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赛龙亭

陈向明

<p class="ql-block">登赛龙亭</p><p class="ql-block"> 乙巳年正月初七阳光正好,邀约朋友登山。朋友说,赛龙亭仙井落成启用,可以登山还能汲水泡茶,岂不一举两得。</p><p class="ql-block"> 阳光甚好,一路沐浴温暖的阳光,沿着盘山路向上攀登,路上安静极了,只听见风吹树林发出飒飒的响声,大约四十分钟就到了赛龙亭。在樟湖境内的高山上有三座马氏仙娘亭,海拔最高的是位于南洋村的黄龙亭,还有一座就是镇后山的仙娘亭,这座仙娘亭位于闽江北岸的高山之颠。原来都要渡过闽江去登高,库区大桥修建后,镇上的人重新修建了一条通往赛龙亭的山间道路,方便信众上香祈愿。这三座山峰,镇内的居民都称之为仙山,也是人们重阳节登高的好地方。</p><p class="ql-block"> 位于闽江北岸的赛龙亭,最为独特的是在海拔约470的高山之颠,在一处崖壁之下有一口清水凼,我们称之为“清水窟”。这眼山泉水不多,长年都有汩汩的泉水冒出来。当年,我的父母上赛龙亭,父亲都会带了可乐瓶去装水,回来后,都会让我喝几口,并告诉我,这是仙水,喝了就会无病无灾。孩童时期,父母说啥我们就听啥,总觉得仙水喝进嘴里特别甘甜。当时,我就觉得奇怪,那么高的山怎么还会有如此清澈的水。</p><p class="ql-block"> 长大了,登上仙山,果然看到了父母所说的仙水。这口泉眼就在赛龙亭的脚下,山上树木繁茂,古木参天,即使大夏天,阳光也透不下来,显得特别的幽静。以前,为了取水,我总是小心翼翼的从清水凼中慢慢地舀水。后来,我有了泡茶的习惯。水是泡茶的灵魂,有好水才能泡出好茶,因此,我每次登山都会取水回来。</p><p class="ql-block"> 今天我和朋友一起取水,原先山间野径崎岖不平的山路变平坦了,路面也宽了,据说,这里还会进行硬化,方便人们取水。最为关键的是,我原先取水的清水凼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刻着“仙井”的井圈,“仙井”山崖全部用石块垒砌,崖壁有一眼缓缓地流出清澈的山泉。原先的疑问也解开了,在这青山绿树之中,焉能没有泉水呢?</p><p class="ql-block"> 我和朋友都接了仙水,看着天气挺好,我就建议,去爬赛龙亭的山顶,我们就从亭子后面开始往上爬,山上都是天然林。大约十五分钟就到了山巅,海拔高度在510左右,在山顶最高处,我发现了一处用水泥刻着数字的地理标志。周围堆砌着一些石块,据说,几百年前,赛龙亭修建在最高峰。</p><p class="ql-block"> 站在最高处,本来视野开阔,可惜那些树木郁郁葱葱,挡住了视线,只是隐隐约约看到了闽江,还看到闽江南岸的万寿塔。后来,询问了老一辈人,原先站在高山之颠可以眺望闽江上下游几十公里处。我们很遗憾的下来。就在赛龙亭的后面,我发现了一处空旷的地方,我站在那里放眼望去,青山连绵起伏,闽江在青山环抱之中缓缓地流淌。此时,阳光照射在山峦,江上,我不由地吟出“江山如此多娇”。</p><p class="ql-block"> 下山了,我们泡一泡“仙水”的茶,一股甘甜沁人心脾。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