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早春二月,位于湖南南部山区我的故乡——木山底村,仿佛进入了一个悠闲时光。温馨而传统的春节和上元节,恰好都落在这个时节,随着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响起,大年三十后,整个村子的节奏真正地慢了下来。这是一年中忙碌的乡下人最惬意的时光,正如俗话所说:“吃正月,耍二月,阳春忙忙三四月。”此时,家家户户宾客盈门,热闹非凡。炊烟中弥漫着浓郁的肉鲜香,小窗里传来猜拳的欢笑声,还有酒鬼们咿咿呀呀哼唱的山歌,在这纯真与信仰交织的早春二月里,小村庄酝酿出一种半醉半醒的独特氛围,仿佛时间也在这份悠闲中缓缓流淌。</p><p class="ql-block">接下来的日子里,村子里办喜事的人家渐渐多了起来,嫁娶的热闹场面在早春二月此起彼伏。鞭炮声一阵接一阵地猛烈响起,嫁女儿的家庭抹着眼泪,娶媳妇的人家则欢天喜地,各种情绪交织弥漫在村庄的每个角落,直到燃放的爆竹屑将进村的小路完全覆盖。村中文化最高的父亲,频频被请去为喜事人家写对联。他写得最多的一句是:“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至于对仗是否工整,已无需深究,因为那字里行间,正是那个时代最真实的心声!</p><p class="ql-block">过了上元节,母亲便开始不住地念叨:“吃了元宵饭,个个找事干”,“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催促着家人赶紧动起来。元宵节后,当家主事的乡下女人们便忙碌起来,全家人一年的生计安排,全在她们早春的筹划和一双巧手中展开。最要紧的事,便是将年前放在阁楼里、已经长满白色霉菌的豆腐搬出来。那豆腐上的霉菌,像一片片密密的森林,覆盖在豆块表面。几个女人围在一起,仔细查看霉菌的成色,随后将磨碎的辣椒、五香粉和粗盐等调料混合在一起,再将发酵好的豆腐一块块与调料拌匀,过酒后装入瓦坛中。能干的主妇们恰到好处地将盐、酒、菌调配得宜,这些混合在一起的食材散发出一种奇妙而诱人的香气,只要稍稍靠近,便让人胃口大开。这是故乡在艰苦岁月中早春必须备好的食物,未来半年里,全家人的蛋白质就靠它补给。</p><p class="ql-block">早春二月的故乡,依然带着几分寒意,春寒料峭,天气时暖时冷。大多数时候,天空灰蒙蒙的,湿润的道路和稀疏的树枝让人感到一丝慵懒。有些偷懒的男人嘴里念叨着“吃正月,耍二月”的顺口溜,悠闲地在路口闲聊,家里的女人见了,便扯着嗓子喊道:“懒鬼啊,你咋这么不想事哦?坡上的那块地得赶紧翻土了,你省得手到哟!(家乡话,意思是别偷懒不干活)”男人听了,也不急不恼,照样扯着嗓子回一句:“知道了,就你能耐啊!”不一会儿,男人慢悠悠地回家,再出来时,已经背上蓑衣,穿上高筒靴,扛着锄头,朝自家山坡走去。几分钟后,他的身影渐渐变小,就像一个移动的小点,最终消失在女人的视线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天气好的时候,阳光洒满大地,小村炊烟袅袅升起,水田波光粼粼,紫云英成片摇曳,构成一幅令人沉醉的田园风光。几阵暖风吹过,河堤上的柳枝冒出了嫩绿的新芽,微风中垂下的万千柳丝,仿佛在演绎“二月春风似剪刀”的诗意;池塘里,三五成群的鸭子悠闲地游动,脚丫划出层层涟漪,仿佛在宣告“春江水暖”的消息。菜园里,白菜热热闹闹地开出了黄色的小花,空气中弥漫着花粉的香气,引来群蜂飞舞。蜜蜂或伏在花朵上采蜜,或在花间嬉戏打闹,压得花朵轻轻颤动,黄色的花蕊随风抖落,洒在菜叶上、菜地里,也飘散在春风中。明媚的春光里,村子里的狗儿也按捺不住寂寞,变得活泼多情起来。它们在起伏的山坡上追逐、嬉戏,偶尔在沐浴着金色阳光的草堆旁发出几声欢快的叫声,为早春的时光增添了几分温柔与浪漫。</p><p class="ql-block">早春二月,正是季节轮回的开端,故乡的万物就这样按照时序,不慌不忙开始了新的一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