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文四则

吴华勇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没长血管</p><p class="ql-block">"文革"期间,有一次我母亲去医务室看病,注射室的护士是一位刚从造反派组织选拔进医务室的"苗子".她拿着注射器左扎右扎,就是扎不进血管,我母亲痛得直呻唤,那护士也急得香汗淋漓,时间一长,她也失去了耐心与信心,抽出针头,往桌上一摔,冲着外间的医生喊到:"x医生,这个病人没得血管."谁知那医生也是个南郭先生,肝火又旺:"你这个人也是,没得血管又不早说!"我母亲气愤地顶了一句:"我活了几十岁,娃儿生了五个,我啷个晓得我没长血管呢!"</p><p class="ql-block">赞比亚的首都</p><p class="ql-block">我参加工作不久,单位上要向伊拉克输出一批劳务人员,当时两伊战争尚未停止,许多人不敢贸然报名。上面一看人数不够,于是就召开动员大会。劳动科科长作动员报告:"同志们,这次我们单位派人去伊拉克工作,是一项光荣的政治任务,我们要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坚决完成这一任务!伊拉克是赞比亚的首都……"台下的哄笑声四起,科长愣了一会儿,不知何故,也跟着笑了起来。</p><p class="ql-block">尼西亚</p><p class="ql-block">“文革”期间,“工宣队”、“贫宣队”曾一度进驻接管了全国所有大中小学校,教授、教师们被押上了批斗台,苦大仇深、大字不识的人成了教育工作的主宰。一日,某高校“工宣队”召开批斗“臭老九”大会。A君发言,在列数了“臭老九”种种罪状之后,又进一步声讨:“这些人读了几本书,自认为不得了,尾巴翘到天上去了,说话酸溜溜的,故意卖弄。印度就是印度嘛,还加上他妈的个“尼西亚”,什么是尼西亚?嗯?你说!”与会者听到此,忍不住一阵窃笑。</p><p class="ql-block">城头的人不讲理</p><p class="ql-block">知青初下乡,农民以为城里头的人斯文些,遇到吃席都争与知青坐同桌,以便好把两元的份子钱吃回来。席上有道主菜为“扣肉”,四四一十六坨,人均两坨,不得多吃,也不会少吃,这是规矩。知青一见扣肉,伸手一筷,咦,好吃!于是接二连三吃了一坨又一坨。同桌的人又气又不便发作,动作快的抢到一坨,动作慢的就造洗白。事后农民愤愤地说:“城头的人一点都不讲理,下回不挨到他们坐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