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节篇】二月初一  中和节

赵永红

<p class="ql-block">  年节篇</p><p class="ql-block"> 春节,即中国农历新年,俗称新春、新岁、岁旦等,口头上又称过年、过大年。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春节的传统文化资料(年节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p><p class="ql-block"> 【年节流水账】</p><p class="ql-block"> 春节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是中国最盛大、最热闹、最重要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p><p class="ql-block"> 春节,作为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承载着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历史传统。2024年12月4日,“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一成就不仅是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肯定,更是对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所以2025年的春节,更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时刻,因为它是中国春节申遗成功后的第一个春节。这一特殊的背景,使得2025年的春节在以往的基础上,增添了更多的文化意义和庆祝氛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在中国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一的爆米花、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的祭灶,一直到二月二,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p><p class="ql-block"> 进入腊月,意味着春节也就不远了,年味越来越重,热热闹闹的“年”就要开始啦。一进腊月门,便有过年来。从腊月初一开始,人们就为过年忙活了。这一天要爆米花,取意祛百病。俗语说“过了腊八就是年”,作为节俗来讲,过了腊八节,“过年”就由此拉开了序幕。接下来就是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小年不“小”,从这天开始,就完全进入了“春节时间”。民间《腊月歌》有云:二十三,糖瓜粘(祭灶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割肉(炖炖肉);二十七,宰公鸡(杀灶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之后,从正月初二一直到二月二,每一天都有着不同的庆祝活动,过年忙个不停。按着这个节奏,跟着我过年吧!</p> <p class="ql-block">  今天是二月初一。</p><p class="ql-block"> 看春晚,包饺子,放烟花,赏花灯……这些美好的瞬间仿佛就在昨天,然而新年已经在不知不觉中进入了尾声阶段。不少人认为过了元宵节,年也就过完了。其实在我国民间传统里,新年一直要持续到二月二。所以在正月十五之后,每天依然有着相应的传统习俗。 </p> <p class="ql-block">  二月初一 中和节</p><p class="ql-block"> 中和节:中和节是唐德宗李适和他的大臣李泌共同创造的节日,最初是因为每到上巳节(农历三月初三)和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都会举行宴会,但是上巳节每年都会和清明、寒食等节日重合,影响宴会。所以唐德宗就提出在二月设立一个节日来举行宴会,于是中和节就诞生了,时间是每年的二月初一。</p><p class="ql-block"> 中和节表达了“天地同和”的核心思想,是一个围绕春季特点、表达中和思想和重农的节日。中和思想也是从古至今人们的思想概念,“德莫大于和,而道莫正于中”,中和作为天地万物守其正并和谐共处的理想状态,承载了之前上至君王、下至百姓“致中和”的共同愿望。</p> <p class="ql-block">  进春衣:在中和节,有进春衣习俗,又叫上春服。这一天满朝文臣都要向帝王进献春服,标志春天已至,气候变化,以此来表达对君王的忠诚和关心。</p> <p class="ql-block">  举行宴会:中和节设立的初衷就是为了娱乐,举行大型宴会。唐德宗规定,中和节所有百官都要放假一天,而且还要给官员发过节费。宴会不仅在都城举行,各地方也都会举办,参加人数众多,声势浩大。宴会上有美味佳肴以及各种杂技表演,觥筹交错、歌舞管弦,从早至晚,大家都非常尽兴。</p> <p class="ql-block">  赐衣赐尺:中和节习俗,皇帝要给百官赐春服赐尺,有校正度、量、衡的作用,赐尺让百官不仅用于日常生活,更重要的是希望百官可以公平公正、正确行使手上的权利,激励臣子的效忠之心。</p> <p class="ql-block">  互赠种子:中和节的民间习俗,相传此习俗也是唐德宗设计的,大家会互相赠送农作物的种子,人们会把种子用青色口袋装好各类粮食和瓜果的种子,互相赠送,体现出重视农业的氛围。</p> <p class="ql-block">  太阳诞辰:相传二月初一为太阳诞辰,民间有俗语“春风麦起身,一刻值千金”,表达的就是春耕的重要性。在春分时节,太阳在赤道附近,昼夜长短近乎相同,正是春耕的好时机,人们都要准备太阳糕、面朝太阳燃烧纸元宝、纸钱等来祭祀太阳,祈求五谷丰登。</p> <p class="ql-block">  吃太阳糕:人们祭祀太阳,就要吃太阳糕。有文字记载“二月初一日,市人以米面团成小饼,五枚一层,上贯以寸余小鸡,谓之太阳糕”。</p> <p class="ql-block">  背冰:在山西运城永济市,中和节有着背冰的习俗,也叫“亮腰”。这种习俗由来已久,是一种仪仗队列阵的民间舞蹈,全民皆可参与。人们会赤裸上身,穿上红色的短裤,背着大冰块,在背冰的过程中会踩着鼓点不断变化阵型,而且还要做出“下河”“匍匐前进”“敲锣”“刀枪不入”等动作,表达遇到困难不服输的勇气和决心。</p> <p class="ql-block">  护生:相传民间在二月初一这一天是不能杀益虫的,祭祀也不能用牲畜野兽,称其为“护生”,意在保护一种生态平衡。</p> <p class="ql-block">  赶紧行动吧!吃太阳糕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