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相信很多国人都不知道,“大韩民国临时政府”在20世纪曾经一度驻于杭州西湖东畔,当时韩国民众一直把杭州奉为精神“首都”。</p> <p class="ql-block">1895年4月,因为大清在甲午战争中战败,原为大清藩国的朝鲜在日本军国主义逼迫下终止与清朝的宗藩关系。1896年,朝鲜高宗在俄国的支持下改国名为大韩帝国,从此李氏朝鲜改国号为“韩”。1906年,日本侵略者在朝鲜设立“统监”政权。</p> <p class="ql-block">1909年8月,日本逼迫大韩帝国签订 《日韩合并条约》,正式吞并朝鲜半岛, 同时设立朝鲜总督府,将大韩帝国王室封为日本贵族,逼迫高宗李熙退位,拥太子纯宗继位,由此开始对朝鲜实行殖民统治。</p> <p class="ql-block">《日韩合并条约》 1910年日本吞并了整个朝鲜,大批韩国抗日志士流亡中国,“大韩民国临时 政府”被迫踏上流亡之路。</p> <p class="ql-block">1919年,“大韩民国临时政府”在上海 宣告成立,犹如一颗希望的火种,点燃了韩国独立运动志士们心中的复国火焰,4 月,金九来到上海,加入了刚成立的“临时政府”,最初任警务局长,后任主席。</p> <p class="ql-block">然而,初创的临时政府面临着日本侵略者的残酷镇压,局势岌岌可危,不得不开始了艰难的迁徙历程。先后在上海、 杭州、嘉兴、镇江、长沙、广州、柳州、 綦江等地辗转,最终于1940年抵达重庆, 并在此坚守到抗战胜利的曙光降临。</p> <p class="ql-block">杭州则是“大韩民国临时政府”驻扎最久的地方,也曾经是大韩民国的“精神首都”,在这漫长的流亡岁月中,杭州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人文环境,成为临时政府驻扎最久的城市,承载了无数韩国独立运动的关键篇章。</p> <p class="ql-block">1932年4月29日,韩国志士尹奉吉奉金九的刺杀令,在上海虹口公园投掷炸弹,炸死日本上海派遣军总司令白川义则大将等要员,震惊世界,然后被捕就义。</p> <p class="ql-block">此后,在日军大肆搜捕下,韩国临时政府的成员们得到中国进步人士的帮助,辗转来到浙江杭州、嘉兴,继续开展斗争。</p> <p class="ql-block">1932年,韩国独立运动的核心人物金九先生在杭州参与国务会议,对政府的组织架构和工作方向,进行了重要调整, 为后续的独立斗争奠定了基础。</p> <p class="ql-block">临时政府的办公地点也在杭州几经变迁,从杭州市仁和路44号清泰第二旅社,到长生路湖边邨23号,再到板桥路 五福里2街2号,这些地点毗邻西湖东岸 的“风波亭”,历史的厚重感与民族的抗争精神在此交织辉映。</p> <p class="ql-block">辛亥革命元老、时任浙江省政府主席的褚辅成冒着个人和家人的生命危险, 掩护金九和其他几位临时政府要员及其家属先是转移到他的家乡嘉兴避难,以后又送他们到杭州。</p> <p class="ql-block">南京国民政府在自身艰难抗战的困境下,依然坚定地指示浙江省政府全力保护韩国临时政府,并逐年增加经济援助。 从1944 年 8 月起,每月援助100万元,同时一次性拨预备费500万。同年11月,又拨租房金400万。到1945年4月,每月增加至300万,6月又一次性拨给特别工作费300万,8月,鉴于物价暴又先后两次拨款共一亿元,另拨美金20万。</p> <p class="ql-block">毕竟1938年的杭州,3块大洋可供一户普通人家月余生活开销,而民国政府给予韩国临时政府的援助款递年增加,进一步说明了当时给予临时政府的重视度。</p> <p class="ql-block">在杭州的三年时光里,临时政府积极开展各项活动,尽管环境异常艰难。他们不仅要应对日军特务的暗杀威胁,还要克服内部的分裂困境以及生活上的极度窘迫,但在中国人民的无私帮助和掩护下,尤其是浙江人民的全力支持,以金九为首的韩国革命党人顽强地生存并发展起来,逐渐恢复了临时政府的组织形态和运作机能。</p> <p class="ql-block">1933年5月,金九与蒋介石会面,在12月召开的临时议政院会议上,做出了逐 渐加强军事活动以及开展民众运动和武装斗争的决议,是以培养军官、加强军事教育为主要内容,并发出了号召全民族共同战斗的宣言。