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路谈兵法·赢职场(146) “相人”学会看细节

机器人

题字:刘宝麟 <p class="ql-block">唐僧西天取经,途中落入牛魔王和铁扇公主的儿子、号称“圣婴大王”的红孩儿之手。孙悟空设法搭救,先是变作牛魔王去骗红孩儿,劝他先不要吃唐僧,说自己最近吃斋,红孩儿便心生疑窦。那他是如何分辨眼前的“父亲”是真是假的呢?他先是问小妖,是在哪里接到父王的,是在洞府还是在半路上?一听说是半路上遇到,就知道假扮的可能性又多了两成。红孩儿接着抛出一个关键问题:我的生日时辰是何时?父亲牛魔王对自己的生日了如指掌,但孙悟空变的假牛魔王不可能知道,装不下去了,索性现了原形。孙悟空骗术失灵,就失在细节上。</p><p class="ql-block">如果说吴承恩笔下的红孩儿“相术”让人叫绝,那么现实中的“红孩儿”似乎更胜一筹。郑州有个铁路j察,凭一双眼睛就屡屡在列车上认出跨省贩yin犯zui分子。他的“相人”要旨就在于,留心那些不合常理的细节:“母亲”盖被子熟睡,脚头的婴儿却没盖任何东西;用凉水给婴儿冲奶粉;等等。亲生的孩子哪里会这样对待?一盘问,果然有蹊跷,抓到了人Fan子。</p><p class="ql-block">《孙子兵法.行军篇》提出了“相敌”三十二法,法法都离不开对细节的观察、分析与判断。比如:“杖而立者,饥也;汲而先饮者,渴也;见利而不进者,劳也;鸟集者,虚也。”这更加说明,细节里面出“真知”。</p><p class="ql-block">现实中,那些善于包装、巧于忽悠的人,常常会让人深信不疑,甚至产生共情,继而言听计从。但是,“包装”的毕竟不是“原装”的,“动过刀”的毕竟不是“原生态”的,即使再“高明”的表演者也难免会留下一些破绽,总是经不起细节拷问的。</p><p class="ql-block">人在职场,需要跟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都少不了“相人”,正所谓“不知诸侯之谋者,不可豫交”(《孙子兵法.军争篇》)。而要了解一个初交者的人品德性、素质能力,要判断一个人的真实意图,就必须既听其言,又观其行,既看其“主干”,又察其“枝叶”,善于透过蛛丝马迹识“庐山”、见“真容”。留心细节、破解细节,永远是“相人”的“刚需”、“知彼”的“看家功夫”。</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22px;">老路名片:</i></p><p class="ql-block"><i>路秀儒,军封大校,人封作家,自封学人,时封兵学专家。曾任原济南军区司令部办公室副主任、某基地司令员、军区司令部某部部长,现为山东孙子研究会副会长、专家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孙子研究》杂志主编,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烟台大学客座教授。先后出版著作17部,多部获全国性和山东省奖项。</i></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为文追求:独辟视角,原创深耕!</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