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县纪行一蔚州古城

沙中金

<p class="ql-block">拍摄 沙中金</p><p class="ql-block">景点 释迦寺 南平寺 蔚州署 魁星楼 鼓楼 常平仓 灵光寺 玉皇阁 蔚州古城墙</p><p class="ql-block">时间 2025年2月26日</p><p class="ql-block">手机 华为pura70rpo+</p><p class="ql-block">篇号 75932243</p> <p class="ql-block">  蔚州古城,这座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河北省蔚县的土地上。它始建于北周大象二年(公元580年),历经1400余年的风雨洗礼,依然散发着迷人的魅力。古城自古便是富饶繁华的商埠重地,物产丰富,民间文化丰富多彩,宛如一部活着的历史书,向每一位到访者诉说着往昔的辉煌。</p> <p class="ql-block">  释迦寺,位于蔚县城南关外,寺内后殿原有释迦牟尼涅槃像,因而得名。作为蔚州古城现存最早的寺庙之一,释迦寺占地4950平方米,寺内建筑错落有致,前院的天王殿、大雄宝殿与东西配殿相互映衬,后院的后殿、耳房及配殿环绕,南北配殿间以廊庑相连,11座建筑共同构成了一幅和谐的古建筑画卷,宛如一座静谧的佛教圣地,见证着岁月的流转。</p> <p class="ql-block">古城南关护城河</p> <p class="ql-block">  南安寺塔,位于蔚县城南门内西侧,始建于北魏时期,辽代重修。这座高32.1米的13层8面13级实心密檐式砖塔,因坐落在南安寺而得名。塔基由石条叠砌而成,塔身置于莲花座之上,上下浑然一体,宛如一幢造型精美、典雅庄重的阁楼。南安寺塔不仅是蔚县的地标性建筑,更是北魏密檐式砖塔的代表性建筑,为研究北魏时期的建筑艺术提供了珍贵的实物参考,见证了历史的变迁。</p> <p class="ql-block">  蔚州署,位于蔚县城蔚州镇六街塔巷北,始建于明代,清代多次重修。这座复建的州衙严格按照《蔚州志》记载,坐北朝南,分为东、西、中三路,总投资近亿元,占地46亩(30000多平方米)。从南向北依次为衙前广场及照壁工程、衙署工程、魁星楼及后花园工程三部分。衙署院内建有18处院落、297间房屋,房屋总建筑面积达7960平方米。衙署前的广场占地2166平方米,建有砖式照壁一座。魁星楼为全木结构,外三层内五层,塔高29.08米,宛如一座巍峨的古建筑瑰宝,承载着历史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  署衙门口一对楹联十分醒目,令人深思:“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深刻反映了那时地方的为官之道!</p> <p class="ql-block">  魁星楼,又名魁星阁,是为儒士学子心目中主宰文章兴衰的神魁星而建。在中国各地,魁星楼或魁星阁林立,正殿中塑有魁星造像。魁星面目狰狞,金身青面,赤发环眼,头上两只角,仿佛鬼的造型。他右手握朱笔,意为点定中试人姓名;左手持墨斗,右脚金鸡独立,踩在海中大鳌鱼头部,象征“独占鳌头”;左脚扬起后踢,呼应“魁”字右下的一笔大弯勾,脚上北斗七星,见图如见字。古时,各地读书人在魁星楼拜魁星,祈求科举中榜。魁星楼不仅是建筑艺术的杰作,更是中华民族文化与地方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p> <p class="ql-block">  蔚县鼓楼,位于蔚州古城中心,是古城著名景点之一。鼓楼始建于明代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落成于洪武十六年(公元1383年),后多次修缮,至清代改鼓楼为文昌阁。1946年毁于战火,1997年重建,1998年10月建成并对外开放。