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初、性本善的美篇

人之初、性本善

<p class="ql-block"> 岭 南 行</p><p class="ql-block"> (上篇)</p><p class="ql-block"> 二月春风南粤行,</p><p class="ql-block"> 山青水秀入画屏。</p><p class="ql-block"> 岭南风光无限好,</p><p class="ql-block"> 古韵与今和谐宁。</p><p class="ql-block"> 街边骑楼茶香远,</p><p class="ql-block"> 忽闻粤曲入耳声。</p><p class="ql-block"> 美味佳肴一路品,</p><p class="ql-block"> 木棉蕉叶摇风情。</p> <p class="ql-block">  早春二月,趁阳光正好,微风不噪,与妻子家姊妹们来了个说走就走的广东潮汕和岭南的旅行。2025年2月21日下午我们一行早早的到达了此次行程的第一站潮州市,也正式拉开了为时半个月的休闲之旅序幕。当晚走马观花游走在古街和广济桥观看夜景,古街上人潮涌动,在灯光的映衬下古街换发着勃勃生机。潮州古街有着1600年的历史,比广西北海的古街风格更胜一筹。真是机缘巧合,遇见不如撞见,走在古街上忽然看见街上锣鼓喧天,龙狮齐舞,各路大神的表演精彩纷呈,观众与表演的队员在互动齐声呐喊,声势浩大,说真的我是一句也没听懂,也不知呐喊的是什么。看见这场景,此刻肾上腺素顿时往上猛窜,奋力往观众群里挤去看个究竟,可忘了带自拍杆,只能高举手机断断续续拍下一点表演“碎片”。经过的队伍表演时间长达半个多小时,待遊行表演结束后出于好奇,问了多家商铺老板后才搞明白,今天是正月二十四,每年的这一天是当地的重要节日“安济王爷节”,从安济王庙请出安济王神像逬行“神”遊。按宋丹丹的话来说:“那家伙是相当的隆重,队伍之浩大,观众之多,那是人山人海,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经了解,“神”遊的正场是当天的上午在市内由各单位和团体组织及社会名流共同组织参与遊行和表演,时间长达4个小时。有关安济王庙,通过百度了解,安济王庙在潮州、赣州、汀州、梅州都有。身为赣州的“客家人”一员,之前一点都不知道赣州有“安济王庙”,真的是肤浅了。</p> <p class="ql-block">  青龙寺(安济王庙)香火确实旺盛,听说潮州人信奉安济王如同福建、台湾人信奉妈祖,无论是生意还是升迁,也无论是祈福还是平安,都信奉“安济王”,在青龙寺也知道了“安济王”就是王伉的化身。</p><p class="ql-block"> 韩文公祠敬奉的是大文人韩愈,走在韩公祠首先映入眼帘中的就是韩愈《进学解》中“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的名句。途中听到一导游说从底下上到祠里共有51个台阶,代表着韩愈51岁时被贬至潮州。韩文公祠石牌坊上的“韩文公祠”4个大字是前总书记胡耀邦在1984年视察潮州时提写的。</p><p class="ql-block"> 虽然我不懂建桥,但走在广济桥上看见桥面13米至15米长的大青石板和桥墩,也能领略出古人的智慧和伟大,桥上面的建筑应该是现代仿制。一句话,广济桥确实漂亮。</p><p class="ql-block"> 吃完午饭穿行在古街,最让我困惑的是“鸭屎香奶茶和鸭屎香咖啡”等等。小时候我养过鹅也养过鸭,我知道鸭屎的臭味有多臭,但我绝不知道鸭屎有“香”。我知道猫屎咖啡主要是麝香猫以咖啡豆为主食,吃下咖啡豆后通过屎便排出来的未经消化的咖啡豆,再经过处理制作出来的“猫屎咖啡”,而今天看到的鸭屎香又是什么东东?</p> <p class="ql-block">  距离潮州市区约半个小时路程的龙湖古寨有着1000多年的历史,据说龙湖古寨当年有着“小潮州”的美称,古寨至今保留完好,从古寨的规模和房屋的建筑来看,能体现出古寨当年的人丁兴旺和寨民的生活富裕。不同姓氏的祠堂一个挨着一个,比比皆是。当年大户人家的房屋大门旁连着一个小门,小门进去一个深巷连着9户门或10户门,我猜想也许这是当年子孙满堂的大户人家。