</p> <p class="ql-block">在1934年1月召开的临时政府国务会议上,宣布了光复斗争的方向、法律、预结算等事项;8月,经协商南京中央军官学校第十期接受了40余名韩国青年入学, 除接受常规的政治、军事教育以外,还接受中韩军事合作教育及抗日精神训练等。期间,临时政府还出版发行了独立党机关报《霞光》,传播独立思想,鼓舞 韩国民众士气。</p> <p class="ql-block">据统计,当时长期在杭州一地活动的韩国临时政府要员有6至8人。为便于与国民党政府联系,同时为了躲避日本情报网,临时政府要员们会经常转移到上海、 嘉兴、南京、镇江、苏州等地开展活动。韩国革命团体不仅承受着日军特务组织的暗杀威胁、团体内部的分裂,同时还面临生活的窘迫,“最困难的时候一天都吃不上一顿饱饭”。</p> <p class="ql-block">后来迫于战争的形势,临时政府又历经数次南迁、西迁,最终于1940年到达重庆,直到抗战结束。</p> <p class="ql-block">二战结束后,日本无条件投降。美军登陆仁川并解除了日本在韩国的武装, 结束了日本对韩国长达35年的殖民统治。</p> <p class="ql-block">然而,韩国战后局势已在短期内发生了急剧变化:美苏两国以北纬38度线 分区占领了朝鲜半岛,北部在苏军的支持下建立了北朝鲜,韩国则在美军支持下组成了“新共和委员会”。</p> <p class="ql-block">美国方面认为临时政府从未对韩国任何地区行使过行政权,又未被盟国承认, 所以不能合法接管韩国政权。当时的驻韩美 军司令霍奇表示只接受临时政府成员以平民 身份回国。</p> <p class="ql-block">消息一出,重庆各界人士从10月开始就举办各种欢送会,其中在中韩文化协会的欢送会上,金九感动表示:“本人离开祖国已27年,在此期间得到中国友人帮助甚多,此次回国,必携此种感情转告国人。</p> <p class="ql-block">1945年11月5日上午,金九等其他临时政府成员一行人到白市驿机场候机返韩。从此韩国临时政府在中国长达26年 的政治运动也正式划下句点。</p> <p class="ql-block">返韩后的金九长期主张在朝鲜半岛建立一个统一的国家,反对李承晚单方面在南部建立政府,此举当时也得到了北朝鲜的支持。</p> <p class="ql-block"> 金九 (김구 / Kim Koo,1876年8月29日—1949年6月26日),他是朝鲜半岛独立运动的重要领导者,被誉为“韩国国父”。以下是关于金九的简要介绍:</p><p class="ql-block">早年经历 :金九出生于朝鲜黄海道海州的一个贫寒家庭,早年学习儒学和汉文,后信仰东学道,参与甲午农民战争。失败后,他曾前往清朝求援,并在1896年刺杀了一名日本人,被判死刑,后被朝鲜高宗赦免。</p><p class="ql-block">投身独立运动 :1919年,金九流亡中国,在上海加入大韩民国临时政府,先后担任警务局长、内务总长等职3。1926年12月,他被推举为国务领,后兼财务长。</p><p class="ql-block">领导临时政府 :1932年,金九策划了虹口公园爆炸案,炸死了多名日本军政要员。这一事件使他获得了蒋介石的注意和支持。中国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金九辗转迁徙至重庆,创建了韩国光复军,并将中国关内的朝鲜民族主义者整合为韩国独立党。</p><p class="ql-block">晚年活动 :1945年日本投降后,金九以个人身份回到南朝鲜,继续为朝鲜统一而努力。1948年,他还赴平壤会晤金日成。1949年6月26日,金九在首尔被极右军官安斗熙暗杀。</p><p class="ql-block">金九因其长期坚持抗日独立运动和领导大韩民国临时政府的贡献,受到韩国人民的尊敬。</p> <p class="ql-block">不过1948年8月15日和9月9日南北韩分别各自建立政权,朝鲜半岛从此分裂。 李承晚在建立南韩政权后大势肃清包括金九在内的反对势力,1949年6月26日,金九在寓所被亲日右翼青年安斗熙暗杀,震惊韩国社会。随后他被安葬于孝昌陵园,至今仍被视为韩国国父。</p> <p class="ql-block">中韩建交以来,多位韩国总统怀着崇敬与感恩之心,踏上杭州这片承载着历史记忆的土地,前往临时政府旧址虔诚参观缅怀。朴槿惠和文在寅总统的身影出现在旧址前,他们在参观过程中,深刻感受到中韩两国曾经并肩作战、共御外敌的深厚情谊,并对这段历史给予了高度评价。 因此,我们在杭州西湖边能够看到大量的韩文标识牌,也就不奇怪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