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旅生涯拾萃之一:迈入军营

陈生

<p class="ql-block">人生如一本书,翻开是故事,合上是回忆。</p><p class="ql-block">记忆的光盘倒带至六十二年前的今天,1963年3月1日,一个稚嫩青涩的农村青年,离开了家乡,迈开了25年军旅的第一步。</p> <p class="ql-block">我们上海5个郊县500多名新兵,登上了闷罐子军列。由沪宁→京浦→陇海→宝成铁路奔驰前行,经过令人难忘的5天4夜长途行军,于3月5日下午,顺利到达成都。</p> <p class="ql-block">1963年3月5日,是一个难忘的日子。伟大领袖毛主席发出了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p><p class="ql-block">学习雷锋好榜样的高亢旋律,伴随着我们开始了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航校生话。</p> <p class="ql-block">当年的空军成都13航校,位于成都市西南角,毗邻锦官城外柏森森的武侯祠。</p><p class="ql-block">航校分设四个学员大队:一大队是无线电(雷达)专业,二大队是航空仪表专业,三大队是电气专业,四大队是军械专业。它与吉林的空军17航校(培训机械专业)一起,共同为空军飞行部队培养飞机地勤维护人员,在空军建设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一页。</p><p class="ql-block">上图为航校的大门和大礼堂。</p> <p class="ql-block">航校专业学习是紧张有序的。我们二大队的课程,先学《电工学》、《飞机学》、《航空仪表学》等基础理论,然后学习《航空仪表和氧气设备维护》,开始进行实际操作。</p><p class="ql-block">当我登上飞机,进入座仓,看着仪表盘上满满的仪表,心情紧张而又激动。油然增添了要认真学习,尽快掌握专业技能的使命感和责任感。</p> <p class="ql-block">1964年元旦,恰好是我20周岁生日。我在离航校不远的蜀光照相馆,拍下了我的第一张军装照。</p> <p class="ql-block">经过刻苦努力,以门门都是5分的成绩,圆满完成了学业。鲜红的毕业证书,为一年的航校生活打上了句号。</p><p class="ql-block">1964年3月初,怀着满腔热情和对未来生活的期冀向往,告别航校,欣然踏上了到部队的征程。</p> <p class="ql-block">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我们航校毕业后,即奔赴全国各地的航空兵部队。我和钱文宝、惠方平等6人,由天府之国的蓉城分配至滨城大连周水子空27师。</p> <p class="ql-block">到部队后,知道我们的师长是空军战斗英雄张积慧,心里别提有多高兴!能成为英雄领导下的小兵,真是三生有幸。</p> <p class="ql-block">我被分配至修理厂,当仪表员时间不长。然三年多既往,最铭心难忘。领导的关心,老同志的帮助,使我淬火成长。我的思想觉悟和业务能力,都有了较大提高。1966年五四青年节,光荣地入了党。</p> <p class="ql-block">领导不仅在思想上、工作上关心我,还对我的文艺业余爱好给予鼓励支持。师宣传科推荐我为沈空政治部直联文艺创作员。1966年夏天在大连参加了空三军文艺创作员培训班。有幸昤听了空政著名剧作家闫肃,讲授的诗词韵律。使我初谙了十三辙,为诗词写作,打下了一定基础,得益匪浅。</p> <p class="ql-block">时间若水,心在一念间。</p><p class="ql-block">2018年10月,在老部队入滇50周年聚会时,很高兴地见到了徐宝成老战友。我俩当年一块抽调至机务大队政治处,往事历历,浮现眼前。</p> <p class="ql-block">离开火热的连队,告别我热爱的专业,去基层政治机关工作了两年半,很多情景记忆犹新。凭心而论在那特殊时期,我干的最多的事,是组织安排各种调查。入党、提干,恋爱、结婚,都要调查。干部探家回来,有了恋爱对象,都会主动找上门来。事关干部终身大事,我都认真安排,从同意确定恋爱关系,到批准结婚开证明,环环相扣,我当时成了一个不是红娘的红娘,喜糖吃了不少,也密切了和大家的关系。</p> <p class="ql-block">多年前,我和青岛市政协老战友通电话,他爱人先接听,我直呼其姓,她还很惊愕,问我怎么知道的?殊不知他们从批准建立恋爱关系到结婚,各种手续都是我一手操办的。现在想来那时是无事找事,所以我们干事一直有事。</p><p class="ql-block">车上前边两位,就是这个小故事的当事人。谈起当时的情况,都喜不自禁。</p> <p class="ql-block">空27师调防云南后,当时师机关在蒙自二普营,机务大队部和政治处及几个机务中队都在一普营。</p><p class="ql-block">1969年3月15日,发生了双机起飞时相撞的严重飞行事故。昆指机关由任敬汤政委和刘永生副参谋长率工作组检查事故,分析原因,汲取教训。工作组专门听取机务大队意见,由我汇报了当时干部的状况。想不到这次活动改变了我的军旅轨迹。</p><p class="ql-block">10月初,我回上海探家归队,领导即告诉我,昆指政治部发调令,让我去昆指司办当秘书。情况来的突然,毫无思想准备。10月下旬,我怀着对朝夕相处战友深深的依恋,怀着对紧张愉快生活5年半的老部队多多不舍,踏上了新的征程。</p> <p class="ql-block">别了,蒙自!</p><p class="ql-block">别了,祖国西南边陲难忘的热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