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红船——中国革命的精神航标

二丫头

<p class="ql-block">1921年7月的黄浦江畔,一群平均年龄仅28岁的青年在法租界望志路106号秘密集会。当法国巡捕房的警哨刺破夜色,代表们紧急转移至嘉兴南湖,在一艘长16米、宽3米的丝网船上完成了开天辟地的历史使命——<span style="font-size:18px;">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由上海转移到嘉兴南湖的一艘画舫上继续举行并完成了大会议程。</span></p> <p class="ql-block">《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逐条通过,选举产生了中央领导机构,庄严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这艘画舫也因此获得了一个永载中国革命史册的名字——红船,成为中国革命源头的象征和中国革命的精神坐标。</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嘉兴南湖红船革命意义非常重大。当时的中国,外有列强侵略,内有军阀混战,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早期的共产党人以红船为起点,怀揣着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开启了艰苦卓绝的革命征程。</p> <p class="ql-block">而红船不仅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更承载了开天辟地、敢为人先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以及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p> <p class="ql-block">这些精神特质,被称为“红船精神”,它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共产党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为了国家的独立、民族的解放和人民的幸福,不断拼搏奋斗。</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此外,红船还具有深远的历史影响。它标志着中国革命的新纪元,使得中国革命有了正确的前进方向,中国人民有了强大的领导核心。</p> <p class="ql-block">从上海石库门到嘉兴南湖,从小小红船到巍巍巨轮,中国共产党始终以首创精神,不断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和建设道路。</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如今,南湖红船已经成为中国革命历史的重要遗迹和红色文化旅游资源,每年吸引着大量游客前来瞻仰和学习。它不仅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之源,更是我们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964年,董必武重来南湖,他登上画舫,感慨万千,挥毫题诗一首:“革命声传画舫中,诞生共党庆工农;重来正值清明节,烟雨迷蒙访旧踪。”</p> <p class="ql-block">现在嘉兴南湖革命纪念船停泊处岸上,建有一座“访踪亭”,亭内树立董必武诗碑,亭额“访踪亭”三字由杨尚昆题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