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一章、“康养旅居”之幸福古村粗览

广德禅师54354176

<p class="ql-block">  人们青睐于眉山旅居康养,在于这里有便捷的区位交通优势、成熟的康养产业布局、独特的自然资源禀赋如瓦屋山、峨眉山、柳江古镇等。“瓦屋寒堆春后雪,峨嵋翠扫雨余天”,是大文豪苏东坡的千古绝唱,表达了诗人对“蜀中二绝”(峨眉山、瓦屋山)的赞美与期待。</p> <p class="ql-block">  来到位于丹棱县顺龙乡的幸福古村,古称赵桥,站在村口的高地上,年代久远、依山而建,临溪而立的土墙青瓦民居院落与环境相生相融,错落有致,像珍珠一般撒落在青山环抱的台地上。整个村子以苍翠的山林为基调。顺着游客步道走进村子,成片的果林掩映的独立民居或四合院落,古民居建筑格局保持了“堂屋”“仓库”等农村传统特色的内部结构。环顾农家院坝里、阶沿上那些曾经亲手操持过犁田用犁头、耙子;挑土用箢篼、锄头,扁担;打谷子用拌桶,晒粮食用晒簟、风粮食用的风车;运输用箩篼、背篓;遮阳用草帽;遮风避雨用斗笠、蓑衣;谷草编的草鞋,还有那些生活用的原始用具:如纺棉线的纺车、磨面打浆用石磨、舂糍粑用锥窝、舂海椒面用的砂盔子、挑水用的水桶,下河摸鱼挎的渔笆兜,砍树用的弯刀、斧头、锯子一应俱全,彰显出原生态的乡村气息。眼前的场景又把我带回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田野中顶着酷热的太阳挥汗如雨、在风雨中脚踩湿滑泥泞的田埂蹒跚前行、在晒场上借着依稀的月光脱粒风谷那种艰辛的农耕岁月中。在那贫穷的年代里,古村里唯一不缺的是红色沙石。人们就用红石沙砾夯成了屋基,红石块垒成了堡坎,红石条砌成了墙壁,而且红石头也成了村民家中最多的家什,石桌子,石凳子,石猪槽等。</p> <p class="ql-block">  穿过农田,走过绿林,村庄于清风艳阳下层次清晰地展示在眼前。山坡上、翠茵中一片高低错落的土房青瓦建筑聚落--“幸福岭”农庄正安静地坐落在这片环境清幽的幸福古村的高地上。著名建筑设计师刘卫兵依附山形,以“天人合一”的理念,精巧地建造出了一个山地民宿农庄,辟有公共功能的接待厅、观景区、水吧、餐厅、茶室;也有供客人居住的客房。农庄以川西传统的夯土建筑为特色,打造一院一景、山乡人家的田园风格,以及户外的自然空间,山林、村落与房屋、田园,构成和谐自然的有机整体。</p> <p class="ql-block">  沿着桃园樱林下的小道和弯弯曲曲的田埂,信步走到熊家大院,这座典型的川西农宅,屋旁池塘,水光潋滟,残荷稀疏,蜻蜓独立;石墙青瓦,木门石廊,古朴典雅,恰是一幅美妙的水墨风景画。赵氏祠堂遗址旁边的“夫妻树”是古镇的地标,这棵冠如巨伞的古银杏树在离地两米便分杈为两根笔直的树干,十多米高处又亲密搂抱在一起长相厮守,因而被人们称之为“夫妻树”。穿幸福古村而过的盐铁古道,始于秦,兴于汉,盛于唐。这条古道不仅串联起中国的黄河和长江流域,还北上通向中原,南下到达重庆,成为古代中国重要的交通要道,后来又成为中国共产党的红色交通线。古道上清嘉庆年间由赵姓人募资捐建的赵桥,是盐铁古道的必经之地。这座长满青苔和藤蔓至今依然完好的石拱桥,静静地横跨于赵桥河上,无声地向人们诉说着昔日的繁忙。古朴沧桑的赵桥在溪流之上显得格外醒目,盐铁古道就从赵桥上延伸出去。桥面红砂石板铺的古道上、石阶上还有当年背夫挑客的拐耙子千万次的冲击留下的石窝。小路宛若一条逶迤的长龙,翻越崇山峻岭,顺着莽莽丛林,消失在远山深处。在赵桥旁,咿咿呀呀缓缓转动的水车,伴和着潺潺溪水发出欢快的歌声,向游人诉说着盐铁古道上沉积的故事和幸福古村的前世今生。</p> <p class="ql-block">  在层层叠叠的梯田中,“农业学大寨排灌渠”、脚踏水车等历史遗留物,仍然在为农耕发挥着建设者们期待的作用。来到知青屋舍,远眺黛青的山脊,近观整齐的梯田。推开木门,设置简陋的房间里一架单人木床靠这斑剥的泥墙,一套笨拙的桌凳,保持着城里来的知识青年们当年的生活场景。旁边就是幸福食堂的山村集市,各种山货琳琅满目,水果新鲜诱人。</p><p class="ql-block"> 古村中还有一个利用旧建筑重新设计改造成的小村图书馆“幸福书坊”,粗略浏览一圈,约有人文、历史、哲学、传记、诗歌、艺术等藏书5000余册,还有农耕、养殖与儿童类书籍。幸福书坊是村里的一处复合型的公共文化场所,也为游客提供一处阅读、品茗的特色空间,还承担着村里的艺术展览、文化沙龙、书法文创等系列文化活动。它就像是一颗充满活力的心脏,把知识的血液输送至阡陌古村中。</p><p class="ql-block"> 走进小院咖啡屋,这里原本是古村内的一个农家小院,改建成具有现代城市氛围的休闲场所。院坝里树荫或凉棚下,用竹躺椅、藤圈椅装饰成了不同场景和功能的开放式休闲区,营造出一边欣赏山村美景,一边品尝咖啡的治愈氛围。坐在这里,看着笑靥如花的咖啡妹,用热情给每一个到访的游客编织出难以忘却的回忆。将一颗颗黑色的咖啡豆研磨、预热、注水、搅拌、过滤,变成一杯杯浓郁的咖啡,空气中便飘散出阵阵咖啡的幽香。小院咖啡屋将古村与城市、村民与游客的关系浓缩在小小的庭院之中,营造出了一个有质感、有氛围的公共空间。卸下城市生活的压力,到山清水秀民风浓郁的古村里喝咖啡、赏美景,度过一段舒心惬意的时光,就会获得非常舒爽的心情。</p> <p class="ql-block">  幸福古村静谧、古朴、祥和,是现实版的世外桃源。农家小院、青山绿水、蝉鸣鸟啼,毫不夸张地说,这里就是很多人向往中的田园生活畅享地。难怪会被电影《被爱情遗忘的角落》选为外景拍摄地。如今,古村以其独特的古村落资源,以红砂石文化为根基,以民居、庭院、古道、古树、古桥、奇石景观为代表,千年夫妻树、青蛙石、鹰嘴崖、清代石拱桥、大寨梯田、盐铁古道等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成为全国特色村庄、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村;首批“四川最美古村落”,是名副其实的乡村旅游精品村寨。</p><p class="ql-block">(HUAWEI meta40拍 原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