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人风采】毛泽东主席珍贵照片,值得珍藏!(六十八)

福全

<p class="ql-block">太珍贵了!毛主席在延安这张照片拍的太好了,拍出了青年的朝气、领袖的气质。</p> <p class="ql-block">气场强大!1938年5月,毛主席在延安,摄影者为美国军官卡尔逊。</p> <p class="ql-block">毛主席一生酷爱读书,即使条件艰苦的时候也未曾中断,以下三张照片真实的记录了毛主席走出窑洞后坐在院落里读书的场景。</p><p class="ql-block">照片的时间是1939年,此时的毛主席大步流星的从窑洞门口走向院落中的木凳,大大方方落座后开始阅读斯大林的著作。</p><p class="ql-block">三张照片分别记录了毛主席豪迈的步伐、英俊的脸庞、专注读书的神情,这一年毛主席46岁,正是年富力强的壮年,也正是这段时光成就了伟大的人民领袖。</p> <p class="ql-block">毛主席在郑州的这张照片拍的太好了,毛主席也太接地气了</p><p class="ql-block">1952年10月31日8时多,毛主席从河南省会开封来到郑州市视察黄河,毛主席在郑州市领导的陪同下来到邙山顶,远眺万里黄河。</p><p class="ql-block">片刻后,毛主席回到邙山尽头一处名为“小顶山”的地方,随便找了一个土坎儿就坐了下来,毛主席看着眼前的黄河和黄河铁路大桥,注目良久,思索着治理黄河的良策。</p><p class="ql-block">其实,毛主席在河南期间的这些日子是处于休假期间,他给工作人员定下了一不扰民、二不谈工作的基调,但他一直关心着黄河的治理工作,便利用休假时间实地勘察黄河,并发出了一定要把黄河治理好的伟大号召。</p><p class="ql-block">致敬毛主席,致敬时刻关心人民的伟大领袖毛主席!</p> <p class="ql-block">毛主席在黄鹤楼的珍贵影像</p><p class="ql-block">照片一:1953年2月18日,毛主席在蛇山黄鹤楼遗址附近与街头小贩交谈;</p><p class="ql-block">照片二:1953年2月18日,毛主席在孩子和大人簇拥下离开黄鹤楼。</p><p class="ql-block">老照片中的毛主席与群众十分亲近,群众也是发自内心的高兴,仿佛是久违的亲人欢聚的时刻。毛主席是人民的贴心人和伟大的领袖,他所到之处犹如阳光洒满大地,处处欢声笑语。</p> <p class="ql-block">1953年2月24日毛主席说:帝国主义侵略我们都是从海上来的。</p><p class="ql-block">当天下午,老人家由陈毅罗瑞卿、张爱萍王宏坤、陶勇等陪同,视察海军舰艇部队,并观看鱼雷快艇的表演。</p><p class="ql-block">在听取汇报时,老人家说:我们国家穷,钢铁少,海防线很长,帝国主义就是欺负我们没有海军。一百多年来,帝国主义侵略我们都是从海上来的,不要忘记这一历史教训。</p> <p class="ql-block">1953年,毛主席一家四口在北京玉泉山的珍贵留影,照片中毛主席和夫人站在两边,李敏和李讷站在中间,一家人心情都很好,脸上带着幸福的笑容。</p> <p class="ql-block">照片拍摄于1950年代初,记录的是毛主席、罗荣桓元帅、贺龙元帅和黄炎培等领导人在机场迎接来宾的画面,镜头中的这些人都是国之肱骨,是为新中国立下不朽功勋的大人物。</p> <p class="ql-block">1953年,毛主席决心在社会主义阵营负起更多责任,积极拓宽新中国外交。同年9月和11月,中国分别向越南和朝鲜提供援助。1954年,周恩来总理率领中国政府代表团出访印度,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引发世界轰动。同年9月,众多友好国家领导人参加中国国庆庆典,苏共中央第一书记赫鲁晓夫首次访华,双方达成重要协议。</p> <p class="ql-block">1958年7月31日,毛泽东主席在机场迎接赫鲁晓夫。</p> <p class="ql-block">1958年8月,毛泽东主席与赫鲁晓夫。</p> <p class="ql-block">这是一张超级接地气的老照片,向伟大领袖毛主席致敬!</p> <p class="ql-block">1950年代,伟人与一位老者亲切握手交谈。这位老者身材消瘦,带着一副眼镜,上衣口袋别着一支钢笔。老者虽然上了年纪,但精神矍铄,好似一位知识渊博的智者。伟人的魅力令人折服。伟人喜欢以握手的方式与人拉近关系。根据与伟人握过手的人回忆,伟人的双手又大又厚又软。