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p>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广东是改革开放的“超级风口”。对于内地人来说,能去广东出差,简直让人羡慕得不行。而我,就是那个幸运儿。那段时间,我频繁往返于信阳和广东之间,同事们常常好奇地问我:“广东是不是特别好玩?你大开眼界了吧?”该怎么回答呢?其中的酸甜苦辣,只有我自己最清楚。</p><div> 1995年1月,我第二次南下广东招生。有了上次的经验,我以为这次肯定能一路顺风,没想到,这趟旅程却充满了惊险与无奈。一下火车,广州火车站的出口人山人海,嘈杂声此起彼伏,仿佛一场喧闹的交响乐。<br></div><p> <span style="font-size:22px;"></span><span style="font-size: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h1> <h1> 我们的第一站是东莞。我和同事老张随着人群,朝着对面的流花汽车站走去。刚到售票处,一辆看起来很豪华的说是到东莞的大巴吸引了我们。工作人员扯着沙哑的嗓子大喊:“马上就走,赶紧上车!错过这趟,可就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了!”我们心里一阵窃喜,觉得运气真好,于是毫不犹豫地上了车。坐下后才发现,这是一辆私人承包的车。车门口站着一个小个子,一脸痞气,显然是个打手。他扯着尖锐的嗓子招揽旅客,一边拍打着车门,那架势仿佛在说:上了车,就别想轻易下去。也不知道等了多久,车上终于坐满了人。打手拿了司机的分红,大摇大摆地走了。车开动后,一路上不断有人下车。离东莞还有20多公里时,车上只剩不到10个人。这时,司机突然一个急刹车,冷冷地说:“车坏了。”“师傅,您再想想办法,我们都赶时间呢。”“是啊,师傅,这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我们可怎么办?”可司机站在路边,双手抱胸,对我们的哀求充耳不闻。我们无奈地干等,终于等来一辆去东莞且人不多的车。结果,我们就像货物一样被“卖”了过去。两个司机简单交谈几句,就完成了这场让人哭笑不得的“人口买卖”。这就是传说中的“卖猪仔”啊!当时我心里那个气啊,感觉自己的尊严都被踩在了脚下。</h1><h1> 到了东莞,这座城市的发展迅猛得令人咋舌。1985年撤县设市,1988年就升格为地级市,常住人口数倍于户籍人口。然而,快速发展也带来了不少问题,城市功能还很不完善。大街上,摩托车多得像蝗虫过境,而且基本无视交通规则,横冲直撞。街上人头攒动,听说小偷特别多。我们住在老张妹妹家,一是为了省钱,二是图个方便,三是觉得会安全一点。第二天出门,主人借了两辆自行车给我们,我骑的那辆还是全新的。主人再三叮嘱我们要注意安全。可谁能想到,我们在邮局打了个长途电话,不到10分钟,我的新车就不见了。地上孤零零地留下一把锁,仿佛在嘲笑我们这些外地人。一上午,我们满城找车、买车赔偿,心里那个懊恼啊,别提多郁闷了。</h1><h1><span style="font-size:20px;"> 郁闷归郁闷,我们这次公出任务完成的还比较圆满。办完事后,我们又到了东莞。老张想在亲戚家住几天。他亲戚费了好大劲帮我买了预售票,还把我送到广州站。到车站时,时间还早,候车室不让进,广场上已经人满为患。有的人席地而坐,有的人干脆躺在地上,还有一些人在人群中穿梭,整个广场乱得像一锅粥。</span></h1><h1> 我没敢在广场多停留,寄存好包后就到附近街上转转。走了大概一千米,迎面走来两个年轻小子。他们故意重重地撞了我一下,然后喊道:“哎,你的东西掉了!”我下意识地回头一看,发现地上有个钱包。瞬间,我想起《羊城晚报》上提到过的这种陷阱,心里“咯噔”一下,心跳瞬间加快,脚步也急促起来。后面两人还在喊,我哪敢回头,直到转角确定他们没跟上来,才松了口气,暗自庆幸自己逃过一劫。</h1> <h1> </h1><h1> 进站后,候车室里的人挤得像沙丁鱼罐头一样,秩序比外面广场也好不到哪儿去。开始进站后,我紧紧跟着队伍,一步都不敢落下。突然,不知从哪儿冒出3个穿黑背心的光头小子,在我前面几米处围堵住一名乘客,瞬间就完成了搜身。等我回过神来,他们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只剩被抢者呆立在原地,一脸惊恐和茫然。我上前询问,他颤抖着说:“打劫!”“是仇家吗?”“鬼才认识他们!”上了车,尽管还是人满为患,但我顿时觉得安全了许多。那个被劫者找车长求助,我和几个人当了见证者。车长熟练地安排他在车上帮忙解决吃饭问题,看来这种事他早就见怪不怪了。</h1><h1><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找到了自己的座位,是靠窗的三人座。不一会儿,五个蓬头垢面、头发乱得像枯草、背着破旧编织袋的人坐在了临座。看他们的行装,像是捡破烂的或乞丐,一个个横眉竖眼的,占了很大空间。被这五个人围着,我心里顿时紧张起来,心想:20多个小时的车程怎么熬啊!一路上,他们买吃的时候出手很大方,时而还旁若无人地说笑。我心里直犯嘀咕: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漫长的行程中,我时刻盯着行李,只喝了两瓶矿泉水,去厕所都小心翼翼,每次都抱着行李,对他们的警惕丝毫不敢松懈。火车过了武胜关,进入河南地界,他们突然有说有笑地和我搭话,说他们不是坏人,是打工回家的,打扮成这样是为了安全,还打趣说:“没人敢惹我们,你不也沾光了吗?哈哈。”我这才松了口气,暗自下定决心:以后长途车非卧铺不坐。这次旅程让我惊魂难定。</span></h1> <h1><span style="font-size:20px;"> 时光飞逝,30多年过去了。如今出差和那时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上世纪90年代起,经过多次“严打”,中国成了世界上最安全的国家之一,人们走在街上,心里满是安全感,幸福感满满。2008年,中国迈入高铁时代,发展速度迅猛。以前信阳到广州坐特快需要20小时,现在高铁仅需5小时。以前在火车站或代售点买票,票源紧张得很,人们早早排队,白跑一趟的大有人在。现在,在12306网站或手机APP上随时都能购票,还能自由选座。以前靠公用电话联系,打电话常常排着长队,现在智能手机不仅能语音通话,还能视频通话。住宿方面,以前是简陋的国营招待所和少量宾馆,卫生间都是公用的,还得要单位介绍信。现在星级酒店、快捷酒店、民宿、公寓等各种选择应有尽有,设施齐全,服务周到。这30多年的变化,让我对祖国的发展充满自信。我为祖国的飞速发展感到无比自豪。</span></h1> <h5>图片素材来自网络</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