当代台湾女作家三毛。她生于1943年3月26日,卒于1991年1月4日。享年48岁。</p> <p class="ql-block">三毛的真名陈平,祖籍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出生于重庆市南岸区黄桷垭。</p><p class="ql-block">上世纪60年代三毛先后游学西班牙、德国、美国,并创作了散文集《雨季不再来》。</p><p class="ql-block">1973年三毛定居西属撒哈拉沙漠,随后与荷西结婚。</p><p class="ql-block">1976年2月三毛和荷西移居加那利群岛;5月,出版第一部散文集《撒哈拉的故事》,讲述夫妻二人在沙漠的生活经历。</p><p class="ql-block">1977年到1979年三毛先后发表《哭泣的骆驼》《稻草人手记》《温柔的夜》等散文集。1980年,荷西意外逝世后回到台湾定居。</p><p class="ql-block">1981年,出版散文集《梦里花落知多少》,表达对丈夫的思念之情。</p> <p class="ql-block">关于王洛宾和三毛的故事,真的可以写成一部打动人心的小说或是拍成一部催人泪下的影视剧。有位知情人曾这样描述两人的初次见面:</p><p class="ql-block">“咚咚咚”,三毛敲响了西部歌王——王洛宾在乌鲁木齐的家门。门被打开后,她环顾了一下这个空荡荡的房间,然后特直白地问道:</p><p class="ql-block">“王老,您一个人住这么空的房间,有没有寂寞感呢?”</p><p class="ql-block">王洛宾打量着依然具有少妇之魅的三毛,只见她散着一头海藻般的长发,虽然风尘仆仆,但依然遮不住她的美丽,于是机智地反问道:</p><p class="ql-block">“你一个人到处流浪,难道不寂寞吗?”</p> <p class="ql-block">就这样,一老一少的男女谈话,由“寂寞”的话题展开来。很快两人便一见如故,天南海北,古今中外,完全没有停下来的意思。</p><p class="ql-block">不再寂寞的三毛,在歌王面前唱起了她自己作词的《橄榄树》:</p><p class="ql-block">“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为什么流浪,流浪远方……”</p><p class="ql-block">啊,流浪的人儿终于归来,幸福的港湾就在眼前。三毛留了下来,那一夜她的小船靠港了。</p> <p class="ql-block">那一夜三毛依偎着比她自己父亲年龄还大的王洛宾,坦然倾述了自己的往事。</p><p class="ql-block">三毛的第一任丈夫荷西·马利安·葛罗1951年10月9日出生于西班牙安杜哈尔市,是一名潜水工程师。1973年,荷西在非洲沙漠小镇阿尤恩与三毛结婚。三毛与荷西的爱情故事充满了波折和深情。他们在1967年相识,当时三毛在西班牙上大学,而荷西还是一个高中生。荷西对三毛一见钟情,并在圣诞之夜向她表白,承诺六年后会来娶她。六年后,他们如约结婚,定居在撒哈拉沙漠,过着艰苦但却幸福的生活。<span style="font-size:18px;">荷西把她宠成了这个世界上最幸福的女人!</span>。</p><p class="ql-block">然而,1979年9月30日,荷西在拉芭玛岛潜水时意外遇难,三毛得知后悲痛欲绝。</p> <p class="ql-block">“每想你一次,天上飘落一粒沙,从此便形成了撒哈拉。”</p><p class="ql-block">这是当年三毛写给荷西的情诗。不过令她没想到的是,她身边的这位和蔼可亲的老者,居然也能背得出。</p><p class="ql-block">啊!那一夜拉近了两人的心理距离。三毛把对王洛宾的称呼,悄悄地从”您”变成了“你”……</p> <p class="ql-block">然而三毛对王洛宾的恋情刚刚开始就结束了,令世人唏嘘不已。</p><p class="ql-block">三毛给王洛宾的信中说到:“万里迢迢,为了去认识你,这份情,并不是偶然,是天命,无法抗拒的。”</p><p class="ql-block">三毛与王洛宾相识恨晚,当时三毛46岁,可是王洛宾已经77岁了,王洛宾不是不喜欢热情知性的三毛,可是他们之间相差31岁,却是王洛宾不敢开始这段恋情的致命伤,他都不知道自己还有没有明天,所以他委婉地拒绝了三毛。</p><p class="ql-block">他给三毛回信:</p><p class="ql-block">“萧伯纳的那柄破旧的阳伞,早已失去了伞的作用,早已不能遮风挡雨。他出门带着它,只能当作拐杖。我王洛宾,就像萧伯纳手中那柄破旧的阳伞。”</p><p class="ql-block">遭到婉拒的三毛彻底切断了对王洛宾的念想,再加上患了子宫肌瘤,住院期间她精神恍惚,以为自己无法治愈命不久已所以犯了抑郁症。最终,三毛在医院病房的卫生间里毅然决然地用一条长丝袜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享年48岁。</p> <p class="ql-block">三毛去世后王洛宾悲伤地坐在自家的钢琴前,想创作一首歌献给已经去了天堂的三毛。可他只写了一句歌词,就再也写不下去了。