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在这春意盎然的时节里,语文低段识字教学研讨活动如约而至。此次活动恰似春风化雨般,滋润着我们每一位教育者的心田,大家早早地投入到精心准备之中,为的是在识字教学这片沃土上辛勤耕耘,培育出茁壮成长的新苗。在研讨活动中,教师们积极交流,共同探讨教学方法,教学相长,携手共进,努力在识字课堂上谱写新的精彩篇章。</p> <p class="ql-block"> 高校长和张校长莅临现场,参与教研活动。</p> <p class="ql-block"> 本次教研活动由陈雯璠和侯敏敏两位老师主持。</p> 课例展示 <p class="ql-block"> 活动伊始,由集团校三十四小校区的冯娜萍老师执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三课的《小青蛙》一课。</p> <p class="ql-block"> 冯老师利用有效的多媒体课件,通过谜语导入,联系生活、创设情境,帮助学生识字、正音,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引导学生产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在生活中识字,在识字中享受学习的快乐,使学生课堂参与度高。</p> <p class="ql-block"> 特别是在与AI对话提问的环节,让学生向AI提问,深深地吸引了学生。同学们积极性特别高,都想向AI提问,体验AI帮自己解决问题的快乐。</p> <p class="ql-block"> 第二节课由唐小北校区二年级的梁嘉懿老师执教。课刚开始,一段关于中国美食的视频就把同学们带入到了中国美食的世界,创设了美食情境,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场景中感受汉字与美食的联系,激发了他们学习的热情。这种情境化的教学,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识字,提高了学习效率。</p> <p class="ql-block"> 梁老师也设计了AI问答展示环节。无论是找一道特色菜现场用AI生成图片,还是利用AI提问,学生通过与AI的交流,了解了“煎、煮、蒸”这三个四点底的字的意思,都充分展示了AI技术在教学中的重要性,提高了学生识字的趣味性和实效性。</p> <p class="ql-block"> 在课堂上,梁老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合作展示。同学们互相合作,积极交流,精彩的展示赢得了老师们的掌声。</p> 教育小故事分享 <p class="ql-block"> 来自三十四小校区的郝小娟 老师分享了自己在进行古诗教学的时候,尝试让作者开口说话,做自我介绍的案例。老师利用豆包制作一张诗人的画像,再用腾讯智影里面数字人的播报,选择用豆包制作的图片,输入诗人开口说话的具体内容,在经过音色、字幕样式的调整,最后就能生成作者自己做自我介绍的视频。A I在课堂中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p> 低段识字教学研讨授课教师反思 <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两位老师对执教内容进行了说课,从磨课的经过到本堂课目标的落实以及识字、写字教学的方法这几个方面娓娓道来。</p> 低段识字教学研讨——以听促评,以评促学 <p class="ql-block"> 在评课环节,梁金枝老师、张春娜老师、老师、曹静老师对这两节研讨课做了精彩点评。她们认为两位授课老师组织学生联系生活识字,随文识字处理自然,水到渠成。创设情况教学更加激发了学生识字的主动性。两节课上都是用了A I提问展示环节,使语文课和人工智能相结合,学科融合有趣、有效、有创意。小组合作学习培养了学生的合作学习与自主探究的能力,契合新课标的理念。</p> <p class="ql-block"> 张豆豆老师和王思瑜老师也分享了自己在这两节课中的收获。</p> 学校领导总结 <p class="ql-block"> 活动最后,由集团校高校长和张副校长做了总结。</p> <p class="ql-block"> 高校长对老师们提出了殷切的期望:</p><p class="ql-block"> 一、老师们要研究教材,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设计时要有取舍。</p><p class="ql-block"> 二、强调了随文识字的重要性,要穿插到课文教学中识字,不要集中识字。</p><p class="ql-block"> 三、改变学习方式,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例如识字能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力、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等。</p><p class="ql-block"> 四、强调了老师要提升自己的基本功,如粉笔字,朗诵、备课的能力等。</p> <p class="ql-block"> 三十四校区的张校长也对两位老师的课堂提出了宝贵的建议。她首先赞赏两位老师的课堂很自然,作为年轻教师,这样的授课能力很优秀。其次,张校长也给出了一些建议,她认为作为老师要让孩子们有更多成长的空间,我们作为老师要善于看见孩子身上的成长点,营造一种亲切有爱的课堂氛围。</p> <p class="ql-block"> 打造低年级语文高效课堂是一场永无止境的探索。在数字技术与传统教学融合的道路上,老师们要做坚定的引路人,用AI突破教学难点。同时,需以传统教学智慧坚守教育初心。未来,我们作为新时代的教师,将会持续探索“智能”与“人文”的融合,让每节课都成为孩子成长的阶梯,让语文课堂成为启迪智慧、润泽心灵的精神家园。</p> <p class="ql-block">图文编辑:李前前</p><p class="ql-block">图片拍摄:李前前 </p><p class="ql-block">一审一校:胡甜甜 李倩茹</p><p class="ql-block">二审二校:高艳华</p><p class="ql-block">三审三校:周欣荣</p><p class="ql-block">兴庆区唐徕小学教育集团</p><p class="ql-block">2025年2月28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