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4年10月6日 天气/阴 小雨</p><p class="ql-block">我们来到意大利佛罗伦萨圣母百花大教堂参观游览。</p> <p class="ql-block">意大利佛罗伦萨圣母百花大教堂是一座极具历史意义和艺术价值的建筑。</p> <p class="ql-block">基本概况</p><p class="ql-block">- 位置:位于意大利佛罗伦萨历史中心城区,是天主教佛罗伦萨总教区的主教座堂。</p><p class="ql-block">- 构成:教堂建筑群由大教堂、钟塔与洗礼堂构成,1982年作为佛罗伦萨历史中心的一部分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p><p class="ql-block">- 建筑风格:主体教堂为哥特式建筑,钟塔属哥特式建筑,洗礼堂是罗曼式建筑。</p> <p class="ql-block">建筑历史:</p><p class="ql-block">1296年,科西莫·迪·乔凡尼·德·美第奇出资建造新的教堂,在原圣·雷帕拉塔教堂的基址上兴建,1347年因黑死病爆发工程中断。</p><p class="ql-block">1367年全民投票决定建造八角形圆顶,1418年佛罗伦萨市政府公开征集建造方案,菲利波·布鲁内列斯基胜出,于1436年3月25日举行献堂典礼,1469年教堂最后完工。</p><p class="ql-block">1887年教堂外立面工程竣工。建筑特色。</p> <p class="ql-block">教堂建筑群由大教堂、钟塔与洗礼堂构成,1982年作为佛罗伦萨历史中心的一部分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还未走近,大教堂那醒目的外观便深深吸引了我。</p><p class="ql-block">洁白、碧绿与粉红三色大理石相互交织,宛如一幅精美的天然织锦,在阳光的轻抚下,散发着柔和而迷人的光泽。</p> <p class="ql-block">钟楼</p> <p class="ql-block">- 钟塔:高85米,最初于1334年由大画家乔托设计并监工,俗称“乔托钟塔”,由六层方型结构向上堆叠成柱形,外墙铺白色大理石-</p> <p class="ql-block">乔托钟楼像一位忠诚的卫士,紧紧相伴,它那精致的哥特式装饰,每一处细节都仿佛在低语着中世纪的辉煌。</p> <p class="ql-block">洗礼堂</p> <p class="ql-block">洗礼堂:位于大教堂西边数米,7世纪即已建成,11世纪改建成现在的模样,为白色八角形罗曼式建筑,三扇铜门上刻有《旧约》故事的青铜浮雕,其中二扇为吉伯提所作,被米开朗基罗赞为“天国之门”。</p> <p class="ql-block">外观设计:教堂外部以绿、白、红三色大理石按几何图案装饰,色彩鲜艳,精美绝伦。</p><p class="ql-block">大圆顶是其标志性建筑,仿造罗马万神殿设计,呈双层薄壳形,高91米,最大直径45.52米。</p> <p class="ql-block">历史意义</p><p class="ql-block">它是在建筑中突破教会精神专制的标志,工匠们不顾教会戒律,采用集中式平面和穹顶设计。同时,它也是文艺复兴时期独创精神的标志,将穹顶全部表现出来,成为城市轮廓线的中心,在西欧建筑史上具有开创性。此外,这座穹顶在结构和施工上具有很大的首创性,标志着文艺复兴时期科学技术的普遍进步。</p> <p class="ql-block">三扇铜门上刻有《旧约》故事的青铜浮雕,其中二扇为吉伯提所作,被米开朗基罗赞为“天国之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圣母百花大教堂的三扇铜门位于教堂前的圣乔万尼洗礼堂,由洛伦佐·吉贝尔蒂创作,门上刻有《旧约》故事的青铜浮雕,被米开朗基罗赞为“天国之门”。</p> <p class="ql-block">- 艺术特色:借鉴绘画手法,运用高低不同的凸起塑造人物形象,利用透视手段再现人物位置、空间环境和深度,使每一幅画面都有很强的景深感,镀金表面让浮雕洋溢着金色的氛围。</p> <p class="ql-block">- 主题内容:铜门被分成10个画面,展现了圣经旧约里的十组故事,从左到右从上到下依次是亚当和夏娃被逐出伊甸园、该隐杀害他的兄弟亚伯、挪亚醉酒和献祭、亚伯拉罕和以萨献祭、以扫和雅各、约瑟被卖为奴、摩西接受十戒、耶利哥的失败、菲利士人的战争、所罗门和示巴女王。</p> <p class="ql-block">怀着敬畏与期待,我缓缓走进教堂内部。</p> <p class="ql-block">而教堂内的雕塑,更是件件堪称艺术杰作。</p><p class="ql-block">米开朗基罗的《圣彼得像》,以其精湛的技艺赋予了石头生命,圣彼得的神情庄重而慈悲,仿佛在默默注视着世间的一切。