如今的鼓楼,依然屹立在古城中心,见证着历史的沧桑变迁,成为古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散发着古朴的气息。</p> <p class="ql-block">  常平仓,旧称“丰豫仓”,位于蔚县鼓楼西街,修建于明朝洪武年间。常平仓四周围墙,占地面积约7700平方米,现存仓廒四座、仓神庙戏楼一座,均为明代建筑。仓神庙、戏楼位于院落北部正中,左右两侧各有东西正仓一座,正南100米处遥相对应的南廒一座,正东有东廒一座。仓顶的悬山式天窗便于通风,屋内的木柱增强粮仓的抗撑压能力,墙体下方的方形通风孔使仓内地面保持干燥。常平仓作为官办粮仓,在当时发挥着调节粮价的重要作用,彰显着古人的仓储智慧。其建筑结构造型、功能设施设置科学合理,数百年来一直沿续着原始功能用途,是研究古代粮食仓储建筑的宝贵实物资料。</p> <p class="ql-block">  蔚州灵岩寺,又称前寺,位于蔚县城内鼓楼西街,始建于金代,毁于元末,明正统六年敕赐重建,建筑面积6682平方米。灵岩寺坐北朝南,是蔚州古寺名刹之一。原寺院布局从南至北依次为牌楼、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阁,分布在一条轴线上。东西为钟、鼓楼、配殿、禅房等。现存建筑有天王殿、大雄宝殿、东、西配殿及禅房僧舍数十间。灵岩寺不仅是一座宗教建筑,更是历史文化的见证者,承载着岁月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  蔚州玉皇阁,又名靖边楼,位于蔚县北城垣之上。据《蔚州志》记载,州城始建于后周大象二年(581年),明洪武五年(1372年)德庆侯廖允中辟土为之,十年(1377年)卫指挥周房因旧址重筑石,雄甲于诸边,号曰铁城。玉皇阁坐北朝南,由前后两层院落组成,平面布局严谨,殿宇宏丽,气势壮阔。玉皇阁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曾是多民族文化交流的重要地区,也是“燕云十六州”之一的边防重地。作为蔚州古城的标志,玉皇阁已然成为边关重镇的象征,为研究元代之后建筑、文化的演变和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p> <p class="ql-block">  蔚州古城墙,位于蔚县玉皇阁东侧,面积约764400平方米,是明朝时期的古遗址。</p><p class="ql-block"> 古城墙始建于北周大象二年(580年),现存城墙为明代洪武十年(1377年)重筑。蔚州古城墙平面呈不规则多边形,东、西、南三面各开一门,门外建瓮城。北面不设城门,于北垣正中建玉皇阁。东门为安定门,上建景阳楼,南门为景仙门,上建万山楼,西门为清远门,上建广运楼。北城墙上建玉皇阁,与三楼并峙。各城门及城角均建城楼、角楼,形成建置完备的军事防御系统,是明代九边体系中的重要枢纽。蔚州古城墙大部分被拆毁,现保留了东北部、北部、西北部1600米残缺不全的城墙,以及北城台上玉皇阁、南门城台和中央鼓楼高台基。原古城的四座角台上建有四座角楼,角楼被毁后,东南、西南两座角台随着城墙被毁,角台无存,现有城西北角尚存一座完整的角台。蔚州古城墙格局规整严谨,是研究明朝重要政治、经济、军事的重要实物资料。</p> <p class="ql-block">  蔚州古城景区的一大特色在于,不少古建筑都保持着百年前的原貌,游客所见的名胜古迹大多为过去的原生态。这里的居民朴实无华,乡土气息浓重,给人一种怀旧的感受。</p><p class="ql-block"> 与其他商业化气息浓厚的古城不同,蔚州古城地处偏僻,交通不便,但正因为如此,古城的古建都得到了比较完整的保护,虽然景点大部分还处于初期开发阶段。但随着近期高速公路的通车,相信在合理的规划和开发下,蔚州古城必将成为新的游客热衷的旅游景区,继续书写着属于它的历史篇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