</p><p class="ql-block"> 上午结束龙湖古寨的游玩打卡,驱车前往南澳岛,途中偶遇一个“鲜花盛开”的村庄东溪村。田园上盛开着各种娇艳的鲜花让人陶醉,漫步在这春天的花海中,五彩斑斓的花竞相绽放,让人目不暇接,美不胜收,流连忘返。我想路过此地的人一定会被这田园盛开的鲜花而驻车留足。</p><p class="ql-block"> 下午4点到达汕头市南澳岛香湾酒店。</p> <p class="ql-block">  十几年前我曾自驾游来过一次南澳岛,那时南澳大桥才刚刚打桩,进岛全是靠渡船,时间都浪费在了渡船的排队,也未深入游玩岛上的景点。此次进岛虽然也是住了一晚,但用同样的时间基本上来了个“深度游”,并且还特意去了一趟南澳县城,在城内开车深入到了县政府旁的小街巷内,看见了早期居民自建的民居房结构真的是太小太小了。</p> <p class="ql-block">  汕头也是十几年前去南澳岛时来回路过,也没住上一晚,更没去游玩过。这次从南澳岛来到汕头住下后,作为此行的“深度游”,第二天上午前往有着历史文化韵味的老城区“老汕头”小公园打卡游玩,足足游玩了一个上午。行走在小公园,虽然不知“南洋”是何味,但仿佛有种幻觉到了“小南洋”或是“老上海”的赶脚,虽然在海口见过冯小刚的“电影公社”,但那种仿制式的建筑怎么都能感觉到少了历史的文化底蕴。在有着“老汕头”的老城区骑楼周边,除了一楼街面上少许的店面在开着,看到的几乎是“人去楼空”,在小公园周边的骑楼楼房居民基本上是“老汕头”走向了“新汕头”。看见有小团队的导游在讲解,蹭了个热度,断断续续听到说此地旅游的热度是从2020年起开始的,也是因为“大大”视察汕头时在小公园发表的讲话从此带来了日益增长的旅游热。</p><p class="ql-block"> 走累了,坐在小公园边上老百货大楼骑楼下的椅子上休息,遇见一位82岁的老大姐,在聊天的过程中,老大姐说她就是土生土长的“小公园”人,在此出生在此成长,家就在小公园旁,现在也是“移民”到了“新汕头”居住。我问她此地原来也叫小公园吗?老大姐说原来就叫小公园,而且中间的这个亭子民国时期也有。漫步在小公园周边,能看出这些上百年的骑楼当年是多么的生意兴隆,门庭若市与辉煌。</p><p class="ql-block"> 走在“老汕头”的老城区,也看见了难得一见的真正的老城区“老汕头”铁皮房屋。这些铁皮木头搭起的老房子,说的难听一点就像现代版的“贫民窟”。我想,现在在全国城市里绝无仅有,从另一个角度看,与当今汕头“格格不入”。</p><p class="ql-block"> 下午我们一行前往汕头澄海区隆都镇前美村“岭南第一侨宅,陈慈黉故居”。此行确实开了眼界,听一团队的导游和游客中心的工作人员说,陈慈黉故居有506间房屋,历时17年建成,花去“大洋”900多万,相当于现在的200个亿。据说当年建造这房子时,工人每天工资是一到两个“大洋”,而且不求工人施工快。房屋里面的门窗等装修都是中西结合,甚是美观。说宅子有多大,其中雇佣的一个佣人每天只负责做一件事,就是506个房间的窗户的通风和开关需花费一整天。说陈慈黉那时到底多有钱,传说给三个儿子每年分“大洋”时是用簸箕来铲,一簸箕一簸箕的分,没钱用了的反问句是“连一簸箕”都没了?故居的房屋保存的如此完好,据说是曾经被当地政府用作为“看守所”。</p><p class="ql-block"> 在汕头老城区一鸭屎香茶店终于了解到了“鸭屎香”的含义,据说是原来一种植茶叶的土壤颜色和形状像是鸭屎,由于土壤肥沃,种植出来的茶叶有着不一样的香味,所以叫做“鸭屎香”。</p> <p class="ql-block">1925年的小公园</p> <p class="ql-block">这是在老城区看见的铁皮木板搭建的简易房</p> <p class="ql-block">  从汕头陈慈黉故居出来到深圳的途中,汕尾是必经之地,也是第一次路过,之前看过的汕尾红海湾景点小视频好像不错,所以攻略中汕尾必须留住一宿。</p><p class="ql-block"> 红海湾景区并没有网上拍出来的小视频那么亮丽,游玩后感觉回味还是差那么一丢丢。在红海湾简单游玩后赶到深圳,第一阶段潮汕游结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