</p><p class="ql-block">这些雕塑不仅是艺术的呈现,更是历史与文化的传承,它们见证了佛罗伦萨的兴衰,承载着无数人的信仰与希望。</p> <p class="ql-block">雕塑</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圣彼得像》:圆顶内陈列的米开朗基罗雕刻作品,展现出圣彼得的庄严与神圣。</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布鲁内莱斯基胸像》:位于教堂内,是对大教堂圆顶设计者布鲁内莱斯基的纪念,他的墓也在教堂地下。</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乔托胸像》:为纪念设计并监工钟塔的大画家乔托,其胸像也在教堂内部。</p> <p class="ql-block">- 祭坛:</p><p class="ql-block">教堂设有高祭坛、圣扎诺比祭坛等。</p><p class="ql-block">高祭坛庄重肃穆,是举行重要宗教仪式的场所;圣扎诺比祭坛上有洛伦佐·吉贝尔蒂创作的圣扎诺比瓮以及乔瓦尼·巴尔杜奇绘制的《最后的晚餐》。</p> <p class="ql-block">瞬间,一种庄严肃穆的氛围将我笼罩。</p><p class="ql-block">抬头仰望,穹顶之上乔尔乔·瓦萨里的《末日审判》巨幅壁画扑面而来,宏大的场景、细腻的人物刻画,仿佛将我带入了那个神秘而震撼的世界,让人不禁感叹信仰的力量与艺术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内部装饰:</p><p class="ql-block">内部装饰华丽,圆顶内部是瓦萨里所绘制的穹顶画《末日审判》,大厅墙壁上有壁画《乔凡尼·阿古托纪念碑》和《但丁与神曲》,浮雕比比皆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壁画</p><p class="ql-block"> - 《末日审判》:位于穹顶内部,是16世纪佛罗伦萨画家乔尔乔·瓦萨里所绘的巨幅天顶画,面积达3600平方米,审判的原则是恶者必下地狱,而善者飞升天堂。</p> <p class="ql-block">中殿的墙壁上,一幅幅壁画如同一部部历史的画卷,讲述着佛罗伦萨的往昔,从英雄的事迹到宗教的传说,每一笔每一划都饱含着创作者的心血与情感。</p> <p class="ql-block">壁画</p><p class="ql-block">- 《乔凡尼·阿古托纪念碑》:由乌切利绘制在中殿北墙上,是为纪念乔凡尼·阿古托而作。</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但丁与神曲》:同样位于中殿北墙,创作于1465年,是为纪念但丁诞辰200年所绘。</p> <p class="ql-block">最令我难忘的,是教堂的彩色玻璃窗。</p><p class="ql-block">当阳光透过斑斓的玻璃洒下,五彩的光影在地面上交织跳跃,如梦如幻。</p><p class="ql-block">那一瞬间,尘世的喧嚣仿佛被隔绝在外,内心被一种宁静与祥和所填满。</p> <p class="ql-block">彩色玻璃窗:</p><p class="ql-block">由洛伦佐·吉贝尔蒂创作的彩色玻璃窗《圣母升天》,阳光透过窗户洒下,营造出神圣而神秘的氛围。</p> <p class="ql-block">结束语</p><p class="ql-block">圣坛余晖,艺术长歌</p><p class="ql-block"> 参观圣母百花大教堂,于我而言,不仅是一场视觉的盛宴,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p><p class="ql-block">它让我领略到文艺复兴时期人类创造力的无限可能,感受到艺术跨越时空的强大感染力。</p><p class="ql-block">这座建筑,早已超越了宗教的范畴,成为佛罗伦萨乃至全人类的精神瑰宝,值得我们永远珍视与敬仰。</p><p class="ql-block">漫步在圣母百花大教堂,我仿佛穿越时空,与历史和艺术进行了一场深度对话。</p><p class="ql-block">它不仅仅是一座宗教建筑,更是佛罗伦萨的灵魂所在,是人类创造力与智慧的结晶。</p><p class="ql-block">在这里,我感受到了艺术跨越时空的感染力,它让我对这座城市、对历史文化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与热爱。</p><p class="ql-block">离开时,我频频回望,心中满是眷恋与不舍,这座大教堂已成为我心中永恒的艺术殿堂,激励着我在未来的日子里不断追寻艺术的光芒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