</p><p class="ql-block">有人说,伟人的手握起来像大面包一样软绵绵的,也有人说伟人的手像握起来像棉花一样令人温暖,还有人说伟人的手很大,一般人一把根本握不过来。总之,伟人通过握手传递给对方温暖、舒服、安全。</p> <p class="ql-block">一张罕见老照片,摄于1958年1月22日广西南宁人民公园。镜头中,毛主席游览时受群众热烈欢迎,温馨而珍贵。尽管天空下着雨,群众热情却丝毫未减。</p> <p class="ql-block">在1958年8月7日的某个瞬间,一张珍贵老照片定格了历史:毛主席站在襄城县后梁庄北地的烟叶丰产田中,目光所及,皆是茂盛的烟叶,犹如绿色的海洋。面对这壮观的景象,主席赞誉为烟叶的王国,并激励在场的干部群众,要怀揣满腔热忱,奋勇争先,共同书写农业丰收的辉煌篇章。</p> <p class="ql-block">近民贴心,从群众中来,又到群众中去,从古至今,从中到外,只有我们的毛主席</p> <p class="ql-block">1959年10月5日,毛主席与海军司令员萧劲光亲切握手。</p><p class="ql-block">这是毛主席接见解放军代表时的一个画面,是伟大统帅与骁勇战将在一起的伟大时刻。</p><p class="ql-block">萧劲光大将是湖南长沙人,比毛主席整整小了10岁,是毛主席名副其实的小老乡,他一生跟随毛主席征战无数,为新中国立下了汗马功劳,而后担任海军司令员,为建设强大的人民海军而倾注了毕生心血。</p><p class="ql-block">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并于1989年被确定为首批33位军事家之一。</p><p class="ql-block">毛主席曾这样评价他:萧劲光,有大将风度,是大知识分子,是科班出身的第一个学军事的军事家。</p> <p class="ql-block">1959年7月,毛主席在庐山游花径,他幽默地说:“骑马在花径照相,白居易不晓得高不高兴?”</p><p class="ql-block">1959年7月,毛主席在庐山游花径,他幽默地说:“骑马在花径照相,白居易不晓得高不高兴?”</p><p class="ql-block">花亭旁边有两匹马,正吃着青草,汪东兴来过庐山多次,便告诉主席,这是照相馆养的马,专门给人照相用的,来不及运走。</p><p class="ql-block">主席幽默地说:“骑马在花径照相,白居易不晓得高不高兴?”众人都笑了起来。</p><p class="ql-block">毛主席博古通今,他洞悉白居易《大林寺桃花》,此花径又叫白司马花径。</p><p class="ql-block">唐元和十二年(817年),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春天,他游庐山大林寺,看见寺外桃花,惊奇庐山的奇美,顿悟人世的通达。</p><p class="ql-block">故吟诗一首:“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p><p class="ql-block">1930年,湖北名士李凤高突然发现“花径”石刻,好似白居易遗迹,他便约陈三立等人发起募款建亭。</p><p class="ql-block">陈三立撰写《景白亭记》,李凤高篆书“花开山寺,咏留诗人”石联,刻于花径公园大门两侧,主席正止步细看。</p><p class="ql-block">毛主席对碑文石刻颇有研究,张口就来,不得不佩服至极!</p> <p class="ql-block">60年代毛主席和萧劲光</p> <p class="ql-block">在历史的长河中,毛主席的笑容总是令人难忘。其中,1961年的那张照片,更是让人们感受到了他内心深处的喜悦。</p><p class="ql-block"> 那一年,当毛主席在人民日报上读到全国国民经济已转入正轨的消息时,他脸上的笑容如同春天的阳光般温暖而灿烂。那是发自内心的微笑,是对亿万国民辛勤付出的最好回应,也是对未来充满信心的展现。</p> <p class="ql-block">1965年的珍贵老照片,其上左侧首位,赫然显现的是吴旭君的身影,仿佛时光倒流,他静静诉说着往昔的岁月。</p> <p class="ql-block">这张照片中,毛主席坐在一个椅子上,腰杆笔直,目光坚定地望向远方。尽管照片是静止的,但从他的眼神中,我们仿佛可以感受到他的坚定信念和对未来的深沉思考。他的眼神充满好奇,似乎在寻找或期待着某个答案。与此同时,一旁的工作人员也聚精会神地注视着同一个方向,仿佛在那个方向上,有着某种至关重要的东西。</p><p class="ql-block">对于这张照片的拍摄时间和地点,尚不得而知。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对照片背后故事的好奇。