</p><p class="ql-block">“你曾在橄榄树下等待,</p><p class="ql-block">我却在遥远的地方徘徊……”</p><p class="ql-block">王洛宾反复端详着三毛临走时送给他的一张黑白照片。照片上的三毛美丽端庄,眼神充满了期待。然而直至她生命的终点,都没有等到她人生那份橄榄树下“迟来的爱”…… 由此产生了旷世名曲《等待》。</p> <p class="ql-block">爱与死是文艺创作永恒的主题,没想到让两位文艺名人演绎得如此催人泪下 ……</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三毛与王洛宾,只是三毛单方面的热情,31岁的年龄差与经历上的不同,三毛的情感王洛宾是接不住的!王洛宾的婉拒使三毛情感上一而再再而三地失落,因此她的生命最终在王洛宾这里戛然而止了!</span></p><p class="ql-block">我很喜欢三毛,早期看过她的很多作品!令人心动,令人神往,令人感慨万千!也许从小就有着与众不同的特性和后来坎坷的生活经历,爱而不得的情感历程,因此造就了她的人生悲剧!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能够真正理解她的内心世界!有个性的三毛注定会有一个独特的人生结局!为她唏嘘感叹!</p> <p class="ql-block">我本以为在王洛宾故居的展板上,能够找到他与三毛的合影,结果却令我失望了。展板上只有王洛宾第二任妻子黄玉兰的照片,而他和这位妻子虽然有三个儿子,但却没有故事 ……</p> <p class="ql-block">展板上还有王洛宾几张穿着军装的照片,虽然当时他已经45岁了,不过依然很帅气!</p><p class="ql-block">王洛宾年轻的时候绝对是偶像级的存在,他的音乐才华,乃至他的人生坎坷,都足以打动女人的心。不过王洛宾生在一个特殊的时代,他堂堂正正做人,一生都没有绯闻。如果没有三毛的突然出现,可以说王洛宾的晚年真的是“百年孤独”了 ……</p> <p class="ql-block">王洛宾故居展板上的老照片,大部分都是我第一次见到。我想这一定是王洛宾故居的策划者在老人故去之后从他私人相册里精选出来的。</p><p class="ql-block">总之,我在这里看到了一个真实的王洛宾,一位始终让我高山仰止的王洛宾!</p> <p class="ql-block">啊!王洛宾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新疆军区文工团工作时戴过的军帽在这里,他标志性形象的那顶毡帽也在这里!</p><p class="ql-block">见其物,如见其人 ……</p> <p class="ql-block">王洛宾先生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这是大洋彼岸华人对王洛宾的赞誉。</p> <p class="ql-block">展柜里一块金属制成的牌匾刻有“民歌之父”的字样,这是中国著名作曲家王洛宾先生访问美国时获得的纪念品。这份荣誉象征着他为音乐文化交流作出的巨大贡献。</p> <p class="ql-block">涿州的王洛宾故居,普通游客也许5分钟就看完了,然而我却在此停留了30多分钟。我第一次感觉到,自己距离这位音乐大师是那样的近!参观王洛宾故居不仅让我深入了解了这位伟大音乐家的生平事迹,更让我感受到了中国西北地区独特的历史文化底蕴。</p> <p class="ql-block">我仿佛听到了王洛宾亲自演唱的</p><p class="ql-block">《在那遥远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我仿佛看到了王洛宾身边的三毛</p><p class="ql-block">那含情脉脉注视的目光</p> <p class="ql-block">离开王洛宾故居时,心中充满了不舍与感慨。这座房屋里孕育了许多优秀的作品,也留下了无数动人的故事。未来无论走到哪里,都不会忘记我们的西部歌王王洛宾!愿王洛宾故居永远散发着它独特的光芒,吸引更多的人前来探寻他的那段史诗般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美篇创作后记:</p><p class="ql-block">王洛宾是中国生于40年代到80年代整整两代人绕不过去的一位人物。他创作的具有浓郁西部风格的民歌不但伴随这两代人长大,而且深深埋藏在了这两代人的记忆之中。</p><p class="ql-block">我尝试着用一种“非线性”的叙事方式来创作这部美篇,使读者的思绪能在广阔时间与空间之中来回穿梭,感受老人的沧桑人生,也感受老人的旷世之恋 ……</p><p class="ql-block">在结束这部我精心创作的美篇的时候,我想说一声我在涿州真正走近了王洛宾,那也是国人心中永远的王洛宾!</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照片拍摄于</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2025-02-14</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涿州王洛宾故居</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