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朝钢铁厂重聚:岁月深处的温暖回响

刘爱国

<p class="ql-block"> 2023年10月24日 星期二 晴<br data-filtered="filtered"></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与安晋玲相约,搭她的车前往应朝钢铁厂。计划九点出发,她却迟到了十分钟。恰在此时,厂长张丰亮打来电话,语气中带着几分急切:“大家都等着你拍照片呢!” 我的心瞬间揪了起来,忍不住催促安晋玲,就怕她一路拖沓。</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原秋元、我和夫人连秀一同上了安晋玲的车。一路畅通无阻,很快便抵达了应朝钢铁厂。厂大门口,一条耀眼的横幅高高挂起,上面写着 “热烈欢迎各位工友回厂相聚”,字里行间满是热忱。会场前,醒目的标语 “预祝《应朝记忆》赠书仪式圆满成功” 格外引人注目。</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眼前,三百多名工友从四面八方赶来,齐聚于此,场面十分难得。大家一见面,那种熟悉感瞬间涌上心头,就像久别重逢的亲人,互相热情问候,迫不及待地分享着往昔的点点滴滴。好些工友多年未见,模样都变了,有的人看着眼熟,可名字却怎么也想不起来。一旦对方自报家门,记忆的闸门便瞬间打开,往昔的故事也随之浮现。</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不得不感叹,岁月真是不饶人,曾经朝气蓬勃的工友们,如今脸上都添了几分岁月的痕迹。但一回到这里,大家都像回到了自己的家,亲切感与温暖感油然而生。自厂里停产之后,这样热闹欢快的场景,还是头一回。</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真心感谢张丰亮厂长和他带领的年轻职工队伍。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应朝钢铁厂仿佛重新焕发出了勃勃生机。张厂长对企业的情感格外深厚,祖孙三代都是应朝人,一生都奉献给了这里。在各种场合,他总会给年轻职工讲述那些他亲身经历过的人和事,用 “应朝精神” 激励、教育他们。如今,年轻职工们个个爱岗敬业、勇于创新,从他们忙碌的身影中,能真切地看到 “应朝精神” 的传承,这让我们这些老一辈应朝人深感欣慰。</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赠书仪式上,我见到了许久未见的老领导:张兴顺、徐满兴、赵文斌等,心中满是感慨。特别惊喜的是,工友卫春凤带来了一支女子乐队前来助兴。在她的出色指挥下,激昂的鼓乐声响彻全场,将赠书仪式的热烈氛围推向了高潮。</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仪式按流程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我负责为大家拍照,可会场的灯光布置不太理想,我只能想尽办法克服这些不利因素,力求拍出满意的照片。万万没想到,会议议程里居然安排了我代表老职工发言。我没有丝毫犹豫,迅速在脑海中构思腹稿。</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登上舞台,我满怀深情地说道:“我无比自豪,因为我是应朝人。在企业辉煌的历史篇章中,有我们老职工挥洒的汗水与心血。最珍贵的是,《应朝记忆》里留存着许多我的老照片,它们真实地记录了应朝的人和事。应朝精神是我们最宝贵的财富,此刻,我只想大声呼喊:发扬应朝精神,争取更大光荣!”</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会后拍大合影时,我发现身后站着赵莎,她曾是与我并肩在一线采访的同行,那时我是报社记者,她是电视台记者。她给我的印象一直是勤奋、认真、努力。她也带着相机,却没有拍摄,或许是对我的摄影技术十分信任吧。</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拍完大合影,还有许多小合影的需求。一时间,我实在忙不过来,但工友们难得相聚,我自然有求必应。就在我焦头烂额之时,赵莎伸出了援手,她帮忙给工友们排好队形,我只需专注拍照即可。</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最让人难忘的,是大家一起吃大锅饭 —— 川汤。这场景一下子勾起了当年的回忆。工友们或是三三两两站着,或是随意地蹲着,每个人都吃得津津有味,欢声笑语回荡在四周,好一幅其乐融融的画面,这就是应朝温暖的大家庭。天津知青们不禁感叹:“这川汤吃得太有滋味了,吃出了家的味道。” 没错,厂里那句 “欢迎回家”,真切地让所有人感受到了家的温暖。</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今天回到厂里、回到家的每一个人,都拿到了那本沉甸甸的《应朝记忆》。这本书完整地记录了应朝钢铁厂七十年的风雨历程与辉煌岁月,讲述着那些不应被遗忘的人和事,铭刻着无比珍贵的 “应朝精神”,它无疑是应朝人最具价值的精神财富。</p>