毛主席为何在那一刻显得如此专注?他们在看什么?是否是某个重要事件的发生,或是某个关键时刻的决策?想象着那个特定的瞬间,可能是一个关键的时刻,或是一个特殊的日子。或许那天,某个决策需要主席来最后确认,或者是某个历史性的事件正在发生,需要主席和工作人员共同见证。不管是什么原因,这张照片都捕捉到了那一刻的紧张和期待,使人们对那个历史瞬间产生浓厚的好奇。延续这种好奇,开始想象和推测这张照片背后可能的故事。也许那天,毛主席正在审阅某个重要文件,或是与工作人员讨论某个重要问题。或许他们正在等待某个重要消息的传来,或是某个决策的结果。不管是什么,他们的目光都聚焦在那个方向,仿佛那里有着答案,有着他们需要的东西。</p> <p class="ql-block">毛主席珍贵老照片:与专列乘务员的合影</p><p class="ql-block">照片一:1960年,毛主席接见专列所有乘务员并合影;</p><p class="ql-block">照片二:1962年5月12日,毛主席在安徽省蚌埠飞机场与专列乘务员合影。</p><p class="ql-block">毛主席喜欢乘坐专列视察各地,熟知专列上的每一位工作人员,也十分关心工作人员的工作学习和薪资待遇,他经常劝导专列工作人员要保持学习的尽劲头,只有时刻保持学习才能进步。</p><p class="ql-block">致敬和蔼可亲的领袖毛主席。</p> <p class="ql-block">60年代毛主席和钱学森、陈永贵</p> <p class="ql-block">1963年7月31日,毛主席等领导人在北京观看了由沈阳军区话剧团演出的话剧《雷锋》后亲切接见全体演职人员,并和他们留下了合影。</p> <p class="ql-block">1963年4月的浙江杭州,一帧珍贵的画面被定格——毛主席,在杭州市郊的刘庄,于工作人员的默默陪伴下,沉浸在采茶的乐趣中。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对这份传统技艺的深深喜爱与专注,仿佛每一片嫩叶都承载着他对生活的细腻情感。</p><p class="ql-block">作为一位品茶爱好者,尤其是对浙江龙井茶情有独钟的毛主席,这次调研之行不仅是对工作的考察,更是一次心灵的休憩。在繁忙的日程中抽出闲暇,他来到了这片茶香四溢的土地,亲自体验了采茶的乐趣,也加深了对这片土地和人民的情感联结。</p><p class="ql-block">这张照片,不仅记录了历史的一刻,更成为了后人缅怀那段岁月、感受领袖风采的珍贵记忆。</p> <p class="ql-block">毛主席与曾志的珍贵合影,两人是相识多年的好友,除了毛主席之外,曾志和贺子珍的感情也非常好,她们情同姐妹,有时候一起执行任务,关系好到经常同盖一条棉被的地步。</p><p class="ql-block">1964年,毛主席在向陈永贵等人介绍曾志时说:“曾志同志,井冈山的,现在井冈山没有几个人了。”短短一句话,体现出毛主席跟曾志之间的深厚友谊。</p> <p class="ql-block">这张珍贵的照片拍摄于1964年6月15日,那天毛主席、刘少奇等领导人参观全军大比武中北京军区、济南军区训练尖子的汇报表演。</p> <p class="ql-block">照片显示罗瑞卿大将、杨勇上将、杨得志上将为毛主席详细讲解国产五六式步枪。</p> <p class="ql-block">毛主席高兴地将步枪拿在手上,闭上左眼,右眼睁大,举起国产56式步枪开始瞄准……罗瑞卿大将、杨勇上将、杨得志上将看到主席端起步枪的那一刻也是激动万分,他们终于也见到了主席拿枪的时刻,继而喜笑颜开。</p> <p class="ql-block">摄影师拍下伟人们同时鼓掌的珍贵瞬间</p><p class="ql-block">1964年6月11日,共青团九大开幕式召开,毛主席、刘少奇、周总理、朱德总司令和邓小平总书记共同出席,由此可以看出领袖们共青团九大十分重视。</p><p class="ql-block">摄影师为共青团九大拍下了许多珍贵的瞬间,而我今天为大家分享的是不同角度下五位领袖同时鼓掌的瞬间。</p><p class="ql-block">照片一是五位领袖同时面向与会的代表们致意,照片二是照片一的同一场景,而邓总书记满怀欣喜的目光看向了毛主席的方向,更像是一种崇拜、一种钦慕。</p> <p class="ql-block">毛主席会见胡志明</p> <p class="ql-block">1964年2月27日毛主席接见金日成。</p><p class="ql-block">地点:钓鱼台十八号楼。</p><p class="ql-block">当天下午,老人家在钓鱼台十八号楼会见金日成。</p><p class="ql-block">会见时,中国方面的人员主要有:刘少奇、彭真、李富春、杨尚昆等。</p><p class="ql-block">朝鲜方面有:朴金喆、金昌满、朴容国等参加会谈。</p> <p class="ql-block">1965年2月22日毛主席薄一波接见解放军报社全体采编人员。</p><p class="ql-block">当天下午,毛主席和周总理、邓小平彭真、李富春陆定一、康生薄一波等接见参加海军干部工作会议、解放军报编辑记者会议的人员,和第三批战士演出队。</p><p class="ql-block">老人家讲话时,说:四个第一好。我们以前也未想到什么四个第一,这是个创造。谁说我们中国人没有发明创造?四个第一就是创造,这是个发明。我们以前是靠解放军的,以后仍然要靠解放军。</p> <p class="ql-block">这张照片是《人民画报》1966年11月的封面图。照片上,毛主席和林总、周总理等人在天安门城楼上接见红卫兵。照片极具政治意义,毛主席伟岸的身躯正对镜头,林总站在他的旁边。而周总理则只露出一个头。从照片上我们也能看到当时领导人的地位。</p> <p class="ql-block">毛主席站在天安门城楼上,望着人山人海的红卫兵,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他志得意满,踌躇满志。照片选自1966年11月的《人民画报》,照片下面的说明文字是:“我们伟大的导师、伟大的领袖,伟大的统帅、伟大的舵手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检阅游行大军。”</p> <p class="ql-block">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和他的战友,在天安门城楼上分批接见三千多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工农兵代表、少数民族代表和红卫兵代表。代表们满怀无比激动的心情欢呼:“毛主席万岁!万万岁!”</p> <p class="ql-block">1966年10月1日,毛主席和林总登上天安门城楼,欢度国庆节。照片上,毛主席志得意满,踌躇满志,显得十分高兴。林总高举《毛主席语录》,脸上露出得意的笑容。</p> <p class="ql-block">1966年10月1日,第17个国庆节,毛主席率领林总、周总理、叶剑英等领导人在天安门城楼上亲切接见部队的观礼代表,并和他们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1966年10月1日,晚上,毛主席和周总理来到天安门前的金水桥,两人坐在桥上,和群众们一起观看“焰火秀”。两位伟人席地而坐,显得十分亲切。</p> <p class="ql-block">1966年11月的《人民画报》刊登的毛主席早年在抗大讲课的老照片。1966年是抗大建校30周年。</p> <p class="ql-block">1966年10月,伟大领袖毛主席站在天安门城楼上。</p> <p class="ql-block">1966年10月,毛主席和林总同乘一辆吉普车,检阅规模庞大的红卫兵。</p> <p class="ql-block">1966年10月,毛主席和林总在一起讨论文稿内容。</p> <p class="ql-block">毛主席和林总一同接见红卫兵。这些红卫兵“语录不离手,万岁不离口”,显得十分激动。</p> <p class="ql-block">1966年11月的《人民画报》刊登的毛主席1955年10月在七届六次会议作报告的照片。当时毛主席的报告题目是《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p> <p class="ql-block">1966年11月的《人民画报》刊登的抗日战争时期毛主席和老百姓亲密交谈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1966年11月的《人民画报》刊登的1958年毛主席在河南等地开展调研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1966年7月31日,毛主席在北京接见参加暑期物理讨论会的三十三个国家的地区的代表</p> <p class="ql-block">1966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17周年,首都百万群众在天安门举行了声势浩大的庆祝活动,毛主席、周总理等领袖在天安门城楼检阅了来自全国各地师生的游行队伍。</p> <p class="ql-block">晚上9点,天安门广场特意举行了国庆烟花秀,偌大的广场上空升起了一朵朵绚丽的烟花,毛主席与众人在天安门城楼上一起欣赏国庆烟火。天安门广场上燃放烟花的炮声和百万群众的呼喊声此起彼伏,声浪一阵高过一阵,引起了毛主席的注意。</p> <p class="ql-block">毛主席参加了一天的国庆活动后本已疲惫,但感受到天安门广场上百万群众一波又一波的澎湃激情……73岁的他抖擞精神,决定和人民群众共度国庆。</p> <p class="ql-block">随后,毛主席从天安门城楼走到金水桥桥上,路上不停地向人民群众挥手致意。群众看到伟大的领袖来到他们中间,便情不自禁地走上前去,欢呼着高喊着,向伟大领袖毛主席表示最大的敬意。毛主席穿过人群,走到金水桥桥头,双腿盘膝坐在桥上,与人民群众一起欣赏国庆烟花秀。这一幕感动了天安门广场上的无数百姓,他们对毛主席的敬意更加强烈,现场爆发出更加强烈的呼喊,赞美伟大的领袖毛主席。</p> <p class="ql-block">敬爱的周总理得知毛主席在天安门广场上与人民群众一起共度节日的消息,也高兴地从天安门城楼来到金水桥桥头,跟主席一样席地而坐。毛主席、周总理这两位领袖一边聊天,一边观看美丽的烟花,时不时与身边工作人员、群众互动聊天,欢笑声、呼喊声此起彼伏,简直成了欢乐的海洋……这一幕被摄像师记录了下来,成为永恒的美好时光。</p> <p class="ql-block">毛主席和周总理是共和国伟大的领袖,他们从群众中来,到人民中去,时刻保持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信念,乐意与老百姓一样席地而坐欣赏绚丽的烟花,感受着与老百姓在一起的美好时光。</p> <p class="ql-block">照片一:毛主席在机要秘书张玉凤的陪同下在天安门城楼上与战友交谈;</p><p class="ql-block">照片二: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与延安时期的外国友人斯诺和其他国家领导人一起观礼的画面;</p><p class="ql-block">晚年的毛主席行动时有些不太方便,除非是特别重要的外宾和非常重大的节日活动,他才会登上天安门城楼。</p><p class="ql-block">以上两幅照片记录了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和友人、外宾、战友在一起的珍贵瞬间,虽然此时的毛主席已七十多岁,但依稀可以看出他的洒脱和超然的风采。</p> <p class="ql-block">难得的老照片!摄影师钱嗣杰拍下了毛主席、周总理在一起的珍贵瞬间</p> <p class="ql-block">1972年2月21日毛主席对美国总统尼克松说:我是喜欢右派,你当选我是投了一票的。</p><p class="ql-block">时间是当天下午二时四十分至三时五十分左右。</p><p class="ql-block">地点:游泳池住处。</p><p class="ql-block">老人家会见尼克松,周总理、基辛格等人在座。会见时间长达七十分钟。</p><p class="ql-block">会谈中,尼克松说:我读了您的诗词和讲话,我知道您是一位思想深刻的哲学家。您的著作感动了全国,改变了世界。</p><p class="ql-block">毛主席说:没有改变世界,只改变了北京附近几个地方。</p><p class="ql-block">老人家谈到美国的总统竞选时,说:讲老实话,民主党如果再上台,我们也不能不同它打交道。你当选我是投了一票的。</p><p class="ql-block">尼克松说:我想您投我一票,是在两个不好的东西中间选择好一点的一个。</p><p class="ql-block">老人家说:我是喜欢右派,人家说你们是右派,你们共和党是右派,我是喜欢右派,比较高兴这些右派当政。</p> <p class="ql-block">1973年2月17日当天晚上十一时三十五分至次日晨一时十五分,毛主席在游泳池住处接见基辛格,周总理在座。</p> <p class="ql-block">1974年2月22日毛主席说:我们是共产党,是要帮助人民的。</p><p class="ql-block">当天下午,老人家在游泳池住处接见赞比亚总统卡翁达。周总理等人在座。</p><p class="ql-block">谈到世界形势时,老人家说:希望,第三世界能团结起来。第三世界人口多啊。我看美国、苏联是第一世界。中间派,日本、欧洲、澳大利亚、加拿大是第二世界。咱们是第三世界。美国、苏联原子弹多,也比较富。</p><p class="ql-block">老人家又说:我们是共产党,是要帮助人民的。如果不帮助人民,就是背叛马克思主义。你呢,我们希望也是要帮助人民,我劝你对人民要好啊!没有人民就会垮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